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8课《灯光》(学习任务单)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水***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7.18KB
约4页
文档ID:353192808
第8课《灯光》(学习任务单)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_第1页
1/4

第8课 灯光 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查阅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王愿坚学习任务二:汇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1. 同桌互相读一读词语,互相纠正读音豫皖苏 围歼 倚着 郝副营长 憧憬 黑魆魆 千钧一发 璀璨2.借助课文语境,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漫步 围歼战 歼灭 聚精会神 交通沟 憧憬 千钧一发 璀璨 3.整体感知课文1)默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作者以( )的描写为线索? (2)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朗读课文,根据下面提示给课文划分层次第一部分(1-2):“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听到“多好啊”的欢叫,引起了对往事的回忆第二部分((3-11):“我”回忆起的往事——郝副营长关于灯光的事第三节(12):“我”想起“往事”,抒发作者对战友的缅怀之情学习任务三:精读课文,感受精神一)自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

1.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出来,说说作者为什么看到这千万盏灯感到温暖?2.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说说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的回忆?(二)品读课文第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课件出示) 1.阅读第三段,说说这段话交代了什么内容?2.阅读课文,找出作者记忆中的郝副营长的样子?3.郝副营是位战斗英雄长,作者为什么强调他“只有二十二岁”?4.这段话属于什么描写?从这段描写中,可以看出郝副营长的什么特点?5.这是课文中第几次提到"多好啊!",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6.这段话属于什么描写?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7.找出下面这句话中表现动作的字,说说这些动词说明了什么?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8.阅读课文第8段,说说这段属于什么描写,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出了什么?9.阅读课文第9段,说说你的感受是什么? 10.这段话在文中有了什么作用,体现了郝副营长什么样的精神?11.这段话主要交代了什么内容?说说你对划线句子的理解12.结合第二部分的内容,说说郝副营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品读课文第三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思考:结尾又回到了灯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结合课文内容,思考本文以《灯光》为题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学习任务四:拓展阅读1.默读《七根火柴(节选)》2.小组合作,思考:两篇文章有何异同点?参考答案:第一课时学习任务一:学生课前自主查阅当时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

学习任务二:1. wǎn jiān yǐ hǎo chōng jǐng xū jūn cuǐ càn2.漫步: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围歼战:包围起来歼灭敌人的战斗歼灭:消灭(敌人)聚精会神: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交通沟:阵地内连接堑壕和其他工事,供交通联络的濠沟憧憬: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与向往千钧一发: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璀璨: 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3.整体感知课文1)灯光(2)天安门广场上的千万盏灯,让作者想起了一位战争时期的战友——郝副营长他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明亮的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3) 第一部分(1-2):“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听到“多好啊”的欢叫,引起了对往事的回忆第二部分((3-11):“我”回忆起的往事——郝副营长关于灯光的事第三部分(12):“我”想起“往事”,抒发作者对战友的缅怀之情学习任务三:(一)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作者看到宏伟的天安门,产生幸福感、自豪感,感到光明、温暖2.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我心头微微一震,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来着?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了。

于是,我沉入了深深的回忆多好啊!”这句话郝副营长生前也曾经这样赞叹过微微一震”说明这句话对“我”有特殊的意义由设问句引入回忆,引出下文关于灯光的故事开始倒叙 “深深的回忆” 暗指这件事情对“我”来说是记忆深刻的二)1.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1947年的初秋)、地点(沙土集村的沙柳林)及主要人物(“我”与郝副营长)2.郝副营长是一位著名的战斗英雄,虽然只有二十二岁,已经打过不少仗了3.为了突出郝副营长把青春献给祖国的伟大精神4.这段属于动作描写,我们可看出当时的条件艰苦,但是他仍然坚持看书,说明他很热爱学习5.这是文中第二次提到,从这句话中,可以读出郝副营长对书中插图里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充满羡慕6.语言描写这是对郝副营长在激战前,憧憬光明和幸福生活时的语言描写 郝副营长希望战争胜利后,孩子们能在灯光下学习 这句“多好啊” 在文中第三次出现,是郝副营长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寄托着他的梦想和希望7.“靠”“望”“陷”三个动词表现了郝副营长对美好未来的期盼这是写郝副营长在激战前,向往光明和幸福的前景的神态从中我们能理解,支持他英勇战斗的崇高理想和伟大动力,能感受到他那颗为解放中国人民,为造福中国人民而跳动的心。

8.这段描写属于场面描写我们可以从这段描写中感受到战斗的激烈和残酷9.这里点明了火光的来源,突出了郝副营长舍己为人的英勇壮举郝副营长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孩子们能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他甘愿牺牲自己,这是多么伟大的献身精神!10.这里点明了火光的来源,突出了郝副营长舍己为人的英勇壮举郝副营长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孩子们能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他甘愿牺牲自己,这是多么伟大的献身精神!11.这段话交代了战争的结果划线这句话既是对前面的情节的照应,也强调了郝副营长是为了理想而英勇献身,同时作者也由衷地赞叹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和伟大12.郝副营长是一个爱读书、爱孩子、爱生活、英勇善战、聪明机智、不怕牺牲的战斗英雄三)1.首尾呼应璀璨的华灯下,是对先烈最好的怀念寄托了作者的哀思和愿望,不要忘记革命先烈2.“灯光”是一种幸福生活的代表,是郝副营长的理想,是他奋勇杀敌、英勇捐躯的动力,也是留在“我”灵魂深处的永远的记忆学习任务四:相同点:这四篇文章相同的是它们都是关于革命先烈的故事我们都被它们英勇无畏的精神所感动《灯光》《七根火柴》都是以实物为题,都是文章的线索,都具有象征意义都有很多的场景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

不同点:人物细节描写的侧重点不同,《灯光》侧重神态、语言,《七根火柴》语言、动作、神态居多。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