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语文教案]太阳

油条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0.50KB
约17页
文档ID:1212832
[语文教案]太阳_第1页
1/17

1太阳文 章来源课件 5Y k J.C om 太阳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2.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多种方法3.学会本课生字词,会用“如果……就……造句” 2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多种方法教学时间 3 课时教学准备训练用题板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加强预习指导,做好预习工作(一)出示预习提纲:1.借助汉语拼音和字典,读生字生词,对不理解的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的方法进行初步理解2.认真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3(1)从课文中可以看出太阳有哪些特点?(2)课文在说明太阳与地球,与人类关系时,哪些地方是概括地写?哪些地方是具体地写?哪些地方是从正面叙述?哪些地方是从反面来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太阳和地球有哪些关系?(4)对本课的内容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二)学生按预习提纲进行自学三)质疑让学生提出自己疑难的问题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质4疑的时候,老师要加以引导,因为,学生在学习这类课文时,容易提出超出教材内容的一些问题。

如“太阳为什么能发光、发热?”“太阳光为什么能够杀菌?”等这些问题,既不是本课的教学任务,也不是小学生一下子所能接受的因此,质疑时,要着重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来提问题 )二、读课文,理清结构层次,练习分段,归纳段意(一)按“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读懂每个自然段,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二)提问:“课文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哪几个自然段讲了太阳与地球的密切关系?同学们带着以上两个问题进一步阅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全文可分为两段:第一段 1~3 自然段;第二段 4~8 自然段5)根据每个自然段段意,归纳出两段段意第一段段意:太阳离我们很远,太阳很大,很热第二段段意:太阳与地球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三)引导学生认清段落间的内在联系课文分两段,先讲太阳的特点,离我们很远,很大,很热再讲太阳与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看起来这两段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实际上联系很密切太阳和我们的关系为什么这样密切呢?这是由于太阳的特点决定的第一段是原因,第二段是结果因此,“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一句点出了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 )6第二课时一、讲故事,激发兴趣(课前让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搜集《后羿射日》的故事,课上让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 )二、认真读课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理解课文第一段的内容(一)紧接着以上同学们讲的传说提出问题:“传说中的后羿真的能把太阳射下来吗?” “为什么不能,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其实”一词通过以上训练,同学们很容易就明白了, “其实”一词就是“实际上” 、 “事实上”的意思这时教师可围绕《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进行教育,所谓传说就是人民口头流传下来的关于人或物的记叙和评论,这种记叙和评论因为是口头流传下来的,所以不免有虚构7和夸张的因素这个神话传说是远古时代的人民不能正确解释自然现象,而幻想出来的现在科学进步了,我们对太阳已经有了许多了解, “后羿射日”是不可能的事 )(二)接下来提问:“谁能运用课文中介绍的内容说说为什么这是不可能的事?”(太阳离地球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日夜不停地步行要走三千五百年,坐飞机也要用二十几年箭是射不到的,这是第一;太阳有一百三十万个地球那么大,后羿站在地球上怎么能有这样的力量把它射下来呢?这是第二;太阳表面温度有六千度,钢铁都会变成汽,这箭该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才能把太阳射下来呢?这是第三 )(三)认真读课文第一段,先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

1.太阳离我们有( )……如果日夜不停地步行,差不多要走( ) ;就是坐飞机也要飞( ) 8要是把填上的数字换成“很” 、 “很多”好不好,为什么?(第一个空填“一亿五千万公里远” ,第二个空填“三千五百年” ,第三个空填“二十几年” 在回答问题时,引导学生具体说一说把填上去的数字换成“很” “很多”不好,为什么不好课文运用数字来说明太阳离我们远,使抽象的事物变得更具体了,通过这几个具体的数字,使同学们能够很形象地理解太阳离地球实在是太远了而要换成“很” “很多”是很抽象的,读了之后只知道远,但到底有多远就不得而知了 )2.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 ( )才抵得上一个太阳这里把太阳和什么作比较?这样比有什么好处?(这个空填“一百三十万个地球” 这里把太阳和地球作比较,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抵得上一个太阳,采用比较的方法和数字相结合9的方法地球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事物,作者又与数字结合起来叙述,使同学们不难看出太阳是很大很大的而且到底有多大,在读者的头脑中也是比较具体形象了 )3.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 ) ,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 ) 。

这里为什么用钢铁作比较?(本题第一个空填“六千度” ,第二个空填“三千倍” 这里为什么用钢铁作比较呢?大家都知道,钢铁是比较坚硬的,到一千一百度才能熔化,钢铁碰到太阳,就要变成汽这样比较和用数字说明,不但具体,通俗,而且有很强的说服力,给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四)读课文,进行小结101.课文第一段讲了太阳的哪几个特点,运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第一段讲了太阳的 3 个特点,即远、大、热 )2.作者运用什么方法将太阳离地球远,太阳大,太阳很热这三个特点说具体的?(作者采用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比较的方法,或用假想来介绍运用数字具体说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根据板书,口述太阳的特点这一练习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对课文内容的复习巩固、理解说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自由说,小组互相说,指名说 )11三、理解课文第二段的内容(一)读课文第二段,看看这一段开头一句话在这段中起什么作用 (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也是这一段的总起句,概括地说太阳和我们的关系怎样密切 )(二)进一步读第二段,看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地说明太阳和我们的关系密切第 4 自然段,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第 5 自然段,太阳和云、雨、雪的关系;第 6 自然段,太阳和风的关系;第 7 自然段,可以利用太阳光来预防和治疗疾病;12第 8 自然段,太阳给地球送来光明和温暖。

课文从五个方面讲述太阳和地球的关系,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进而说明“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三)进行词语训练,加深对内容的理解练习改变句式说话:1.运用“ 有了……才……”及“如果没有……就……” 这两个句式,结合这段的内容练习说话运用这两个句式练习说话,从正反两个方面叙述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如:“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有了太阳,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这是13从正面介绍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这是从反面介绍在学习太阳和气候,太阳和疾病的关系时,还可以用这两个句式叙述如:“有了太阳,人类才能利用它的杀菌能力预防治疗疾病 ”“如果没有太阳,连人类也不会有,就更谈不上利用杀菌能力预防和治疗疾病了 ”)通过以上训练学生改变句式练习说话,目的是培养学生多角度表达的能力及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继续利用以上两个句式,让学生自由练习说话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可以运用课外知识内容进行说话练习 )(四)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1.读最后一个自然段14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3.练习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根据板书,口述太阳和人类的关系第三课时一、朗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词(一)自己读课文,将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二)检查朗读课文15(三)指名分析生字的字形,解释字词义二、重点指导、学习生字词读准字音:“蒸”zhēng 是翘舌音认清字形:“菌”的下部不要写成“因” ,里面是“禾” ,不是“大”或“天” 疗 ”是病字旁,不是广字头 “炭”注意下半部分的写法 “亿”右半部分是一笔写成的区别:殖、值、植三、读读写写16一亿 估计 繁殖 蔬菜 煤炭蒸气杀菌治疗鸟兽虫鱼四、巩固练习(一)给下面的字组词:亿( )殖( )蔬( )估( )植( )疏( )菌( )疗( )兽( )17蒸( )疾( )曾( )五、作业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文 章来源课件 5Y k J.C om。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