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修订情况简介课件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34MB
约44页
文档ID:573356208
《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修订情况简介课件_第1页
1/44

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修订情况简介修订情况简介修订情况简介修订情况简介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钱力航钱力航2019.10 2019.10 南昌南昌第1页,共44页 中中 华华 人人 民民 共共 和和 国国 行行 业业 标标 准准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Tall Building Raft FoundationsTechnical Code for Tall Building Raft Foundations                    and Box Foundationsand Box Foundations                              JGJ6 -JGJ6 -                                  ( (草草 稿稿) )                              主编单位          主编单位: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批准部门          批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          施行日期: :  200200?? 年年 月月 日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年 北京             2007年 北京第2页,共44页。

8/14/20242 计   划计   划立项  2005年完成  2007年第3页,共44页8/14/20243 编 制 组 成 员编 制 组 成 员编 制 组 成 员编 制 组 成 员侯光瑜侯光瑜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顾问总 教授级高工顾问总 教授级高工 尤天直尤天直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院长 教授级高工结构院长 教授级高工 康景文康景文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总工 教授级副院长 总工 教授级高工高工 唐建华唐建华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副总 教授级高工副总 教授级高工 裴裴 捷捷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上海申元岩土工程公司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上海申元岩土工程公司总工 教授级高工总工 教授级高工 薛慧立薛慧立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副总 教授级高工副总 教授级高工 楼晓明楼晓明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教授教授 罗赤宇罗赤宇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四所总工四所总工谭永坚谭永坚宫剑飞宫剑飞王曙光王曙光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高工高工 博士博士博士博士第4页,共44页。

8/14/20244 主 要 内 容主 要 内 容主 要 内 容主 要 内 容   1 总 则   2 术语、符号  3 基本规定 4 地质条件与环境影响 5 地基计算  6 结构设计与构造要求  7 施 工 8 监测    附录 ABC  第5页,共44页8/14/20245 1 总总 则则1.0.2 本规范适用于高层建筑筏形和箱形基础的设计与施工本规范所指的筏形和箱形基础包括桩筏基础和桩箱基础 2 术语、符号术语、符号第6页,共44页8/14/20246 3 基本规定基本规定3.0.1 3.0.1 高层建筑筏形和箱形基础的设计等级,按现行高层建筑筏形和箱形基础的设计等级,按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GB 50007确定3.0.2 3.0.2 高层建筑筏形和箱形基础的地基应符合下列规定:高层建筑筏形和箱形基础的地基应符合下列规定:高层建筑筏形和箱形基础的地基应符合下列规定:高层建筑筏形和箱形基础的地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1 符合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符合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符合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符合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 2 2 符合地基变形计算的有关规定;符合地基变形计算的有关规定;符合地基变形计算的有关规定;符合地基变形计算的有关规定; 3 3 对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以及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对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以及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对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以及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对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以及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高层建筑,尚应验算地基稳定性;的高层建筑,尚应验算地基稳定性;的高层建筑,尚应验算地基稳定性;的高层建筑,尚应验算地基稳定性;第7页,共44页。

8/14/20247 4地质条件与环境影响地质条件与环境影响(唐总、康总、宫博(唐总、康总、宫博(唐总、康总、宫博(唐总、康总、宫博) )4.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4.2 勘探要求勘探要求4.3 室内试验与现场原位测试室内试验与现场原位测试4.4 地下水地下水 4 对重大工程,当水文地质条件对地基评价、基础抗浮和工程降水有重大影响时,宜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第8页,共44页8/14/20248 5 地基计算地基计算( (唐总、宫博、钱唐总、宫博、钱唐总、宫博、钱唐总、宫博、钱) )5.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5.1.2 筏形和箱形基础地下室部分或全部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进行抗浮验算抗浮验应进行抗浮验算抗浮验算用的地下水位应由勘察单位提供当采算用的地下水位应由勘察单位提供当采用与其设计使用年限相应或然率的最高水用与其设计使用年限相应或然率的最高水位时,抗浮稳定系数不应小于位时,抗浮稳定系数不应小于1.05;对于附;对于附属于高层建筑的没有上部结构的地下车库属于高层建筑的没有上部结构的地下车库等的抗浮稳定系数也不宜小于等的抗浮稳定系数也不宜小于1.05,用于其,用于其抗浮稳定计算的地下水位可根据实际荷载抗浮稳定计算的地下水位可根据实际荷载和使用情况经综合分析确定和使用情况经综合分析确定。

第9页,共44页8/14/20249 5.1.3 5.1.3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高层建筑、复合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高层建筑、复合地基或软弱地基上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地基或软弱地基上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均均均均应进行沉降观测应进行沉降观测应进行沉降观测应进行沉降观测5.1.4 5.1.4 对重要和复杂的高层建筑,宜进行基坑回对重要和复杂的高层建筑,宜进行基坑回弹、地基反力、基础内力和地基分层沉降实测弹、地基反力、基础内力和地基分层沉降实测5.1.5 5.1.5 当新旧建筑的基础距离较近时,应考虑相互当新旧建筑的基础距离较近时,应考虑相互影响,进行地基承载力、地基变形和地基稳定性影响,进行地基承载力、地基变形和地基稳定性验算第10页,共44页8/14/202410 5.2 基础埋置深度基础埋置深度5.2.2 高层建筑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高层建筑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5.2.3 在抗震设防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筏形和箱形基础的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筏或桩箱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

第11页,共44页8/14/202411 5.3 承载力计算承载力计算5.3.5 5.3.5 对于主裙楼一体的大对于主裙楼一体的大底盘基础底盘基础 (基底宽度为(基底宽度为b b,,超载宽度为超载宽度为b b’ ’)), ,对地基承对地基承载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尚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尚应符合下列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1 当当b b’≥2’≥2b b时时,,可将超可将超载折算成土层厚度作为基载折算成土层厚度作为基础埋深进行修正;础埋深进行修正; 第12页,共44页8/14/202412 2 2 当当 b b’ < 2’ < 2b b 时:时:1 1))若超载若超载折算深度大于主楼折算深度大于主楼的实际埋置深度的实际埋置深度h h,按主楼,按主楼的实际埋深的实际埋深h h进行修正;进行修正;2 2))若超载折算深度小于主楼若超载折算深度小于主楼的实际埋置深度的实际埋置深度h h,如果,如果主主主主楼和裙房基础的整体性很楼和裙房基础的整体性很楼和裙房基础的整体性很楼和裙房基础的整体性很好,基础刚度很大,好,基础刚度很大,好,基础刚度很大,好,基础刚度很大,主楼主楼地基承载力仍可按主楼的地基承载力仍可按主楼的实际埋置深度实际埋置深度实际埋置深度实际埋置深度h h进行修正进行修正进行修正进行修正,,否则按超载折算深度进行否则按超载折算深度进行修正;修正;3 3 当两侧室外地面标高或超当两侧室外地面标高或超载折算深度不等时取小值。

载折算深度不等时取小值第13页,共44页8/14/202413 5.4 变形计算变形计算5.5 稳定性计算稳定性计算 抗滑移稳定性抗滑移稳定性KQ≤F1+F2+ P h 第14页,共44页8/14/202414 抗倾覆稳定性抗倾覆稳定性 kMc≤Mr 第15页,共44页8/14/202415 5.5.5 当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共同作用且地基内存在软土或软土夹层时,应采用极限平衡理论的圆弧滑动面法进行地基整体滑动稳定性验算其最危险的滑动面上诸力对滑动中心所产生的抗滑力矩与滑动力矩应符合下式要求: k MS≤MR (5.5.5)式中 MR - 抗滑力矩; MS - 滑动力矩; k-整体滑动稳定性安全系数,取1.2 整体滑动稳定性整体滑动稳定性第16页,共44页8/14/202416 6 结构设计与构造要求结构设计与构造要求(侯总、裴总、尤(侯总、裴总、尤(侯总、裴总、尤(侯总、裴总、尤总、罗总、薛总、楼教授、宫博、谭工、王博完成总、罗总、薛总、楼教授、宫博、谭工、王博完成总、罗总、薛总、楼教授、宫博、谭工、王博完成总、罗总、薛总、楼教授、宫博、谭工、王博完成, ,钱钱钱钱力航力航力航力航9.309.30修改)修改)修改)修改)6.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6.1.1箱基扩大部分的墙体可视为由箱基内、箱基扩大部分的墙体可视为由箱基内、外墙伸出的悬挑梁,扩大部分的墙体根部受外墙伸出的悬挑梁,扩大部分的墙体根部受剪截面应符合剪截面应符合6.1.1式要求,且扩大部分墙体式要求,且扩大部分墙体的挑出长度不宜大于地下结构埋入土中的深的挑出长度不宜大于地下结构埋入土中的深度度:V≤0.2fcbh0第17页,共44页。

8/14/202417 6.1.8 基础混凝土应符合耐久性要求;筏形筏形基础和桩箱、桩筏桩箱、桩筏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箱形箱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第18页,共44页8/14/202418 6.2 筏形基础筏形基础 6.2.2 梁板式筏基底板的厚度应满足受弯承载力、受冲切承载力和受剪承载力的要求板式筏基的板厚不应小400mm,且板厚与最大双向板格的短边净跨之比不应小1/14梁板式筏基梁的高跨比不宜小于1/6第19页,共44页8/14/202419 6.2.3 梁板式筏基的基础梁除满足正截面受弯及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外,尚应验算底层柱下基础梁顶面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以下各条是关于筏形基础的以下各条是关于筏形基础的构造、构造、冲冲切、剪切、局部受压计算、切、剪切、局部受压计算、墙体构造等要墙体构造等要求求第20页,共44页8/14/202420 6.2.9 当地基土比较均匀、上部结构刚度较好,梁板式筏基梁的高跨比或平板式筏基板的厚跨比不小于1/6,且相邻柱荷载及柱间距的变化不超过20%时,筏形基础可仅考虑局部弯曲作用。

计算筏形基础的内力时,基底反力可按直线分布,并扣除底板自重及其上填土的重量 第21页,共44页8/14/202421 当不符合上述要求时,筏基内力可按弹性地基梁板等理论进行分析计算分析时应根据土层情况和地区经验选用地基模型和参数 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对无地下室且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框架结构,计算时尚应将柱根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分别乘以1.5和1.25的增大系数第22页,共44页8/14/202422 6.2.10 当梁板式筏基的基底反力按直线分布计算时,其基础梁的内力可按连续梁分析,边跨的跨中弯矩以及第一内支座的弯矩值宜乘以1.2的系数考虑到整体弯曲的影响,梁板式筏基的底板和基础梁的配筋除满足计算要求外,跨中钢筋应按实际配筋全部连通,纵横方向的支座钢筋尚应有1/3贯通全跨,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15%第23页,共44页8/14/202423 6.2.11 6.2.11 按基底反力直线分布计算的平板式筏基,可按柱下板按基底反力直线分布计算的平板式筏基,可按柱下板带和跨中板带分别进行内力分析,并应符合下列要求带和跨中板带分别进行内力分析,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1 柱下板带中在柱宽及其两侧各柱下板带中在柱宽及其两侧各0.50.5倍板厚且不大倍板厚且不大于于1/41/4板跨的有效宽度范围内,其钢筋配置量不应小板跨的有效宽度范围内,其钢筋配置量不应小于柱下板带钢筋的一半,且应能承受部分不平衡弯矩于柱下板带钢筋的一半,且应能承受部分不平衡弯矩α αmmMMunbunb,,MMunbunb为作用在冲切临界截面重心上的部分不平衡为作用在冲切临界截面重心上的部分不平衡弯矩,弯矩,α αmm按下式计算按下式计算: :α αmm=1-=1-α αs s (6.2.11) (6.2.11) 式中式中 α αmm ─ ─ 不平衡弯矩通过弯曲传递的分配系数;不平衡弯矩通过弯曲传递的分配系数; α αs s ─ ─ 按公式(按公式(6.2.5-36.2.5-3)计算。

计算第24页,共44页8/14/202424 2 考虑到整体弯曲的影响,筏板的柱下板带和跨中板带的底部钢筋应有1/3贯通全跨, 顶部钢筋应按实际配筋全部连通,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15% 3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无地下室或单层地下室平板式筏基,计算柱下板带受弯承载力时,柱内力应考虑地震作用不利组合第25页,共44页8/14/202425 6.2.12 带裙房的高层建筑筏形基础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设置沉设置沉降缝降缝时,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应大于裙房应大于裙房基础的埋深至少基础的埋深至少2m当不满足要求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沉降缝地面以下处应用粗砂填实(图6.2.12a);第26页,共44页8/14/202426 2 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不设不设置沉降缝置沉降缝时,宜在裙房一侧设置用于控制沉降差的后浇带后浇带当高层建筑基础面积满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时,后浇带宜设在与高层建筑相邻裙房的第一跨内第一跨内当需要扩大高层建筑基础面积,减小基底压力扩大高层建筑基础面积,减小基底压力和沉降时,后浇带可设在距主楼边柱的第和沉降时,后浇带可设在距主楼边柱的第二跨内,二跨内, 扩大的尺寸不应大于相连裙房的两跨柱距。

第27页,共44页8/14/202427 6.2.13 在同一整体大面积筏形基础上建有多幢高层和低层建筑时,应按照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土共同作用共同作用进行计算计算时可采用弹性地基梁板弹性地基梁板方法进行整体分析,也可将筏基分为若干块分别计算,分为若干块分别计算,并经变形协调原理调整后再进行叠加,并经变形协调原理调整后再进行叠加,得到整体筏基的计算结果 第28页,共44页8/14/202428 6.2.13的另一种表述 6.2.13 在同一整体大面积基础上有多栋高层和低层建筑,应分别对各栋建筑的最终平均沉降量进行估算,计算时应考虑各栋建筑、群房的相邻影响依据基底土层的软硬程度或沉降达到稳定的时间长短将各栋建筑之间最终平均沉降的差值控制在100~50㎜之内第29页,共44页8/14/202429 6.2.14 在同一整体大面积筏形基础上建有多幢高层和低层建筑时,各建筑物的筏板厚度应各自满足冲切及剪切要求;以各高层建筑为中心、距高层建筑的边柱附近地基反力较大范围内的筏板厚度不应改变;高层和低层建筑间的基础筏板变厚度时应采用渐变方式过渡,同时应满足主、裙楼基础整体性和变形要求。

第30页,共44页8/14/202430 6.3.7 当地基压缩层深度范围内的土层在竖当地基压缩层深度范围内的土层在竖向和水平方向较均匀、且上部结构为平向和水平方向较均匀、且上部结构为平﹑ ﹑立面布置较规则的剪力墙、框架、框架立面布置较规则的剪力墙、框架、框架—剪力墙体系时,箱形基础的顶、底板可仅剪力墙体系时,箱形基础的顶、底板可仅按局部弯曲计算按局部弯曲计算,计算时底板反力应扣除板的自重计算时底板反力应扣除板的自重顶、底板钢筋配置量除满足局部弯曲的计算要求外,顶、底板钢筋配置量除满足局部弯曲的计算要求外,跨中钢筋应按实际配筋全部连通,支座钢筋尚应有跨中钢筋应按实际配筋全部连通,支座钢筋尚应有1/31/3贯通全跨,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贯通全跨,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15%0.15%;当箱形;当箱形基础平面长宽比大于基础平面长宽比大于2 2时,垂直于箱基整体弯曲方向时,垂直于箱基整体弯曲方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10%0.10%6.3 箱形基础箱形基础第31页,共44页8/14/202431 6.3.8 对不符合第对不符合第6.3.7条要求的箱形基础条要求的箱形基础,应同时考虑局部弯曲及整体弯曲的作用。

应同时考虑局部弯曲及整体弯曲的作用计算整体弯曲时应考虑上部结构、箱形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底板局部弯曲产生的弯矩应乘以0.8折减系数;箱形基础的自重应按均布荷载处理;基底反力可按附录C确定对等柱距或柱距相差不大于20%的框架结构,筏形或箱形基础整体弯矩的简化计算可按本规范附录D计算第32页,共44页8/14/202432 6.3.9 6.3.9 箱形基础的内、外墙,除与剪力墙连接者外,各箱形基础的内、外墙,除与剪力墙连接者外,各箱形基础的内、外墙,除与剪力墙连接者外,各箱形基础的内、外墙,除与剪力墙连接者外,各片墙的墙身的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片墙的墙身的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片墙的墙身的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片墙的墙身的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当当h hw w/b≤4/b≤4时时 V Vw w ≤ (10+≤ (10+l l0 0/h)/h)f fc cA Aw w (6.3.9-1) (6.3.9-1) 当当h hw w/b≥6/b≥6时时 V Vw w ≤(7+≤(7+l l0 0/h)/h)f fc cA Aw w (6.3.9-2) (6.3.9-2) 当当4 4<<h hw w/b/b<<6 6时,时,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式中式中 hw hw-扣除箱基顶、底板厚度的墙身净高;-扣除箱基顶、底板厚度的墙身净高; b b-墙身横截面的厚度;-墙身横截面的厚度; V Vw w-墙斜截面最大剪力设计值;-墙斜截面最大剪力设计值; l l0 0-计算跨度,当-计算跨度,当l l0 0<<2h2h时,取时,取l l0 0==2h2h;; f fc c-混凝土轴心受压强度设计值;-混凝土轴心受压强度设计值; A Aw w-墙身竖向有效截面积-墙身竖向有效截面积第33页,共44页8/14/202433 计算各片墙斜截面剪力设计值时,可以近似计算各片墙斜截面剪力设计值时,可以近似将土反力系数确定的地基净反力按基础底板等角将土反力系数确定的地基净反力按基础底板等角分线与板中分线所围区域传给对应的纵横基础墙分线与板中分线所围区域传给对应的纵横基础墙(图(图6.3.9),并假设底层柱为支点,按连续梁计),并假设底层柱为支点,按连续梁计算基础墙上各点剪力。

对不符合本规范第算基础墙上各点剪力对不符合本规范第6.3.7条条要求的箱形基础,尚应考虑整体弯曲的影响要求的箱形基础,尚应考虑整体弯曲的影响第34页,共44页8/14/202434 6.4 桩筏与桩箱基础桩筏与桩箱基础 6.4.2 对桩筏或桩箱基础,当按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确定桩数时,传至筏形或箱形基础底面的荷载效应应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标准组合值;当按以桩身强度确定的单桩承载力设计值确定桩数时,荷载效应应采用承载力极限状态下的基本组合值 第35页,共44页8/14/202435 6.4.5的另一种意见的另一种意见 6.4.5 6.4.5 在有地区经验时,可以采用以桩与承台下土体在有地区经验时,可以采用以桩与承台下土体共同工作的极限状态作为计算桩基础承载能力的极共同工作的极限状态作为计算桩基础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并应满足下列要求:限状态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1 所采用的桩为摩檫桩;桩顶荷载在达到极限所采用的桩为摩檫桩;桩顶荷载在达到极限时桩能保持极限承载力并产生较大的刺入沉降;时桩能保持极限承载力并产生较大的刺入沉降; 2 2 应进行最终平均沉降量的验算;应进行最终平均沉降量的验算; 3 3 在进行桩身设计时工作状态时桩顶受力可能在进行桩身设计时工作状态时桩顶受力可能达到桩的实际极限承载力值,应以桩顶的最大受力达到桩的实际极限承载力值,应以桩顶的最大受力验算桩身强度;验算桩身强度; 4 4 桩间距不应小于桩间距不应小于3 3d d。

第36页,共44页8/14/202436 6.4.66.4.6 桩上的筏形与箱形基础计算桩上的筏形与箱形基础计算 1 1 均匀布桩的梁板式筏形和箱形基础的底板厚度,均匀布桩的梁板式筏形和箱形基础的底板厚度,以及平板式筏形基础的厚度应符合受冲切和受剪切承以及平板式筏形基础的厚度应符合受冲切和受剪切承载力的要求,且板的厚度不应小于载力的要求,且板的厚度不应小于400mm400mm,(无梁厚,(无梁厚板建议不小于板建议不小于600mm600mm)对)对1212层以上的梁板式筏形以及层以上的梁板式筏形以及箱形基础,其底板的厚度与最大双向板格的短边净跨箱形基础,其底板的厚度与最大双向板格的短边净跨之比尚不应小于之比尚不应小于1/141/14梁板式筏形和箱形基础底板的梁板式筏形和箱形基础底板的受冲切承载力和受剪承载力,以及平板式筏基上的结受冲切承载力和受剪承载力,以及平板式筏基上的结构墙、柱和核心筒对板的受冲切承载力和受剪承载力构墙、柱和核心筒对板的受冲切承载力和受剪承载力可按国家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和《建筑桩可按国家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进行计算。

基技术规范》进行计算 当平板式筏形基础柱下板的厚度不能满足受冲切承载当平板式筏形基础柱下板的厚度不能满足受冲切承载力要求时,可在筏板上增设柱墩或在筏板内设置箍筋来提力要求时,可在筏板上增设柱墩或在筏板内设置箍筋来提高受冲切承载力高受冲切承载力第37页,共44页8/14/202437 2 2 对底板厚度满足抗冲切和剪切要求的箱形基础、基对底板厚度满足抗冲切和剪切要求的箱形基础、基础梁的高跨比或基础板的厚跨比小于础梁的高跨比或基础板的厚跨比小于1/61/6的梁板式和平板式的梁板式和平板式筏形基础,当桩端持力层较坚硬且均匀、上部结构为框架、筏形基础,当桩端持力层较坚硬且均匀、上部结构为框架、剪力墙、框剪结构,柱距及柱荷载的变化不超过剪力墙、框剪结构,柱距及柱荷载的变化不超过2020%时,箱%时,箱形基础的底板和筏形基础的板与梁的内力可仅考虑局部弯形基础的底板和筏形基础的板与梁的内力可仅考虑局部弯矩作用。

计算时先将基础板上的竖向荷载设计值按静力等矩作用计算时先将基础板上的竖向荷载设计值按静力等效原则移至基础底面桩群承载力重心处,弯矩引起的桩顶效原则移至基础底面桩群承载力重心处,弯矩引起的桩顶不均匀反力按直线变化计算,求得各桩顶反力,并将桩顶不均匀反力按直线变化计算,求得各桩顶反力,并将桩顶反力均摊到相关的板格内,按倒楼盖法计算箱形基础底板反力均摊到相关的板格内,按倒楼盖法计算箱形基础底板和筏形基础板、梁的内力内力计算时应扣除底板、基础和筏形基础板、梁的内力内力计算时应扣除底板、基础梁及其上填土自重当桩顶反力与相关的墙或柱的荷载效梁及其上填土自重当桩顶反力与相关的墙或柱的荷载效应相差较大时,应调整桩位再次计算桩顶反力应相差较大时,应调整桩位再次计算桩顶反力第38页,共44页8/14/202438 3 对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以及不符合本条第2款要求的结构,当桩筏、桩箱基础均匀布桩时,可将单桩简化为一个弹簧,按支承于弹簧上的结构物分析基础整体弯曲作用并考虑局部弯曲作用当上述结构按变刚度调平原则布桩时,可仅考虑局部弯矩作用桩的弹簧系数可取柱顶压力与桩顶沉降量之比,并结合地区经验确定;当群桩效应不明显、桩基沉降量较小时,桩的弹簧系数可根据单桩静荷载试验的荷载-位移曲线按桩顶荷载和桩顶沉降量之比确定。

第39页,共44页8/14/202439 7 施施 工工(康总、唐总、谭工完成,钱力航(康总、唐总、谭工完成,钱力航(康总、唐总、谭工完成,钱力航(康总、唐总、谭工完成,钱力航9 93030修改)修改)修改)修改)7.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7.2 影响区域的监测影响区域的监测7.3 降降 水水7.4 基坑开挖基坑开挖7.5 支护结构施工支护结构施工7.6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7.7 箱基与筏基的施工箱基与筏基的施工7.8 施工监测施工监测第40页,共44页8/14/202440 8 监监 测测(唐总、康总、王博完成(唐总、康总、王博完成(唐总、康总、王博完成(唐总、康总、王博完成, ,钱力航钱力航钱力航钱力航20192019年年年年7 7月月月月2121修改)修改)修改)修改)8.1 一般规定8.2 基坑工程监测8.3 地下水位监测8.4 建筑物沉降观测第41页,共44页8/14/202441 第42页,共44页8/14/202442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 > > 修订情况简介修订情况简介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钱力航钱力航2019.10 2019.10 南昌南昌第43页,共44页。

8/14/202443 第44页,共44页8/14/202444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