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心理学主编主编主编主编@@@@时容华时容华时容华时容华副主编副主编副主编副主编@@@@李凌李凌李凌李凌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展望导入 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学和心理学两门学科中分化出来的一门新的学科 关于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很多学者都同意美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家霍兰德的““三阶段三阶段””理论1976年,霍兰德在他的《社会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一书中提出,可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划分为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和社会分析学和社会分析学三大阶段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社会心理学界与之对应,提出了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孕育阶段、初创阶孕育阶段、初创阶段和确立发展阶段段和确立发展阶段的观点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早期孕育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初创第三节•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确立第四节•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第五节•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新趋势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早期孕育一、导入 这是社会心理学形成前的准备阶段,基本特征是根据权威的思辨和社会准则来阐明人们的社会行为 在此期间,“社会心理学思想同一般的心理学思想的见解紧密相连,因此很难把’纯’社会心理学观点划分出来”。
社会心理学的很多问题,最早主要是由哲学家提出来的主要有以下两种基本观点:ü立场一 古希腊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为代表 后18世纪德国的康德和法国卢梭进行发展ü立场二 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社会心理学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卢梭专栏专栏3-1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初创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在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 ——“社会经验论阶段”n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进步和由此带来的整个指标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的发展,许多学科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n这一时期,与阐述人及人类社会本质有关的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都发展建立起来,这也为作为其交叉学科的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提供了合适的土壤一、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标志n前奏1859年德国拉扎鲁斯和施坦塔尔,《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1875年德国舍夫勒,《社会躯体的结构及其生活》1894年美国斯莫尔等人,《社会学概论》1897年鲍德温,用“一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为副标题发表著作1898年发过塔尔德,《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虽然这些著作都较早沿用了“社会心理学”的提法,但由于都不是系统的专著,所以不能作为社会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对于社会心理学形成与发展有更大影响的还是那些经常探讨社会心理问题的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所作的贡献 两种传统:从社会学角度进行研究的传统;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的传统两种传统从社会学角度进行研究的传统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的传统n两种传统由塔尔德、黎朋和罗斯等社会学家发展起来,主要研究人们面对面地互相作用对其行为的调节过程,这一传统中注重模仿、暗示、同情等概念学者学者主要理主要理论塔尔德“模仿律”来解释人们的社会行为,认为模仿是产生一切社会现象的原因黎朋“暗示”,认为在社会情境中,若人们的无意识冲动占上风,就会发生暗示作用,容易导致“群众”的盲动罗斯强调各种社会控制形式的作用,认为这是巩固社会和团体生活所必需的1908年发表《社会心理学》命名的教科书n从社会学角度进行研究的传统 以英国的心理学家麦独孤为代表 麦独孤在1908年发表了《社会心理学导论》一书,书中以本能为中心建立社会心理学体系; 认为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都来源于本能,而人的本能是先天遗传而来的,是人们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与动力; 个人人格在最初只是一些先天的本能,靠社会加以培养和发展;个体的本能有逃避、好奇、生殖等十多种。
n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的传统n1908年,由于罗斯和麦独孤著作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年,由于罗斯和麦独孤著作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从此诞生了而且,社会学和心理学作为社会心理学的独立学科从此诞生了而且,社会学和心理学作为社会心理学的““双亲双亲””的地位,也得到充分体现并一直延续至今的地位,也得到充分体现并一直延续至今二、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直接理论来源n前言 如果不以上述个别人物和事件为线索来考察社会心理学的形成,那么,可以说,社会心理学有三大直接的理论来源,即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和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它们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最初形态德国德国民族心理学法国法国群众心理学英国英国本能心理学三大直接三大直接理理论来源来源(一)德国的民族心理学n早期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中,最早以社会心理现象作为讨论的中心课题的,是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派 德国哲学家拉扎鲁斯和语言学家施坦塔尔 1859年,创办《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发表《民族心理学序言》,成为民族心理学的创始人 注重民族的风俗习惯,企图通过研究民族精神所产生的语言、风俗、宗教、神话、艺术、法律等社会现象来研究人们的社会心理活动,揭示民族精神活动的规律。
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主要贡献主要贡献 冯特自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冯特认为较高级的心理过程,包括复杂思想,其特性都是“太过变化不定,因而不适合做客观观察的主体”所以对其的研究应该由民族心理学来担当 冯特指出,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是民族精神,社会与文化的心理学应该称为民族心理学 1900年到1920年,集前辈之大成并加以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冯特完成了10卷本的《民族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之父实验心理学之父————冯特冯特专栏专栏3-21)民族心理学开始从社会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从而冲击了当时脱离社会孤立地研究人的心理的传统心理学;2)民族心理学开始从社会心理学的立场来研究民族文化,把个人的心理发展和客观的文化因素紧密地联系起来;3)民族心理学把研究重心集中在对社会心理现象的分析,而不是仅仅孤立地分析人的心理因素n我国学者孙本文(1946)认为民族心理学对以后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表现为三个方面三个方面:n民族心理学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走向衰落和分化n民族心理学的另一个发展趋向,是在20世纪初,在文化人类学的带动下,开辟了实地研究的方向,逐步发展变为比较文化社会心理学。
(二)法国的群众心理学n定义n代表人物 以群众的心理作为研究对象,对群众和公众的时尚、风俗、舆论、传说等社会现象所表现出来的共同行为进行研究 主要观点,社会生活中人们共同的心理现象是由于暗示与模仿的结果这派理论又称为暗示和模仿理论,被称为“ ” 达尔德,1890年,提出““社会就是模仿社会就是模仿””专栏专栏3-3(三)英国的本能心理学n主要内容n代表人物 本能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用本能来解释社会心理现象是从麦独孤开始的 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出版后,一些社会科学界和社会心理学家都以他的本能心理学理论作为阐述人类的行为的根据,后来的心理学家桑代克、杜威等都曾支持过麦独孤的本能论,认为社会心理学与本能有密关系 麦独孤对社会心理学应研究在社会情境下个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主张以及其他的一些论述,对社会心理学有所影响 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1920年移居美国)专栏专栏3-4第三节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确立Ø20世纪20年代是建立阶段Ø特征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伴随着各种实证手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完成了其在整个发展历史上最具革命意义的伟大转折,大踏步地走向科学。
这是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接待,也是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确立阶段, 即所谓的““社会分析阶段社会分析阶段 由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转变为定量,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和个体研究,并从普通论转变为特殊论一、社会心理学的早期实验与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立Ø早期代表人物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20-30年代,许多社会心理学学家致力于团体对个人行为影响的研究心理学家心理学家主要主要贡献献特里普利特1897年《美国心理学杂志》发表社会心理学实验报告,表示团体工作效率比个人效率高梅奥在学校教育领域研究,发现学校内群体作业,比在家中单独作业有效莫德1920年《实验群体心理学》,认为人们的认识受群体影响不大,而情绪、动作、意志受团体影响很大F.H.奥尔波特进行“社会促进”实验,得出合作群体中存在的社会刺激,会使个人工作在速度和数量方面有所增加19241924年,年,F.H.F.H.奥尔波特的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成为成为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经典著作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经典著作专栏专栏3-5二、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发展Ø发展的历史根源 F.H.奥尔波特所引起的实验方法和某种程度上由他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所激起的小群体和个体研究的热潮,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的主导趋势。
而且,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萧条和社会的动荡不安,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家对领导、舆论、谣言、种族关系和价值冲突等问题的重视,并加以研究,使得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也进一步涉及社会问题Ø代表人物20世纪30年代•勒温•群体动力学方面研究20世纪40年代•二战影响•研究课题倾向信仰、偏见、劝导和宣传问题20世纪50年代•费斯廷格•认知失调理论20世纪60年代形成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和众多分支学科美国心理学家谢利夫美国心理学家谢利夫德国德国 勒温勒温图图3-6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l导入l主要分为三大阵营 社会心理学确立之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不同国家和地域,由于其历史、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分别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也为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同的贡献 美国社会心理学 欧洲社会心理学 中国社会心理学美国社会心理学中国社会心理学欧洲社会心理学一、美国社会心理学l导入 由于二战排犹的原因,大批优秀犹太学者跨国转移 正是勒温、海德尔等杰出学者的加盟,美国社会心理学中行为主义的霸主地位开始瓦解,一种认知主义的研究框架和路径开始产生革命性的影响,由此形成了当代社会心理学的主流形态; 第二,战争环境,为社会心理学者和其他社会科学学者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社会实验室和研究场景,社会心理学者开始获得“社会工程师”的社会角色。
1.许多大学的心理学系和相关系科都开设社会心理学课程,并同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成为心理学的主干学科2.机构庞大根据美国心理学学会(APA)官方网站公布的最新信息,作为其第8分支,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SPSP)已拥有4500度会员,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和人格心理学的组织3.科研拥有享有盛誉的社会心理学家,出版了许多社会心理学专著;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同学校、精神病院、工矿企业和家庭都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开展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果4.影响不仅在国内有很大影响,而且在国外的影响也很广泛,美国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向英、法、日、中等许多国家输出l美国社会心理学现状l美国社会心理学的主要取向是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在研究方法上有以下四个特点:(一)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哲学基础(一)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哲学基础(二)采用现代最新技术(二)采用现代最新技术(三)心理学化的研究倾向(三)心理学化的研究倾向(四)忽略普通理论的研究(四)忽略普通理论的研究美国是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发源地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实验室实验,往往会采用最新科技成就记录、搜集并加工资料近年来,美国社会心理学越来越“心理化”。
心理学化”亦称“非社会化”美国一般的社会学科都不太重视理论研究,否定“大”理论专栏专栏3-7专栏专栏3-8二、欧洲社会心理学l发展 欧洲是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策源地,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学者为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早期理论的形成都作出过巨大贡献 以2001年出版的欧洲《社会心理学手册》为标志,欧洲社会心理学已成功地解构美国社会心理学的霸权地位,并和美国社会心理学一起成为当今世界社会心理学的主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变成“美国殖民化”的社会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1969年成立欧洲社会心理学协会20世纪80年代关注在群体基础上研究群际关系、社会认同和社会影响20世纪90年代欧洲社会心理学独特的社会关怀,已融入美国当代社会心理学的 研究l欧洲社会心理学的主要论点(一)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一)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二)重视理论研究(二)重视理论研究 他们认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成就不在于它的方法和理论的精巧,而是因为它能面对美国的社会问题,因此,欧洲社会心理学也应当面对自己的社会问题 欧洲社会心理学家更注重社会行为以及社会联系 他们认为,传统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方法,仅在实验研究的平面上看不到所 研究的问题和社会各个方面有什么联系,所以应该重视理论研究。
这种理论不应该是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它把“材料”绝对化,把实验看作是“科学的最高标准”,如按照实证论来解释,将导致对理论知识的严重估计不足专栏专栏3-9.1专栏专栏3-9.2专栏专栏3-9.3(一)(一)中国大陆的社会心理学中国大陆的社会心理学中国大陆的社会心理学中国大陆的社会心理学(二)(二)中国台湾的社会心理学中国台湾的社会心理学中国台湾的社会心理学中国台湾的社会心理学(三)(三)中国香港的社会心理学中国香港的社会心理学中国香港的社会心理学中国香港的社会心理学 理论移植理论移植 组织建构组织建构 改造发展改造发展三、中国社会心理学l内容 社会心理学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从先秦诸子起,历代学者就相继提出了许多有关社会心理学的思想和观点 作为一门学科,它是随着西方社会心理学的传入而在中国逐步发展起来的 与苏联相似,现代社会心理学在中国也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一)中国大陆的社会心理学l20世纪20年代l20世纪40-50年代l20世纪50年代后l20世纪80年代l20世纪90年代后l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随着西方重要著作的翻译,中国学者依据中国实际也相继展开有关社会心理问题的探讨。
20世纪40-50年代吴江霖、林传鼎、曾性初等分别对习俗中的J曲线分布、中国人的表情模式、奖惩的相对效果律等曾作专门研究,在国际上也产生了一定影响1946年社会学家孙本文出版大学教科书《社会心理学》是同时期最高成就20世纪50年代起在苏联的思想影响下,中国大陆也否定了社会心理学,且停顿的时间更长直到1979年5月3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王极盛的《建议开展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短文,预示这门经历了30年不公正对待的学科即将获得新生20世纪80年代此时期的中国大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一个理论移植、组织建构和改造发展的过程l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至今,中国大陆社会心理学得到更为迅速的发展,学科队伍不断壮大,学科力量显著提升,学术研究也成果丰硕20世纪世纪80年代起中国大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年代起中国大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过程三个过程中国社会心理学重建的第一步是有选择地引进西方的社会心理学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主要方式是理论培训和内化理论移植自1982年成立中国社会心理研究会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天津等省市相继建立地区性的社会心理学学会1990年创办《社会心理研究》学术刊物。
组织建构这时期的研究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对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假设的比较验证性研究二是改革开放环境中大群体社会心理的调查与研究改造发展专栏专栏3-10专栏专栏3-11务虚多、务实少论证意义多,具体操作少讨论、提倡多,切实研究具体课题少感悟性研究多,规范性研究少浮光掠影、泛泛而谈者多,兴趣持久、深入扎实的少孤立、个别的研究多,讨论、批评、争鸣少缺乏理论,缺少概念的创新和修正,较少模型、结构图或“流程图”l问题与不足l著名学者石秀印等人指出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若干诟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二)中国台湾的社会心理学l50多年历史,经历四个时期反省1981年以后成长1971年——1980年奠基1961年——1970年草创1949年——1960年社会心理学研究与人格心理学联系研究焦点从人格偏向社会心理和行为专栏专栏3-12(三)中国香港的社会心理学l同台湾地区相比,香港社会心理学的起步稍晚,大约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主要有三条线索第一条线索•属早期研究•当时心理学在香港尚未独立成系,研究者主要是在港生活的外国人第二条线索•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香港本地学者从欧美留学返港而开始第三条线索•20世纪80年代初•倡导从中国文化入手探讨中国人的社会心理的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运动,与台湾学界形成呼应。
专栏专栏3-13第五节 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新趋势²导入 在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百年进程中,有让人耳目一新、充满信心与期望的辉煌;也有捉襟见肘、难孚众望、遭受质疑的痛苦和沮丧;当然,更有反躬自省、兼容并蓄、自我完善的探索和努力,这既是一个学科自身成长的一、对实证主义的反叛,后现代社会心理学兴起²导入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随着人类知识的空前膨胀,科技的高视阔步导致了合法化危机,这一状况反过来深刻地规范、影响着人类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模式,从而为包装社会心理学在内的诸学科的后现代转折提供了社会文化的氛围, 因此,社会心理学的变动,只是“一个更大及更深远的人类知识及文化转变的一部分”²四大基本原则确实有一个“可能”被探讨的世界,即有一个基本的研究领域在属于我们的那个基本的研究领域中找到具有普遍性的特性,都想在实证的基础上建立起某些具有广泛的预测能力的理论框架,并据此来预测人类的社会行为在基本研究领域中找出普遍性的特性,最可靠的就是实证的方法,尤其是那种可以对变量加以严格控制的实验法;当我们使用实证的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时,我们会建立起一套非常可靠并且是中立的真理²在1988年的报告中,格根针对他所概括的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四大特征而相应地为后现代时期的社会心理学者作了如下设计:开始认定科学都有一个基本的研究领域存在,无形中就会将本身并未能排除偏见的那些论述客观化。
每一位研究者在从事自己的研究时,都开始考虑起进行研究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后现代时期的学者已不再将“方法”视为神圣的追求,相反,人们认为方法往往成了一种误导他人去认可自己、将自己的想法合理化的工具同样由前三项变动可以推知,后现代时期的学者对真理的看法已完全不同于以前,并且他们开始对实证研究是获得真理的必然途径的信念发生怀疑二、对学科霸权的反叛,本土社会心理学的兴起穆加达姆依据对学科的影响力及创造力的不同,把心理学包括社会心理学划分为三个世界三个世界美国社会心理学•第一世界欧洲发达国家心理学•第二世界发展中国家心理学•第三世界²本土心理学的潮流兴起于对西方心理学的唯一合理性和普遍适用性的质疑和挑战²体现在三个重要的努力方向:努力方向之一•反思和批判西方心理学努力方向之二•挖掘和整理本土的传统心理学资源努力方向之三•创立和建设本土的科学心理学◆ 理解社会心理学的四个基本理论;u明了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原则的主要内容;u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掌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包括哪4方面步骤本章小结1.西方社会心理学发展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2.在借鉴美国心理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中国社会心理学本土化提供建设性意见。
课后拓展课后拓展思 考 题拓展阅读谢谢谢谢观赏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