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一般行业两个体系手册2018

简****9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96.42KB
约62页
文档ID:116816229
一般行业两个体系手册2018_第1页
1/62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两个体系指导手册 (一般行业) 山东XX有限公司 1 2 第一章 标准和文件 第二章 关键词定义 第三章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 治理体系 第四章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 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第五章 山东省企业风险分级管控 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验收评定标准 第六章 问题与思考 章节目录 (一)标准和文件 3 1.1 相关标准 u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 2882-2016 u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DB37/T 2883-2016 u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 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 DB37/T 2974-2017 u 《工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DB37/T 3011-2017 u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 2973-2017 u 《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DB37/T 3012-2017 u 《山东省工贸行业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评估标准》(试行) (一)标准和文件 4 1.2 相关文件 u 《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 管四〔2016〕31号)附:《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 (有色、冶金、纺织、轻工、建材、机械行业指导手册) u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的通知》鲁 政办字〔2016〕36号 u 《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安监总管四〔2017〕129号 u 《关于成立“ 两个体系”建设组织领导机构的通知》(企业文件,自行编制) u 《安全生产与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企业文件,自行编制) (一)标准和文件 5 《关于成立“ 两个体系”建设组织领导机构的通知》 组织机构 组 长: 总经理 XXX 副组长:安全总监 XXX 常务副总 XXX 组 员: 公司安全部 XXX 技术研发部 XXX 财 务 部 XXX 设 备 部 XXX 品质管理部 XXX 生 产 部 XXX (一)标准和文件 6 《安全生产与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建设内容工作措施 完成时间工作措施 1.建立“两个体系”组织机构, 明确责任 2017.9.25公司主要负责人与安全总监确定组织机构人员机职责。

2.开展全员培训2017.9.30采用“班前5分钟”形式对全员进行两体系培训 3.建立健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 管控制度 2017.10.2 根据DB37/T 2974-2017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 分级管控体系 细则 要求,DB37/T 2973-2017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 控体系细则要求,结合公司实际,修订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4.开展岗位风险辨识、评估2017.10.9 各车间、部门负责人组织本车间、部门员工开展风险辨识、评 估,做到全员参与,自下而上进行 5.建立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实施 有效风险管控 2017.10.10 各车间、部门负责人建立本车间、部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按 照管控措施实施有效风险管控 6.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2017.10.11 根据DB37/T 3011-2017工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 系细则 要求,结合公司实际,修订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7.隐患排查治理有效运行2017.10.20 各部门、车间根据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按照隐患排查清单 和标准检查表开展隐患排查,保存隐患排查记录 8.建立健全“两个体系”考核奖 惩制度 2017.10.22 根据公司安全管理实际,在安全奖惩管理制度中,增加“两个 体系”考核内容。

9.实现“两个体系”运行信息化 支撑 2017.10.25借助“智慧安监”系统平台,实现“两个体系”运行信息化 *10.完成实施指南编制2017.10.31完成“两个体系文件“汇编 7 Ø风险分级管控 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 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 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Ø 隐患排查 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 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 Ø安全生产风险点 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 以上两者的组合(如:卸车打料作业、氯甲烷储罐等) Ø 职业病危害风险点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设施、部位、场所和/或区域,或者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工种) (二)关键词定义 8 Ø 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在分析 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 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可参照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 分类与代码》;其中,涉及人的因素具体表现共计23项;涉及物的因素具体表现共计87项;涉及作业环境 的因素具体表现共计45项;涉及管理因素具体表现共计10项)。

Ø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是指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有危险的工作步骤,进行控制和预防适合于对作业活动中 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Ø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对工程、系统中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 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适合于对设备设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二)关键词定义 * (三)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基本 要求 成立组织机构 编制实施方案 宣传发动 制度建设 实施全员培训 机构框架 设置小组 明确职责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运行管理考核奖惩制 度 教育培训制度 培训内容与实施 编制培训计划 培训考试及考核 培训记录 体系文件 3.1基本要求 * (三)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风险点 作业活动或设备设施 风险点识别 危险源辨识 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评价--风险矩 阵分析法(LS) 若干危 险源 若干危 险源 若干危 险源 公司/部室(分厂 )/车间/班组级 分级管控 工程技 术措施 隐患排查 重大/较大/一般 /低风险 隐患分级:一般隐 患、重大隐患 隐患排查:综合性、专业、季节 性、节假日、日常检查 隐患治理 治理要求:整改措施、责任、资金、 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管理 措施 培训 教育 个体 防护 应急 处置 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表分析(SCL) 红/橙/黄/蓝 总经理/部门经理/ 车间主任/班组长 隐患分类:现场管理 类、基础管理类 验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现场管理类、 基础管理类),闭环管理 3.2结构与框架 11 (三)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3.3评价方法(以风险矩阵法为例) 风险矩阵法(LS) 风险矩阵法(简称LS),R=L×S ,其中R是危险性(也称风险度),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件后果的结合, L是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S是事故后果严重性;R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风险大。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等级标 准 5 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 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4 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发生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 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发生或预期情况下发生 3 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 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 2 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 生事故或事件 1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 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12 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 等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人员直接经济损失停工企业形象 5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死亡100万元以上 部分装置(2 套)或 设备 重大国际影响 4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丧失劳动能力 50万元以上 2套装置停工、或设备 停工 行业内、省内影响 3 不符合上级公司或行业的 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 截肢、骨折、 听力丧失、慢 性病 1万元以上1 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地区影响 2 不符合企业的安全操作程 序、规定 轻微受伤、间 歇不舒服 1万元以下 受影响不大,几乎不停 工 公司及周边范围 1完全符合无伤亡无损失没有停工形象没有受损 (三)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3.3评价方法(以风险矩阵法为例) 风险矩阵法(LS) 风险矩阵法(简称LS),R=L×S ,其中R是危险性(也称风险度),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件后果的结合, L是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S是事故后果严重性;R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风险大。

13 安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R值)及控制措施 风险值风险等级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实施期限 20-25A/1级极其危险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 措施进行评估 立刻 15-16B/2级高度危险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 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立即或近期整改 9-12C/3级显著危险 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 通 2 年内治理 4-8D/4级轻度危险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 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 1-3E/5级稍有危险无需采用控制措施需保存记录 (三)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3.3评价方法(以风险矩阵法为例) 风险矩阵法(LS) 风险矩阵法(简称LS),R=L×S ,其中R是危险性(也称风险度),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件后果的结合, L是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S是事故后果严重性;R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风险大 (三)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3.3评价方法(以风险矩阵法为例) 风险矩阵法(LS) 风险矩阵法(简称LS),R=L×S ,其中R是危险性(也称风险度),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件后果的结合, L是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S是事故后果严重性;R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风险大。

风险分级管控原则: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应同时负责管控,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14 风险分级及管控要求 风险等级危险程度风险色度管控层级责任人 A级\1级极其危险重大风险红色公司级总经理 B级\2级高度危险较大风险橙色事业部级(厂级)分部经理 C级\3级显著危险一般风险黄色车间级车间主任 D级\4级轻度危险 低风险蓝色班组级班组长 E级\5级稍有危险 15 (三)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3.4风险点级别 重大风险判定 以下情形为重大风险: ——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 然存在的; ——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 ——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及以上的; ——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 风险点级别确定 按照风险点中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 16 (三)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3.5风险矩阵表 后果 等级 (R= L*S ) 5轻度危险(蓝) 显著危险(黄) 高度危险(橙) 极其危险(红) 极其危险(红) 4 轻轻度危险险(蓝蓝 ) 轻轻度危险险(蓝蓝 ) 显显著危险险(黄 ) 高度危险险(橙 ) 极其危险险(红红 ) 3 稍有危险险(蓝蓝 )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