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盆景研究展示交易园(暂定名)一、 项目分析 1、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盆景展示园位于将来的“城市绿谷”北侧,原为芦泾港苗圃所在地,西接水厂,南邻陈氏花园,东依芦泾路园区地理位置优越,风景秀丽拟将此规划成以盆景研究展示交易为主导的专类公园2、自然状况:1)公园现状地块近长方形,长500米,宽250米左右,南侧被水厂分割出一不规则地块,加上西北侧苗木储备基地,总用地面积13公顷,2)园内原有植被主要为苗圃,绿化覆盖率在90%以上3)园区地处港闸区西北角,周边多为农户田地,环境幽雅清静,四面环水,十分适宜开展休闲度假及水上游憩活动4)园区与陈氏花园一河之隔,是港闸片区规划的一个重要旅游点,交通便捷,景观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二、 规划设计依据1、《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2、《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3、《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年版)4、提供的红线范围图及其它相关规范三、设计原则1、严格遵循“统一规划,有序保护,合理开发,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的原则2、充分展示游览内容的休闲性、娱乐性、参与性和观赏性,满足游人需求3、通过通派盆景精品的展示研究充分挖掘南通独特的地域文化。
4、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状水系及自然地形,合理布局5、充分利用优势的自然景观资源,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保持区内良好的生态环境四、设计定位本园以通派及各大流派盆景展示销售、研究制作为主要景观特色,具有休闲度假、游乐观光、科普教育等功能的城市专类公园五、空间布局1、化直为曲在布局上采用纵横交错的手法划分景区,使观赏线和空间化直为曲,化单一为多样2、化有限为无限用绿化把周边环境隐掩,让人感到空间无限,通过园内绿丛与园外芦泾路上古朴苍劲的老树相互交融及园区绿地与周边绿地视线互通,从而把游人视线引向无际的天地3、空间对比通过组织各种大与小、开朗与闭琐、明与暗,以及不同的情趣空间,给人以不同的感觉,从而产生丰富的空间景观 4、开辟空间的渗透线①建筑运用窗景、长廊、花格、景门,从一个空间透视另一个空间的景物②有意识地开辟透视线,加深景观的层次③通过借景,对景,框景手法,增加景深5、变化视点通过地势改造及建筑的层高处理,提高或降低视点来变化观景点六、功能分区园区结合自然地势水系,由南向北自然从开敞到私密的过渡,根据特性将区块划分出不同功能的活动空间,在不同的空间区域细化景观内容,真正做到景观设计的合理性,使每个功能分区的定位更加准确,最终形成“两轴,两环——五区,八景”的布局。
两轴——由主入口引申两条轴线,增加园区的进深,一条建筑轴线盆景花卉展示区,一条水轴形成生态观光区两环——建筑群落之间折线通道,沿湖而设的环形主园路五区——入口广场区分主入口、次入口,占地面积约12000平方米主入口内建有古典景墙、绿岛、景石、银杏树阵等景,并预留6000平方米大型生态停车场次入口内建有艺术花坛、小型停车场等,与科研中心合为一体入口广场是公园游人集散中心,宜展示南通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通派盆景意境深远、奇丽幽雅的特点盆景展示陈列区位于主入口左侧轴线上,以粉墙青瓦,淡雅朴素的古典园林建筑造景,内部陈设通扬苏等各大流派的精品盆景,盆景销售科研区销售区沿湖而设,主要以展示销售,制作为主,游人驻足于此,可以充分体验盆景每一步的制作过程,增强互动性,科研区与次入口办公用房合为一体,主要研究引种驯化、培育花卉的新品种为主花卉展示区——分室内与室外两大块展园,室内以热带,南方花卉为主 室外展区球根宿根花卉大面积布置,甚为壮观生态观光区——设置亭、台、廊、架等景观设施,增强园区的可游性,也作为整个园区规划的远期范围八景——主要包含在生态观光区内,玉兰大道——南通市树广玉兰一线排开,与阵列的文化镂空墙组合,形成大气、壮观的入口大道花溪品茗——以花为主,可感墨香、嗅花香、品茶香。
方镜翠影——方亭倒影,水波涟漪流云叠瀑——跌瀑垂挂,疑似银河石阶嬉水——层层云阶,闻声嬉水七彩花园——林下迷宫、鱼水草坪,以供儿童在此嬉戏游玩,并种有乔木,各色花卉等,以营造活泼轻松的环境林中胜境——林荫小道,以坐凳、树阵营造休憩场所采瓜品果——1.5公顷,一期为苗木基地,二期可扩大水面设草亭、秋千并结合客房、培训、餐饮等配套设施作为垂钓、休假、采摘观赏奇花异果的的生态园,使人充分享受融入大自然、健康绿色生态游的淳朴乐趣 七、专项规划设计1、出入口——地块三面环水,决定了短期内出入口只能设在沿路一侧,根据公园功能需求设置主次两个入口,并建有一处大型停车场作为整个城市绿谷的配套设施近期为6000M2,远期可扩展为10000M2)2、道路——道路分三级,第一级主干道,以18米宽的玉兰大道强化轴线第二级是公园内部联系各功能区的主要行车道,路宽5米,以环状园路与建筑之间折线通道构成第三级是公园内部各功能区内的游步道,步道宽1-2米,采用碎石或块石、卵石铺砌,作为联接各景点的道路交通3、水系——将原有水系适当扩大,尤其在菊花台与茶室前需满足景观视面,也符合了“前有沼,宜宽不宜窄”理水手法在与外界河道交叉口设置岛屿,使河流与园区相互交融。
在公园内设计生态净化水循环,使原有河道水质得到改善4、建筑——因地制宜,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环境清馨、优雅建筑规划均为仿古建筑,与青山、绿水、蓝天构成一幅自然风景画游人可于此观盆景赏园林,休闲娱乐,赏心悦目、心旷神怡5、竖向设计5.1 地形地貌 挖池堆山,营造地形,形成空间分隔与视线变化,土方尽量就地平衡5.2驳岸处理 驳岸主要有硬质的和软质的两种 硬质的主要以直立式、台阶式和平台式 软质的主要是草坡石块直接入水、草坡加水生植物等6、绿化——按功能要求、植物生态与意境构思进行规划而定1)对现状植被给予保留、保护和发展野生植物资源,使游人在游览过程中,既有步移景异的景观变化,又有斑澜炫丽的色彩变化,丰富游览情趣2)游览区内各游览主干道两侧采用大乔木进行绿化,每条道路种植不同树种行道树,可给游人以提示性指示,远处观之如一条流动的彩带3)广场区种植多种花卉、灌木等进行搭配,使花池具有很好的观赏性7、游人容量与设施配套7.1游人容量 本公园人均占有面积以30m2计算公园总面积为13hm2 经计算得到,公园游人容量为4300人7.2设施设置 厕所:公园内厕所、公用与其他功能性建筑整合在一起,如管理用房、盆景展示馆等。
座椅:公用的条凳、座椅、美人靠(包括一切游览建筑和构筑物中的在内)等,其数量按照游人容量的20%~30%设置 果皮箱:根据公园游人容量放置100个,主要与活动场地处放置 路标、导游牌材质以石材和木板为主 自行车存车处:按公园游人容量于各入口处和一些活动场附近设置 管理设施:公园靠近次入口处设置一管理用房,用房功能包括管理办公室、治安机构、广播室、仓库、厕所等8、环卫防灾规划环卫:1)建立环卫队伍,完善环卫设施,加强宣传,提高环卫意识2)在各主要景点、旅游点设置公厕,有条件采用水冲式卫生设备,并通过化粪池二级处理后排放在游览步道沿线设置垃圾箱3)组织环卫人员对各旅游点的垃圾及时清理外运4)对水面漂浮物进行经常性打捞、清除,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湖内八、经济指标1绿地面积 72000M2 占55.4% 2建筑面积 11000M2 占8.5% 3水体面积 10000M2 占7.6%4广场、铺地面积(含停车场) 14000M2 占10.8%5道路面积 8000M2 占6.2%6苗木基地 15000M2 占11.5%总面积 13公顷 九、工程造价绿化 900万水体 300万建筑 2800万硬质场地 550万景观小品 300万水电 100万其他未预料费 30万总计 4980万 南通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二00九年七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