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 ~ ~节今价~~ 狱、.乒、 毛 、飞、 飞 、 气 飞介久~岁尹~ m”`讯姗~ 讯~撒、n李用~n、讯、林~ ~~~拟~、声沪沪泌口沪沪诩训今l l ll j ll l l1 1 1 1 1 1训1 1 1 1 1 1川浏食价~飞吞毛飞 、飞飞、公知么 ~ 二尹呀: 飞从、从飞飞飞子.备沪尸川川l ltl l ll l l l lf川1 1 1叭硬兹么~、 、 、飞、 、、 、 、二、、、 、 、、、 、、 、 、、 、、、 、 、、、 、、 、 、、、、、 、 、二、~胡壮麟一~ ~ ~~~ ~ ~`U~语用学(Pargmatics),即语言实用学,是符号学中的实用学在语言学领域中的运用作为哲学范畴的实用学是一种研究符号和符号使用者之间的关 系的理论最早把实用学和 语言学联系起 来的 是19 38年《符号理论基础》的作者、哲 学 家C ha rlesMo r ris数十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基本上局限于哲学领域直到七十年代,才有较大发展1977年《语用 学杂志》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正 式出版,这反映了语用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被确认语用 学研究的迅速发 展有其一定历史背景Choms ky以其转换一生成语法打破了Sa us sue r开创的结构主义 学派在语言学界的一统天 下,但他的贡献始终局限于句法 学。
于是不少语言学家,包括Ch omsk y的一部分学生,把研究重点转移到语义学,从而把语义学 的研究推进了一大步在此过程中,新的问题又冒了出来,人们注意 到许多语 言现象,既 不能为句法学,也不能为语义学所解释借用Oet ting er(19 72)的话来说,a语义学这堵墙尚未找到缺口举例说,当某人说aBut te r,ple a s e., ,这句话,究竟他是指, ’Passmebu tter,plea se., ,呢?还是指、“1wanttob盯50毗butte r,Ple as e.”(引自Le e eh,l 生)7 4)句法学家和语义学 家对此 均束手无策可是说话人和听话人从不会为这种非语言学情景而操心他们是从自己所在的位置,或是在一家食品商店,或是在餐桌旁这个具体语境来得出“Bu tte r,l Pe as e., ,这句话的正确意义这样,只有根据“牛油刀这个客体的位置,以及说话人和听话人对客体位置的共同认识,三者结合,才能理解“But ter,ple as e·”的全部意义类似这样的分析称为语用学的分析当然,实例不胜枚举,不 必在此赘述下面就语用学的对象和方 法、各语 言学 派对语用学的评论、语用学与其它 学科的关系以及语用学规则作一简单介绍。
一对象和方 法Mo ri rs的《符号理 论基础》一书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观点:( l )符号的概念应该是、人文科学的基础,犹如原子之于物理学,细胞之于生物学;( 2)符号化过程(s e mioi ss) 的概念,即某事物具有符号功能的过程,可迫 溯至古希腊时期,它具有三个因素,即符号工具(signveh iele s),所指和解释因子 (interPr e-a tn t),解释因子指符号对解释者 的影响①;(3)在上述三个因素中,有关符号与所指关系的研究是语义 学,有关符号与解释者关系的研究是语用学⑨,有关符号与符号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句法学,三者组成符号学的三个分支,它们又 可进一步二分为“纯粹的”(如纯句法学、纯语义学和纯语用学)和“描写 的”(如描写句法 学、描写语义学和描写语用学)两大类,前者研究三 者的术语和理 论,后者侧 重对实例的分析;(4 )就句法学、语义学 和语用学三者相 互关系来说,句法学以语义学为前提,语义 学是从语用学中抽象出来的,故语用学是符号学的基础;(5 )语用学最确切①Mo ri rs在《美学和符号理论》(1939 )一书中用了“使用者”一词②Morris在《符号,语言和行为》(1946)一书 中将此定义扩展为“语用学是处理在一定行为内所发生的符号及其起谭、用途和影响的符号学部分”。
1980年第3期钓特征是它处理符号化过程的生物性,如心理学的、生物学的和社会学的现象;(6 ) 语言学界对作为一个特殊种类的符号系统—语言,长期存在不 同认识形式主义者主张语言就是公理系统,经验主义者强调语言符号与所指客体关系的必然性,实用主义者把语言作为一种社会性的交际活动,借此社会成员得以更好地满足他们个人 的或 共同 的需要把语言分为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三个部分,其优点是能够统一上 述 三种不 同观点M o ri s r的观点多年来为从事语用学研究的哲学家和语言学家,如:Mille r(195 x)和S面h t(19 66)等所遵循,但也有人提出若干质疑意见比较系统的应推L ieb(1 976)他提出以 下数点商榷:(l )M o ri s rl 938年的定义过于原则化;(2 )有的提法前后不一致或有矛盾,如在Mo ri r“著作中出现“解释者刀和“使用 者”混用的情况,而这两个词并不同义又如,M o rirs的符号学以三分法著称,事实上他理解的符号学还包括其它学科,如语言学、修辞学、美学等,这个关系没有交 待清楚;( 3 )M o rs j r的符号学研究作为符号工具的客体和事件同其它客体或事件的关系,这就把抽象符号排除掉了;(4 )M o ri rs过分强调了符号化过程的生物性。
car nap与Mor ris志同道合,观点相近当然,他对Mo rirs的观点也有所补充,如Carn aP(1 961)认为语用学除了应研究使用者和词语的关系之外,还应 包括词语的所指其次,在符号学的层次上,语言学是符号学的.描写的和经验的部分,它 由描写语用学、描写语义学和描写句法学三者构成,其中以描写语用学为基础Ca ra np特别强调理 论语用学的研究他说:“迫切需要发展一种不仅为心理学和语用学,也为分析哲学所需的 理论语用学系统鉴于纯语义学已有充 分 发展,着手建立语用学系统的试验性大纲的时机已经成熟1955)这一点深为Mo rris所赞同他说:“要谈符号的起源、使用和效果便需要发展一种进行这种讨论的语言仪19 64)1 954年,Ba r一H illel对语用学研究的具体对象提出 了建议他把早期实用主义 哲学家Peic re在上世纪提出的“索引词语, ,(inde xiealexpressio ns)的概念运用于语用学,认为 这才是语用学的研究对象所谓索引词语是指“在不知其使用语境时便无从确定其所指语义的索引词或句, ,他比较了三个例句:(1)ke月o atso nw巨ter.(2)It’5raining.(3)1amhu ngry.所有正常的讲英语的成年人对第一个例句的理解是 一致的,但对第二个例句只有在掌握了句子产生的地点 和时间后,才能充分了解其意义,对第三个例句则需首先知道说这句话的人及其时间。
用类型一标记理论来说,人们对句型( l ) 的标记是清楚的,因而对句型不发生 理解上的困难句型(2 )和句型(3)则并非如此Bar一Hjllel把句型 (l)称为a陈述”,句型 (2) 和 (3)称为索引句(indexieals en tec ne)他估计人们在一 生所生成的陈述句一标记中,有百分之九十实际上是索引句而不是陈述这 里所说的索引句指出现有时态动词,以及I,you,the re,n ow,”ste rday和this等索引词语的句子由于索引词语是人们进行有效地交际所 不可缺少的,对这些效能极其复杂的索引词语的分析已成为当务之急这既包括对索引词语的调查,也包括对索引词语系统 的制订前者属描写 语 用学 的 任务,后者属纯语用学的任务这样,Ba r一iHl l el把语用学研究的对象具体化了,但也同时出现把M O ri r“一Ca ra np的理论理解得过于狭窄的弊病假如在句子中未出现 索引词语,如“Bu t te r,l e na se·”这样的句子,是否就不是语用学研究的对象呢?Mon ta gu e(197 2 )肯定索引词语的理 论是语用学研究中的一个突破,但也指出Ba r-Hil l el没有进一步解决应该采用什么方 法来研究这个具体问题。
于是他 提出语用 学研究的方法应 当仿效语义学研究所运用的模型国 外 语 言 学理 论的概念,即关于真理和满意的概念所不同者,语用 学既着眼于语义解释,也考虑到使用语境他多年分析的实例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情态词、时态、概率词 ( r Poba-bilityo谬r ator),语境歧义和直接的自我所指(s elfref ere n ee)至于语用学语言,则应当至少具有下列词符(或原子词语),如基本的逻辑常数符号、个别变数、个别常数、圆括号、括号和逗点、位置谓语常数以及作用标记等Mon tagu e设计的模型理 论体系在语言 学界已被通称为 Montague语法以话语语言学研究著称的荷兰学者 v anDk j j(1 976)提出,“抽象的”或“理 论的, ,语用学应规定语用学理论,其可能形式和范畴、相互关系、_以及使其形式化的最适宜方法这方面的工作应当是哲学或哲 学逻辑的一部分,因为它跟行动和思维的理 论及其逻辑有关另一方面,“经验的, ,或“描写的, ,语用学应制订经验的 自然语言的规则这些规则使本族人能够将 自然语言的法则和适当的语境联系起来除了对可能语境的无限集合 的可溯特征外,描写语用学还应当对 句子或话语的词法、句法 和语义结构起作用 的语用学 制约因素作出解释。
这样的语用学语法可称为“语境语法刀自197 7年创刊的《语用学杂志》,把语用学提高到 至高无 上、无 所不包的地位该杂志宣称:“语用学能够对语言提出一系列至关紧要的问题由于对语言实践的研究提出可能的理 论基础,语用学有助于增进我们对人类相互作用的了解此外,通过语用学研究将缩小以下学科的距离,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 (包括信息学、人工智能研究,以及人一机相互作用 的 理论和实践)、应用语言学 (包括语言教学 的 理论和实践)、精神病学(包括精神分裂症患者语言的研究),等等显然,这样一张包罗万象的清单诚为Mor ris,Carn aP,Ba r一Hil lel等人始料未及二各语言学派衬语用学的评论1.转换一生成学派的 评论Pa re rt曾问转换一生成学派奠基人Chom-sky对Morrjs的三分法有何看法,Chomsk y说“在这方 面没有值 得一说的”(a Pr re t,19 74)然而,在两者对话过程中,有些问题涉及了语用学Choms ky认为符合语法性是一个理论概念,内含于生成语法可接受性则取 决于观察和试验测定后者是许多因素相互作用 的结果,如记忆结构、感知能 力、共 同信念、情景语境,等等。
Choms ky在这里所说’的其它 因素主 要属于语用学事隔十 多年,在《形式和解释 论文集》(197 7) 一书中,C homsky的观点明朗多了他指出人 类 的思维从生物学上所谓的“初始认 知阶段2,开始逐步习得语言,经历了一系列的认知状态,最终达到“稳定状态刀这样的语言知识表现为某一特定语 言的语法的 形成与此 同时,懂得一种语言的人一般也懂得如何使用该语言以达到人类 的某 种目的,这意味着他获得 了“语用能力”的系 统,它跟以 语法 为特征的“语法能力件目互作 用这就是说,习得 的认知状态应包括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两个方面语法是语言特有的至于语用能力是否如此,目前尚不清楚Chomsk y在该书中引用 的例 句 有 一个是:设某人的朋友每星期一在学校授课,每星期四去打网 球当这位朋友在星期四说:aTodaywasad isa ste r.”这句话,某人肯定会把这句话理解成网球没有打好,而 不是课没有上好由此可 以推断一定有一个相 当独立的系统在起作用 才 能提 供这 样 的解释Choms ky认为这可能 是在普遍语法 下作用的可能语法 (PO ssiblegr ammar s),很难相信可能语法是教会的,而不是从“经验中学会刀的能力。
于是,他提出要从普遍语法中寻找对此现象的解释对于可能语法的规则、结构和运用条件的具体说明应是语法学家的任务荷兰学者Dik(1978)在评述Chomsky19 80年第3期的观点时指出,Chomsk y把形式句法看作是“任意刀规则系统只有确定这个规则系统以后,才能研究句法结构可能具有的意义,以及在具体表现过程中的用途在方法学上,转换一生成学派认为句法学先于语义学,语义学先于语用学2.生成一语义学派的评论生成一语义学派的G.a Lkof f(Pa re tt,19 74)在谈到该学派与转换一生成学派的主要分歧时,强调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他们研究语用学,如语言在社会语境中的确切使用、运用性言语行为、含义、一般的转移意义、指示、话语类型和言语的风格在方法 上,该学派认为Mon ta gu e的路子是 正确的,即模型 理论语义学的一套方法可以用来处理语用学现象G.Lakof f在《自然逻辑中的语用学》一文中又提出使用模型理 论语义学和移转派生句法学可以处理索引词语、言语行为和会话含义因此,G.Lakof f实际 上坚持把语用学从属于语义学和句法学该派另一个语言学家McCawle y(P- a re rt,197 4)认为,把语言能力作为一个规则系统来描写句子的表层形式和语义表达以及语境和意图的情况,并没有把用途纳人语言 能力之中,毋宁说语言用途和语言能力是交织在一起的。
犹如人们谈到消化道生理 学与所消化食物关系时,绝不能把对所消化食物的分析看作是 生理学一样,那 么,当人们谈到语言能力和话语用途的关系时,也不 能把用途纳入语言熊力之中关于语 用语境的研 究,MeCawley特别强 调Go rdo n和G.Lakof f(1971) 所提出的会话公设(e o n v e r s atio nalo Ps tl ua te) 的重要性,因为语言学家要谈逻辑,而会话 公设与逻辑有关一个句子的用途取决于其语义解释和会话公设的 相互 作用例如象“Wol udyouple a s eopenthedo o r ?刀这样一个疑I ’d e词祈使句(wh impe r a-itv e)具有和问句同样的语义结构,加上会话公设后便意味着它可以用作请求但McCawle y也注意到有的疑问词祈使句,如“Wol udo yub eagoodlittleboya ndha ndmethen ews Pa Pe r?刀根本没有作为问句的直接意义,完全是表达一个请求这是生成一语义学 派目前所难以解释的一个问题3.结构主义 学派的评论美国和欧洲 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就传统来说,是 只研究语言结构而 不谈其意义 的,至于对语用 学的研究更是无人问津。
但法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Greimas(Par r et,19 74)认为这种传统已经过时,语义学的极其重要性已被确认对语用学他虽未正面评述,下面一段话多少反映了他的观点:“给予现实的不管是什么样的个体逻辑 (o ntologieal) 状态,我们只是在它可观察到和 可描写 的程 度上才予以注意显然,我不 否定所指结构( ref er en ti a ls truc tu re) 的存在,但这不应当和符号学结构,相混淆 ,这里,Ge rima s既承认某种语用学结构的存在,又否认它与符号学的联系倒是一位自称是Si knn er某些观 点 的捍卫者,美国行为主义学者Mo ek r有 段绝妙 的感慨万分的论述他在《早期语言发展 的语用学和语义学因素:, (1977)一书中,首先回顾了行为 主义近二十年的凄 凉遭遇他说s ki nn e:在1957年试 图探讨“词语行为刀的领域,却受到了C homsk y的猛 烈抨击6此后,一些行为主义学 者有的改换 门庭(如Pa le r-mo),有的销声匿 迹( 如Sta ats),只有Brain e继续坚持着事实/行为的立场与此 同时,语用学的研究却时兴起来。
许多学者强调言语行为(spe e ehaets) 的原则Moe rk愤愤不平地说这些新学派的学者们殊不知他们使用的“语用学刀(pr agmaties)和“行为刀(aets)二 词恰恰分别是“行为刀(b ehv ai nu r )的希腊语和拉丁语Mo e rk进一步揭示,当Wit tgen stein提出语言 是社会的机 制而语言用途是主观行为时,他使用 了几乎和S ki nn er同样的词 语Wi tg tes ne ti n的名言“要了解一个词语的意义要看它是怎么被使用 的, ,,明显 地 同操作 行为主义关于意义的定义甚为接近Mo ek r继续指出,语言的功能性因语 用学研究而得到强国 外 语 言 学调,而功能分析正是行为主义研究的目标刺激一反应学说便是强调功能性 的这种 功能的行为主义的方法在早期 语言发展 的领域,特别是社会语言学的领域广为运 用我们知道行为主义是结构主义 学派的心理学基础MO ek r既然能把行为主义与语用学挂上钩,甚至要把语用学的首创权抢在手里,那么,结构主义学派对语用学有何新的认识,我们不妨拭目以待4.伦教学派的评论以英国Malin owsky,Firth和Halliday一脉相传的伦敦学派或 系统一功能 学派 对 从语言用途观察语言始终是肯定的,但对语用学 是否要作为一门独立的 学科有所保 留。
早在19 23年,Malinowsky便报导 了太平洋某岛屿上土著居民使用语言的情况`,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 )从语言的原始用途来看,语言起人类共 同活 动的媒介作用,是活动的方法而不 是反映的工具他称之为原始语的语用学用途二 )土著居民的语言结构极其简单①,但借助于位置和语境,表达力非常强换言之,不参照情景语境③,即这个部落的文化、生活 和风俗的现实,要 理解和分析他们 的话语会有困难由此可见,Ma l jll o补s ky观察到 了语用学的现象但是Mi a lll ow-s ky毕竟是一个人类学家,他总 是从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活 和风俗习惯的 高度 来观察语言,因而Firth(19 5 0)认为,他 的, ’情景语境, ,涉及的面太广,不如称为“文化语境”屠言学家所关 心的“情景语境”应当是适用于语言活动的纲要性结构其功能应把下列几个范畴联系起来:A:参与者的有关特征:人物、人格;i( )参与者的言语活动;(i i)参与者的非言语活动;:B有关客体;C:言语活动的影响毋庸置疑,j Fr th定义 的“情景语境夕,包 括了语用学所 应研究的若干内容,特别是Ai i ()项和C项198 0年第3期当代伦敦学派代表人物Halliday(Pare rt,1974 )赞同语言学是符号学的主要形式 这 一提法,并且肯定说话人和听话人对语言功能都有某种共 同认识才能进行语言交流,但这只有在人 们见 到他们相互影响时才能了解他们具有这种知识,也就是说,潜在意义 (me a-ni”9potential)现实化T。
因此,上述现象应当放在潜在意义的范围内加以研究,没有必要引入知识这一个新的层次⑧ Ha lil da y认为这正 是他和Lamb的分政点Lamb总是 着眼于从机体内部看语言,试图从说话者头脑中找原因,而H a ll记ay本人则强调 应 当描写人 类相互作用 的特征,没有必要在整 个描 写框架中把说话人和听 话人 的 知识作 为 一个成分尽管如 此,Halliday和他夫 人Ha s an同意 担任《语 用学杂志》的编委,这说明他 们对语用学研究还是支持的5.布拉格学派 的评论.KB汕l er(1 93 4)在三十年代便已阐明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不同渠道的功能所起的作用在许多情况下,交际的主要内容是通过非言语活动和 不 同环境传递的即使运用了词语,它们仅仅是附加言语符号而已这 些符号不需要完整 的言语框架在所谓的单词句中,其周围存在着不 少可 为信息接受 者所目睹的情景的和行为的提示B位h !e r的观点数年后为La ng er(1 942) 归 纳为 语境对理解言语信息的重要性当代布拉格学派语言学家Mai r te nt(Pa r-e rt,1974 )一方面承认代词在某种语境下,可以使人联想起不在该语境中出现的事物,但又同时指出说话者不用I这个代词一样可 以说话。
这种现象在儿童语言中大量存在他认为,当前语言学界强调发展话语 理 论是为了发展一种有效使用语言的 理论,可是这方①后来,Malinowsky(1934)改变 T 这个提法,认为任何语言,包括原始语言,都是复杂的②ogden和Riehard在同书中称为“符号情景”③Ha li lday在 与笔者的谈话中曾表示,语用学的内容完全可 以放在语 义学中研究面的研究,包括语义学,不属于语言学本身的范畴这些工作不是不重要,但一个人不能同时去办所有的事`.阿姆斯特丹学派的评论种种迹象表明,语用学研究的主要阵地在荷兰其 中佼佼者有va nDijk,Dik,H,,be r la nd和M e y等人前面已经介绍过va nDijk和《语用学杂志》的观点,这里介绍一下其他几位学者的观点作为《语用学杂志》主编的Habe rla nd和Me y(197 7)在副题为《语言学和语用学》的社论中,系统地阐述了他们酝酿和反复修改达两年之久的一系列观点:(1)语用学是语言使用的科学它的内部是指制约语言使用的具体条件,它的外部是指语 言的具体 使用及其使用者两者是统一的因而语用学的定义是“决定语言实践(使用和使用者) 的条件的科学刀。
2)不论是自然语言或人工语言都在社会中起作用或反映社会的需要这就是说,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绝非个人的或与历史无关的因此,社会语言学必然从属于语用学当前要反对一种日益 增 长的倾向,即在纯理论的研究过程中,把社会因素给抽象掉了3 )语用学不能按对象或方法进行划分对象与方法不可截然分开方法的确定限定了对象的选择反之,对象一经确定,方法便不 可“自由刀选择4 ) 语用 学不仅研究正确性、适切性等抽象条件,还研究语言产生的具体条件语用学的问题不是“表述的意义是什么?刀而是“这个表述是怎么产生的?刀语用学关心的是表述的效果,根据其效果重新解释其意义值得注意的是,Habe rla nd和Mey公开声明他们的观点反映了“马克思主义语言学刀的观点,但他们的某些论点跟斯大林1950年的语言学理论不尽相 同他们认为斯大林对语言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上 层建筑这一观点的批判是正确的,但斯大林认为社会经济基础对语言没有直接影响则 是错误 的总而言之,这两位编者甚至认为,语用学就是社会语言学另一位荷兰语言学家Di k在1978年发表了《功能语法》一书他在讨论了语言学的社会性后,提出语言学要解决两种规则系统;第一,制 约作为共同活动形式的言语交流的规则(即语用学的规则; )第二,制约作为上述活动手段的有结构的语言学表述的规则( 即语义学、句传学和音韵学规则)。
目前的困难是尚未产生一套完整复杂的言语交 流理论在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关系上,他遵循M o ri s r的观点,并把三分法运用到语言功能上,即语义功能(施动者、目的、接受者等)、句法功能(主语和宾语)、语用功能 (主位和调尾,主题和中心等)语用功能说明参与更广泛交际背景的各种成份的信息这种交际背景并非“客观地刀提供给言语交流过程中的参与者,而是 当说话人和听话人产生 和解释某些语言表述时,存在于他们所知道 的、相信的或假设的真实情况 之中Di k称之为语用信息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l )关于世界和其它可能世界的长期信息(一般信息; )(2)进行交流时,从参与者领悟或经验的事件中所衍生的信息(情景信息;)(3)在已知时刻前已交换的语言表述中所衍生的信息( 语境信息)说话人和听话人掌握的语用信息总有许多共同之处,这才能达到理想的交流 效果,但这并不排斥话语的每个参与者分别掌握一部分不为他人所知道的语用信息三语用学与其他学科肯勺 关 系各语言学派对语用学的对象和方法的看法极不统一,这也必然反映在语用学与其它学科,如逻辑学、语义 学等具体关系上现就几个主要方面介绍如下:1.语用学和 逻辑学国外语 言学逻辑学讲前提,语用学也讲前提,因为话语的参与者对情景语境都有不 同程度的先入之见。
目前,国外语言学界较多地认为Ke- ena n(1971 )的解释比较清楚地说明两者的区别e Ken a n认为逻辑学的前提是:句子S在逻辑学上以句子s,为前提,因为S逻辑上意指s ’,而S的否定,即~S,逻辑上也意指S ’,换言之,s ’的真实是S的真假的必要条件C,例如,设S句为, ’Ma ryr e sented(didn’tr ese nt)thatFe rdlef t.刀,它必然以S,句aFr edlef t办为前提至于语用学 的前提则是 反映话语和说话时语境的关 系这样的语境至少可包括说话人、听话人,甚至听众,话语的物质环境,话语的文化环境(如言语行为属礼仪活动、买卖、音乐会等)许多句子要在语境条件满意的情况下才能 理解这种条件便是语用学的前提例如 法语, ’Tue sd亡gontant.刀(你真讨厌)的前提是“听话者为动物、孩子,社会地位低于说话者的人,或与说话者过从密切的人刀不少语言学家在与Par re t(197 4)对话时谈到过他们的观点MeCawley认为语用学前提是 不能从任何事物予言的其次,它们不 是语义表现的一部分,而是话语语境(包括说话人的信念 )的反映Ch af e说语用学和他所谓的, ’感性的刀(e xpe riential)相吻合,语用学与逻辑的关系犹如经验与概念的关 系。
G.Lakof f对两种前提的差别作如下解释:逻辑前提是两个逻辑结构之间的关系,语用学前提是个人同命运的关系为了避免混淆,后者不妨改称“假定刀或“推测刀G.a Lko作又进一步推论:逻辑前提 是自然逻辑的一部分,.而语用黝提是移转派生的句法 学规则,这些规则考虑到逻辑学、句法学、词汇学和音韵学的事实2.语 用学和句法学Di k(1978)证明从语用功能 的不 同,可以看清语用学和句法学的原则他列举了以下19 50年第3期例子:!(l)Johngavethelibrary.(2)Johngaveth elibr a ry.(3)Johngav eth elibr ary.(4)Johngav e{thelibr a ry.thisoldbooktoagirlilth isoldbo oktoagi rlinthi,gi ’rlinthisoldbo oktoagirlin(5)Thisoldbo okJohnga vetoagirlinthelibr ary.(6)n Ith elibra ryJohnga vethisoldbookroagiir.(7)Johnga veittoagirl inthelibr a ry-thisol dbo ok(8)Th isoldbo ok,Johngaveittoagirlinthelibray r.从句法学,或用 生成语法 的术语来说,这八句话的底 层结构是一样的,在表层结构上则呈现不 同。
l )至 (4)句重音位置不 同,( 5 )(6)两句成份排列不同,(7) (8 )两句一 为右移位句,一为左移位句i Dk指出,重要的是这八个句子并不同 义,即不提供完全一样的信息这种差别决不是自由变异或风格上的变异因此,句法学,特别是 底层结构理论不能充分说明各种语言表述的结构 和功能上的特征但是i Dk的证 明并未能 回答Mo rg an(1975)早先提出的 问题Morgan指出,要弄清句法 学和语用学的相互关系,要从下面两个假设中作 出抉择:(l ) 语法 (指逻辑结构与表层形式关系的原则)并不说明语用 学;(2)语用学原则在语法 上不是自由的然而,事情并不那么简单许多例句对两者都能证明试比较以下六个例句:(l)Johnru n sfasterthanB illru ns.(2)Johnr unsfa ste rthanBilldo es.(3)Johnru n sfasrerthanBIll.(4)Johnr u n sasfastasadeer·?(5)Johnr u n sa sfastasadeerr uns·?(6)Joh nru nsasfa stasadeerdo e s·(l )二( 3)句为表示直喻的比较句,其意义在语用学上是清楚的,但 当说话人想表示夸张的意义时,只能采用(4 )句。
如果他用 了(5) (6)两句,听话人便会理解成他在当面撒谎这里句法学既不能说明语用学用途的不同,语用学也不能说明为什么在表示夸张时,要受句法学的限制因此,M o rg an认为要做更多的调查分析才能阐明两者关系3.语用学和语义学语用学 和语义学的界限更难划清,因为一两者都关系到话语的语义顾名思义,语义学研究意义自当不成问题那么,语用学呢?以语用学家闻名的 Wit tge n se tin(19 53)的著名公式“意义二用途刀,明确提出了意义应当属于语用学的范畴此外,se arle(1969)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一意义理论刀的观点他根据“表达力原 则刀发挥道:“要为每一个可能 的言语行为找出一个句子,说出那个句子便是完成一个言语行为,这便是意义刀这种概念混乱的现象也反映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如把语境因素(地点、时间、说话人、施动者等) 列人模型框架的研究,被Cr esswell(1973)和Th oma so n(197 3)等称之为“索引语义学刀,而Monta四e(1974) 则称之为“语用学力难怪Bo u ve r es s e(Par et t,1974)宣称“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差别几乎不存在了刀。
当然,主张这两者应加以 区别的哲学家和语言学家也大有人在Carn ap(1956) 曾经指出,对一种语言 的词语意义的分析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属语用 学,即对历史已知的自然语言的经验主义的研究;一种属语义学,即对按惯用规则的选择而定义的人工构造的语言系统的分析至于描写语义学则可理解为语用学的一部分v a nDi jk(1976) 的看法是:目前对语用学的逻辑研究说明的仅仅是话语的 说话人/听话人和时间/地点等某些指示性 词 语这种对某一语言提供递归真理定义的素引语义学方法应该归人形式语义 学,因为它不详细说明语境结构或在这类语境下话语的适宜条件反之,语用学应当说明把句法学和语义学抽象掉的适宜 条件,即“话语语境刀的系统特征,如言语参与者的内在结构,参与者的相互关系,参与者同话语所限定的事实和/或主题句之间的关系,等等此 后,Gr o e n e ndjik和Stokhof(1978)作了更进一步的 比较他们首先否定了“意义的理论~语义学刀这一观点这两 者不是 同义词语义学仅仅构成意义理论的一部分他们也否定了上述Se al re关于“言语行为理 论=意义理 论刀的观点,因为s e盯l e把句子的意义和说话人说某句话的意思混淆起来。
与言语行为有关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其次,e Sa rle在分析某人说某句话以表示应诺的 环境时,要求该句的意义在习惯上 可以表示应诺这是一种循环论证 的做法,毫无说服力因此,一种完整的自然 语言的意 义理论应 当至 少包括语义学和语用学两方面,它们的区别可归纳为以 下几点:i`语义学研究词语的意义;语用 学研究范围广,如索引语义学、社会语言学、言语行为理论、某社会结构的情景、语义表现能 力等等;i i二语义学从语言的角度反映现实;语用学根据语言使用者所掌握的信息,正确使用某种语言的词语和结构的条件;ij j.语义学是辫别真假的理论,语用学是判断正确性的理论;i v.语义学为某语言的句子的真理条件给以可溯的说明,语用学为某语言句子的正确性条件给以 可溯的说明;v.语义学对逻辑结果的关系给以定义,相当于Da vids o n(1969)的外延语义 学 和Montagu e(1974)的内涵语义学;语用学对认识性的正确条件给以定义Groe n e ndjik和stokhof还特地举出“Iwill beatyo u rpla e eatnineo`e阮k.刀这个例句,指出仅从语义 学上说明这个句子的真理条件不足 以阐明其意义,因为这个句子除了不 能表示提 问或请求 外,完全 可以 表示肯定、应 诺、警告或 威胁中的任一种。
4.语用学和遗传学国 外 语 言学Ba te s(1976)曾试图探讨语义学和语用学究竟何者为基础,一方如何衍生另一方她指出,在逻辑上和个体发生上,所有语 义学和句法 学归 根结蒂是从语用学衍生的,因为社会中人的 相互作 用导致概念的产生但是,她又提问,如果婴儿的行动并不是对某些正从外部移人或内里产生的刺激的有意义的反应,那么,婴儿 又怎么与社会人发生相互作用呢?例如,新生婴儿自发的啼哭是对他的状态的有意义的表述,并为其父母所理解这样,岂不是“逻辑上和个体发生上所有的语用学和行为的句法学来 自语义学?刀因为,无意义的行为是无结构的、杂乱的和社会功能失调的这样,语用学 和语义学孰先孰后 的争论犹如蛋与鸡的问题因此,Ba te s推论解决上述争端不能单靠个体发生,还涉及遗传学和进化学她特别举出p iaget(19 71)在遗传学上的突破,即遗传既能提供特殊信息,也能提供抑制机制前者是指意义的一个方面,与语义学有关;后者指导致社会相互作用的机制,即与语用学有关5.语 用学和文学语用学是语言学用来研究分析文学语言特征的一个有力武器Mo r ris(1938)在提出语用学概念 的同 时,便 曾指出语用学与修辞学有密切 的联系。
在具体运用方面,v an ]〕i jk(19 76)曾提出,就文学领域来说,语用学关心的主要内容有作者、“叙述者”和故事中心人物、事件的关系,含蓄的和直率的叙述者 之间的区别,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小说之间的区别;小说的时态结构与普通对话中时态结构的不同,限定词、代词、副词、连词和虚词的运用,文学体中的前提和含蓄结构与非文学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学话语在某一语境下被认为是“合适刀的条件,等等vanDi jk还注意到文 学语言在许多方面违反Gi re e所提出的交际四原则①,如:(1)质量原则:说话者往往说些本人 明知在现实世界中是虚假的内容2)数量原则:说话者所提供的信息有时多于解释话语所需的内容(如长篇小说的「大段描写 和不断离题),有时提供的信息过少(如 语 祛性不强、衔接不严的短诗) 3 )关 系原则:文学话语 在 许 多情况下与说话者和 听 话者 的真实世 界无 直接关 系4)方式原则:文学话语经常是晦涩的、含糊的、富于创造性的、重复的,等等对上述情况 的解释和规律的探索 是语甩学所应研究的课题四语用学规则Mor ris(193 5) 曾指出,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均有其各 自的规则。
但从有关语用学研究的报导来看,对语用学分析谈得多,对规则 谈得 少McCawley(pa r ett,19 74)对这一倾向的解释是:规则化和形式化对语 言学语境来说比较好办,这只是话语前句的 衍 生这些衍生 句包含有运用动词,以及可 以表明谁向谁说话的主语和间接宾语但对情景语境,即对逻辑结构以外的因素进行形式化的方法还不成熟语境的有关特征可能只是话语参与者所相信的主题句其次,何种语境特征与何种语言学现象有关因不 同语 言 而异例如,在日语中系词删节规则只适用 于妇女在Dyib ra l语中,指示代词不仅根据所指对象的位置有远近之分(犹如英语的h ti s和tha t),还按所在位置是在山上或 山下,上游 或下游而有不同这 些都为总结语 用学规则增添了困难①又称“会话 原则”,“合作原则”,由Gi rc e于 1 97 6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次题为《逻辑与惯约》的报告 中首先提出Gric e认 为任何话语都要符合以下具体原则才能正常进行l )质量原则:有关认识性的和指示性的因素,要求说话者只说在他认为是真实的内容;(2)数量原 则:属风格学和语义信息范畴,要求说话者在一定语境下所提供 的信 息不多不少;(3 )关 系原 则:会话的内容既 与在此以前的话语也与当时的语境有关。
此原则属内涵和外延语义学其系统特性 的处理 归逻辑学(关联逻辑 ),哲学(真理的衔接理论)和话语语法(话语的衔接概念 );(4 )方式原则:主要为风格学,要求话语意思明确,条理清楚,简短扼要1980年第3期当然,在这方面的探索者还是有的,如Ba r一Hillel(19 70),Dik(1978),Gr oen e nd jik&Stoh kof (1978)等这里介绍Dik所讨论的一例Di k比较了以下四个日语例子:(1)200wahana,n昭ai·象(主题)鼻(主语 )长(2)hah aWah aa s nhiga.nagai·妈妈(主题)话(主语)长?(3)200wahana sh igana朗i·?(4)hahaa wha n agaa ngai·(3) (4)两句之所以打上疑问号,因为它们的正确性要 由语用学的关联原则所 决 定按惯例来说,很少有人把“象刀和“讲话长,或a妈妈刀和“鼻子长刀联系起来但在童话中,大象何尝不能滔滔不绝地讲话呢争而一个天真的孩子确实观察到他妈妈鼻子 比一般妇女的长,又何尝不能说句大实话呢?为此,Di k假设了一条语用学规则:“要使任何一对主题T和述谓P具有意义,P必须与T有关。
刀综上所述,在自然语言中存在着语用学现象,这已为越来越多的哲学家和语言学家所确认但是各语言学派往往是在本学派 的理论框架内去解释这种现象,因而意见纷纭,莫衷一是,难以取得统一 的意见其次,语用学研究的大力展开不过是近十年的事,随着今后的研究在深度上和广 度上的发展,有可能 出现较多的新的创见和 比较成熟的结果附记:本文附有详细的参考书目,限于篇 幅,缓登—编者). J l 月J.阅l 月. ...,.(上摘第1 3 页)的人的口语,他们说:“这些人的语言才被社会认为是优秀的英语,教给外国人的 也正是这种语言①“标准口语刀这一概念对于语言学 以及语言教学十分重要三研究方 法苏联语言学界大致是从三个方面来研究口语:l )研究方言口语;2 )依据文一艺作品来研究口语;3 )研究自然形态的标准口语当前研究重点是当代标准口语研究口语时采用对比方法如对比方言和标准语;对比口语和文语;对比不 同语言的口语苏联科学院口语研究组强调研究 自然形态的口语他们认为文艺作品中的口语是经过加工的为了研究 自然形态的口语,首先要进行大量调查采录工作他们采取的办法是:l )录音用录音机把日常口语录下来最珍贵的资料是谈话人不知有录音的情况下采录的,否则,会影响口语 的自然 和纯真。
因此,《俄语口语》著者主张尽量采录熟悉的人的日常言谈要使录音的环境自然、无拘无束所录的音包括对话、独 白和多成员参加的谈话有在家庭环境中录的,在街道、公园中录的,有在食堂、商店、影剧院、公共车辆上录的,还录有大量的因为是研究标准口语,所以采录对象大都是有中等以上 文化程度的人,包括 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大中学校教师、科学家、作家、艺术家、大专学校学生等分青年、中年、老年三组2)征询调查者事先准备好一些问题,如拿出一 些语句、语言形式征询是否那 么说,那么 用,以确定口语现象的规范性、广泛程度④R.Quirk:ourKn owle d驴o fEngl ish,h Ten C Ior Poa rtedl切g“i ss t,1967,No1.国 外 语 言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