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8509-2020滑坡防治设计规范 目 次 1 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45 基本规定 46 防治工程分级及荷载标准 57 滑坡稳定性分析与设计安全系数 78 设计方案选择 89 排水工程 810 抗滑桩工程 1311 锚索(杆)工程 2312 格构锚固工程 2913 抗滑挡墙工程 3014 其他防治工程 3615 滑坡防治工程监测 3716 施工组织 38附录A(资料性附录)滑坡稳定性计算公式 40附录B(资料性附录)抗滑桩设计参考值 43附录C(资料性附录)锚索抗滑桩计算公式 45附录D(资料性附录)箱型和矩形抗滑桩设计计算 48附录E(资料性附录)埋入式抗滑桩设计计算 50附录F(资料性附录)小口径组合抗滑桩计算公式 52附录G(资料性附录)常用锚索结构示意图 55附录J(资料性附录)锚索(杆)设计参考值 61附录K(资料性附录)锚索格构梁计算方法 63GB/T 38509-2020IIGB/T 38509-2020滑坡防治设计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滑坡防治工程分级、滑坡稳定性分析与设计安全系数、设计方案选择、排水工程、抗滑桩工程、锚索(杆)工程、格构锚固工程、挡墙工程、其他防治工程、防治工程监测与施工组织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通常的滑坡防治设计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499.1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 1499.2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 5224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 18306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T 32864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GB 50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86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330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T 50476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 51018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滑坡 landslide地质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质弱面向下向外滑动注:滑坡通常具有双重含义,指重力滑动过程,或重力滑动的地质体和所形成的堆积体3.2滑面 slip surface滑坡滑动和堆积过程中的分界面,包括滑动剪出过程中形成的滑动面和超覆堆积过程中形成的滑覆面。
1GB/T 38509-20203.3动态设计 observational design据施工过程揭露的地质情况和监测信息进行优化设计3.4信息化施工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利用施工过程中所获取的地质露头和监测信息等,调整和优化下一步施工方案3.5应急治理 emergency controlling突破常规勘查和设计阶段划分,对出现明显变形滑动的滑坡进行快速加固3.6安全系数 factor of safety表征滑坡抗滑稳定程度的指标,为滑坡沿滑面抗滑力(矩)与下滑力(矩)的比值,或滑面抗剪强度与剪应力的比值3.7设计安全系数 factor of safety for design据滑坡防治工程等级等因素,人为规定设计需满足的安全系数,包含计算剩余下滑力时的安全储备3.8滑坡下滑力 driving force of landslide使滑坡体沿滑面滑动的力的总和3.9滑坡抗滑力 resisting force of landslide阻止滑坡体沿滑面滑动的摩擦力和其他抗力的总和3.10滑坡剩余下滑力 residual driving force of landslide采用不平衡推力传递法计算推力的一种方法。
计算断面处的下滑力减去抗滑力的剩余值当剩余下滑力计算值为负时,赋值为03.11滑坡推力 pushing force of landslide计算断面处下滑力与抗滑力差值采用不平衡推力传递法计算时,等于滑坡剩余下滑力3.12剩余抗滑力 residual resisting force of landslide采用不平衡推力传递法计算抗滑力的一种方法计算断面处余下条分块段(至剪出口)的抗滑力与下滑力之差当剩余抗滑力计算值为负时,赋值为03.13抗滑桩 anti-sliding pile在滑坡体及滑床中通过开挖浇筑钢筋混凝土形成的构件(桩体),具有抵抗滑坡变形滑动功能3.14抗滑桩桩前抗力 resisting force at the anti-sliding pile front抗滑桩桩前的余下条分块段(至剪出口)产生的阻滑力,为桩前剩余抗滑力和被动土压力二者之间的最小值2GB/T 38509-20203.15排水工程 drainage works在滑坡体中或外围砌筑的截水和引水沟渠、井、孔、硐室等地面和地下构筑物,具有排导滑坡体地表积水或降低地下水位以提高滑坡整体稳定性的功能3.16锚索(杆)anchor cable(bar)采用钢绞线(螺纹钢)将锚固力传至滑坡下伏稳定滑床的杆状构件。
3.17预应力锚固 prestressed anchor通过造孔穿过滑坡体安装钢绞线(束)、锚杆,采用注浆和张拉锁定方法预先增加抗滑力并减小下滑力,从而增加滑坡稳定性的一种主动抗滑加固技术3.18全长粘结锚索 full-length cemented anchor cable钻孔内部的锚索全长与注浆体粘结,无自由段的锚索注:一般采用二次注浆法施工,第一次注浆形成锚固段,第二次注浆一般在张拉后进行,主要用于锚索张拉段的防腐3.19自由锚索 uncemented anchor cable锚索杆体材料一般采用无粘结钢绞线,张拉段的钢绞线与注浆体之间被塑料套管隔离而形成自由段,当锚索受力时可使自由段的应力处于均匀分布的状态3.20压力分散型锚索 compression dispersion anchor cable锚固段由多级锚固单元组成,当承受荷载时锚固段注浆体处于受压状态的锚索3.21设计锚固力 designed load holding capacity锚索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所能提供的锚固力,它是由极限承载力考虑一定安全系数后得到的3.22锁定锚固力 anchoring lock-off load锚索张拉锁定时的荷载。
3.23格构锚固 concrete grid with anchor利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或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等形成框格结构,进行滑坡坡面防护,并结合锚索(杆)加固的一种治理技术3.24支挡结构 retaining structure利用自身重力的圬工或混凝土砌筑结构,或采用面板、肋柱、土工材料及锚索(杆)等材料与滑坡前缘土体共同组成的构筑物,以阻挡滑坡变形滑动的一种治理技术3.25削方减载 removing and deloading at the top通过清除后部向下滑动的滑体及削坡降低坡度等,降低滑坡下滑力,以提高整体稳定性的一种治理技术3.26回填压脚 backfill at the foot通过在滑坡前缘堆填土石等材料,以增加滑坡抗滑力,提高整体稳定性的一种治理技术3GB/T 38509-20203.27植物防护 protecting with vegetation采用绿化措施减少滑坡坡面冲刷掏蚀,美化滑坡防治工程的一种辅助防治技术3.28防治工程监测 monitoring for the stabilizing works专门为滑坡防治工程开展的施工安全监测、防治效果监测和长期动态监测。
4 总则4.1 滑坡防治设计针对正在重力变形的地质体和所形成的堆积体不包括人工开挖形成的建筑边坡加固治理,但因人工扰动而引起建筑边坡所在地质体整体变形或滑动,并形成明显滑带,亦适用本标准进行防治4.2 滑坡防治设计应综合考虑环境地质条件、滑坡失稳机理以及承灾体危害和防治工程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设计,安全施工4.3 滑坡防治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所保护的或受其影响的建(构)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4.4 滑坡防治设计工作应贯穿防治工程的全过程,从接受任务起至工程竣工止4.5 滑坡防治设计应进行动态设计,根据地质条件和监测信息变化,及时进行设计补充或变更4.6 滑坡防治设计应以各阶段专门的地质勘查报告和监测资料为依据5 基本规定5.1 滑坡防治设计应在已审定的相应阶段滑坡工程地质勘查报告的基础上编制5.2 滑坡防治设计可划分为可行性方案论证、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对于规模小、地质条件简单的滑坡,可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5.3 可行性方案论证应在充分研究滑坡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及有关试验报告等成果资料的基础上,根据防治目标,进行多种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等论证,并编制工程估算;提交可行性方案论证报告及附图册。
5.4 初步设计应对可行性方案论证阶段推荐的方案进行充分分析、论证和比选;提出具体工程实现步骤和有关工程参数,进行结构设计,编制相应的报告及图件,编制工程概算;提交初步设计报告及设计附图册5.5 施工图设计应对初步设计确定的工程措施加以优化,完善工程图结构细部设计;提出工程监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和安全措施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并满足工程施工和工程招投标要求;编制工程施工图件及说明,编制工程预算;提交施工设计图册及施工图说明书、预算书等5.6 应急治理工程设计可简化上述设计阶段5.7 对于特级、I级及地质条件复杂的II级滑坡防治工程,应专门编制监测设计,内容包括施工安全监测、防治效果监测和长期动态监测等5.8 滑坡防治设计应对施工可行性进行论证,结合雨季、旱季、河流和库水位变化等情况,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和工程实施顺序,制定切实可行的工期,保障工程安全和经济5.9 滑坡防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对现场工作人员生活的驻地、工作场所及周边存在的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估,提供防范措施,保障人员和设施安全4GB/T 38509-20206 防治工程分级及荷载标准6.1 级别划分6.1.1 防治工程重要性等级6.1.1.1 滑坡防治工程重要性等级可根据滑坡灾害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威胁对象等因素,按表1进行划分。
表1滑坡防治工程重要性等级划分表滑坡防治工程等级特级I级II级III级威胁对象威胁人数/人≥5 000≥500且<5000≥100且<500<100威胁设施非常重要重要较重要一般6.1.1.2 威胁对象包括威胁人数和威胁设施6.1.2 受滑坡威胁设施重要性分类6.1.2.1 受滑坡威胁设施的重要性分类按表2确定表2 受滑坡威胁设施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