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考总复习资料大全_7

F****n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4.16KB
约7页
文档ID:91829302
中考总复习资料大全_7_第1页
1/7

中考总复习资料大全  (二十二)(20XX?资阳)  ⑴目前世界上第一台光脑已由欧共体研制成功,这是一台全光数字计算机,其运算速度比电脑快一千倍  ⑵光脑和电脑的工作原理基本一样,所不同的是光子代替了电子;光互连代替了电子导线互连;光开关、光三极管、光存储器、反馈装置和集成光路等部件,代替了电脑中的电子硬件;用光运算代替了电运算;用非冯?诺伊曼结构代替了冯?诺伊曼结构;从而使光脑中的功能为电脑所望尘莫及  ⑶光脑具有超并行性目前最新的并行处理电子计算机常具有NⅪ的并行性,其结构和运行极为复杂,速度和精度也相当低光脑则不同,它具有NXI的并行性,具有并进通信和并行处理能力强,可用简单的运算去处理大阵列的特点  ⑷光脑可在接近室温条件下具有超运算速度电子的传播速度每秒只能达到593公里,而光子的速度每秒30万公里,因此利用光在光缆中互连通信要比利用电子在互连的导线中通信减少大量的时间,提高了运算速度同时超高速电脑的计算器件只能在极低的温度下工作,而光脑则可以在接近室温下进行超高运算也在于光的频带远大于无线电波和微波,具有极大的信息存储量,存储量可达108位  ⑸光脑抗干扰能力强光脑靠光子传播信息,光电子没有带电荷,对其他邻近的光子和电子毫无影响。

所以光信号不仅不相互干扰,而且可以与电子控制信号交叉,此外光脑容错性能好,具有与人脑类似的容错性,系统中某一元件损坏或出差错时,并不影响到最后结果  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  2.简略回答光脑同电脑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答:  3.这则短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答:  4.第4自然段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光脑在接近室温条件下具有超运算速度的?(2分)  一方面从光脑的  另一方面从光脑的  5.“光脑和电脑的工作原理基本—样,所不同的是光子代替了电子”一句中,“基本”用得准确是因为  6.根据你平时的积累,说出两个高科技产品的名称  答:   (二十三)(20XX?桂林)  水之经典  ⑴世上丽水秀水晶莹之水清澈之水恢弘之水浩翰之水,多的是,在我看来,最富性格最值得一看的是这两处:都江堰和九寨沟  ⑵看都江堰的水,看的是强悍奔腾的水如何层层叠叠化为生命的涓涓细流飞奔如兽、桀鹜不驯的江水,经过都江堰,立刻将仰天长啸变为 ,将浪涛如山变为 ,将凶猛如火变为 ……出宝瓶口流入内江,立刻呈现一派水光潋滟的情景,让人叹为观止,看到水的柔劲、可塑和万难不屈,常流不懈的生命活动那是一种将绚烂归于平淡,将刚劲寓于柔顺,将一时融于永恒的生命。

  ⑶都江堰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天上流入人间,如何从神话流入现实,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哺育人类、灌溉庄园的生命  ⑷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  ⑸看九寨沟的水,看的是宁静的恬淡的水,如何凝聚成生命的湖泊镜海、长海、珍珠滩……每一个湖泊都是那样清澈透明、纤尘不染孔雀的蓝色,蓝得让人心醉,让人如同看到教堂洗礼用的圣洁露水,如同听到教堂管风琴演奏的圣母颂,而不敢有丝毫杂念俗念,懂得并真正地看到人世间居然有纯洁美好真诚和透澈的净,就在这远避尘嚣而静静地存在  ⑹那水几乎一动不动,任外面的世界如何纷繁变幻,将污染、噪音连同人心泛起的种种污浊的泡沫一起抛向天空和大地它独自坚持着自己的贞操,不动丝毫涟漪,不染丝毫尘俗,将水底的虬枝沉木、水藻水锦,将天上的薄云丽日、山岚清风,将身旁的雪峰幽谷、古树老藤……一一映在自己的怀中,映得那么明净,如同脱胎换骨一般,玉洁冰清,重新塑造了自己一番尘世沾惹的市俗庸俗、风骚矫情、浪声虚名、欲火利海……起码不敢在这里抖擞,而被这水洗却大半  ⑺九寨沟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人间流向天上,如何从现实流向神话,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启迪人类、净化心灵的艺术  ⑻九寨沟的水,是一种出世的艺术的水。

  ⑼日本黑田孝高在《水五则》中的第一则说:“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的,是水第四则说:“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情纳浊的宽大度量的,是水前则,可以送给都江堰的水;后则,可以送给九寨沟的水  1.第⑴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2.第⑴段画线句按常理应断句,你认为应该加入什么标点符号?作者为什么不加标点?  答:  3.给第⑵段文中空白处依次选择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喃喃细吟 珍珠四溢 柔情万缕  B.柔情万缕 珍珠四溢 喃喃细吟  C.珍珠四溢 柔情万缕 喃喃细吟  4.为什么说“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  答:  5.与第⑼段中“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情纳浊的宽大度量的,是水”一句相照应的是第 段的内容  6.你如何理解“水之经典”中“经典”一词在文中的含义?  答:  7.文中所写的都江堰之水和九寨沟之水各有性格,你更喜欢哪一处的水?为什么?  答:  (二十四)(20XX?桂林)  生命与气候  ⑴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主要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

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因此可以立即得出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⑵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到处都是将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节肢动物,它们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所以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  ⑶但是,植物进行了反击化石显示,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素使细胞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随着全球的植物大量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而不能吸收木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地球进入了严寒期  ⑷动物又通过进一步进化进行了回击,主角是白蚂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如何繁荣昌盛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物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高达今天的3倍,地球大部分地区酷热而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⑸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在6500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消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再次反击,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软土,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

事实上,草地生态系统含有的二氧化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  ⑹过去约4000万年来,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在草地的影响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200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⑺大约1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使地球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尤其是近百年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  ⑻也许,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着地球的大气环境,使气候能适应地球上生物生存进化的需要换句话说,地球的生物圈是在主动地调节环境,而不是在被动地适应环境果真如此,数十亿年的气候变迁不仅仅是太阳或地球的原因,生物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深深地参与其中了  (选自《科技日报》,有改动)  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2.本文主要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3.你认为文章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写出两种,并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  4.第⑻中加点的词语“也许”能否删除?为什么?  答:  5.本文中,植物吸收或保存二氧化碳有哪些方式?请分列出来  答:  6.作者说:“地球的生物圈是在主动地调节环境,而不是在被动地适应环境”,你认为正确吗?请联系生活实际加以说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