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儿推拿参考标准手册

灯火****1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23.89KB
约39页
文档ID:124584953
小儿推拿参考标准手册_第1页
1/39

《小儿推拿参考标准手册》前言目录一、 感冒推拿参考标准二、 发热推拿参考标准三、 咳嗽推拿参考标准四、 哮喘推拿参考标准 五、 厌食推拿参考标准六、 湿疹推拿参考标准七、 腹泻推拿参考标准八、 便秘推拿参考标准九、 遗尿推拿参考标准十、 夜啼推拿参考标准十一、 惊风推拿参考标准十二、 鼻炎推拿参考标准 十三、 肺炎推拿参考标准十四、支气管炎推拿参考标准 十五、传染病痢疾推拿参考标准十六、百日咳推拿参考标准前言小儿推拿正式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小儿推拿也是中医药第一次进入“公卫”的项目,属于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的“健康服务业”中“健康管理与促进”类别 小儿推拿疗法是一种替代药物的物理疗法,最大特点就是不用药物,不用器械和仪器,简单说就是运用双手为小儿预防和治疗疾病小儿推拿适用于新生婴儿到15周岁少年儿童小儿生理特点,脏腑娇嫩,稚阴稚阳,纯阳之体小儿病理特点,具有双重性:既容易发病,传变迅速;又脏器清灵,自愈能力强辨证论治,阴阳、五脏辩证,结合八纲辨证病因特点,先天遗传因素,自身因素,外部环境因素望诊,望指纹(三关检测轻重,风、气、命),沉浮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

问诊,问家长,小儿病史非常重要闻诊,听声音,发音、啼哭等切脉,一指定三关,三岁以下不用脉诊,触诊触囟门、身体、四肢湖南刘开运小儿推拿学派善于运用开窍关窍,虽然从治疗角度不是必须的,但是,从医学美学角度来说,不仅能够使家长身心愉悦,还会对我们增加信任感如,头部开窍是 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耳后高骨;开窍手部手法,按揉总筋、分推阴阳,关窍拿按肩井小儿推拿三字经学派,则取穴少,不讲究开窍关窍比如说,独穴治疗当代则必须配合身体穴位桡侧”和“尺侧”,前臂有两块骨头,在前臂的外侧(也就是靠近拇指一侧)是“桡(rao)骨”,叫做“桡侧”;靠近小指一侧是“尺骨”,所以小拇指一侧又叫“尺侧”,对于手指来讲,也是同样道理找穴位时如何量“尺寸”?小儿推拿中所说的“寸”,指的是“同身寸”,即小儿自身身体的长度判断小儿的同身寸,有三种方法1、中指同身寸,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手指内侧两端横纹头之间的距离看做一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2、拇指同身寸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宽度作为一寸,主要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3、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者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衡量作为3寸。

您的位置: 小儿推拿最常用推法,手掌五经用推法,手臂天河水、六腑、三关也用推法其次按法和摩法用于前胸、后背等 小儿推拿阴掌穴位标准图图一、阴掌 小儿推拿阳掌穴位标准图图二、阳掌(阳掌) 图三,双掌 小儿身体前面穴位标准图 小儿身体后面穴位标准图图四、人体胸腹阴面 小儿身体后面穴位标准图 图五、人体后背阳面穴位图六、标准儿童经络穴位图1、 感冒推拿参考标准病因:风寒、卫表失和,肺气不宣 治则:分疏阴阳,调和气血 取穴:分阴阳10分钟,大四横纹10分钟,或外劳宫15分钟见少阳证,加平肝、清肺、天河水各15分钟 每天治疗一次,一般感冒推拿一次,最多2-3次可愈普通感冒7天自愈 李德修,风寒感冒一般选一窝风、平肝经、清肺经 感冒病因:四季均有发生,尤以秋冬季最常见,多因气候突变,遭受风寒侵袭,肺气 不宜所致症状:发冷发烧,头疼体疼,鼻塞流涕,咳嗽喷嚏,食欲不振,呕吐,有汗或无汗,便秘溲赤等治则:解表散寒清热取穴:1.发热轻的(37.5C—38C)平肝肺 天河水 掐五指节;2.发热较重的(38.5C—40C)平肝肺 退六腑 提捏 掐五指节;3. 兼症:鼻塞—加阳池,呕吐—加清胃,咳嗽嗽重—加八卦10’。

以上治疗每天一次,一般的感冒,推拿一次就可好,最多2-3次可愈推拿以后4-5小时左右,会发热更高一些,这是邪热外表之象,热持续2-3小时,则汗出烧退病愈 感冒是小儿常见病,四季发病,冬春多见中医一般分风寒、风热两种一、风寒感冒,主症发冷发烧,头痛身体不适,无汗喷嚏鼻塞,流清鼻涕,咳嗽痰稀,或呕吐,舌淡红治则取穴:小天心、一窝风、清肺平肝、天河水头痛鼻塞加阳池,呕吐加清胃2、 风热感冒,主症发热重,恶寒轻,鼻塞流浊涕,头痛咽喉痛,口渴微发汗,面赤唇红,舌红苔白,或薄黄 治则取穴: 清肺、平肝、六腑 如果咳嗽重加运八卦,头痛加阳池,呕吐加清胃,惊厥加小天心 3、 发热推拿参考标准小儿体温异常升高,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这里选取外感发热、食积发热、阴虚发热、惊恐发热四种症状1、 外感发热 小儿体征: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喉痛、舌苔薄白风邪自大椎、风池、风府进入足太阳膀胱经,或细菌病毒自口鼻入肺 治则取穴: 发低烧38度以下,清肺、平肝、天河水;发高热38-40度以上,清肺、平肝、六腑,提捏大椎 无汗拿列缺,头痛鼻塞加阳池,呕吐加清胃,咳嗽加八卦,烦躁不安加捣小天心2、 食积发热小儿体征: 高热、呕吐酸腐、口渴喜饮、腹胀、腹痛、便秘等。

治则取穴: 运八卦、清脾胃、退六腑、清大肠、推下七节骨运八卦消宿食去饱胀,清脾胃消除食积蕴热、清除胃热,退六腑清除体热,清大肠通便3、 阴虚发热小儿体征:午后低热、手足心热、心烦易怒、盗汗、食少消瘦治则取穴: 清补脾、揉二人上马、清天河水、推涌泉如果久热不退加推分阴阳,大便稀溏加揉外劳宫4、 惊恐发热小儿体征:跌撞扑倒惊恐引起发热,面色发青、枕部发热、耳廓发冷、惊悸哭闹不安、睡眠易惊醒、睡眠时手足扯动治则取穴:推三关、清天河水,加按揉百会、四神聪,加按揉足底涌泉 异常惊恐者加捣小天心,大便发绿稀溏加外劳宫4、 咳嗽推拿参考标准刘开运清肺经宣肺化痰止咳,配合清补脾经化湿健脾清除化痰之源,补肾经开合有度调通水道,帮助化痰止咳一、外感咳嗽小儿体征:咳嗽、流清鼻涕、唇红面赤、鼻塞、声粗、胸闷等治则取穴:捣小天心、揉一窝风、补肾、清板门、清天河水 2、 内伤咳嗽小儿体征:久咳、低热,或干咳、身体羸弱 治则取穴:补脾、一窝风、逆运内八卦、四横纹 5、 哮喘推拿参考标准小儿推拿治疗哮喘的原理:宣肺、健脾、补肾,化痰平喘治则取穴:补脾经、清肺经、揉小横纹、运八卦、捏脊、揉丰隆、擦膻中、擦肺腧、揉定喘。

6、 厌食推拿参考标准幼儿食欲不振,甚至拒食,时间一长面黄肌瘦、形体羸弱、皮肤干燥缺乏润泽,或稍进饮食后易泻,大便中夹有不消化残渣或大便不成形等,这就是因为孩子得了厌食症以1至6岁小儿最为多见 厌食往往不是一个独立的病症,常常发生于其他疾病的过程中或疾病后,所以更准确的判断需要参见其他症状厌食产生的原因一般为乳食不节伤及脾胃或者脾胃虚弱等 治则选穴:顺运内八卦、清胃、清天河水、推四横纹 7、 湿疹推拿参考标准婴儿湿疹,是一种婴儿中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发病与喂奶有关,以发生在头面部,皮损呈多形性,剧烈瘙痒,反复发作等为特征,多见于肥胖渗出型体质的婴儿,尤其多见于人工哺育的婴儿 治则取穴:手阴阳、脾土、逆运八卦、四横纹、小天心、外劳宫、一窝风、天河水、六腑、风市 8、 腹泻推拿参考标准腹泻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以2岁以下的婴幼儿更为多见.中医理论认为引起小儿腹泻的原因以感受外邪、内伤饮食和脾胃虚弱等 分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1、急性腹泻,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治则取穴:选穴脾经、大肠经、神阙、阑门、足三里等有通络导滞、温中散寒、健脾止泻2、 慢性腹泻,“脾常不足”生理特点,加上喂养不当,内伤乳食,后天失养,引起肠胃道功能紊乱。

治则取穴:补脾经、胃经,运土入水、补大肠、天河水、三关、六腑;摩腹、揉脐;捏脊、揉龟尾、上推七节骨 9、 便秘推拿参考标准 便秘是儿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可单独出现,亦可见于其他急慢性疾病中便秘的发生与生活饮食习惯有关中医根据病因及症状不同,将便秘可分为实秘和虚秘两类乳食不节或过食辛燥,致肠胃积热,津液亏耗,燥结肠道,传导失司,故大便干结;或先天不足,久病脾虚,运化无力,气血生化无源,导致气血亏虚,温煦无权,阴气凝结,大便传导无力,而致大便艰涩难下;又血虚津少,肠道失润,使大便秘结 1、实证小儿便秘,主要因饮食导致,大便干结,形似颗粒,面赤身热,口臭,唇赤,小便黄,胸胁痞满,纳食减少,腹部胀,苔黄厚,指纹色紫治疗应顺气行滞,清润通便 治则取穴:清大肠、退六腑、补肾水、摩腹、下推七节骨 2、虚证小儿便秘,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无华,形疲乏力,大便难以排下,便质不干,舌淡苔薄,指纹色淡治疗应益气养血,开塞通便 治则取穴:补脾、推三关、捏脊、清大肠,加揉肾俞以滋阴润燥,理肠通便 10、 遗尿推拿参考标准 小儿推拿治疗遗尿症,若5-6岁以后的孩子经常性尿床,就称之为遗尿,小儿遗尿男孩比女孩常见,且夜晚多见。

治则取穴:按揉百会、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补小肠经、揉外劳宫、推三关、揉肾俞、按揉三阴交11、 夜啼推拿参考标准小儿夜啼,并非皆是有病,啼哭倒是婴儿表达某种意愿的信号,也是一种运动的辅助形式故首先可从生活护理上找原因,如饥饿,虫咬、尿布潮湿、包扎过紧等除却这些原因,中医认为夜啼不外乎脾胃虚寒,心火过盛,食积或惊恐等导致以推拿方法辨证施治,可使婴儿止啼 12、 惊风推拿参考标准   惊风又称惊厥,以抽搐、痉挛、神志不清为特征,一般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两种急惊风多突然发生,出现神志昏迷,两目上视,牙关紧闭,脊背强直,四肢抽搐、颤动等症状慢惊风多发生较缓,出现面色苍白,嗜睡神昏,两手握拳,抽搐无力,四肢厥冷等症状 对于惊风,特别是急惊风的治疗,强调一个“快”字家庭中遇到孩子发生惊风时,应马上送医院急诊但在孩子危重的时候,还应先采取推拿急救手法,以赢得去诊治的时间   一、急惊风:  推拿治疗原则是开窍镇惊治则取穴:1、掐人中、承浆、老龙、威灵、十宣;2、拿肩井,点委中穴,按揉百会穴;3、发热者加推泻肝经、心经、天河水、退下六腑、推脊;4、痰闭加按揉天突-、膻中、丰隆,小天心穴。

二、慢惊风推拿治疗原则是培元安神手法操作除急惊风手法外,还要加 :1、揉中脘、丹田、脾俞、胃俞穴;2、推补脾经,按足三里,捏脊 小儿惊风是儿科临床四大病症之一,又称惊厥瘈症,惊癇,抽风等一至三岁儿童多易发病,其原因乃儿童稚幼之体,气血未实,生理机能发育未全,易因受外感风邪,惊怖或饮食积聚等因素引起此病惊风其证名首见于宋代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将该症分为急惊风、慢惊风 十二、鼻炎推拿参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