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初赛复习资料一、心理学综述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外在行为表现及内在心理过程的科学研究对象既包括人,也包括动物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差异两个方面,具体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语言,动机、情绪、意志、能力、人格等简要介绍其中的五个方面:1、知觉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它是大脑受到刺激后对其进行的分类、解释、分析和整合通过知觉,我们不仅知道刺激的存在及其属性,而且知道刺激代表的意义因此,知觉是我们超越所呈现的刺激并试图构造一种有意义的情境的一个建构过程不符合客观事物本身特征的、失真的或扭曲事实的知觉,称为错觉2、想象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认知活动,但它并不是对已有事物在表象中的简单再现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后者是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标志3、记忆 记忆是我们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记忆的分类:(1)依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可以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2)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它们都属于长时记忆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是一种事实记忆,是可以言传的知识,包括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它是一种技能记忆,往往不能言传。
过度学习,是记忆研究的一个重要应用所谓过度学习,是指超过刚能背诵的程度之后的重复学习研究结果表明,进行适当限度的过度学习能提高记忆效果,但如果超过这个限度,记忆效果并不会增加一般而言,过度学习程度为50%时,记忆效果最好4、情绪情感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反映了人的主观需要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大的情境性、冲动性和暂时性,与人的生物性需要相联系科学研究发现,人的情绪与下丘脑有关情感则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作为一种体验和感受,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5、意志品质 意志被看作人类特有的高层次动机,是人类有意识的支配和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人的意志基本品质包括独立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四个方面二、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近百年来,随着生活实际需求的增长,以及近邻学科(如生物学、生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的发展及其与心理学的相互影响,心理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研究领域日渐扩大,正在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下面简单介绍七个心理学研究领域 (一)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
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是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以下简要介绍社会心理学中比较有趣的三方面内容从众 从众是指人们采纳群体其他成员的行为和意见的倾向与盲从不同,从众者不一定认为别人的意见或行为正确影响个体产生从众行为的因素包括:对事物本身认识模糊、群体大小、群体凝聚力、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情境因素(公开或私下)等人际交往中的常见心理效应 (1)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常发生于陌生人之间2)近因效应,也称最后印象,指的是在交往过程中最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常发生于熟人之间3)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是一种因他人突出特征的晕轮或光环般的影响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4)定型效应也,称社会刻版印象,是人们在认识他人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根据自己对某一类人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来评价他人由于刻板印象往往不是以直接经验为依据,也不是以事实材料为基础,只凭一时偏见或道听途说而形成的因此,绝大多数刻板印象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5)投射效应,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某些特点,即把自己的特点投射到他人身上,比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归因 归因是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和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归因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每个人都有一套独特的归因风格在社会生活中,个体为了保护自我价值,倾向于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这种倾向被称为“动机性归因偏差”比如:(1)将自己的成功作内归因,将自己的失败作外归因;(2)将他人的成功作外归因,将他人的失败作内归因,从而减少他人的成功给自己带来的压力二)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旨在鉴别和解释个体跨时间的连续性和变化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狭义的发展心理学仅指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一个人从出生到衰老各个时期的心理现象,按年龄阶段又可分为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成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分支发展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发展的本质,发展的影响因素,发展的过程,具体涉及到遗传与教养、主动与被动、连续性和阶段性等问题三)人格心理学 人格(personality)是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及其相应的行为模式的统一体,包含了外在的行为模式和内在动力组织,由一些特质构成,是一种蕴蓄于中、形诸于外的统一体大五”人格理论是当代人格心理学的新型特质理论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不论是用英语词汇还是用中文词汇,不论是让被试描述自己还是描述他人,不论采用何种因素分析方法,结果都能得到人格的五个主要因素:E(Extraversion):外向、有活力、热情;A(Agreeableness):愉快、利他、有感染力;C(Conscientiousness):公正、拘谨、克制、尽责;N(Neuroticism):神经质、消极情绪、神经过敏;O(Openness):直率、创造性、思路开阔。
这五个因素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可组成“OCEAN”一词,表示“人格的海洋”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在身心疾病方面也有较大的突破,具有代表性的是有关ABCD四种性格类型的研究A型性格的人,由于对自己期望过高,以致在心理和生理上,负担都十分沉重他们被自己顽强的意志力所驱使,抱着“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坚定信念A型性格的人由于一系列的紧张积累,极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甚至可随时发生心肌梗塞而猝死研究证实,A型性格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B型性格则与A型性格相反,属于一种舒缓的、善于自我调节的人格特点C型性格是大多数癌症病人的一种普遍人格特征,表现为:好忍声吞气,过度压抑自己的情绪,过分合作,负性情绪体验过多等D型性格则被称为“忧伤症人格”,这类人常常比较忧伤而且孤独,同时对自己忧伤与孤独的心情一味地进行压抑,比较沉默寡言这种忧伤与压抑会导致心血管系统承受巨大的压力,时间一长也极易出现心血管类疾病需要指出的是,ABCD型性格特点对相应的疾病来说只是一个促进因素而非决定因素,后天的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很重要四)犯罪心理学(Criminal Psychology) 笼统地说,犯罪心理学以犯罪心理为研究对象,但当前对于“犯罪心理学”并没有明确的定义。
狭义的犯罪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的一门学科;广义的犯罪心理学,则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大体而言,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1)犯罪心理的生理基础;(2)犯罪者人格和人格变化;(3)犯罪行为的社会学习机制;(4)产生犯罪心理的社会性缺陷五)生理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主要研究各种人体器官的机制、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机制、内分泌腺对行为的调节机制、遗传在行为中的作用等例如,损伤海马(人脑边缘系统的一部分)会造成遗忘六)工程心理学 工程心理学是心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的配置和机能协调,实现人、机器、环境系统的最好匹配,使人能在安全有效的条件下工作工程心理学的研究有利于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保障生产的安全,发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七)恋爱心理学 恋爱心理学探讨男女在恋爱、婚姻中,爱情的获得及稳固的心理规律,包括恋爱心理和婚姻心理两部分,具体研究稳固爱情的心理规律、男女相爱的心理奥秘、求爱及择偶心理、初恋心理、爱情挫折心理、婚后各阶段的爱情发展之心理特点等。
斯腾伯格(R. Sternberg)提出的“爱情三角理论”是目前令人熟知的一个最重要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爱情包括三种成分:亲密、激情、和承诺同时具有亲密、激情和承诺的爱情被称为“完美爱情”(或成熟的爱情)三、心理学中的流派自1879年科学心理学诞生至今,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当中,西方出现过许多有影响的心理学流派,比如构造主义、机能主义、格式塔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以下简要介绍心理学中影响力最大的三个流派一)精神分析学派 奥地利精神病医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是精神分析学派的鼻祖,他的观点对于社会学、人类学、文学、影视等人类生活的众多领域都有影响正如许多西方心理学家认为:很难找到心理学或精神学的一个领域未曾受到弗洛伊德思想的影响弗洛伊德的知名度甚至可以与达尔文相提并论弗洛伊德对人的看法是悲观的,他认为人的本性是“避苦求乐”,人类行为受到两种本能的驱使:(1)生的本能,指向爱和建设,指向获得快乐;(2)死的本能,指向攻击和破坏死的本能很少表现为自毁行为,大多数情况下转向外部,表现为对他人的攻击弗洛伊德将人的精神世界分为三个部分: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是指人们正意识到的想法,仅仅是“冰山之一角”;前意识是大量的可再现的信息,通过某种刺激能够进入人的意识层面;无意识则是人们无法直接接触的东西,无法被带入意识层面(除非是在某种极端的情境中)。
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超我这三个心理结构本我(id)是由一切与身俱来的本能冲动组成例如:性欲的冲动、贪生怕死的冲动、贪图享受的冲动等本我的活动遵循“快乐原则”自我(ego)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它是关注现实的一部分,受现实的陶冶变得“识时务”,不盲目去追求快乐,使人能在现实生活中理性地、正常地生活,遵循“现实原则”超我(superego)包括自我理想与良心,遵循“完美原则”,对人类心理生活起道德审察的作用精神分析学派注重异常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且表现在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欲望或动机受到压抑,是导致神经症的重要原因所谓精神分析是一种临床技术,它通过释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病人潜在的动机,使精神宣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的另一重要概念弗洛伊德认为,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的技能,是个体在应付焦虑、心理冲突或挫折时无意识或半意识采用的非理性的、歪曲现实的方式弗洛伊德的小女儿安娜·弗洛伊德整理总结出了以下几种主要的自我防御机制:(1)压抑。
它是最主要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自我通过这种努力把威胁排除在意识之外2)升华是指将本能冲动转移到受社会赞许的方面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只有在自我是健康的、成熟的,且性本能得到部分满足时,才会采用这种防御机制这是真正成功的防御机制例如,有人将攻击性的冲动升华为拳击、橄榄球比赛之类的活动3)转移与升华一样,转移将冲动导入一个没有威胁性的目标物例如员工遭到老板的不公正待遇,把怒气发泄在孩子身上4)否认当运用否认时,人们只是否认某些现实的存在例如一位深爱妻子的鳏夫在妻子死后很久仍表现得她还活着一样,在饭桌前给她留位置,告诉朋友们她出远门了5)反向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