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础工程工艺流程及验收标准(共19页)

文库****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42KB
约19页
文档ID:212886113
基础工程工艺流程及验收标准(共19页)_第1页
1/19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基础工程工艺流程及验收标准1. 工艺流程1.1 桩基础工艺流程:定位放线→复核→桩机就位→打桩→测桩→基槽(坑)开挖→锯桩、破桩头→浇筑砼垫层→轴线引设→承台模板及梁底模板安装→钢筋安制→承台模板及基础梁侧板安装→基础模板、钢筋验收→浇筑基础砼→养护→基础砖砌筑→基础土方回填1.2 天然基础工艺流程:定位放线→复核→土方开挖→验槽→浇筑砼垫层→轴线引设→承台模板及梁底模板安装→钢筋安制→承台模板及基础梁侧板安装→基础模板、钢筋验收→浇筑基础砼→养护→基础砖砌筑→基础土方回填2. 施工要点2.1 天然基础基槽(坑)机械开挖应设置标高控制点,预留20cm~30cm土体用人工清槽基槽(坑)底必须平整坚实,开挖后应及时浇筑砼垫层,对于需要验槽的槽(坑)段,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槽,验槽合格后方可浇筑砼垫层2.2 基坑开挖前须对边坡稳定(无支护基坑)、支护型式(有支护基坑)、降水措施、挖土方案、运土路线、土方堆放位置等编制好施工方案,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开工2.3 桩与承台的连接:桩顶嵌入承台的长度对于桩直径≥800mm的不宜<100mm,对于250<d<800的中等直径桩不宜小于50mm,且桩顶必须平整,不准打烂。

桩锚入承台内的钢筋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2.4 基础垫层浇筑前必须保证土体表面平整,无浮土、积水,必须用木枋对垫层位置进行定位方可浇筑,垫层厚度必须达到图纸设计要求2.5 基础回填前应将基坑内模板木枋、钢顶、钢管及零碎材料清理干净才能回填2.6 室内回填应分层进行,并分层展压密实对墙基两侧回填土时应同时、对称、平衡回填,避免因土压力导致墙基变形、开裂3. 验收标准和质量要求 3.1 钢筋、模板、混凝土验收标准和质量要求详见各分项工艺流程标准和质量要求3.2 地基基坑(槽)开挖验收标准和质量要求3.2.1 主控项目:3.2.1.1 开挖后的基底标高,用水准仪测量,允许偏差必须符合3.2.2.3表要求3.2.1.2 基底的宽度、长度,用经纬仪、拉线检查,允许偏差必须符合3.2.2.3表要求3.2.1.3 基底土工程特性,包括均匀性、承载力及变形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需根据勘察单位现场的鉴定结果或试验结果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评定、填写天然地基、换填层以下的地基以及复合地基中的天然地基,其均匀性、承载力及变形性能必须经勘察单位鉴定,土的工程特性与勘察报告描述的是否吻合应在鉴定结果中予以明确;设计单位根据勘察单位的鉴定结论和现场实际情况,对可否按原图施工或是否需做进一步试验提出明确意见。

3.2.1.4 边坡坡度,观察检查或用坡度尺检查,结果必须符合设计或施工组织设计要求3.2.1.5 坡顶堆载,符合设计或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观察检查,软土地基严禁超载堆载3.2.2 一般项目:3.2.2.1 基底表面平整度用2m靠尺和用坡度尺检查,允许偏差必须符合3.2.2.3表要求3.2.2.2 挖土应分层均匀进行,分层厚度应根据挖坑深度、土的类别确定3.2.2.3 土方开挖允许偏差见下表:项 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柱基基坑基槽挖方场地平整管 沟地(路)面基层人工机械主控项目1标高-50+03050-50+0-50+02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200,-50+300-100+500-150+1000-一般项目1表面平整度20205020203.3 土方开挖后桩基础复核验收标准和质量要求3.3.1 桩位平面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预制桩(钢桩)桩位的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盖有基础梁的桩:(1) 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2) 沿基础梁的中心线100+0.01H150+0.01H2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1003桩数为4~16根桩基中的桩1/2桩径或边长4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1) 最外边的桩(2) 中间桩1/3桩径或边长1/2桩径或边长注: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灌注桩桩位允许偏差序号成孔方法桩位允许偏差(m m)1~3根、单排桩基垂直于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边桩条形桩基沿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中间桩1泥浆护壁灌注桩D≤1000mmD/6,且不大于100D/4,且不大于150D>1000mm100+0.01H150+0.01H2套管成孔灌注桩D≤500mm70150D>500mm1001503干成孔灌注桩701504人工挖孔桩混凝土护壁50150钢套管护壁100200注: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标高的距离,D为设计桩径。

3.3.2 预应力管桩桩顶标高超高部分切除应采用锯断方式,不得造成桩顶混凝土损伤;预制方桩及利用预应力管桩纵筋锚固的抗拔桩应精打细凿,不得伤及桩身桩顶标高允许偏差为50mm3.3.3 灌注桩桩顶标高载凿除桩顶浮浆厚,应保证设计的桩顶标高及混凝土质量,低于设计标高的应妥善处理;夹渣、夹泥、蜂窝、孔洞面积不超过混凝土裸露面积的3%,露筋及保护层厚度超过允许偏差的应作处理桩顶标高允许偏差为+30 mm,-50mm3.3.4 基桩钢筋笼纵筋外露长度从桩顶设计标高处计起,钢筋笼安装深度偏差应不大于100mm,钢筋笼保护层允许偏差: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桩为20mm,非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桩为10mm3.3.5 所有桩位都应进行检查3.4 土方回填验收标准和质量要求 3.4.1 主控项目:3.4.1.1 标高是指回填后的表面标高,用水准仪测量检查测量记录,允许偏差符合表二“土方回填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的要求3.4.1.2 分层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按规定方法取样,试验测量,不满足要求时,随时进行返工处理,直到达到要求3.4.2 一般项目:3.4.2.1 回填土料:符合设计要求取样检查或直观鉴别做出记录,检查试验报告。

3.4.2.2 分层厚度及含水量:符合设计要求用水准仪检查分层厚度取样检测含水量检查施工记录和试验报告3.4.2.3 表面平整度:用水准仪或靠尺检查,允许偏差符合表二“土方回填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的要求3.4.2.4 土方回填前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去除积水、淤泥,验收基底标高如在松土上填方,在基底压实后再进行填方土料按计划要求验收3.4.2.5 填方施工中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压实程度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用机具确定4. 质量通病防治序号名称主要原因预防措施1边坡失稳超挖、堆土过高、基槽(坑)内水未及时抽出等严禁超挖,控制好堆土高度,及时抽排基槽(坑)内水2回填土质不良、夯压不密实1. 1、基槽(坑)积水、淤泥、松土、杂物未清理干净2. 2、回填夯实方法不当3. 1、回填前,应清除沟槽内积水和有机杂物4. 2、回填应分层进行,并分层展压密实3填土挤压导致基础变形、开裂使用重型挖机进行回填、夯实方法不当5. 1、合理使用挖机回填,控制挖机的行驶路线,禁止挖机野蛮施工6. 2、基础在现浇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而损伤时方可回填4柱插筋偏位固定不牢固,振捣棒或塔吊料斗碰撞钢筋。

7. 1、通线定位好柱插筋,采用架立筋、箍筋点焊固定牢固8. 2、混凝土浇筑时应多检查,有偏位的立即纠正5. 验收表格5.1 土方开挖后桩基础复核及桩质量检查表(GD)(表一)5.2 土方回填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GD)(表二)土方开挖后桩基础复核及桩质量检查表(表一)GD□□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施工单位:_________________工程负责人:_______________桩号基桩位置偏移(mm)桩顶标高(m)桩径(m)设计标高以下桩身混凝土外观质量纵筋复核意见夹渣夹泥蜂窝孔洞裂缝保护层厚(mm)外露长度(m)东南西北设计实测设计实测偏差设计实测设计实测施工单位检查结论专业工长(施工员)施工班组长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监理(建设)单位复查结论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土方回填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表二)GD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分包单位分包项目经理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桩基基坑基槽场地平整管沟地(路)面基础层人工机械主控项目1标高-503050-50-502分层压实系数设计要求一般项目1回填土料设计要求2分层厚度及含水量设计要求3表面平整度2020302020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专业工长(施工员)施工班组长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