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卢沟桥烽火,南京大屠杀:日 军 刺 杀 中 国 人,南京大屠杀:日军在活埋南京市民,同学们看了课题,有什么疑问吗?,①“烽火”指什么?,②“卢沟桥烽火”是什么意思?,③卢沟桥在哪里?,卢沟桥位于天安门西南十五公里的永定河上,它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多孔联拱大石桥,距今已有八百年历史卢沟桥简介,,fēng wàng wěi hóu 烽火 妄图 伪造 咽喉 líng lóng diē nà 凌晨 耳聋 爹娘 呐喊 jiān xìn guǎ bèi 歼灭 挑衅 寡言 狼狈,,xù lài kài 蓄谋 万籁俱寂 同仇敌忾 kòu cù tù 日寇 猝不及防 如火如荼,读一读:,魔爪 咽喉 挑衅 日寇 众寡悬殊,硝烟 呐喊 处在 妄图 同仇敌忾,控制 歼灭 震耳欲聋 狼狈而逃,如火如荼 万籁俱寂 哭爹喊娘,猝不及防 夜以继日 人仰马翻,,蚕食:,象蚕吃桑叶一样,比喻逐步侵占。
万籁俱寂:,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没有一点声音蓄谋已久:,心里早就有这种计谋(指坏的方面),很久了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恼羞成怒:,由于羞愧怨恨而发怒众寡悬殊:,众:多悬殊:相差很远双方人力多少相差很大同仇敌忾:,忾:愤恨敌忾:对敌人的愤恨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震耳欲聋:,欲:快要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猝不及防:,猝:突然,出乎意料出乎意料,来不及防备抱头鼠窜:,形容急忙逃走的狼狈相夜以继日:,日夜不停多用以形容人勤奋如火如荼:,荼:茅草的白花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第一段(1):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第二段(2-5):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第三段(6-8):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第四段(9):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国抗战的序幕学习第一段:,(1)自由读第一段,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学生反馈蚕食:像蚕吃桑叶一样比喻逐步侵吞 魔爪:比喻日本帝国主义凶恶的势力 咽喉:形容险要的交通要道。
3)齐读本段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 为武装侵略中国东北制造的事件.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境内的关东军,蓄意炸毁南满铁路沟地区桥梁一段,诬称中国军队有意破坏,以此为借口,突然向沈阳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19日占领沈阳,接着分兵侵占了辽宁其他地区以及吉林,黑龙江两省,至1932年2月,关东军占领了我东北全境卢沟桥是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占领了我国的东三省,又妄图将魔爪伸向全中国九一八”事变之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重要战略位置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逐步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军和伪军控制,位于北平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卢沟桥是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1)读第二段,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学习第二段:,⒈1937年7月7日深夜 ⒉第二天凌晨 ⒊当天晚上,(2)细读第二段,画出描写敌我双方的关键词语学习第二段:,1937年7月7日深夜:,日军 我军 全副武装 喝问 气势汹汹 严词拒绝 首先 还击,(2)细读第二段,画出描写敌我双方的关键词语。
学习第二段:,第二天凌晨:,日军 我军 人仰马翻 同仇敌忾 狼狈 举、冒,(2)细读第二段,画出描写敌我双方的关键词语学习第二段:,当天晚上 :,日军 我军 抱头鼠窜 悄悄,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全副武装 气势汹汹 恼羞成怒 首先开火,人仰马翻 吼叫 疯狂扑来 哭爹喊娘 狼狈而逃,,猝不及防 鬼哭狼嚎 抱头鼠窜,大声喝问 严词拒绝 立即还击,同仇敌忾 奋起还击 举起 冒着 冲出 砍去,手握 腰佩 悄悄进发 齐声呐喊,仔细品读2-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敌我双方举动的关键词语,然后就其中一个时间段里的战事情况进行小组讨论,把讨论的结果填在表格里 根据上述表格中的内容,你能讲述“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经过吗?,学习第四段:,(1)自由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中国军民是怎样英勇地抗击侵略者的?,(3)齐读本段,体会抗击侵略者战斗的激烈指导造句,(1)同学们读带有“逐步”的句子2)文中的“逐步”是什么意思?,(3)我们可以说逐步怎么样?,(4)用“逐步”说一句完整的话逐步:,学习第三段:,(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交流:联系前文谈谈自己的理解。
㈠当时的形势十分危急 ㈡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急之时所发挥的巨大作用㈢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及声援平津危急! 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1)平津、华北、中华民族危急! (2)华北危急!平津危急!中华民族危急!,,比较:,(1)三个感叹号表明当时中国形势非常严峻,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了2)不能调换顺序,因为这是按范围的从小到大安排的,说明中国的领土正在被日寇逐渐蚕食全国人民_____行动起来北平市民________地前往部队慰劳,长辛店的铁路工人_______地帮助军队修筑工事各地民众、海外华侨也_____来电声援,并送来了_______大批慰问品迅速,成群结队,夜以继日,纷纷,大批,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从此,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便________地展开了如火如荼,6—8段 共产党的作用和我国军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怎么做的? 通电全国 大声疾呼 号召军民团结,赶出侵略者 全国人民的表现? 前往慰劳 修筑工事 来电声援 送慰问品,卢沟桥事变的历史意义:,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从此,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比较下面两组词语:,“偷偷地”和“摸”是贬义词,讽刺挖苦日本侵略者的侵略行为 “悄悄地”和“进发”是褒义词,赞美中国军队正义反击侵略行为近年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并且越演越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其中的历史意义吗? 一、何为靖国神社 日本的靖国神社,地处东京市中心的皇宫附近,周围环境怪异,它源于日本民间悼念死去亲人50年代后,日本的一些右翼势力不断地把参加二战的一些战犯供养在里,现在里面有1067个被盟军处死的“甲级”战争罪犯,以及在侵略战争中战死的200多万死难者这里被视为军国主义的象征,阴森中透出一股杀机 在靖国神社里有许多东西都是展示日本帝国军人的“好战功绩”,有16面浮雕,其中有10面与侵略我国有关,又是“奉天入城”,又是“占领南京”等等振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在这里面竟成了天皇及他部下的丰功伟绩了,令中国人民不堪入目现在靖国神社已成为战刀与征战、侵略的象征了 二、军国主义阴魂不散 日本国会成员每年春、夏、秋均会参拜,每次约有180多人,占整个议会60%,近些年来小泉不顾社会舆论,多次以首相的身份参拜靖国神社,引起亚洲各国人民极大愤恨与伤心,这是向爱好和平的人们公然示威。
各国人民以不同的方式来抗议日本这种行为,如韩国有些人用绝食、抵制日货、到日使馆门前示威等来抗议 最近日本又派兵到伊拉克参加维和(日本是不允许有军队的),这更显示了他的军国主义思想不死可以猜想,如果有一天他们时机成熟的话,他们还会把战火烧到其他国家上,卢沟桥是不是还会有第二次烽火呢? 同学们,读了以上文字,你有什么感想、或想说些什么呢?,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1937年7月7日“卢沟 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 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 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 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卢沟桥事变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的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我军将士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侵略者遭到可耻的惨败课文总结,搜集一个战争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其他同学听,从中体会军队的善战和战士的英勇课外作业,课后反思:,卢沟桥事变拉开了我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他的重大历史意义需要学生去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