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故园之恋》课件

des****85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13.74MB
约25页
文档ID:338134327

故园之恋 工具书报告钱歌川 目作者介绍思考与练习作品评析作品欣赏录C O N T E N T S01 01 作者介绍作者介绍作者介绍作者介绍中文名:钱歌川 别 名:慕祖、味橄、秦戈船出生地:湖南湘潭 生卒年:1903年1990年 职 业:散文家、翻译家 创作经历:1.翻译:1930年入中华书局任编辑,次年出任新中华主编之一,从此开始了对外国作品的译注,同时也把毕生精力放到了英文推广和翻译工作中除了如雷贯耳的翻译技巧之外,钱歌川提出了他的翻译主张,并完成了大量的出色译作他在解放前后翻译的著作达四十多部,用英文转译的主要作品有匈牙利谬伦童话集、俄苏的航空捐和安娜哀史等,还翻译了较多的英美作品,如娱妻记黑女卡利浦之月热恋月落乌啼霜满天疲劳轰炸等钱歌川执鞭于大学讲台,教授翻译他素将自己翻译实践加以拓展,并在教学中反复总结修改,经过十余年的反复推敲和积累,在他退休之时发表了翻译理论著作翻译的技巧,在这本书中联系具体的翻译实践全面地介绍了自己的翻译经验,在这部作品中用了大量翻译实例介绍了其关于翻译理论的独特见解,此后还发表了翻译的基本知识和翻译漫谈作者介绍作者介绍创作经历:2.小品文:1929年2月,处女作诞生日发表于一般第7卷第2期;1930年7月和9月又发表春宵和别情,这是钱歌川文学创作的最初尝试;1932年北上返沪后,以“味橄”笔名在新中华上连载此行观感的笔记小品,大受欢迎。

与1935年3月结集为北平夜话,从此对随笔小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钱歌川的很多散文都是发表于新中华,后由中华书局出版单行版杜学忠先生把钱歌川的散文创作历程归结为“四个高潮”1932 年至1936 年为第一个高潮,有北平夜话詹詹集流外集观海集;1939 年至1947 年为第二个高潮,有偷闲絮语巴山随笔游丝集;1947 年至1964 年居台期间为第三个高潮,有淡烟疏雨集三台游赏录虫灯缠梦录竹头木屑集狂瞽集搔痒的乐趣罕可集;1972 年至1988年侨居美国期间为第四个高潮,有客边琐话篱下笔谈瀛堧消闲录浪迹烟波录楚云沧海集云容水态集苦瓜散人自述浮光掠影集此外,1937 年游学欧洲时期还著有游记观海集,1964 旅居新加坡期间著有秋风吹梦录02 02 作品欣赏作品欣赏 创作背景 钱歌川一生辗转多处,从1947年赴台湾任教,后又在台受过政治上的冲击和围攻,一股平添漂泊海岛有家难回之感一直萦绕在其心胸到1964年迁居新加坡,更有“何期垂老复投荒”、“秋风吹梦到南洋”的去国之叹,但此去毕竟是工作,新加坡毕竟属于中华文化圈而1972年退休后赴美依亲生活,则处于其所说的“双重篱下”,与之前的游学日、欧,蜗居海岛,供职南洋,有巨大区别,少年时期即深入骨髓的中国传统文人的家国之思与文化乡愁自然格外浓烈,势必影响其写作心态和文化态度。

故园之恋创作于丙申年,即1956年,是作者“流寓海隅”六年后的端午节所作,后收入狂瞽集独在异乡的作者在佳节来临之时心中涌起了“乡梦温柔魂欲返”的思乡之情,于是从笔端流出了这篇思乡念旧、留恋故国的抒情之作作品评析思乡之情为轴心思乡之情为轴心“战后从大陆来的人,连我在内,原没有先民那种披荆斩棘,开疆辟土的精神,他们并不打算开拓新天地,建立生命线,至多也不过是像在这新光复的海疆,住一两年就回去的故园之恋【链接1】“叙别家园今夜饮,明朝门外即天涯,临岐执手叮咛语,珍重长途好护持听潮声故国,人倚西楼,归期遥遥从未想过要建立生命线,谁知一住竟是几十年三十年前的中秋 作品评析思乡之情为轴心思乡之情为轴心【链接2】“并没有移民来的人那样轻快,那样安心他们渡来以后,安家落户,就想世世代代的做美国人如果是远东来的,恨不得头发变褐,眼珠变蓝,好更容易与美国人同化,免受歧视但我不是移民来的,只是流浪至此,暂时作客我不愿入籍,我居之不安,我时时都有寄人篱下的感觉这不是想象中的情绪,而是实际上的体验故园东望路漫漫文章命名:客边琐话篱下笔谈瀛壖消闲录浪迹烟波录故园东望路漫漫双重篱下,凡此种种,无不表现出他的寄居流寓的漂泊之感和欲归不得的家国之思,难免有“杜鹃频唤里,归梦如苍茫”的感慨。

作品评析 以人事情境为实体以人事情境为实体“十年有缺晨昏”的母亲、“青灯有味”的儿时、“充满能力”的青春、“热衷事业”的壮年、“只好追怀过去”的老年、电影故事情断奈何天“少年时代,随父母迁徙,足迹殆遍湘、资、澧四大流域;青年时代,负笈东瀛,游尽了岛国的名胜古迹;壮年游学英伦,遍览亚欧两大洲的盛景奇观,回国后足迹踏遍两川、三台;晚年闲投置散,目睹了美国的花花世界杜学忠钱歌川散文创作论钱歌川自言“满纸都是詹詹小言,真不足以当大雅一桀”,说自己是“以闲人作闲话”,“人所不屑道者,我乐道之所以作品“既不入流,又不成品”,都是些“流外之作”,是“不三不四”的,无非是些“狂言瞽语”,乃“竹头木屑”作品评析 逐层深入的抒情建构逐层深入的抒情建构“没有人不想早日回家”(漂泊之感)家中的老母(怀念故园)儿时、青年、中年、老年(怀旧之情)电影故事:“对故园的恋爱,实比对异性的恋爱,要来得更加热恋,更为持久,更有吸引力爱情与家国)炎黄子孙赤诚的“中国心”(家国之思)虽然家国之思、寄人篱下之叹是钱歌川这篇散文的底色,但钱歌川一贯的乐观态度、不服老的健旺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其散文创作建立于深厚的文化积累和开阔的文化视野之上,从而有效地以心性中的“东篱”消解了身处异乡的“藩篱。

钱歌川追求的散文风格钱歌川追求的散文风格1.亲切平易亲切平易“什么都可以写,只不宜板着面孔说话,给人开教训,或是像说教似的给人讲道德,说仁义谈小品文但钱歌川的一些散文,特别是一些札记式的随笔中,也有书卷气过重的弊端如释幽默引述古今中外典籍17种,谈狗引典23种,妻的称谓引典36种,这就有些背离了小品文的宗旨2.闲闲适从容适从容“中国式散文,与其说主情,不如说主味、主情致这是一种较之情感性、抒情性远为细腻的微妙的美感,属于中国传统美学的特有范畴最上乘的小品文,是从纯文学的立场,作生活的记录,以闲话的方式,写自己的心情,其特征第一是要有人性;其次要有社会性;再次要能与大自然调和谈小品文钱歌川追求的散文风格钱歌川追求的散文风格3.幽默风趣(平淡而略带苦涩)幽默风趣(平淡而略带苦涩)“苦瓜散人”:“并不爱它的味苦,而是爱它的品高因为它只自苦,而不苦人主张“把悲剧喜剧化”,去“苦中寻乐”内容博雅,文笔清畅,谈事无嬉笑怒骂,一览无余的狂态,恰如其笔名含义,如嚼橄榄,深有余味”钱歌川文集引言【链接】“四川的老鼠的天不怕地不怕的:猫,固然不怕;甚至连人也不怕白天里它们常跑出来,立在门边,倾听你和客人谈话,或是出去逛街,看看热闹。

它们永远是你家里的食客款待得好,它们也许不捣乱;等到它们弹铗而歌无鱼的时候,便要你夜不安枕了风雨故人他的文字没有一泻千里的涛涛气势,没有汹涌澎湃的湍湍急流,不是铜钟大吕,少作大气宏声,一文过目,也许并不觉得怎样精彩或感动,但静下心来,细细咀嚼,却能从中品出一股青果般的苦涩和清香,里面也有幽默,但不会使你捧腹,而只是令你会心地摇头苦笑钱歌川追求的散文风格钱歌川追求的散文风格4.朴实典雅,富于音乐美和表现力的语言朴实典雅,富于音乐美和表现力的语言朴实典雅“我笔下的白话,和口头的白话不同白话文中掺杂必要的一点文言,实在是有利无害文人的词藻钱歌川家学源渊,自幼受到古典诗文的深刻浸染,文言成句,成语典故,往往不遑思索,便汩汩而出在他的散文里,文言词藻,乃至文言句式,有机而和谐地融入了现代白话,形成了一种既朴实又典雅,既流转自如又精美酣畅的文学语言音乐美“我们写散文虽不必像写诗一样的格律谨严,但节奏还是需要讲求的文章要有节奏之美,读来始觉顺口,够得上流利现在许多作家,把文字中音乐的成分完全抛却了,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噪音满纸,毫无美感文人的词藻【链接】“听雨最好是在夜里,因为没有市声混杂其间,你可以清晰地辨别出来:什么是燕上的雨声,什么是残荷上的雨声,雨打在泥土上是怎样,打在空阶上又是怎样。

池中之丽清彻,瓦上之丽沉重倾盆大雨如怒号,霏细雨如鸣咽,一个是英雄气短,个是几女情长你又可以知道那种雨会打落花瓣,那种雨可滋长黄梅听得既多,自然要形诸笔,所以苏东坡有喜丽亭记之作,唐明皇也要作出雨淋铃曲来了至于诗人文士专描写所谓夜雨的,更是多的不胜屈指巴山夜雨“汉语文句除含义外,还要注意声调,我的文章中有奇石穿云的一句,就靠这个仄声的石字,来调整音调,不知那位编辑发什么神经,竟把石字改为平声的岩字,造成四字一平到底,就失去了声调的谐协协作和矛盾钱歌川还吸收了古典诗词的双声叠韵、平仄相间,以助成文句的音乐美其对于字句的推敲和锤炼,对于音乐美的重视和追求,由此可见一斑了钱歌川的散文写法理论钱歌川的散文写法理论1.小题大做“把一个极其微小的文体,放在显微镜下,看得比什么还要大他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主题尽管小得无以复加,做出文章来却成为一篇大道理小品文虽只是坐在文学那把大交椅的边缘上,但它在人生的大厦中,却早已升堂入奥了静观万物,摄取机微,由一粒沙中来看世界所以题材不怕小,不怕琐细,仍能表现出作者伟大的心灵,反映社会复杂的现象小品文写作技巧2.以褒代贬“冷嘲热骂的文章,使人一读即知为冷嘲热骂,所以不免浅薄庸俗。

唯有在字面上毫无嘲骂的痕迹,而骨子里实在是嘲骂,这才是高明的写法小品文写作技巧3.借题发挥韩愈鳄鱼文4.摄事托义英国克罗斯同情学校、陶渊明桃花源钱歌川的散文写法理论钱歌川的散文写法理论3.突出特征“诗的使命主要是把真实表现出来普通说诗人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而所谓想象力者,常被误解作为空虚而非实际的东西其实,想象力就是一种超人的透察力普通俗眼所不能看见,俗耳所不能听到的东西,想象能使我们看见,能使我们听到唯有想象力才能,把那些遮住我们俗眼的障碍物洗净革除,使我们看到周遭真实的事物谈新诗这段话同样适用于散文写作钱歌川强调想象力就是一种“透察力”,作者以这种“透察力”“观察周遭真实的事物”,“把真实表现出来”,就能成为一篇好作品钱歌川就具有这种“超人的透察力”和“想象力”,所以他写人、状物、记事、写景,都能将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出神入化地映写出来4.借题发挥韩愈鳄鱼文5.摄事托义英国克罗斯同情学校、陶渊明桃花源 对钱歌川散文的评价“文笔生动,趣味隽永,使人读之如在冬夜围炉,促膝闲谈;寓意深刻,观察入微,故都的人情风物,莫不跃然纸上北平夜话问世时当时报刊的推荐语“就数量而言,(钱歌川)仅次于周作人,已超过了林语堂和梁实秋;就质量而言,也是文采风流,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可谓成绩斐然,被誉为不可多得的中国现当代散文大家。

陈子善钱歌川和他的散文 对钱歌川散文的评价“在中国现代散文作家中,大概没有比钱歌川更喜欢向读者诉说他自己了小品文的始祖法国的蒙泰纽说:我所描写的就是我自己我们完全可以套用这句话说:如果你已经读过钱歌川的散文,你就已经认识钱歌川了杜学忠钱歌川散文创作论03 03 思考与练习思考与练习1.为 什 么 说 本文 所 抒 写 的 思乡 恋 旧 之 情 彰显 出 一 颗 赤 诚的“中 国 心”?2.说 说 本 文 以思 乡 之 情 为 轴心、以 人 事 情境 为 实 体、逐层 深 入 的 抒 情建 构3.找 出 文 中的 诗 词 名 句 和排 偶 句 式,说明 气 表 达 作 用思考题推荐阅读:1钱歌川.钱歌川文集四卷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02.2钱歌川.翻译的技巧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08.3钱歌川.翻译的基本知识(修订版)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06.谢 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