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morl结节及经骨突出型:前者是髓核经上下终板软骨的裂隙进入椎体松质骨内;后者是髓核沿椎体软骨终版和椎体间的血管通道向前韧带方向突出,形成椎体前缘的游离骨块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理生理图病因:多见于中年人,以20~50岁为多发年龄,男性多于女性1、 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2、 损伤: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轻微损害,加重了退变的程度3、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4、遗传因素5、腰骶先天异常6、诱发病因:增加腹压、腰姿不正、突然负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随年龄增长,髓核和纤维环的含水量降低,弹性降低,椎间盘变薄,引起椎节失稳、松动的病理改变脱垂游离型:破裂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或碎块脱入椎管内或完全游离股神经牵拉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突出型: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突向椎管,仅有后纵韧带或一层纤维膜覆盖,表面高低不平或呈菜花状阳性感觉、肌力和腱反射改变脊柱变形和活动受限:有大部分的患者脊柱正常生理弯曲消失,呈现腰椎侧凸、前凸或后凸,腰部各方向的活动受限,以腰椎前屈时最为明显压痛及扣痛:在相应的病变椎体间隙,棘突旁侧1cm处有深压痛、扣痛,并引起下肢放射痛间歇性跛行:行走时随距离增加(一般为数百米左右)而出现腰背痛或患侧下肢放射痛、麻木感加重,蹲位或坐位休息后症状缓解,再行走症状再次出现。
这时因为椎间盘组织压迫神经根或椎管容积减小,使神经根出现充血、水肿等炎性反应行走时,椎管内受阻的椎静脉丛逐渐扩张,加重了对马尾神经的压迫,导致缺氧而出现的症状下肢放射痛:绝大多数病人是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疼痛会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足背或足外侧放射,并可伴麻木感腰疼:由于髓核突出、压迫和刺激纤维环外层及后韧带所致,一旦髓核突破纤维环和后韧带,腰痛反而减轻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神经根受压或粘连使滑动度减少或消失马尾神经受压综合征:中央型突出的髓核或脱垂游离型的椎间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鞍区感觉迟钝,大、小便和性功能障碍后关节退变与骨质增生:腰腿痛病史较长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合并有后关节的退变和骨质增生一方面腰椎间盘突出及退变致椎间隙变窄、椎间盘松弛,另一方面,上关节突的骨质增生可使椎间孔进一步狭窄,增加神经根受压机会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椎间盘突出和退变可导致腰椎不稳和关节突骨关节炎,这两者是退行腰椎滑脱症的主要原因,都会出现各种腰、腿症状椎间盘变窄:腰椎间盘突出,在成人随着髓核含水量的减少,可出现局限性的椎间盘高度变窄,在腰椎间盘突出时可能加速其进展,椎间隙变窄又可造成后关节的半脱位、关节突过过度移位,引起侧隐窝和椎间孔狭窄,从而导致腰间盘突出症的征象。
黄韧带肥厚、钙化:慢性腰肌劳损可使黄韧带肥厚大于1CM,椎板间黄韧带肥厚可使椎管狭窄而压迫硬脊膜囊,关节囊部黄韧带肥厚可压迫神经根,产生类似椎间盘突出的征象彭隆型:纤维环部分破裂,而表层尚完整,此时髓核因压力而向椎管内局限性隆起,但表面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