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科学入门 林洋整理2011-1-171科学并不神秘1.1 科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的学问2观察与实验2.1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实验和思考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3.1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3毫米=106微米=109纳米3.2刻度尺使用前要观察其零刻度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分度值3.3①刻度尺零刻度已磨损的,可设某一完好的刻线为"零"点,读数时要减去"零"点的数字②刻度尺量程小于被测长度时,可将被测长度进行分段测量3.4测量长度时:①刻度尺的刻度应平贴着被测物体②刻度尺不要歪斜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一贴二正三垂直3.5当刻度尺不能贴近被测物体或不能沿着被测长度时,采用特殊测量方法,如化曲为直、化薄为厚等3.6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m3,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升〔L和毫升〔mL 1米3=1000分米3=1000000厘米3; 1升=1分米3; 1毫升=1厘米33.6体积的测量:〔1长方体的体积测量工具可用刻度尺〔长度法,体积=长×宽×高。
〔2液体的体积测量工具可用量筒〔容器法〔3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测量工具可用量筒〔排水法3.7量筒的使用:测量前,量筒应放在水平桌面上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3.8排水法测小石块体积的步骤:①测出量筒中适量水的体积V;②用细线拴住小石块缓缓加入量筒水中,并完全浸没,测出水面的刻度值〔即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③V—V即为石块的体积4温度的测量4.1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4.2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4.3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4.4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零度以下,应读作零下多少摄氏度4.5温度计的使用:〔1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2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3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4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5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6要等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7温度计不能用来搅拌4.6体温计量程为35—42℃,最小刻度为0.1℃体温计使用前应用力向下甩5质量的测量5.1质量用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物体所含物质越多,其质量就越大5.2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物体所处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5.3物体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较小的质量单位是克〔g1千克=1000克5.4实验室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是天平5.5天平的使用:〔1调平:①放水平台〔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②游码归零〔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③调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刻度盘中央刻度线,这时横梁平衡〔2称量:①左物右砝→②先大后小加减砝码→③移动游码使横梁恢复平衡→④读数:〔左盘中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m左=m右+m游码示数要点:"调平过程用螺母,称量过程移游码":平衡螺母的作用是在调平过程中使天平平衡,在调平后的称量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调节方法是:若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刻线偏左侧,则平衡螺母向右移;若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刻线偏右侧,则平衡螺母向左移游码只在称量过程中调节,在之前的调平过程中游码应始终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游码的作用相当于向右盘中加极小的砝码读数时,游码的示数以左边沿为准,要注意分度值 注意:①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测量范围。
②不能用手去摸托盘或砝码,取放砝码时要用镊子不可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④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测液体质量的方法是:①测空烧杯的质量m1②测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③计算液体的质量m=m2-m1 测一滴水的质量可用积少成多取平均值的方法6时间的测量6.1时间的单位是秒1天=24小时,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6.2实验室计时的工具常用停表,分电子停表和机械停表两种6.3机械停表的读数方法:先读小盘是多少分钟;小盘指针没过半格则大盘用0-30秒刻度读数,小盘指针过了半格则大盘用30-60秒刻度读数7科学探究7.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测与评价→合作与交流〔1放正确: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2看正确:视线与尺垂直〔3读正确: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4记正确:数值一定要有单位使用时还要注意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5、一些特殊的长度测量方法:〔1累积取平均值法:得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和的方法间接测量例:测纸厚、细铁丝的直径、一枚邮票的质量〔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曲线从一端滚到时另一端时,记下轮了滚动的圈数。
长度=周长 X 圈数例:操场的周长〔3化曲为直法:测一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起点处,逐步沿着曲线旋转,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的标记拉直棉线量出标记到端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4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的直径第二章1生物与非生物1.1植物和动物的最主要区别是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动物通过摄取食物获得营养2常见的动物2.1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2脊椎动物根据形态特征不同分为5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2.3无脊椎动物根据形态特征不同分为8类: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2.4<脊椎动物中>鱼类: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用鳍游泳,一般体表有鳞片,变温,卵生〔注意娃娃鱼是两栖动物;鳄鱼是爬行动物;鲸是哺乳动物;鱿鱼是软体动物它们都不是鱼类2.5 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或水中,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变温、卵生青蛙、大鲵〔娃娃鱼、蝾螈等都是两栖动物2.6爬行动物的特征是:陆生,贴地爬行,用肺呼吸,体表覆盖鳞片或甲,变温、卵生。
龟、蛇、鳖、鳄<鱼>、蜥<蜴>等都是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是最早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2.7鸟类:前肢特化成翼,体表有羽毛,适合飞行恒温、卵生鹰、家鸽、鸵鸟、企鹅、鸡、鸭等都是鸟类,〔注意蝙蝠是哺乳类,不是鸟类2.8哺乳动物:全身被毛,恒温,胎生,哺乳猴、熊猫、袋鼠、猪马牛等都是哺乳动物〔注意蝙蝠是哺乳动物鲸、白鳍豚也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功能最完善的动物2.9<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如草履虫、疟原虫等;腔肠动物如水螅、水母、珊瑚虫等;扁形动物如涡虫 血吸虫等2.10线形动物如蛔虫、蛲虫等环节动物如蚯蚓、水蛭等节肢动物如虾、蟹、蜘蛛、蜈蚣及各种昆虫2.11软体动物如蜗牛、田螺、河蚌、乌贼、鱿鱼等;棘皮动物如海星、海胆、海参等2.12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有3对足,一般有2对翅,有外骨骼如蜜蜂、蚕蛾、螳螂、蜻蜓等益虫,苍蝇、蝗虫、蟑螂、蚊子等害虫3常见的植物3.1植物可分为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无种子植物包括蕨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 3.2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种器官;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蕨类植物有根、茎、叶;苔藓植物有茎、叶,无根;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等结构。
3.3被子植物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有花和果实,种子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实;常见的裸子植物有松、柏、杉、〔苏铁、银杏3.4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用孢子繁殖;如蕨、胎生狗脊、桫椤苔藓植物有茎、叶,无根,用孢子繁殖,生长在阴湿环境中如葫芦藓、地钱藻类植物结构最简单,无根、茎、叶,生活在水中如海带、紫菜、衣藻、水绵4细胞4.1显微镜使用一般包括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等过程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4.2显微镜对光时,光线太暗时应选择大光圈,并调节反光镜用凹面镜;视野太亮时,选择小光圈,并调节反光镜用平面镜4.3向后转粗准焦螺旋,物镜会快速上升,向后转细准焦螺旋,物镜会非常缓慢的上升放片后,眼睛盯住物镜,向前转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至靠近载玻片,但不能碰到载玻片观察时,左眼朝目镜内观察,右眼要睁开,慢慢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看到物像后再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4.4显微镜中看到的像是倒立的,用"b"字装片,看到的像是倒立的"b"字:< q >若发现被观察物体的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则载玻片应该向左上方移动,若物像偏右,则载玻片应该向右方移动4.5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4.6动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基本结构植物细胞除了具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以外,还常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结构4.7树木能"顶天立地"这与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壁结构有关;植物的叶通常显绿色,这是因为叶的细胞内有叶绿体4.8细胞学说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其内容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4.9人体来自一个细胞——受精卵,人体复杂的结构是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4.10细胞分裂时,母细胞内会出现染色体,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最终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使细胞数量增多;对于单细胞生物,细胞分裂会增加生物的个体数量4.11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群5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5.1衣藻和草履虫都是单细胞生物都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衣藻是植物,有细胞壁和叶绿体;草履虫是动物;无细胞壁和叶绿体5.3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细菌无细胞核、无叶绿体细菌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细菌无细胞核,是原核生物真菌、动物、植物都是真核生物5.4真菌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真菌无叶绿体如酵母菌、霉菌、食用菌5.5细菌和真菌统称为微生物5.7植物的基本组织有5种:〔保护、输导、营养、机械、分生保护组织:有保护功能;如叶的表皮。
输导组织:能输送物质;如叶脉中有营养组织:能制造和存储营养;如叶肉 机械组织:起支撑和保护作用;如叶脉、茎中有分生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细胞;如芽的顶端、根尖部位5.8动物的基本组织有4种:〔上皮、结缔、肌肉、神经上皮组织:有保护功能<有些还有分泌、吸收功能>;特点:上皮细胞排列紧密分布在皮肤、内脏器官表面,体内腔管内表面 结缔组织:有运输、支持等功能;特点: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分布如血液、软骨、肌腱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分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作用分布在脑、脊髓、神经中5.9皮肤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表皮由上皮组织构成真皮中有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等皮下组织主要是脂肪如果皮肤擦伤并流血,说明已经伤到了真皮层; 如果用针扎皮肤感觉到痛,这是真皮中的神经组织的作用6生物体的层次结构6.2被子植物的6种器官: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它们都是由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