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等级评价详细说明全水分分级………………………………………………………… (1)挥发分分级………………………………………………………… (1)可磨性分级………………………………………………………… (1)煤灰熔融性(ST)、(FT)分级…………………………………… (2)煤炭灰分分级……………………………………………………… (2)煤炭发热量分级…………………………………………………… (3)煤炭硫分分级……………………………………………………… (4)煤的固定碳分级…………………………………………………… (5)煤中磷分分级……………………………………………………… (6)煤中氯含量分级…………………………………………………… (6)煤中砷含量分级…………………………………………………… (7)煤的热稳定性分级………………………………………………… (8)烟煤粘结指数分级………………………………………………… (8)煤的着火点、稀散元素分级……………………………………… (9)灰粘度的评定……………………………………………………… (9)煤的结渣性评定…………………………………………………… (10)煤炭粒度分级……………………………………………………… (10)沾污指数分级……………………………………………………… (11)结渣指数分级……………………………………………………… (12)煤炭可选性评定方法……………………………………………… (12)中国煤炭分类……………………………………………………… (17)各种工业用煤的质量要求………………………………………… (20)煤炭分析试验项目专用符号 …………………………………… (40)低位发热量的计算………………………………………………… (42)煤的分级煤炭质量的好坏、煤的性质如何,均需通过不同的煤质标准来评价。
因此国家和煤炭行业标准,分别依据煤的全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发热量、硫分、可磨性、煤灰熔融性等主要煤质指标并按全国煤炭资源的实际情况对煤进行了分级一)全水分分级煤中全水分分级(MT/T850-2000)见下表:序号级别分类代号全水分Mt/%1特低全水分煤SLM≤6.002低全水分煤LM>6.0~8.03中等全水分煤MM>8.0~12.04中高全水分煤MHM>12.0~20.05高全水分煤HM>20.0~40.06特高全水分煤SHM>40.0(二) 挥发分分级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分级(MT/T849-2000)见下表:序号级别名称代号挥发分分级范围1特低挥发分煤SLV≤10.002低挥发分煤LV10.01~20.03中等挥发分煤MV20.01~28.04中高挥发分煤MHV28.01~37.05高挥发分煤HV37.01~50.06特高挥发分煤SHV>50.0(三) 可磨性分级煤的哈氏可磨性指数分级(MT/T852-2000)见下表:序号级别名称代号可磨性指数HGI1难磨煤DG≤402较难磨煤RDG>40~603中等可磨煤MG>60~804易磨煤EG >80~1005极易磨煤UEG>100(四)煤灰熔融性(ST)分级煤灰软化温度(ST)分级(MT/T853.1)见下表:序号级别名称代号软化温度ST/℃1低软化温度灰LST≤11002较低软化温度灰RLST>1100-12503中等软化温度灰MST>1250-13504较高软化温度灰RHST>1350-15005高软化温度灰HST>1500煤灰流动温度(FT)分级(MT/T 853.2-2000)见下表:序号级别名称代号分级范围(FT,℃)试验方法1低流动温度灰LFT≤1150GB/T 2192较低流动温度灰RLFT>1150~13003中等流动温度灰MFT>1300~14004较高流动温度灰RHFT>1400~15005高流动温度灰HFT>1500*煤灰熔融性测定时炉内气氛为弱还原性煤炭质量分级 煤炭灰分分级(GB/T15224.1-2004)(2004年4月30日批准 2004年10月1日起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炭按干燥基灰分(Ad)范围分级及其命名。
本标准适用于煤炭勘探、生产、加工利用和煤炭销售中对煤炭按灰分分级2. 煤炭灰分分级(1)动力煤的灰分分级见下表:序号级别名称代号灰分(Ad)范围 %1特低灰煤SLA≤10.002低灰煤LA10.01~16.003中灰煤MA16.01~29.004高灰煤HA>29.00注:其他用炼焦精煤和原料用煤的灰分分级也可参照上表进行分级2)冶炼用炼焦精煤的灰分分级见下表:序号级别名称代号灰分(Ad)范围 %1特低灰煤SLA≤6.002低灰煤LA6.01~9.003中灰煤MA9.01~12.004高灰煤HA>12.00注:高炉喷吹用煤的灰分分级可参照上表进行分级煤炭质量分级 煤炭发热量分级(GB/T15224.3-2004)(2004年4月30日批准 2004年10月1日实施)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炭按干燥基高位发热量(Qgr,d)范围分级及其命名本标准使用于煤炭勘探、生产、加工利用和煤炭销售中对煤炭发热量分级2. 煤炭发热量分级(1)无烟煤和烟煤的发热量分级见下表:序号级别名称代号发热量(Qgr.d)范围/(MJ/kg)1特高热值煤SHQ>29.602高热值煤HQ25.51~29.603中热值煤MQ22.41~25.504低热值煤LQ16.30~22.405特低热值煤(低质煤)SLQ<16.30(2)褐煤发热量的分级:序号级别名称代号发热量(Qgr.d)范围/(MJ/kg)1高热值褐煤HQL>18.202中热值褐煤MQL14.90~18.203低热值褐煤(低质煤)LQL<14.90煤炭质量分级 煤炭硫分分级(GB/T15224.2-2004)(2004年4月30日批准 2004年10月1日实施)1. 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炭按干燥基硫分(St.d)范围分级及其命名。
本标准适用于煤炭勘探、生产、加工利用和煤炭销售中对煤炭按硫分分级2.煤炭硫分分级 (1) 不同煤种的基准发热量值见下表-1:煤种基准发热量(Qgr.d)(MJ/kg)无烟煤、烟煤24.00褐煤21.00(2) 无烟煤和烟煤的硫分分级见下表-2:序号级别名称代号干燥基全硫分(St,d)范围%1特低硫煤SLS<0.502低硫煤LS0.50~0.903中硫煤MS0.91~1.504中高硫煤MHS1.51~3.005高硫煤HS>3.00(3) 褐煤的硫分分级见下表-3:序号级别名称代号全硫分(St,d)范围%1特低硫煤SLS<0.452低硫煤LS0.45~0.853中硫煤MS0.86~1.504中高硫煤MHS1.51~3.005高硫煤HS>3.00(4) 煤炭的实测干燥基高位发热量不等干基准发热量时硫分分级的方法:1.当煤炭的实测干燥基高位发热量不等于基准发热量时,要对硫分进行折算,得到折算后的干燥基全硫,然后以折算后的干燥基全硫按表-2或表-3进行分级折算后的干燥基全硫=基准发热量/实测干燥基高位发热量*实测的干燥基全硫2. 当煤炭的实测干燥基高位发热量不等于基准发热量时,也可按上述表2或表3的规定对硫分进行分级。
5) 冶炼用炼焦精煤硫分分级见表-4注:其他用炼焦精煤和原料用煤、高炉培吹用煤的硫分分级也可参照冶炼用炼精煤进行分级序号级别名称代号干燥基全硫分(St,d)范围/%1特低硫煤SLS<0.402低硫分煤LS0.40~0.703中低硫煤MLS0.71~0.954中硫分煤MS0.96~1.205中高硫煤MHS1.21~1.506高硫分煤HS1.51~2.50煤的固定碳分级(MT/T561-1996)(1996年4月18日批准 1996年10月1日实施)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的固定碳分级的级别名称、代号和固定碳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煤炭生产和使用中对煤的固定碳分级序号级别名称代号分级范围(FCd),%试验方法1特低固定碳煤SLFC≤45.00GB2122低固定碳煤LFC>45.00~55.003中等固定碳煤MFC>55.00~65.004中高固定碳煤MHFC>65.00~75.005高固定碳煤HFC>75.00~85.006特高固定碳煤SHFC>85.00煤中磷分分级A:(MT/T562-1996)(1996年4月18日批准 1996年10月1日实施)1. 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中干燥基磷分分级的级别名称、代号和磷分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煤炭勘探、生产和加工利用中对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的磷分分级2. 煤中磷分分级见下表:序号级别名称代号磷分范围(Pd),%试验方法1特低磷煤SLP≤0.010GB 2162低磷分煤LP>0.010~0.0503中磷分煤MP>0.050~0.1004高磷分煤HP>0.100B:(GB/T20475.1-2006)(2006年9月12日批准 2007年2月1日实施)1. 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炭按干燥基磷含量ω(Pd)范围分级及其命名和代号本标准适用于煤炭勘探、生产和加工利用、煤炭销售中对煤炭中磷含量分级2. 煤中磷分分级见下表:序号级别名称代号磷含量范围ω(Pd)%试验方法1特低磷煤P-1<0.010GB/T216或GB/T15742低磷煤P-2≥0.010~0.0503中磷煤P-3>0.050~0.1004高磷煤P-4>0.100煤中氯含量分级(GB/T20475.2-2006)(2006年9月12日批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