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 会 研 究 方 法,,课程相关说明,课程性质: 应用性较强 是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等专业一门重要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专业必修课程 必修课 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40% 课堂讨论或作业:30% 考 勤:30%倒扣分制,点名缺勤一次扣2分,10分扣完为止教材和参考书,主要教材: 风笑天著,《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美)艾尔·巴比 著,邱泽奇 译 《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华夏出版社,2000年4月; 参考教材: 纽曼著,郝大海译,《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第二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 王文中编著,《Excel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年 郭志刚主编,《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推荐阅读: 涂尔干,1996,《自杀论》,冯韵文译,商务印书馆 米尔斯,2001,《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等译,三联书店 波普尔,1999,《科学发现的逻辑》,查汝强,邱仁宗译,沈阳出版社 华勒斯坦等著,1999,《学科、知识、权力》,刘健芝等编译,三联书店。
涂尔干,1995,《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 韦伯,1999,《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库恩,2003,《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此版本错漏较多,注意) 布迪厄,华康德,1998,《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边燕杰主编,2002,《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斯蒂芬·范埃弗拉:《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第二章 科学与研究,第一节 人类探索与科学,第二节 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第五节 研究过程,第三节 方法论体系,第四节 定性与定量研究,第一节 人类探索与科学,本课程帮助如何进行人类社会科学探索具体来说: 1、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了解事物,而不是你们知道什么事物 2、帮助学生如何知道什么才是“真的”?帮助学生如何通过亲身经验来发现真实的方法,即提供具体探索的方法 3、帮助学生掌握有用的技巧,在探索中变得更为自觉、更确实、也更精细,通过观察和推理来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 4、帮助学生了解事件本身和事件的成因(只有在人们获得好坏标准共识之后,社会科学才能告诉我们事件应该如何),以预测事件的未来。
不是纯粹的有关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 不是有关论文写作规范课程 而是有关将科学研究方法运用于社会研究中的各个不同环节的规范例如:什么样的研究假设才是适当的?如何来判断一个变量的测量方法的适当性?以什么样的证据我们才能说证明了一个假设------,,一、寻求真实,真实是诡异的 真实的类型: 约定俗成的真实; 经验的真实 什么叫真实? 必须言之有理——逻辑的(logical); 必须符合人们对世界的观察——经验实证的(empirical) 获得真实的方法 非科学方法:传统、权威、常识、媒体和个人经验(部分) 科学方法:基于实证经验,(一)寻求真实的非科学方法,例子:在家务劳动的性别分工中,为什么大多是妇女洗衣服? 1——专家说:当她们还是孩子时,女性就被教导着制作、挑选、缝补和清洗衣服,这些是女性注重外表、照顾孩子和其他家人的一部分女人洗衣服是基于她们孩童时代的教导 2——女人已经洗了几个世纪的衣服了,所以这是很长时间内都在发生的事情的延续 3——男人不如女人注重服饰,所以女人更常洗衣服才说的过去 4——电视广告播放女人经常洗衣服,而且都很喜欢洗衣服,所以他们洗衣服是因为她们认为有趣 5——我的母亲和我所有朋友的母亲都洗衣服。
我的女性朋友都为他们的男友洗衣服,但是男性都不为女性洗所以女人洗衣服是理所当然的1、权威 权威主体:父母、师长、领导、专家、书本等 依靠权威的益处:依赖权威人士的智慧是个快速、简单和低成本的获得真实答案之道 依靠权威的局限性: 我们很容易高估他人的专业能力; 权威经常被滥用,权威自身利用光环效应涉入一个不同领域 太依赖权威是对民主社会的威胁2、传统 传统其实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权威——过去的权威 “一直以来都是如此” 喝一杯威士忌可以预防感冒? 父母在我小的时候告诉我的,而且已经流传了好几代了 但传统的社会知识会产生单纯的偏见即使传统知识在历史时期是对的,但随着年代的演进,它可能会被扭曲,或不适应新的情势,很快就变的不再真实 从铁道那边长大的孩子都不会有什么出息,,3、常识 人们根据自身的日常推理逻辑或常识,知道许多世界的事 “没有死刑的国家中谋杀率会比较高” “纨绔子弟少伟男” “穷苦家庭的年轻人比中产家庭的年轻人更可能出现越轨行为” 日常生活的逻辑推理是颇为珍贵的,但是它也可能产生逻辑谬误 “赌徒谬误”:如果我在执骰子时一连输了许多次,那么再玩一次的成功机会将会比较高 “异性相吸”和“物以类聚”,,4、媒体的神话 电视节目、电影和报纸上的文章是有关社会生活的重要信息来源 媒体真实的呈现可以提高公众的批判能力。
在一个社会中,传言的流通量(R)与问题的重要性(I)和涉及该问题的证据模糊性(A)之乘积成正比,与公众对该问题的批判能力(C)成反比这句话写成公式就是:R=I*A/C(G.W.奥尔波特)即传言的流通量(Rumor)等于问题的重要性(importance)乘以证据的模糊性(ambiguity)再比上公众的批判能力(critical ability) 但电视上的描绘并不一定会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相反,杜撰或改编真实生活成为节目或电影,往往不是出于无知,而是受到权威、传统和常识的影响,从而扭曲了社会现实主要目的或者取悦大众,或者塑造大众,而不是为了真实地呈现现实 “议程设置”和“沉默的螺旋” 媒体受到商业利益集团竞争的影响,,5、个人经验 如果你遇到某些事,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你就会信以为真眼见为凭”直接接触的力量相当强大 人们宁愿相信见闻和经历,而不相信精心设计以避免陷入这些错误的研究发现但同样会发生错误 个人经验与约定俗成的知识之间:虫子到底好吃还是难吃?,(二)寻求真实常见的错误及解决方法,不确切的观察 仅凭个人大脑记忆 简单或复杂的测量、记录手段可以避免不确切的观察,而且还会增加精确度——科学观察就是这种自觉过程。
过度概化(overgeneralization) 通过极少事例来概括一种模式 科学家一方面通过运用足够的样本量来避免过度概化另一方面通过复证(replication)来避免过度概化 选择性观察(selective observation) 注意符合某种形态的事物或现象,而忽视其他不符合的状况 科学家保证案例的代表性或者努力寻找异常案例非逻辑推理 “例外的”滥用 赌徒谬误(gambler’s fallacy) 解决办法是自觉地诚实地进行逻辑推理活动 光环效应(halo effect) 我们依赖我们所肯定的或崇拜的对象来判定事物 科学中的伦理不迷信权威三)什么是真正的真实?,前现代的(premodern) 眼见为实仅相信眼见的 非此即彼自觉到彼此的差异 “唯物的真实” 现代的(modern)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差异的存在是正当的 “唯物的真实”和“相信的真实”希伯来书11:1:信是所望之事的实质,是未见之事的确证 后现代的(postmodern) 所有的“真实”,都是来自于自我观点中的想象 神马都是浮云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真实妻子眼中的丈夫和丈夫眼中的妻子相信的真实” 了解真实既需要有哲学立场,又需要有科学程序。
三)什么是真正的真实?,,二、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从其他方法得到的真实经常是对的,但根据科学研究而来的知识,更可能是真实的,而且只有比较少的错误 ——科学:是一种产生真实的方法,是种社会机制同时,是指产生知识的体系与由此体系所得到的知识 自然科学:硬科学(hard science),处理的是物理世界和物质世界 社会科学:软科学(soft science),有关人的研究,包括他们的信仰、行为、互动、制度等,,(一)、科学知识 是由理论组织起来的社会理论(social theory):一组相互关联的、浓缩与组织关于社会世界知识的抽象意义或概念体系 “伪科学”以一副真正自然或社会科学面目出现的,但实质是虚假的一套理论 流行的社会科学理论有可能一步跨入伪科学之中 “垃圾科学”是指一种研究,既无论多么严格,方法多么得当,只要它证明的理论是与他们的利益、权力和知识范畴相违背,就定性的称呼相反,所谓“可靠的科学”指不管漏洞多大,只要能挑战、击败这种违背他们利益、权力和知识的理论,就这样定性的称谓二)科学方法(scientific method) 是指科学共同体所使用的观念、规则、技术和步骤,源于科学共同体内所形成的松散的共识; 神秘? 倚靠经验观察和逻辑推理 科学程序是核心: 建立假设-操作化-经验观测-得出结论 如何判断研究结论的“真理性?” ——科学是通过科学共同体的共同规则所确定的逻辑标准与经验标准来判断的。
逻辑的演绎与归纳、概念的定义、指标的建立、抽样、测量 是资料(data)的处理技术和方法,包括资料收集的方法与资料分析的方法资料可分为定量的(quantitative,以数字表示)和定性的(qualitative,以文字、图形、物体表现) 经验资料(empirical data)通过感官——如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所经历的观察结果但吊诡的是,社会世界的许多方面并不是能够直接通过经历所能够观察到的(如智力、态度、意见、情感和权威等),这是需要科学方法的原因三)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 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的生命得自于“科学共同体”的运作 受到一组共同的规范、行为、态度所约束的一群人它是一个专业共同体,是互动的一群共享着一套道德原则、信仰与价值、技术与训练,以及职业生涯路径 科学共同体,往往是基础研究的消费者群体,通常具有博士学位是取得进入科学共同体的非正式门票通常是有研究助理的科学家发达国家占劳动力15%左右而在此之外,有大量应用研究的消费者,如教学、行政、咨询、临床实务等人员、技术员、经理和政府官员等四)科学共同体规范 普遍主义,只根据科学价值加以判断; 组织化的怀疑论,应当挑战和质疑每项研究所有的证据和主题,并对其进行严密的审查; 无偏见,科学家必须中立、公正、敏锐,广纳所有非预期的观察或新的观念,甚至与其相反的立场,诚实地接受所有高质量的研究发现 共享主义,科学知识必须与他人分享,它属于每一个人,开放给所有的人使用 诚实,科学家要求诚实做所有的研究,不诚实或者欺骗是科学研究的一项主要禁忌。
五)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scientific attitude)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上的情感、信仰和价值观,是一种重视技术、以创造力为荣、讲求高质量的标准和勤奋工作的态度 格里内尔:大部分人学习“科学方法”,而不学习“科学态度”然而,科学方法只是一个理想的建构,而科学态度才是人们观察世界的根本方法 评判标准:研究结果是否被科学共同体所接受,,(六)科学成果的展示——期刊论文 研究成果或科学新知的最基本的形式,是以学术期刊论文(scholarly journal articles)的类型出现 匿名评审(blind review):只根据清晰度、独创性、良好研究标准,以及对知识的贡献来进行评价 社会科学期刊:纽曼的社会研究方法,P126-P132 一般期刊论文接受率3%-15%,绝大多数的论文都会被拒绝 科学共同体尊敬那些在最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许多论文的研究者,研究者本人也以此为荣耀,一篇有价值的论文应该是获得奖赏、荣耀、聘任、学生追随、工作环境的改善以及加薪的依据七)科学研究的应用 转化(transformation)意味着改变某些事物,使其转变到另一种事物 研究过程其实是大多数人都可以学会的,但转化则不然。
除了吸收科学的态度或文化之外,就是需要掌握如何使用这些技术这也是本课程的重点目的不期望把你转变成研究专家,但愿把你们教成较好研究结果的消费者,了解科学研究过程,能够亲自组织并执行小规模的研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