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语》孝篇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1KB
约5页
文档ID:56737400
《论语》孝篇_第1页
1/5

孝篇孝篇第一课第一课子曰: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论语··里里仁仁》》【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第二课第二课子曰: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弟子入则孝,出则弟(tì ì)) ””————出自出自《《论语论语··学而学而》》【译文】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拓展阅读】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人年纪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每当炎炎的夏日到来时,黄香就用扇子对着父母的帐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并使蚊虫远远地避开双亲的帐子,让父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觉;到了寒冷的冬天,黄香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好让父母睡起来时觉得暖和因此,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第三课第三课子曰: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论语··里仁里仁》》【译文】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 ”第四课第四课子曰:子曰:““事父母几(事父母几(jī ī)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劳而不怨 ””————《《论语论语··里仁里仁》》【注释】几:音jī,轻微、婉转的意思劳:忧愁、烦劳的意思译文】孔子说:“事奉父母, (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 ,要委婉地劝说他们 (自己的意见表达了, )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拓展阅读】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孙元觉,从小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可他父亲对祖父却极不孝顺一天,他父亲忽然把年老病弱的祖父装在筐里,要把他送到深山里扔掉孙元觉拉着父亲,跪着哭求不要这样,但父亲不理他猛然间灵机一动,说:“既然父亲要把祖父扔掉,我也没办法,但我有个要求 ”父亲问什么要求,他说:“我要把那个筐带回来 ”父亲不解道:“你要这个干什么?”元觉说:“这是现成的东西,等您年老时,我还用得着父亲一听,大吃一惊:“你怎么说出这种话!”孙元觉回答:“父亲怎样教育儿子,儿子就会怎样做 ”父亲想想,就没敢按以前的想法做第五课第五课子曰: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论语··为政为政》》【译文】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 (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 ”【评析】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

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 ,历来有三种解释: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2.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3.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这里采用第三种说法第六课第六课子曰:子曰:““孝哉(孝哉(zā āi)) ,闵,闵(mǐ ǐn)子骞人不间子骞人不间((jià àn)于其父母昆弟之言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论语论语··先进先进》》【译文】孔子说:“闵子骞真孝呀!他的父母兄弟都说他孝,别人听了,也从没有什么非议 ”【拓展阅读】在春秋末期,孔子的弟子闵子骞十岁丧母,其父再娶,但继母李氏对他虐待,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做的棉衣里装的是棉花,给闵子骞做的棉衣里装的是芦花一次,子骞及二弟随父坐牛车出门探亲,行至一山村旁,风雪突起,车上的二弟喜眉笑眼,子骞则冻得瑟瑟发抖其父见状,怒用鞭打,刹时间子骞的袄烂而芦花飞,骞父发现幼子棉衣则裹着丝绒,始明真相其父立即赶车返家,决定休了李氏但闵子骞尽力劝说,双膝跪地以情动父:“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

留下高堂母,全家得团圆…… ”继母深受感动,遂对三个儿子一般看待后人把这一故事称为“单衣顺亲”和“鞭打芦花” 又有诗称赞:“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