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股票证券的上证指数系列分析1

F****n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0KB
约4页
文档ID:93519932
股票证券的上证指数系列分析1_第1页
1/4

· 指数的计算      上证指数系列均以"点"为单位   (一) 基日、基期与基期指数   基期亦称为除数   1、上证180指数是1996年7月1日起正式发布的上证30指数的延续,基点为2002年6月28日上证30指数的收盘指数3299.05点,2002年7月1日正式发布   2、上证综合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3、上证A股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A股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2年2月21日起正式发布   4、上证B股指数,以1992年2月21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B股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2年2月21日起正式发布   5、分类指数以1993年4月30日为基日,以该日相应行业类别所有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统一定为1358.78点(1993年4月30日上证综合指数收盘值),自1993年6月1日起正式发布   6、上证基金指数以2000年5月8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证券投资基金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日指数为1000点,自2000年6月9日起正式发布。

   (二) 计算公式    1、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   2、上证180指数    上证成份指数以成份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报告期指数 = ──────────── ×1000             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本数),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亦称为除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根据国际惯例和专家委员会意见,上证成份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总股本)为7%,低于10%,则采用流通股本为权数;某股票流通比例为35%,落在区间(30,40 )内,对应的加权比例为40%,则将总股本的40%作为权数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3、合指数与分类指数    上证综合指数与分类指数以样本股的发行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   报告期指数 = ─────────── × 基期指数               基 期   其中,总市值 = ∑(市价×发行股数)。

   4、基金指数   基金指数以基金发行份额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基金的总市值   报告期指数 = ─────────── × 基日指数               基 期   其中,总市值 = ∑(市价×发行份额)   5、B股价格单位   成份股中的B股在计算上证B股指数时,价格采用美元计算   成份股中的B股在计算其他指数时,价格按适用汇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每周最后一个交易日的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折算成人民币    (三) 指数的实时计算   上证指数系列均为"实时逐笔"计算   具体做法是,在每一交易日集合竞价结束后,用集合竞价产生的股票开盘价(无成交者取昨收盘价)计算开盘指数,以后每有一笔新的成交,就重新计算一次指数,直至收盘,实时向外发布其中各成份股的计算价位(X)根据以下原则确定:    (1) 若当日没有成交,则 X = 前日收盘价;   (2) 若当日有成交,则 X = 最新成交价· 指数的计算      上证指数系列均以"点"为单位   (一) 基日、基期与基期指数   基期亦称为除数   1、上证180指数是1996年7月1日起正式发布的上证30指数的延续,基点为2002年6月28日上证30指数的收盘指数3299.05点,2002年7月1日正式发布。

   2、上证综合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3、上证A股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A股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2年2月21日起正式发布   4、上证B股指数,以1992年2月21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B股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2年2月21日起正式发布   5、分类指数以1993年4月30日为基日,以该日相应行业类别所有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统一定为1358.78点(1993年4月30日上证综合指数收盘值),自1993年6月1日起正式发布   6、上证基金指数以2000年5月8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证券投资基金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日指数为1000点,自2000年6月9日起正式发布    (二) 计算公式    1、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   2、上证180指数    上证成份指数以成份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报告期指数 = ──────────── ×1000             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本数),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亦称为除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

根据国际惯例和专家委员会意见,上证成份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总股本)为7%,低于10%,则采用流通股本为权数;某股票流通比例为35%,落在区间(30,40 )内,对应的加权比例为40%,则将总股本的40%作为权数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3、合指数与分类指数    上证综合指数与分类指数以样本股的发行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   报告期指数 = ─────────── × 基期指数               基 期   其中,总市值 = ∑(市价×发行股数)   4、基金指数   基金指数以基金发行份额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基金的总市值   报告期指数 = ─────────── × 基日指数               基 期   其中,总市值 = ∑(市价×发行份额)。

   5、B股价格单位   成份股中的B股在计算上证B股指数时,价格采用美元计算   成份股中的B股在计算其他指数时,价格按适用汇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每周最后一个交易日的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折算成人民币    (三) 指数的实时计算   上证指数系列均为"实时逐笔"计算   具体做法是,在每一交易日集合竞价结束后,用集合竞价产生的股票开盘价(无成交者取昨收盘价)计算开盘指数,以后每有一笔新的成交,就重新计算一次指数,直至收盘,实时向外发布其中各成份股的计算价位(X)根据以下原则确定:    (1) 若当日没有成交,则 X = 前日收盘价;   (2) 若当日有成交,则 X = 最新成交价。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