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6 S H E J I 设计 在中国文化中,虎文化是起源较早 的图腾文化之一,它源于远古自然崇拜 和图腾崇拜, 属于初民原始文化内容之 一 有人认为它有八九千年历史, 从考古 实物看,至少在公元前四五千年就出现 了虎文化,在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的六 七千年前的古墓中发现的龙虎图案便是 最好的说明 一、 虎图腾文化的起源 中国彝族的史诗中,有一首记载了 天神造天地的创世神话传说,它即《梅 葛》 《梅葛》 中说: “远古的时候没有天, 远古时候没有地 ” 天地是由格滋天神的 五个儿子和四个女儿造的当天地刚产 生时,“天地间的万物是虎尸所化生的” 天神造好了天地却稳不住, 无奈之下, 造 天的五个儿子得到天神的启示,找来世 间最猛的老虎, 用虎的 “四根大骨作撑天 的柱子” , 用虎的 “肩膀作东南西北方向, 才把天撑起来了” , 使天地稳定了 天地 造好后, 却什么也没有, 神又将剩下的虎 继续尸解, 虎的 “左眼作太阳, 右眼做月 亮, 虎须做阳光, 虎牙做星星, 虎油做云 彩, 虎气变雾气, 虎肚做大海, 虎血做海 中国传统虎图腾文化与民间布艺 文 /王珍慧 在中国文化中, 虎文化是起源较早的图腾文化之一, 民间布艺中涉及到虎图腾 文化的种类有很多, 最常见的有布老虎、 虎头帽、 虎头鞋、 老虎枕、 虎围嘴等等。
布 艺品的艺术语言和神秘的民俗符号,充满了深邃的文化内涵,对研究人类学、民俗 学、艺术学等多种学科,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水, 大肠变大江, 小肠变成河, 虎皮做地 皮, 排骨做道路, 硬毛变树林, 软毛变成 草” 从此才有天地万物、 山川河流及矿 物、 动物和植物 从这则神话中我们可以 看到先民们在人类历史初创时期的创世 的心理意识 : 虎是主宰万物之主, 是创造 万物之神 有了虎, 世间一切无法解决的 难题都能迎刃而解,而且与人类生存息 息相关的万物亦应运而生这就打上了 彝族虎宇宙观的烙印,阐明了虎创造天 地和诸物的起源学说,从而产生了朴素 的虎图腾文化 以上只是关于虎图腾文化起源的一 种神话传说 就实物而言, 在河南濮阳 西水坡原始墓葬中发现的蚌塑龙虎图形, 堪称为 “天下第一龙虎” 或 “中华第一龙 虎” , 可视为第一代文化虎和虎文化始祖 中华第一龙虎出土于河南濮阳西水 坡仰韶文化遗址墓葬 墓主为壮年男性, 身长1 . 8 4 米, 仰身直肢葬, 头南足北, 埋 于墓室的正中 墓主左右两侧, 用蚌壳精 心摆塑龙虎图案蚌壳龙图案摆于人骨 架的右侧, 头朝北, 背朝西, 身长1 . 7 8 米, 高0 . 6 7 米。
龙昂首, 曲颈, 弓身, 长尾, 前 爪爬, 后爪蹬, 状似腾飞虎图案位于人 骨架的左侧, 头朝北, 背朝东, 身长 1 . 3 9 米, 高0 . 6 3 米 虎头微低, 圜目圆睁, 张口 露齿, 虎尾下垂, 四肢交递, 如行走状, 形 似下山猛虎 这说明在原始氏族社会晚期的信仰 中, 已有了龙神和虎神, 龙虎文化同时存 在 从原始生产方式来看, 虎图腾所表现 的狩猎文化, 应先于龙图腾的农耕时期 虎作为凶猛的野兽, 与原始狩猎民族生产 生活关系更为密切, 要比虚构的龙图腾崇 拜物产生更早虎出现在地球上已有一 百万年以上的历史, 它几乎与人类同时出 现,或者比人类更早出现 出土的第一龙虎图案, 虎在左边, 龙 在右边, 是以虎为首位的 因为西北羌戎 民族和夏代、殷周时期的华夏族都有尚 左的习惯, 后来才发展为 “左青龙, 右白 虎, 前朱雀, 后玄武” 四象之说 可见远古 时期虎在人们心目中是极有地位的 岩画是古人刻在山崖或巨石上的艺 术品, 大多反映古代渔猎、 游牧时期的捕 猎生活和原始先民的信仰在东北虎的 故乡黑龙江流域, 2 0 世纪末发现了数千年 前的古代岩画其中在黑龙江与乌苏里 江汇合以后的偏北方, 有个叫萨卡奇 · 阿 梁的地方, 是虎岩画的集中地。
这里的岩 画都是敲刻在沿江大岩石之上的原始艺 术, 其中兽类画虎、 鹿, 反映了古代这里 先民的狩猎生活和图腾崇拜 9 7 阳结合从而多子多福的民间意念 鱼尾虎 (图二) , 头与前爪为虎形, 躯 体上绣有鱼形, 民间自古以鱼为吉祥物, 有生育繁衍之象征 以虎为吉祥物, 都是 借虎的神威以保平安 于是 “鱼尾虎” 就 有子孙兴旺,平安长命的双重含义 虎头帽 (图三) 、 虎头鞋 (图四) , 是 旧时民间最常见的小孩穿戴大大的虎 眼, 配上一个 “王” 字, 将想象中的老虎 巧妙地和实用的鞋帽结合起来,做成了 可爱的虎头鞋帽 虎头帽最早在唐代就 已经成为儿童的服饰了,分析出土自西 安东郊的一件唐代虎头帽襁褓俑,发现 民间虎头帽实际上是华夏、 印度、 希腊三 种古老文明交融下的产物,小小的虎头 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人文背景 制作虎头鞋的母亲们往往还在这类鞋底 下和帽背后绣上蛇、蝎子、蜈蚣、蜘蛛、 蟾蜍等所谓的 “五毒” 让虎鞋踩住 “五 毒” , 虎帽镇住 “五毒” , 这不仅是祝福 , 还在于显示孩子的勇武,母亲们将美好 的想象、 精心的设计, 贯穿于针线之中, 寄托了一种望子成龙, 望子成虎的深情。
围嘴俗称 “口水牌” , 是农村小儿满 月、 周岁时, 姥姥送给孩子的礼品 围嘴 纹样多样, 也有寓意辟邪纳福的虎纹样, 所以虎纹围嘴就叫作虎围嘴 四、 小结 当今社会,人们生活在电子信息和 钢铁玻璃的包围中,生活在“世界一体 化” 的秩序中 而民间布艺——这种每件 物品都保存着 “手的温度” 于是, 审美, 就成为传统工艺在当代的主要留存方式 通过审美, 当代人得以在 “一体化” 冰冷 图一 布老虎 山西图二 鱼尾虎图三 虎头帽 二、 虎在古今社会中的象征意义 1 . 虎在古时候被尊为部族的图腾 原始人把虎奉为祖先, 加以崇拜《列子. 黄帝》 说 : “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帅 熊、 罴、 狼、 豹、 虎为前驱, 雕、 、 鹰, 鸢为旗帜 ” 描述了黄帝联合以上以各飞 禽走兽为图腾的部族进行征战的情况 2 . 虎成为某些原始神的构成部分 人兽形体混合的原始神就有虎的形象 《山海经》中的西王母, “司天之厉及五 残” ,他的形象是“豹尾虎齿,善啸,蓬 发戴胜” 3 . 虎成为占卜活动的灵性工具远 古人民出于对自然的无知和软弱,往往 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视为吉凶的征兆 在有虎的地区,由于虎的活动对人的生 活有重大影响,因而产生与虎有关的前 兆迷信,进而发展为有意识的占卜。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虎又成为权势 的象征周代皇宫即置有“虎门” ,利用 虎的形象来壮大声势, 装潢门面 战旗是 军队的标志, 历代军队假 “虎旗” 以振军 威 《周礼·春官·司常》 : “熊虎为旗 ” 忠心于帝王的捍御之臣、勇武之臣 被称为“虎臣” 《诗·鲁颂·泮水》 中有 “矫矫虎臣” 经历了近万年的历史,虎图腾成了 我们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多少 年来, 深受其影响, 又产生了许多优秀的 艺术作品比如民间木版年画、民间剪 纸、民间雕塑、民间刺绣、民间布艺等 各种民间工艺美术品都在反复地刻画着 老虎, 人们以老虎为瑞兽, 用于镇宅、 护 宝、 驱逐邪恶 这里我们主要看虎图腾文 化在民间布艺中的反映 三、 虎图腾在民间布艺中 布艺是以布为原料, 集民间剪纸、 刺 绣、 绘画、 泥塑、 面花等制作工艺为一体 的综合艺术,它缘于我国农村广大妇女 辛勤的劳动和智慧的创造, 被誉为 “母亲 的艺术” 民间布艺是由其最初的实用性 发展、 演变而成为一门综合艺术的, 所以 它不仅具有物质的使用价值,而且也是 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民俗文化载体,在 岁时、节令和人生礼仪中显示着特殊的 价值 广大劳动妇女在布艺创作中传承了 几千年的审美习惯,在布艺品上所绣制 的图案和造型,保留了大量原始艺术图 腾、生命、生殖等崇拜的遗痕,如石榴、 莲花、瓜果等花草系列,及蛙、龙、凤、 龟、蛇、 蝙蝠、 鸡、 虎、 狮等飞禽走兽系 列。
她们在创作中往往力求神似而不求 形似, 在稚拙简朴中表现风格, 非常注重 个人情感的融入 民间布艺中涉及到虎图腾文化的种 类有很多, 最常见的有布老虎、 虎头帽、 虎头鞋、老虎枕、虎围嘴等等 布老虎是民间布玩具中最有代表性 且最有魅力的品种, 南北各地都有分布 老虎的形象之所以受到人们如此广泛的 喜爱,缘于古代人们对于老虎的图腾崇 拜,缘于我国传统的虎图腾文化 山西的布老虎 (图一) , 不仅有双头 虎, 还有鱼尾虎、 螃蟹虎、 虎面蛙等 这 些在民间意念中,据说都与生殖崇拜有 关 双头虎有交媾的隐喻 ; 鱼尾虎则是借 阳性的虎和阴性而又多子的鱼,表达阴 9 8 三大构成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 文 / 张蒙 杨先艺 “构成”是研究造型艺术设计的基 础, 是一种认识和创造的科学方法 从造 型、 审美等方面来进行书籍装帧设计, 是 “构成”观念的重要体现从“构成”的 新理念、 新形式出发, 开展新的色彩设计 创意, 获得新的设计面貌, 这是我们设计 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S H E J I 设计 的节奏中体验到 “我们” 的涵义——对 家乡、 对祖先、 对地域风情的认识 对我 们来说, 这些民间布艺是一种观念、 一种 思想,也是一种独特的将要或已经逝去 的文化情怀, 收藏了这份 “物化” 了的文 化情怀,就是收藏了我们自己独特的生 活历史,使我们有可能暂时避开身边喧 嚣的干扰,在静静的凝视中体验到“过 去”的意义和价值。
布艺品的艺术语言和神秘的民俗符 号, 充满了深邃的文化内涵, 对研究人类 学、 民俗学、 艺术学等多种学科, 有着极 为重要的价值 民间文化艺术, 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 根基, 也是民族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的重 要表征 和自然形态一样, 民间文化的毁 灭和消亡是不可再生和再造的, 而抢救这 些文化遗产, 将会给中国和世界留下一批 宝贵的文化财富, 会给中国的现代化发展 注入新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 1 ] 河南濮阳西水坡发掘简报[ J ] . 文物, 1 9 8 8 (3 ) [ 2 ] 陈晓萍、 王抗生、 王凯生. 民间布艺 [ M ] .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 0 0 7 [ 3 ] 王连海. 中国玩具艺术史[ M ] . 长沙 : 湖 南美术出版社, 2 0 0 6 [ 4 ] 李寸松、 张连瑞. 中国民间玩具[ M ] . 太 原:希望出版社,1 9 9 2 [ 5 ] 李友华. 虎图腾文化起源探析[ J ] . 民族 艺术研究,1 9 9 2 (4 ) [ 6 ] 屈育德.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虎的观念 [ J ] . 社会科学辑刊, 1 9 8 6(4 ) [ 7 ] 孔新苗. 齐鲁民间造型艺术[ M ] . 济南 : 山东画报出版社, 2 0 0 5 [ 8 ] 邓福星主编. 唐家路、 潘鲁生著. 中国 民间美术学导论[ M ] . 哈尔滨. 黑龙江美术出版 社,2 0 0 0 作者简介 : 王珍慧,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研 究生 图四 虎头鞋 图五 虎围嘴实习编辑:王若希 一、三大构成的基本原理 在平面设计中, “构成” 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设计元素组合在一起, 按照形 式美的法则进行分解、 组合, 并以此来创造出新的、 理想的形象。
在构成中形式美的 法则是如何在书籍装帧设计中进行有效的应用呢? (一)重复构成 相同或相似的形态和骨骼连续地、 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叫重复 重复构成就是把视 觉形象秩序化、 整齐化, 使设计的画面呈现出统一的、 富有节奏感的效果 如在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