文档详情

隧道技术交底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03.95KB
约49页
文档ID:499947126
隧道技术交底_第1页
1/49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昌赣客专隧道施工图技术交底一、设计介绍(一)概况(1)隧道概况本线正线工程共计新建隧道63座,合计长度68.513km,均为单洞双线隧道,隧线比16.48%其中先期开工段一座隧道(兴国隧道),长10.345km本线联络线等其他工程均无隧道正线工程隧道分布如下表:表1-1 隧道分布表(不含兴国隧道)序 号按长度划分(m)座 数长度(m)1L≤10005017751.5721000

2)建筑限界及轨面以上净空横断面正线隧道建筑限界采用《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图1.0.6 高速铁路建筑限界轮廓及基本尺寸”, 隧道衬砌内轮廓采用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时速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双线隧道复合式衬砌》(通隧[2008]0301)内轮廓",隧道内轨顶面以上净空有效面积为100m2;曲线地段及接触网下锚段衬砌内轮廓不考虑加宽三)隧道洞口及洞口缓冲结构1.洞口的选定隧道洞口位置的确定应充分贯彻“早进晚出、保护环境”的原则,洞门型式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洞口地质条件及附近建筑物和周边自然环境等因素,按照“确保安全、因地制宜、保护环境、美观实用”的原则确定,并优先采用斜切式洞门,尽量减少隧道洞口边仰坡刷方高度,少破坏或不破坏地表植被,缓解列车进入隧道产生空气动力学效应对洞口周围环境的影响2.洞口及地表防排水设计隧道洞口排水系统设计遵循截、排水的原则,首先保证洞内水顺畅排出,并避免洞外水冲刷隧道洞门及边仰坡1)隧道洞内侧沟与中心沟与路堑侧沟顺接,洞口地段如沿出洞方向上坡时,在洞外设反向排水沟,沟底坡度不小于2‰,并且在洞口前方修一道挡水墙,以截排洞外水流,避免其流入洞内2)土质边仰坡开挖后,为降低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边坡在防护时布置Φ50排水孔,排水孔间距3×3m,排水孔长10m,仰斜角度15°,孔内插入Φ50透水PVC管。

3)洞口边仰坡应根据支挡结构设置排水设施,并与路堑排水系统衔接4)隧道洞门均应设置截水天沟,采用C30混凝土,天沟设于边、仰坡坡顶以外不小于5m,其坡度根据地形设置,且不小于3‰,以免淤积3.洞口段预加固措施对隧道浅埋、偏压等地形、地质条件较差的隧道洞口考虑预加固围岩后再开挖,对边仰坡采取拱型截水骨架、喷锚网、框架锚杆、框架锚索及桩板墙等加固及防护措施,并根据具体围岩情况设置超前支护措施4.洞口缓冲结构当隧道长度≥500m及隧道洞口外100m存在特殊环境条件(如房屋、县级(含)以上公路),其设置标准如下表3-1所示:表3-1 洞口缓冲结构设置标准建筑物至洞口距离建筑物有无特殊环境要求基准点微气压波峰值标准<50m有建筑物按要求无≤20Pa≥50m有距洞口20m处<50Pa缓冲结构以开孔式为主,开孔式缓冲结构包括洞门开孔、明洞开孔等情况,开孔位置为拱顶,开孔尺寸为3m(纵向)×3.2m(横向)5.边仰坡防护及绿化(1)危岩、落石处理洞口如有危岩、落石及掉块等,采取清除、嵌补支顶、设置被动防护网、接长明洞等防护措施(2)边仰坡防护洞口边仰坡高度不超过地质专业提供刷坡高度时,土质边仰坡可采用骨架护坡,石质边仰坡可采用框架锚杆防护;强风化硬质岩、土质或软岩及存在顺层时的边仰坡根据地质条件采用框架锚索防护。

3)绿色防护设计绿色防护设计遵循“因地制宜、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原则进行,且植物防护与工程防护应有效结合,达到恢复自然景观、与周边环境和谐的效果四)衬砌支护类型1.明洞结构设计明洞段采用整体式衬砌,明洞设计断面分对称路堑式、偏压路堑式、单压式等,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分别选用2.暗洞结构设计(1)暗挖隧道采用曲墙复合式衬砌Ⅲ~Ⅴ级围岩隧道采用曲墙带仰拱衬砌结构形式,Ⅱ级围岩采用曲墙带钢筋混凝土底板及曲墙带仰拱两种衬砌结构形式隧道洞口段及浅埋、偏压段、软弱围岩段进行结构加强2)双线隧道复合式衬砌支护专心---专注---专业表4-2 双线隧道复合式衬砌支护参数表衬砌类型Ⅱa型Ⅱb型Ⅲa型Ⅲb型Ⅳa型Ⅳb型Ⅳc型Ⅴa型Ⅴb型Ⅴc型预留变形量(cm)3~55~88~1010~15二次衬砌拱墙材料C30C30C30C30C35或C35*C35*C35*C35*C35*C35*厚度(cm)35354040404545505055底板/仰拱材料C35*//C30/C30/C30/C35或/C35*/C35*/C35*/C35*/C35*/C35*厚度(cm)30//35/40/40/50/55/55/60/60/65初期支护C25喷砼设置部位及厚度(cm)拱墙:5拱墙:5拱墙:15拱墙:20拱墙:25拱墙:25拱墙:25拱墙:28拱墙:28拱墙:28设置部位及厚度(cm)仰拱:10仰拱:25仰拱:25仰拱:28仰拱:28仰拱:28钢筋网钢筋规格(HPB235)//Φ6Φ6Φ6Φ6Φ6Φ6Φ6Φ6设置部位//拱部拱墙拱墙拱墙拱墙拱墙拱墙拱墙网格间距(cm)//25×2525×2520×2020×2020×2020×2020×2020×20拱部锚杆长度(m)2.52.5333.53.53.5444间距(环向m×纵向m)局部局部1.2×1.51.2×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边墙锚杆长度(m)///33.53.53.5444间距(环向m×纵向m)///1.2×1.51.2×1.21.2×1.21.2×1.21.2×1.01.2×1.01.2×1.0钢架规格///Φ22@140格栅Φ22@160格栅I18型钢I20a型钢I20a型钢I22a型钢I22b型钢设置部位///拱墙拱墙全环全环全环全环全环纵向间距(m)///1.2110.80.80.60.6注:(1)Ⅱa型衬砌底板设双层钢筋网(钢筋纵向采用Φ10,横向采用Φ14,间距200mm(横向)×250mm(纵向));(2)表中二次衬砌带*者表示钢筋混凝土。

3)Ⅳa型衬砌类型的二次衬砌在硬质岩地段采用C35纤维混凝土,纤维素掺量0.9kg/m3;软质岩地段采用C35钢筋混凝土五)结构的耐久性1.耐久性设计标准(1)衬砌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级别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2)衬砌结构混凝土原材料品质、配合比参数限值以及耐久性指标要求,按《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等执行3)衬砌结构钢筋净保护层厚度为50mm,模筑砼及钢筋砼的抗渗等级应不小于P104)结构的主要部件初期支护采用C25喷射混凝土,二次衬砌一般情况下采用C30混凝土或C35钢筋混凝土,特殊情况下根据地下水侵蚀性等级选择混凝土标号5)衬砌施工控制要求及其监测、养护、维修均按《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规范、规程的相关条款办理2.结构耐久性设计措施(1)针对具体环境条件选用具有一定耐久性的混凝土材料2)隧道设计拱墙采用外包防水层,隧道施工缝及变形缝均采用综合防水措施,尽量隔绝环境水土中侵蚀介质对主体结构的作用3)本线隧道设计初期支护钢架的保护层厚度外侧(钢架与围岩之间)为4cm;二次衬砌采用钢筋混凝土时,钢筋的净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cm。

4)其他材料耐久性要求①锚杆耐久性要求:适当加大锚杆钻孔直径,锚杆应带置中器,使锚杆砂浆的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0mm;采取措施保证锚杆的注浆饱满(如Φ22组合中空锚杆等);锚杆止浆塞与垫板之间无法采用砂浆保护的部位应进行防腐处理②防水材料的耐久性要求:防水材料除满足规范要求的物理力学指标外,还应进行耐久性测试,防水层材料通过1.5%NaOH、KOH溶液浸泡90天后老化系数大于0.90来判断其耐久性橡塑材料以长期始终浸泡下的树脂抑出率(168天≤5.0%),与反复干湿循环下拉伸强度、延伸率、膨胀率的变化率(如40次,≤3%)认定其耐久性③注浆材料的耐久性:预注浆、径向注浆、补注浆及局部注浆的材料可选择普通水泥、超细水泥或其他特种浆液,慎用水玻璃,提高注浆浆液材料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