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武汉大学主要游览景点说明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77.68KB
约14页
文档ID:56384453
武汉大学主要游览景点说明_第1页
1/14

武汉大学深圳校友会 公众平台:wdsz1893- 1 -武汉大学主要游览景点说明武汉大学主要游览景点说明武汉大学,简称武大,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学校溯源于清朝末期 1893 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于 1913 年由国民 政府建立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于 1928 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首批国立综合大学之一,湖北第一所高等学府目前武汉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重点 综合大学,“985 工程”和“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与法国同行联系最紧密、合作最广泛的中国高校之一武汉大学溯源于 1893 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 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 1946 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 6 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8 年,毛泽东主席亲临武大视察 回眸过去,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玉汝于成珞珈山上风云际会,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曾在这里指点江山;辜鸿铭、竺可桢、李四光、闻一多、郁达 夫、叶圣陶、李达等曾在这里激扬文字学校占地面积 5167 亩,建筑面积 252 万平方米。

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 26 栋早期建筑被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11.1 武大正门(标识性景点)武大正门(标识性景点)武汉大学校门是国立武汉大学的象征,现校门以建造于 1937 年现存于街道口劝业场的民国老牌坊为蓝本2011 年,武汉市政府决定在此修建八一路下穿通道,现有路面建成广场,决定拆除原 1993 年建成的牌坊尺寸放大约 1.12 倍,位置在原址上向校内缩了 10 多米,但依旧在武大校园的中轴线上新校门及广场于 2013 年武大 120 年校庆之际建成牌坊题字正面为著名书法家、画家曹立庵题写的 “国立武汉大学”六字,反面为中国语言学家刘博平题写的 “文法理工农医”六字在牌坊后面的中轴线两侧,左右各立一个石碑,一个刻有《珞珈赋》,另一个则是校门新建之题记武汉大学深圳校友会 公众平台:wdsz1893- 2 -3.13.1 珞珈广场珞珈广场珞珈广场位于武汉大学文理学部第五教学楼前,东侧是图书馆,生命科学学院和化学与分子学院,距武汉大学正门有 100 多米珞珈广场是武汉大学最大的绿色广场,占地面积约 5.9 万平方米,其绿化面积在全国也居于首,是武汉大学的景点之一。

珞珈广场有大面积的草坪其中还有片片小花点缀,有弯曲 小路、有花有树、有长亭、有石凳是学生们放松、小憩的最佳场所2008 年珞珈广场的草坪全部经行了更新,种植了新的草种2.12.1 六一亭六一亭纪念亭为纪念六一惨案死难烈士而建于 1947 年 11 月六角飞檐,碧瓦熠熠,六根朱红圆柱支撑,都蕴含六月之意,亭四周植有冬青和绿草亭高约 7 米,上部攒尖顶为木质武汉大学深圳校友会 公众平台:wdsz1893- 3 -结构,下部红圆柱用水泥注成亭中立有一块石制纪念碑,碑身高 1.46 米,宽约 0.58 米1947 年 6 月 1 日,国民党军警千余人突然包围武汉大学,搜捕进步教授和学生,并开枪打死王志德、陈如丰、黄鸣岗三名学生,制造了震惊全国的 “六一”惨案6 月 4 日,武大“六一”惨案善后委员会召开联席会议,其中一项议题是讨论纪念死难者的办法决定在校内建筑一座纪念亭,将 3 位同学的殉难经 过,刻写成碑文,并烧制瓷像(或铜制浮雕),以作永久之纪念 2.22.2 李四光塑像李四光塑像塑像于 2003 年 11 月 29 日 110 周年校庆时落成,座落在宋卿体育馆南侧,塑像造型为李四光先生站在一头毛驴前方,作举手遮阳远眺状。

1928 年夏,国民政府聘任李四光、叶雅各等名士筹建武汉大学,李四光骑着毛驴实地勘察,相中了东湖之滨、远离闹市、山丘起伏的罗家山(又名珞珈山、落驾山)一带李四光聘请美国建筑师开尔斯(F.H.Kales)为武大校园总设计开尔斯不法常可,西体中用,铸就经典:外观是道地中式样貌,内里是西方钢筋水泥结构,因此有中式建筑所不具的宏伟武汉大学深圳校友会 公众平台:wdsz1893- 4 -武汉大学庄重典雅、造型瑰丽的校舍建筑群,不仅让武汉大学赢得了“最美丽的大学校园”之美誉,其创建者展现出来的艰苦创业、迎难而上的精神风貌亦鼓舞、引导着一代又一代的武大人不断开拓进取3.23.2 新图书馆新图书馆武汉大学新图书馆又称为武汉大学“文理分馆”,于 1985 年建成,建设在风景优美的珞珈山下,是一幢具有仿古的民族风格与现代建筑艺术相结合的新型建筑物武汉大学图书馆(总馆)新馆经过近两年的扩建,于 2011 年 11 月 16 日正式开馆新馆扩建面积 35000 平方米,拥有 300 万册藏书、4000 个阅览座位、全无线网络覆盖、一门式管理系统及多种现代化服务设施,是一 座现代化、多功能的信息共享平台3.33.3 艺术博物馆(在建)艺术博物馆(在建)武汉大学深圳校友会 公众平台:wdsz1893- 5 -2012 年武汉大学 1983 届校友、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以个人名义捐款 1 亿元人民币用于建设武大万林艺术博物馆,以此作为献给母校 120 周年校庆的厚礼。

博物馆位于武大新图书馆和校园中心湖之间,总建筑面积 6000 至 8000 平方米,包括文化遗产陈列厅和现代艺术展览处博物馆在已在 2013 年校庆期间封顶,尚在建设中4.14.1 鉴湖(未名湖)鉴湖(未名湖)原名未名湖,一直没有正式名称后武大刘以刚教授提出称这个小湖为“一鉴湖”取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之意,后来渐渐变成了鉴湖鉴湖一直是武汉大学的中心景点,主要的风景文化景点都分布在鉴湖周围4.24.2 李达像李达像武汉大学深圳校友会 公众平台:wdsz1893- 6 -李达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被毛泽东赞为“理论界的鲁迅”,1966 年在汉逝世他从武大解放前一直曾担任武大校长直到逝世,长达 13 年半之久,是武大在任时期最长的一位校长雕像于 1993 年武汉大学百年校庆时,由深圳校友会捐赠,是武汉大学的第一个历史名人塑像5.15.1 宋卿体育馆宋卿体育馆湖北走出的黎元洪大总统宋卿先生死后欲藏于此,被学校拒绝后来其后人黎绍基和黎绍业投资在学校建立了这个体育馆,让他的名字留在了武大体育馆 1936 年 7 月竣工,四周绕有回廊,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柱,屋顶采用跨度三十多米的三铰拱承重,这是当时西方非常先进的建筑工艺,正面 看台又有中式的重檐——三檐滴水,馆里还做了只有宫廷或者高规格庙宇才采用的斗拱。

屋顶覆绿色琉璃瓦,利用密檐高差采光通风,侧墙框架结构,山墙取巴洛克 式,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5.25.2 鲲鹏广场(标识性景点)鲲鹏广场(标识性景点)武汉大学深圳校友会 公众平台:wdsz1893- 7 -武汉大学文理学部第二教学楼(英语自主学习中心)和宋卿体育馆之间的广场,得名于广场中心的鲲鹏合体雕塑,碑身刻有“北溟深广,鲲翼垂天,云搏九万,水击三千” 1982 年,即将毕业的 77、78 级校友集资 6 万多元,修建了鲲鹏雕塑30 多年后的 2013 年校庆期间,6300 多名 77、78 级校友再次凝心聚力,出资修缮鲲鹏广场鲲鹏广场每周三是学生的英语角,夏季有美妙的音乐会,每到毕业季是学子合影留念的必到景点鲲鹏雕塑是武汉大学地标性建筑,是学校的文化图腾,寄托着校友对学校的永久思念,更珍藏着广大校友的青春记忆6.16.1 樱花大道樱花大道武汉大学深圳校友会 公众平台:wdsz1893- 8 -武大,最有名的莫过于樱花了樱园老斋舍前著名的“樱花大道”,是武大赏樱的最佳地点春天的樱花大道,花枝浓密,满眼的樱花沿着 300 米长的大道盛开,洁白如雪、灿若云海抬头只见花不见天,是个晶莹透亮的世界。

6.26.2 老斋舍老斋舍老斋舍就是现在的樱园宿舍,是武汉大学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沿着有 108 级台阶的楼梯拾级而上,登上樱顶俯瞰整个武大校园,一片碧绿便尽收眼底每年樱花盛开的季节,在推开老斋舍的窗子就能看见潇潇洒洒的樱花雨!老斋舍同老图一样,代表了武大的灵魂四幢民国时期的建筑,沿山而建,用巨大的门洞相连,仿佛四个老人携手守望珞珈因为每年樱花节的缘故,很多人把老斋舍叫做樱花城堡武汉大学深圳校友会 公众平台:wdsz1893- 9 -老斋舍最有韵味的地方,是按千字文里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久、辰宿列张”来为十六个门洞取斋名从门洞里走出,会有一种从历史里走出 的感觉,回头再看看已近脱去颜色的几个红底的字,仿佛那把倚在门边的椅子上正坐了个短发的女生,民国学生裙装,恬静地看着手里的书 6.36.3 王世杰像王世杰像王世杰(1891—1981),字雪艇,湖北崇阳人早年留学英国和法国,历任北京大学法律系教授、系主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外交 部长等职1929年至 1933 年担任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校长1949 年到台湾后先后担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总统府”秘书长和“中央研究院”院长等 职。

1981 年 4 月 21 日病逝于台北,终年 90岁王世杰先生一生涉猎政治、教育、文化、艺术和法学多个领域,建树颇丰,但他在临终前留下遗嘱,要求在他 的墓碑上只镌刻“前国立武汉大学校长王雪艇先生之墓” 2003 年武大 110 年校庆之际,王世杰校长的女儿王秋华女士捐赠此雕像 武汉大学深圳校友会 公众平台:wdsz1893- 10 -6.46.4 老图书馆(标识性景点)老图书馆(标识性景点)武汉大学老图书馆,简称老图——被看作武汉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和精神象征这里不仅有藏书,有自习室,也是珞珈讲坛的主讲地武汉大学老图书馆位于狮子山 顶,是武汉大学的至高点,前面就是樱顶、老斋舍、樱花城堡由开尔斯等设计,上海六合营造公司中标承建,1933 年 10 月开工,1935 年 9 月竣工,建筑 面积 4767 平方米6.56.5 王星拱像王星拱像武汉大学深圳校友会 公众平台:wdsz1893- 11 -王星拱(1887-1949) ,字抚五,安徽怀宁人,著名教育家、化学家、哲学家早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科学技术学院,曾参加同盟会欧洲支部,后学 成归国,受蔡元培邀请到北京大学任教1929 年任省立安徽大学校长。

后又与王世杰、李四光等一起负责筹建国立武汉大学,并任化学系首任系主任,1933 年 5 月出任校长王星拱在武汉大学工作17 年,主持校政 12 年他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为学校招揽贤才、发展学术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主张研究学术、发扬文 化、兼容并包、自由争鸣抗日战争爆发后,王星拱率校西迁四川乐山,较完整地保留了学校的书籍和仪器设备,并招募大批学者来校任教,为武汉大学以后的发展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曾拒绝国民党在校内建立区分部,并保护进步学生,支持学生开展抗日宣传活动 2008 年,为纪念武汉大学西迁乐山 70 周年,武汉大学成都校友会捐建王星拱塑像6.66.6 闻一多像闻一多像闻一多祖籍湖北浠水,是国立武汉大学创办时期的首任文学院长,著名的教授学者闻一多参与了国立武汉大学的筹建、规划以及珞珈山新校址的选定就是他提出将新校址的罗家山(又名落驾山)改名为珞珈山,充分体现了他的诗人气质和高超智慧使“珞珈”二字充满灵气,至今仍闻名海内外他又为武汉大学设计和书写了小篆体“武大”二字的校徽,使过去武大的学生以佩戴它而倍感自豪1930 年 4 月,提出辞职8 月,聘请陈源教授代理文学院院长1946 年 7 月 15 日,被特务枪杀于昆明,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武汉大学为了纪念这位著名的诗人、学者,于 1985 年在老图书馆东侧的文学院(现数学与统计学院)旁,树立了一尊闻一多半身铜像,以寄托武汉大学师生对这位首任文学院院长的景仰和追思武汉大学深圳校友会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