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3-4年级体育电子课本(文字版).doc

F****n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75.50KB
约238页
文档ID:98332069
人教版3-4年级体育电子课本(文字版).doc_第1页
1/238

第一章三至四年级体育教学概述 4一、教学目标 4二、教学要求 5三、三至四年级体育教学内容 8基本体操 8走、跑与游戏 9跳跃与游戏 9投掷与游戏 9技巧与器械体操 9小球类与游戏 10对抗、角力与游戏 10武术 10韵律活动与舞蹈 10体育与健康基础常识 11四、教与学法的建议 11第二章基本体操 16一、教学意义与教学目标 16二、教学内容的特点及教与学法的建议 17(一)教学内容的特点 17(二)教与学法的建议 17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 19(一)队列和队形 19(二)基本部位操 25(三)沙袋操 29四、教学评价 36(一)队列与队形练习的评价 36(二)基本部位操和沙袋操的评价 36第三章走、跑与游戏 38一、教学意义与教学目标 38二、教学内容的特点及教与学法的建议 39(一)教学内容的特点, 39(二)教与学法的建议 40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案例 41(一)走的游戏 41(二)发展跑的速度游戏 46(三)发展奔跑耐力的游戏 54四、教学评价 60(一)走与游戏的评价 60(二)跑与游戏的评价 61第四章 跳跃与游戏 63一、教学意义与教学目标 63二、教学内容的特点及教与学法的建议 64(一)教学内容的特点 64(二)教与学法的建议 65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 66(一)发展跳跃能力的游戏 66(二)跳远与游戏 73(三)跳高与游戏 76四、教学评价 81第五章 投掷与游戏 83一、教学意义与教学目标 83二、教学内容的特点及教与学法的建议 84(一)教学内容的特点 84(二)教与学法的建议 85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 86(一)发展投掷能力的游戏 86(二)掷远与游戏 90(三)投准与游戏 93四、教学评价 97第六章 技巧与器械陈习 100一、教学意义与教学目标 100二、教学内容的特点及教与学法的建议 101(一)内容特点 101(二)教与学法的建议 102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 104(一)仿生动作练习 104(二)滚动、滚翻动作练习 107(三)仰卧推起成“桥” 109(四)跪跳起 110(五)跳上、跳下动作练习 112(六)悬垂、支撑动作练习 116(七)实用性攀爬动作练习 122四、教学评价 124第七章 小球类与游戏 127一、教学意义与教学目标 127二、教学内容的特点及教与学法的建议 128(一)内容特点 128(二)教与学法的建议 129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 131(一)小足球与游戏 131(二)小篮球与游戏 139四、教学评价 145第八章 对抗、角力与游戏 148一、教学意义与教学目标 148二、教学内容的特点及教与学法的建议 150(一)内容特点 150(二)教与学法的建议 151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 154(一)教学向容 154(二)教学案例: 157四、教学评价 161第九章 武术 163一、教学意义与教学目标 163二、教学内容的特点及教与学法的建议 164(一)内容特点 164(二)教与学法的建议 165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 166(一)基本手型 166(二)基本功 167(三)基本动作 168四.教学评价 176第十章韵律活动和舞蹈 178一、教学意义与教学目标 178二、教学内容的特点及教与学法的建议 179(一)内容特点 179(二)教与学法建议 180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 181韵律活动 181舞蹈 189四、教学评价 199(一)韵律活动教与学的坪价 199(二)舞蹈教与学的评价 200第十一章体育与健康基础常识 202我们的身体 202高矮与胖瘦 205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208第十二章学习评价 214一、课程标准的要求 214(一)学习评价的目的 214(二)学习评价的重点 215(三)学生学习成绩评定建议 215二、小学三至四年级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 217(一)学生的自我评价 217(二)组内相互评价 219(三)教师评价 221(四)学生成长记录袋 222第十三章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编订 224一、学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示例) 224二、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示例) 227三、单元教材教学工作计划(示例) 229四、体育课时计划(案例、示例) 230第一章三至四年级体育教学概述一、教学目标(一)引导学生初步养成主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表现出乐于学习和对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并在活动中表现出展示自我的愿望和热情,体验到体育活动的兴趣、乐趣和情趣。

二)引导学生通过各项体育活动内容,获得一些运动和健康的基础知识;初步学习和体验运动的技术与技能;学习科学锻炼身体和自我锻炼、自我表现、自我保护、自我评价的方法;培养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以及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的意识三)引导学生通过体育教学活动,逐步养成正确的动作姿势和良好的身体形态,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发展身体灵敏、协调、平衡、速度、耐力和力量等体能,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增强关注自己身体和健康的意识四)引导学生在学与练的过程中,体验参加不同项目运动时的紧张与愉快、兴奋与疲劳、成功与挫折等心理感受,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控自己的情绪,并在一定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逐渐形成克服困难与抗挫折等意志品质五)引导学生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竞争进取的精神,以及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意志品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莫定良好的基础二、教学要求(一)确保“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体育教学必须充分体现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特点和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兰维健康观每堂课的教学,都应把学生的运动实践活动作为实现综合目标的载体在针对教材性质、特点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的同时,要关注五个学习领域目标的达成,有目的、有计划、有侧重地灵活实施,始终把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二)重视激发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设计,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参与活动和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上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前提,也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促进剂因此,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要在“趣”字上做足文章只有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体育课的学习,并坚持日常的体育锻炼;只有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才能保证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三)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标准》强调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应当说教师与学生都应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应体现在引导、启发和帮助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学习;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则体现出发展的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切人点,就是让学生充分参与体育实践活动,满足他们运动体验和情感体验的需要因此,必须改变过去那种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传习式教学模式,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自主支配、.自由发挥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自我表现、自我保护、自我评价;不仅学会动作的方法与技能这一学习的结果,也要掌握获得结果的过程。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从目标的确立、内容的选择、教与学法的运用到学习评价等各个环节,都要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最终学会探究、学会创新、学会学习,为终身锻炼打好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四)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班级授课制的群体中,同处于一个班级的学生,存在着身体条件、运动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各种差异性设定教学目标、选择教材内容和教与学法,以及评价的方法与要求,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真正的主人,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给学生发展个性的机会与时间,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与成功的乐趣和运动的身心感受,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保证大多数学生达成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五)针对实际制订教学实施方案,全面达成学习目标《课程标准》确定了“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强调了体育教学必须根据学习目标要求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实施方案时,必须全面学习和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及实施建议,理解各学习领域水平目标的要求,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发展的需要为中心,而不是以运动项目或教师为中心来选择、安排教学内容,从而设计和制订出符合三至四年级小学生实际的教学实施方案。

在制订教学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根据《课程标准》的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制订三至四年级学年教学目标在确定学年教学目标时,既要有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的目标,也要有心理健康和杜会适应的目标2.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合本地区、本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场地设备条件,选择确定学年教学内容和各项教材的时数比例确定教学内容时数比例必须要符合健身性、实践性、兴趣性、灵活性和综合性原则3.在确定学年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与比例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定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单元教材教学工作计划和课时教学工作计划(教案)这些教学工作计划是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全面实现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克服教学盲目性、片面性和随意性的基本保证4.在组合和搭配教学内容时,可采用复式单元形式安排教学活动小学三至四年级一般采用一个单元安排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教学内容,以符合小学生身体、心理发展特点的需要,打好体能的基础,全面发展身体5.教材内容是进行教与学的中介或媒体教材中所编人的内容和课堂教学中安排的教学内容,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加强因材施教、区别对待,避免出现不管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教学内容、环境条件、气候变化等因素,只按计划上课“走过场”的做法,应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地加以调节和变化。

应允许学生在较好地掌握了某项教材的动作之后,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其他动作的练习,或在教师指导下,帮助同伴练习,以调动全体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三、三至四年级体育教学内容基本体操1.队列与从形练习(立正、稍息,向左(右)看齐、向前肴,跑步走、立定,跑步、齐步互换,半面向左(右)转,一(二)列横队成二(四)路纵队.错肩行进)2.基本部位操3.沙袋操走、跑与游戏1.走的游戏(负重走游戏、侧退走游戏)2.发展跑的速度的游戏(发展奔跑反应、动作、位移速度的游戏)3.发展奔跑耐力的游戏(体验耐力跑动作的游戏,发展奔跑耐力水平的游戏〕跳跃与游戏1.发展跳跃能力的游戏(发展单脚跳、双脚跳能力的游戏)2.跳远与游戏(发展助跑与踏跳和轻巧落地能力的游戏,发展跳远能力的游戏)3.跳高与游戏(发展助跑与起跳能力的游戏.发展跳高能力的游戏)投掷与游戏1.发展投掷能力的游戏(发展挥抛滚掷能力的游戏,发展抛掷、推掷能力的游戏)2.掷远与游戏3.。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