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县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综合改革规划为实现全县中小学校布局合理,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布局调整工作得到学生、家长、社会普遍认同的目标,根据《广西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全区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和《宾阳县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文件精神,特制订本规划一、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创建标准化、规范化寄宿制学校为手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设校,处理好需求与可能、数量与质量、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以《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为依据,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推进,切实提高义务教育规模、办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健康发展二)工作原则政府统筹,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合理布局,优化配置;改善条件,确保入学;试点引领,同步推进;提高质量,群众满意布局调整规划必须与当地实际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与危房改造和校舍维修长效机制相结合,与人口变化趋势相结合,与建设寄宿制学校相结合,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扎实推进布局调整工作。
二、工作任务(一)学前教育建设任务2011—2015年,新建宾州镇中心幼儿园等32所公办幼儿园和改扩建宾阳县幼儿园,建设面积81290平方米,添置设备设施5169台(套),计划投入资金10104万元二)撤并学校工作任务1.小学阶段2011—2015年,撤并新桥镇第二完小等38所完全小学,撤并陈平乡石义教学点等71个教学点2.初中阶段2011—2015年,撤并宾州六中、宾州七中、宾州八中、陈平初中、高田中学、太守初中、大仙初中、三塘初中、四镇初中、武陵镇中、马王初中、中华初中、甘棠镇中、王灵初中等14所初中3.高中阶段2011—2015年,撤并武陵中学和甘棠中学高中部三)改扩建学校工作任务1.小学阶段2011—2015年,改扩建宾州镇永武完全小学等158所小学,建设面积平方米,计划投入资金24902.6万元2.初中阶段2011—2015年,改扩建民族中学等22所初中,建设面积平方米,计划投入资金16010.05万元3.高中阶段(含县职校)2011—2015年,改扩建宾阳中学等6所高中,建设面积81867.9平方米,计划投入资金8506.1万元四)实验教学装备及信息化建设等任务1.2011—2015年,添置芦圩完小等188所小学图书册;多媒体设备1131套,计算机6738台,课桌20552套,计划投入资金13031.48万元。
2.2011—2015年,添置民族中学等20所初中图书册;多媒体设备266套,计算机1490台,课桌椅14600套,计划投入资金 3216.8万元五)教师周转房建设任务2011—2015年,完成思陇中学10等所学校教师周转住房建设,总建筑面积24768平方米,其中加固面积5553平方米,新建面积19215平方米,计划投入资金2554万元三、工作安排(一)学前教育建设工作1.目标:用2—3年时间,各乡镇充分利用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富余校舍,举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村级幼儿园全县实现创建1所以上自治区示范幼儿园,每个乡镇建设1所以上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2.主要措施:(1)加强领导成立学前教育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加大组织力度,确保学前教育各项规划落到实处,做到财政资金落实、规划用地落实2)统筹规划合理调整幼儿园布局,充分利用闲置校舍,改建、扩建幼儿园;通过对中小学富余教师培训转岗为学前教育教师3)加大投入落实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争取国家、自治区、南宁市财政支持资金以及多渠道、多形式吸纳社会资金城市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除文件规定的用途外,倾斜于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机制改革工作,并逐年增长4)做好改扩建项目储备库及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做到上级下达的项目建设资金尽快进入项目建设招投标工作,确保工程按时开、竣工。
5)严格施工管理各相关部门要依法监督、验收,各项目学校落实管理人员,参与全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6)加强督查,确保工程按时完工7)强化管理,严格幼儿园准入审批和年检制度,加强督导评估工作,不断提高整体办园质量3.时间要求(1)2011年6月,完成相关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规划工作2)2011年下半年,完成相关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总评规划以及改扩建项目的初步设计工作3)2011—2012年,完成新建宾州镇中心幼儿园等13所公办幼儿园和县幼儿园改造建设工作4)2013—2015年,完成新建武陵镇中心幼儿园等19所公办幼儿园和县幼儿园改造建设工作4.落实单位:县教育局、县编办、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国土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有关乡镇政府、有关乡镇中心学校二)撤并学校工作1.目标:按照“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教学点向行政村集中”的教育结构布局调整总体思路,通过三到五年建设,力争实现规模办学,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基本消除大班额现象,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初中每班不超过50人2.主要措施:(1)加强领导各乡镇要成立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撤并学校工作,协调解决撤并学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加大宣传力度各乡镇政府、中心学校以及相关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争取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确保社会稳定3)各乡镇中心学校及相关学校提前做好撤并学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的对接工作,确保学生上学、学习、生活等的正常安排4)集中资金,优先安排合并学校校舍建设项目,按时保质完成校舍改扩建任务,确保学校教育教学正常运行5)落实家庭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3.时间要求(1)2011年6月,完成撤并学校的调查、论证、规划、宣传动员等工作2)2011—2015年,完成撤并新桥镇第二完小等38所完全小学和陈平乡石义教学点等71个教学点,撤并宾州六中等14所初中,撤并武陵中学和甘棠中学高中部任务4.落实单位:县教育局、各有关乡镇政府、有关乡镇中心学校三)改扩建学校工作1.目标:坚持“先建后撤”的原则,集中财力,优先安排合并学校校舍改扩建项目资金,并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规划(2010—2020年)》要求,完成相关学校改扩建任务,满足合并学校教育教学需求,确保撤并学校工作顺利进行同时,通过三到五年有计划有步骤地改扩建校舍,使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生活、公共用房达到国家标准,实现义务教育校舍安全达标。
2.主要措施:(1)加强领导各乡镇要成立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校舍改扩建工作,协调解决校舍改扩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2)集中财力,按照撤并学校的先后顺序,安排合并学校校舍改扩建项目,按时保质完成校舍改扩建任务,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需求,确保学校教育教学正常运行3)及早做好改扩建项目储备库及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做到上级一下达项目建设资金就可以进入项目建设招投标,确保工程按时开、竣工4)严格施工管理各相关部门要依法监督、验收,各项目学校落实管理人员,确保工程质量5)加强督查,确保工程按时完工3.时间要求(1)2011年6月,完成相关学校规划工作2)2011年下半年,完成全县中小学校校园总评规划以及涉及改扩建学校相关建设项目的设计工作3)2011年至2015年相关建设项目也相应在当年完成4.落实单位:县教育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县国土资源局、县环保局、有关乡镇政府、有关乡镇中心学校、有关学校四)实验教学装备及信息化建设等工作1.目标:添置装备,使义务教育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课桌椅等配备达到国家标准;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到2012年,生机比达到32:1,50%的班级完成“多媒体进课堂”设施建设。
2.措施:(1)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发布<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等四个教育行业标准的通知》(教基〔2006〕16号)精神,科学安排实验室用房、配套附属用房、图书阅览室用房以及专用教室用房,配套好附属设施,按照国家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和图书馆(室)藏书要求,配足仪器、装备、图书、课桌椅,保障中小学教学及常规实验的正常运转2)进一步统计、核实全县中小学普教仪器装备、图书配备、电教设备报损报废情况,积极争取区、市电教装备主管部门的设备和经费支持3)加大投入,提高每百名学生计算机拥有比例和信息技术教育普及程度3.时间要求2011—2015年,完成民族中学等20所初中和芦圩完小等188所小学实验仪器(含实验室仪器及图书)、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装备工作4.落实单位:县教育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各乡镇政府五)教师周转房建设工作1.目标:用三到五年时间逐步改善教师住房条件2.主要措施:(1)加强领导成立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教师周转房改扩建工作,协调解决教师周转房改扩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2)节约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富余校舍改建成教师住宅3)统筹财力,按照轻重缓急,安排各镇教师周转房改扩建项目,按时保质完成校舍改扩建任务。
4)及早做好教师周转房改扩建项目储备库及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做到上级一下达项目建设资金就可以进入项目建设招投标,确保工程按时开、竣工5)严格施工管理各相关部门依法监督、验收,各项目学校落实专管人员,确保工程质量6)加强督查,确保工程按时完工3.时间要求(1)2011年6月,完成相关学校教师周转房规划工作2)2011年下半年,完成相关学校教师周转房总评规划以及改扩建项目设计工作3)2011—2015年,完成思陇中学等10所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任务4.落实单位:县教育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县国土资源局、县环保局、有关乡镇政府、有关乡镇中心学校、有关学校四、工作措施(一)加强领导为加强对全县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综合改革规划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县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综合改革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担任组长,分管教育、建设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教育、住建、发改、财政、国土等部门的主要领导为成员,全面协调、落实全县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综合改革规划建设工作各乡镇、各相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工作落实二)加强资金筹措实施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综合改革规划涉及面广,需要大量的经费,必须积极筹措资金。
一是用好中央、自治区安排的各种专项资金;二是争取国家、自治区和南宁市项目、资金支持;三是县财政安排专项经费;四是整合全县教育资源筹措资金;五是多渠道、多形式争取社会力量支持为确保全县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综合改革规划建设工程资金发挥其最大作用,县财政局、教育局要设立“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综合改革规划建设工程”等资金专户,全县所有专项工程项目资金统一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由财政部门监督使用;项目工程资金的拨付按工程进度报县教育局、财政局核实后逐级拨付到位工程竣工后,由县审计局依法对工程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工程结算审核三)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实施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综合改革规划建设工作是一项惠民工程,事关千家万户要树立“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的质量观,加强工程质量监督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基础建设程序履行报批手续,坚持按规范操作程序办事,由项目学校申请,经县教育局审查后,报县发改局立项,并坚持先勘探,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