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荷马史诗,,本节的基本内容,一、荷马史诗的形成及基本内容 二、荷马史诗的思想内涵 三、阿基琉斯 四、荷马史诗的艺术特色,一、荷马史诗的形成与基本内容,古希腊文学为我们留下了两部伟大的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也译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它们产生于公元前九到八世纪,相传是盲诗人荷马根据流传在小亚细亚一带的史诗短歌整理而成,故称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最辉煌的代表,也是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史 诗,史诗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认为,史诗是指人类童年时代用诗歌体裁记录下来的古代神话传说和英雄事迹的长篇叙事作品,结构宏大,充满幻想和神话色彩 另一种解释认为,史诗是指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全体人民参加的历史事件和人民多方面生活的叙事作品这两种特点,荷马史诗都兼而有之它既是人类童年的叙事诗,充满了幻想和神话色彩,而又反映了全体希腊人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情操,是古希腊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荷马其人,关于荷马,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千百年来争论不休,其生平,除了史诗,没有更早的记载 传说荷马是个盲乐师,经常带着竖琴在希腊各地咏唱特洛伊战争里英雄事迹的诗歌和《奥德修纪》第八卷中所写的老乐师差不多。
荷马史诗的成书情况,荷马根据民间口头创作收集整理的史诗,代代相传,到了公元前6世纪才形成文字公元前3到前2世纪时,由亚历山大的学者将两部史诗均编订为24卷,这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荷马史诗最早的定本 史诗与作家文学的不同,不是某人一时一地之作,由口头创作开始,然而流传,后不断经过个人和集体的再创作而形成大致内容,荷马史诗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也译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其内容均取材于有关特洛伊战争的一些传说 特洛伊战争的起因: 不和的金苹果,特洛伊帕里斯王子,帕里斯与海伦,,特洛伊之战,帕里斯与海伦的私奔,激起了希腊各部落的公愤,他们组成希腊联军在统帅阿伽门农的带领下,调集了10万大军,渡海攻打特洛伊,战争一打就打了10年神祗的立场,荷马史诗描写特洛伊战争分了两个层次,人间战场是希腊人对抗特洛伊人,天上战场是俄林波斯的众神各助一方 以赫拉、雅典娜为代表的神支持希腊人,以阿波罗、阿芙洛狄忒为代表的神支持特洛伊人尽管天上人间都在打仗,但它的主体是写人妇女在战争中的作用,在古代欧洲历史上,有很多历史家和文学家描写的以妇女为导火索的战争比如:特洛伊战争的导火索是海伦被抢引起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希波战争的导火索也是由于希腊人和异邦互抢妇女引起的;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阿卡奈人》中说伯罗尼撒战争爆发的原因也是妇女被抢。
其实质:父权制社会争夺财富和荣誉的一种表现伊利昂纪,也称《伊利亚特》,描写的是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特洛伊城也叫“伊利昂城”,史诗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 《伊利昂纪》没有叙述战争的起因及过程,只集中描写了战争第十年的最后51天,以阿基琉斯的两次愤怒为主线,描写了希腊与特洛伊人 的最后苦战阿基琉斯的两次愤怒,史诗以阿基琉斯的两次愤怒为情节枢纽 第一次愤怒为我们拉开了战争的帷幕,第二次愤怒使战机急转直下,突出了阿基琉斯在希腊联军中的决定性作用帕特洛克罗斯之死,,赫克托耳之死,西方古代习俗规定,战死的人要准许安装,以表对神明的敬畏和对死者的尊重阿基琉斯拖尸泄愤违背了古代战争的规定和习俗,激起天怒人怨 特洛伊老王亲临阿基琉斯帐下,要求归还儿子赫克托耳尸体阿基琉斯同意,并停战12天给予厚葬的时间史诗也在赫克托耳的葬礼中结束,全诗15693行木马屠城,,奥德修纪,也译为《奥德赛》,题名愿意“奥德修斯的战争”,写了伊达卡国王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历经10年的冒险才回到家的故事 在回家的旅程中,其先是遇到风暴,又遇到独眼巨人,到过女巫岛,游历了地狱,遇到过海妖,以及人头鸟身的怪物等等,历尽艰辛才回到故乡。
回乡后,和儿子杀死求婚者,和忠贞的妻子佩涅洛佩始团聚奥德修斯的历险和回家,,,忠贞的佩涅洛佩,奥德修斯与妻子佩妮洛佩团聚,荷马史诗的思想内涵,荷马史诗,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极为广阔地描绘了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希腊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道德习俗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其思想内涵具体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表现了古希腊人崇尚勇武的英雄主义精神,把“战争”当做展示英雄性格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阿基琉斯,阿基琉斯,阿基琉斯是一个单纯任性的古代英雄的典型,也是古希腊人理想的英雄形象 “长篇史诗的人物应该是民族精神的充分代表,但主人公主要应该以自己的个性表现民族力量的充沛,民族根本精神的全部诗意 ——别林斯基,阿基琉斯的性格特征,1、渴望战争、渴望冒险的英雄性格,愤怒时有表现出强烈的任性和残忍悲痛愤怒的阿基琉斯,阿基琉斯拖着赫克托耳的尸体,阿基琉斯的性格特征,2、天真、温和、善良 3、对个人荣誉和尊严的敏感意识,即重视个人的荣誉尊严 其性格核心:个人本位意识 “这是一个人!高贵的人格的多方面性在这个人身上显出了它全部的丰富性 ——黑格尔,,普里阿摩斯恳求阿基琉斯赎回儿子尸体,阿基琉斯: “我随时愿意迎接死亡,只要宙斯和其他的不死的神明决定让它实现。
强大的赫拉克勒斯也未能躲过死亡……如果命运对我也这样安排,我愿意倒下死去,但现在我要去争取荣誉 ——《伊利亚特》(罗念生译),阿基琉斯之踵,讨论:阿基琉斯作为古希腊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英雄形象,为什么史诗要在他身上设置这样一个致命的弱点呢?是作者的疏忽,还是精心安排呢?,奥德修斯——智多星,英雄顽强、战斗不息而又智慧过人的古代英雄形象奥德修斯艰难的回家之旅,赫克托耳——性格完美的悲剧英雄,阿基琉斯与赫克托耳,,Honor the gods, love your women, and defend your country! 敬奉自己的神明, 热爱自己的女人, 保卫自己的祖国! ——赫克托耳,崇尚勇武的英雄主义精神,《伊利昂纪》中的战争观念:作为世界文学史中一部较早的有关军事战争题材的巨著,它与其他有关军事题材作品中的战争观念不同古今中外的一些军事题材作品往往对参战双方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史诗把战争当作既光荣又有利的事业,对战争的双方都作了热情的歌颂与肯定,没有涉及今人关于战争道义的是非观念,也无谓正义与非正义之说,表现了古希腊人对勇武精神的尊崇我也在考虑这件事情,夫人但是,如果我向懦夫似的躲避战斗,我将在特洛伊的父老兄弟面前,在长裙飘摆的特洛伊妇女面前,无地自容。
我的心灵亦不会同意我这么做我知道壮士的作为,勇敢顽强永远和前排的特洛伊壮勇一起战斗,替自己,也为我的父亲,争取巨大的荣光 ——赫克托耳,荷马史诗的思想内涵,2、通过英雄形象的描写,肯定了人的现世生活,表现了古希腊人个体本位的文化价值观念 3、通过对众神的描写,表现了古希腊人古朴的哲学观和人文意识 4、通过描写人与命运的冲突,表现了古希腊文学和文化中的悲剧意识史诗中的悲剧意识,用有限的生命抗拒无限的困苦和磨难,在短促的一生中使生命最大限度地展现自身的价值,使生命在抗争的最炽烈的热点上闪耀出勇力、智慧和进取精神的光芒,在赴汤蹈火的实践中,把对生命的热爱之情上升为对人生价值的追寻——这便是古希腊人的人生观,也是西方“悲剧意识的源头”荷马史诗的艺术特色,1、史诗结构精巧而完整 2、在人物塑造上,善于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了众多英雄形象 3、采用了客观叙述的手法,明晰、快捷、生动灵活而不失沉稳与庄严 4、语言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民间文学特色 如“荷马式比喻”荷马式比喻: 荷马史诗中的诗句流畅自然、优美动人,其比喻生动形象,被后人赞誉为“荷马式比喻”其特点是从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中选取比喻,如狩猎、农事等,生活气息浓郁而想象力丰富,既朴素简洁,又丰富多彩。
这种比喻既增强了读者的现实感,有获得了形象生动的效果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之战,那个头盔闪亮的伟大的赫克托耳第一个说话:“我的阿喀琉斯爷,我已经绕着这普里阿摩斯的伟大城市被你追了三匝了,没敢停下让你近身可是现在我不再逃跑了我已经下了决心跟你个对个地打,或是杀了你,或是被你杀可是咱们先来谈一谈条件,你叫你的神作证,我叫我的神作证——没有哪一种契约能有比这再好的担保人如果宙斯让我活下去,我把你杀了,那我保证决不在你的身体上头施行习惯所不批准的暴行我所要做的,阿喀琉斯,就只从你身上把你那套辉煌的铠甲剥下来然后我就把你的尸体交给阿开亚人去你对于我也愿意这样做吗?”,那捷足的阿喀琉斯恶狠狠地对他看了一眼,回答道:“赫克托耳,你一定是发疯了,还要来跟我订条约呢狮子不跟人来讲条件,狼也不跟绵羊分庭抗礼的——他们始终是仇敌你和我也是这样友谊在我们之间是不可能的,而且不到我们倒下一个来,拿他的血去让那顽强的战神吃个饱,也决不会有任何方式的休战所以,孤凄你所能够有的任何勇气来吧这是你显出你的枪法和胆量的时候了现在帕拉斯 雅典娜正在等着拿我的枪来打到你,任何东西都救不得你了你曾经用你的矛子折了我的那些个朋友,使我伤了那么大的心,这一刻儿你要把这些债一总偿清了。
中西诗歌传统的比较,《荷马史诗》与《诗经》比较: 叙事性与抒情性 虚构性与写实性 原因:民族文艺观的不同,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季路)曰:“敢问死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