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MBA管理(3)管理思想发展史 管理思想发展史第一节、早期的管理思想一、在公元前370年,希腊学者瑟诺芬(Xenophon) 曾对劳动分工作了如下论述:“在制鞋工厂中,一个人只以缝鞋底为业,另一个人进行剪裁,还有一个人制造鞋帮,再由一个人专门把各种部件组装起来这里所遵循的原则是:一个从事高度专业化工作的人一定能工作得最好”他的这一管理思想与后来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勒的某些思想非常接近!二、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计十三篇,篇篇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句就是书中的一例.三、公元284年,古罗马建立了层次分明的中央集权帝国在15世纪的意大利,曾出现过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历史学家马基埃维利, 他提出了四项领导原理:(1)领导者必须要得到群众的拥护(2)领导者必须具备维护组织内部的内聚力(3)领导者必须具备坚强的生存意志力(4)领导者必须具有崇高的品德和非凡的能力四、在18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开始进行产业革命这期间苏格兰的政治经济学家与此同时哲学家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了他的代表作《富国论》他认为劳动分工之所以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可以归纳为三个原因:第一、增加了每个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第二、节省时了从一种工作转换为另一种工作所需要的时间第三、发明了许多便于工作又节省劳动时间的机器五、在产业革命后期,对管理思想贡献最大的人物应该算是英国人查尔斯.巴贝奇,他对劳动分工使生产率提高的原因是:1、节省了学习所需要的时间2、节省了学习期间所耗费的材料3、节省了从一道工序转移到下一道工序所需要的时间4、经常从事某一工作,肌肉能够得到锻炼,不易引起疲劳5、节省了改变工具,调整工具所需要的时间6、重复同一操作,技术熟练,工作较快7、注意力集中于单一作业,便于改进工具和机器巴贝奇还提出了一种工资加利润的分享制度,以此来调动劳动者工作的积极性,这样的做法有以下几点好处:1、每个工人的利益同工厂的发展及其所创利润的多少直接有关2、每个工人都会关心浪费和管理不善等等问题3、能促使每个部门改进工作4、有助激励工人提高技术及品德5、工人同雇主的利益一致,可以消除隔阂,共求企业的发展巴贝奇的另一贡献是他在其著名的著作《机械及制造经济》中对经理人员提出的许多建设性意见:1.造程序及成本 2.应用时间研究技术 3.搜集资料时应使用印好的标准表格4.分析企业机构的实际工作时,宜采用比较分析法5.应研究各种不同颜色的纸张与油墨的效果,以确定何种颜色不易使眼睛疲劳6.提问题时,要研究如何发问才能获得最佳效果7.应根据以所得为基础的统计资料,来确定所需8.生产程序的管理应该集权化,以求经济9.应重视研究发展工作10.应考虑厂址是否邻近原料供应地,以确定厂址位置11.应建立一套对人人都有利的建议制度第二节 泰勒的科学管理泰勒于1856年出生在美国费城一个富裕的家庭里,19岁时因故停学进入一家小机械厂当徒工。
22岁时进入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开始当技工,后来迅速提升为工长、总技师28岁时任钢铁公司的总工程师1890年泰勒离开这家公司,从事顾问工作1898年进入伯利恒钢铁公司继续从事管理方面的研究,后来他取得发明高速工具钢的利1901年以后,他用大部分时间从事写作、讲演,宣传他的一套企业管理理论,即“科学管理----泰勒制”代表作为《科学管理原理》泰勒的科学管理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5条:1、工作定额原理 2、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 3、标准化原理4、差别计件付酬制 5、计划和执行相分离原理(一)泰勒认为,为了发掘工人们劳动生产率的潜力,首先应该进行时间和动作的研究所谓时间研究,就是研究人们在工作期间各种活动的时间构成,它包括工作日写实与测时所谓动作研究,是研究工人干活时动作的合理性,即研究工人在干活时,其身体各部位的动作,经过比较、分析之后,去掉多余的动作,改善必要的动作,从而减少人的疲劳,提高劳动生产率所谓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即主张一改工人挑选工作的传统,而坚持以工作挑选工人,每一个岗位都挑选第一流的工人,以确保较高的工作效率!标准化原理是指工人在工作时要采用标准的操作方法,而且工人所使用的工具、机器、材料和所在工作现场环境等等都应该标准化,以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泰勒认为,工人磨洋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付酬制度不合理,计时工资不能体现按劳付酬,干多干少在时间上无法确切的体现出来;他认为,要在科学地制定劳动定额的前提下,采用差别计件工资制来鼓励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定额!(三)泰勒认为应该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取代经验工作方法;应该把计划和执行分离开来。
计划由管理当局负责,执行由工长负责,这里的计划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时间和动作研究2、制定劳动定额和标准的操作方法,并选用标准工具3、比较标准和执行的实际情况,并进行控制(1)泰勒科学管理的二重性(2)泰勒科学管理的贡献(3)泰勒科学管理的局限性列宁认为:“泰勒制----也同资本主义其他一切进步的东西一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做丰富的科学成就,即按科学来分析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省去多余的笨拙的动作,制定最精确的工作方法,实行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制度等等”1)泰勒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2)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和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1)泰勒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他认为工人的主要动机是经济的,工人最关心的是提高自己的金钱收入,即坚持“经济人”假设2)泰勒的科学管理仅重视技术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3)“泰勒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第三节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一、关于法约尔的生平二、法约尔一般管理的主要内容三、对法约尔一般管理的评价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 法国人,1860年从矿业学校毕业,从1866年开始一直担任高级管理职务.他一生中写了很多著作.其内容包括采矿、地质、教育和管理等等。
特别是他在管理领域的贡献,使他受到后人的瞩目,法约尔一直从事领导工作,他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他的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企业活动类别和人员能力结构2、管理的一般原则3、管理工作的五大职能(一).法约尔认为,企业无论大小,简单还是复杂,其全部活动都可以概括为6种:1、技术性的工作----生产、制造2、商业性的工作----采购、销售、和交换3、财务性的工作----资金的取得与控制4、会计性的工作----盘点、会计、成本及统计5、安全性的工作----商品及人员的保护6、管理性的工作----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二).法约尔在他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首先益处了一般管理的14条原则:1、劳动分工 2、权力与责任 3、纪律 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7、合理的报酬 8、适当的集权与分权9、跳板原则 10、秩序 11、公平 12、保持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 14、人员的团结(三).法约尔管理思想的另一内容是他首先把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五大职能,并对这五大管理职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1、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的贡献 2、法约尔一般管理的局限性(四).虽然法约尔的管理思想与泰勒的管理思想都是古典管理思想的代表,但法约尔管理思想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更强,后人根据他建立的构架,建立了管理学并把它引入了课堂。
五)法约尔提出的管理原则,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总的来说仍然是正确的,这些原则过去曾经给实际管理人员巨大的帮助,现在仍然为许多人所推崇六)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不足之处是他的管理原则缺乏弹性,以至于有时实际管理工作者无法完全遵守第四节 霍桑试验和梅奥的人群关系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缺陷二、霍桑试验三、梅奥及其人群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四、对梅奥人群关系理论的评价一.尽管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在20世纪初对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企图通过此种理论和方法彻底解决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因为:第一:所谓“精神革命”的论断本身是不切实际的一方面,资本家为了追求最大利润总是尽量少付给工人工资;另一方面,工人也并非纯粹的“经济人”还有精神上的需要第二、民主意识日益强烈的人们反对独裁、专制,着就使得主张专制、独裁的科学管理理论在付诸实践时遭到工人们的强烈反对第三、体力劳动逐渐让位于脑力劳动使得金钱的刺激和严格的控制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因此,一个专门研究人的因素一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学派-----人群关系学派应运而生二、霍桑试验1、照明试验 2、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试验3、大规模访问交谈4、对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的研究(1)大部分成员都故意自行限制产量 (2)工人对待他们不同层次的上级持不同态度(3)成员中存在一些小派系,这种派系是非正式组织三、梅奥简介梅奥是对中期管理思想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之一,他曾经学过逻辑学,哲学,医学等三个专业,他的代表作为《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
三、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的内容主要有下面几点: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正式组织是为了实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企业成员之间职责范围的一种结构在正式组织中,以效率逻辑为其行动标准,为提高效率,企业各成员之间保持着形式上的协作在非正式组织中,以感情逻辑为其行动标准,这是出于某种感情而采取行动的一种逻辑它的缺点是可能集体抵制上级的政策或目标,强迫组织内部的一致性;他的优点是使个人有表达思想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工人们的自信心1、梅奥人群关系理论的贡献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克服了古典管理理论的不足,奠定了行为科学的基础,为管理思想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他的管理措施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六点:(1)强调对管理者和监督者进行教育和训练,以改变他们对工人的态度和监督方式(2)提倡下级参与企业的各种决策(3)加强意见沟通,允许职工对作业目标、作业标准和作业方法提出意见,鼓励上下级之间的意见交流(4)建立面谈和调节制度,以消除 不满和争端(5)改变干部的标准6)重视、利用和倡导各种非正式组织2、梅奥人群关系理论的局限性(1)过分强调非正式组织的作用(2)过多的强调感情的作用,似乎职工的行动主要受感情和关系支配(3)过分否定经济报酬、工作条件、外部监督、作业标准的影响第五节、巴纳德的组织理论一、巴纳德简介二、巴纳德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三、对巴纳德组织理论的评价巴纳德是对中期管理思想有卓越贡献的学者之一,生于1886年,1906年进入哈佛大学经济系学习,3年内以优异的成绩学完全部课程,但因缺少实验科学学分而未获得学士学位。
但是由于他将社会学的概念用语管理上,在组织的性质和理论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代表作为《经理的职能》,他在该书中详细的论述了自己的组织理论1、组织是一个合作系统2、组织存在要有3个基本条件3、组织效力与组织效率原则4、权威接受论他认为主管人员有三个主要职能:1、制定并维持一套信息传递系统2、促使组织中每个人都能作出重要的贡献,这里包括职工的选聘和合理的激励方式等3、阐明并确定本组织的目标(1)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