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劳动经济学——劳动供给分析课件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15KB
约47页
文档ID:587906375
劳动经济学——劳动供给分析课件_第1页
1/47

第三章 劳动供给分析第一节 劳动力范畴分类和劳动参与率第二节 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 第三节 工作时间的决策理论 第四节 家庭生产、家庭联合劳动供给和生命周期理论 第五节 劳动供给理论在政策上的应用 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第一节 劳动力范畴分类和劳动参与率•一、劳动力范畴分类•劳动力: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要求,愿意参加付酬的市场性劳动的全部人口没有就业意愿或就业要求的人口不属于劳动力的范畴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美国成年人口的劳动力分类图人口(16岁及以下)非劳动力劳动力(就业加失业)就业失业新进入、 重新进入中途退出、退休辞职解雇重新就业、被召回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美国的劳动力范畴相关概念:•劳动力(labor force):在美国,劳动力是指16岁以上在工作,或者积极地寻找工作,或者因为暂时失业而等待被召回的所有的人•非劳动力(not in the labor force):又称非经济活动人口指既没有工作也不寻找工作,也不是因为暂时失业而等待被召回的人,即处于劳动力队伍之外的人口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就业者(Employed):在美国劳工统计技术上,指正在受雇佣那一部分劳动力。

包括:所有的(1)“正在工作”,或者(2)“有职业但并未工作”的人• 所谓“正在工作”,指的是为得到工资或利润而工作的人,或在家庭或农场或行业中不领工资,每周工作15小时以上的人•“有职业但并未工作”,则是指现在不工作也不寻找工作,但本人有职业或企业,只是由于休假、疾病、劳资纠纷或恶劣气候而暂时未工作,或者由于其他各种原因而削减工时的人 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失业者(unemployed):包括在调查周内没做工作,在此以前四周内曾做过专门努力寻找工作,而在调查周内本人又适于工作(临时疾病除外)的一切人此外,失业者范畴还包括那些没做工作,又适于工作的(1)临时解雇以后正在等待再起用的人;(2)正在等待的,等待时间达30天后可到工资不同的新职业岗位上报到的人 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中国的劳动力范畴分类图16岁以上劳动力资源经济活动人口非经济活动人口从业人员失业人员职工其他从业人员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中国的劳动力范畴相关概念: •劳动力资源:指在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在正常情况下,可能或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数劳动力资源的范围为:在劳动年龄内(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实际参加社会劳动和未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员。

不包括在押犯人,在劳动年龄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以及16岁以下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员•经济活动人口: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包括从业人员和失业人员 •非经济活动人口:没有就业意愿或就业要求的人口 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从业人员: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按就业身份分组包括:(1)职工;(2)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3)私营业主;(4)个体户主;(5)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6)乡镇企业从业人员;(7)农村从业人员;(8)其他从业人员(包括军人)•职工(Formal Employees):在国有企业、国有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合资或合营的企业、事业单位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各种人员不包括乡镇企业和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劳动者,也不包括城镇个体和私营企业工作的员工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城镇失业人员是指城镇常住人口中一定年龄以上的,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间无工作,当前有就业可能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由此计算的失业率为城镇调查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指城镇登记失业人口数量同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城镇私营企业及个体就业人数和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 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二、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参与率的计算一般是以加入劳动力的人数占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进行的。

测量的是一个国家从事经济活动的工作年龄人口的规模•法定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力参与率 = 劳动力/劳动年龄人口╳100%•年龄别(性别)劳动力参与率 = 劳动力/劳动年龄人口╳100%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第二节 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在劳动力进行供给决策时,决策主体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劳动参与决策,即是否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求有报酬的工作;二是劳动时间选择决策,即在个人可支配时间中,闲暇时间与劳动时间的选择 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一、影响劳动供给的自然因素 人口规模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劳动力参与率不变,高人口增长必然引起劳动力供给量的增加 人口的自然结构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性别:一般男性的劳动力参与率要高于女性 年龄:年轻型和老年型与成年型社会相比,短期内会表现为比较低的劳动自然供给状况 民族:黑人的劳动参与率要低于白人 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二、影响劳动供给的经济因素 劳动者的工作偏好:劳动者对工作和闲暇的偏好通过工资率变化所产生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体现出来。

个人非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的增加会降低劳动力参与率 经济周期波动:经济周期波动、繁荣与衰退的交替对劳动参与决策均有影响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三、影响劳动供给的制度因素 教育制度:当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比较高时,会有更多的青少年接受教育,而且青少年受教育的时间会更长,就业的时间就会相应地减少,从而降低劳动力参与率 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趋于降低劳动力参与率 如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到“老有所养”,那么老年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就会降低 工资制度: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制度,工资收入体脑倒挂,导致人们教育投入不足,很多人提前就业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第三节 工作时间的决策理论•劳动和闲暇•偏好和无差异曲线•工资、收入和预算线•均衡的工作时数的决定•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个人与市场劳动供给曲线 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一、劳动和闲暇•劳动供给可以被看成是劳动者如何决定其拥有的既定时间资源在闲暇和劳动供给两种用途上的分配若H代表闲暇,则(16-H)代表劳动者的劳动供给量•劳动者可以看成是消费者,他们在闲暇和劳动二者之间进行的选择,就是在闲暇和劳动收入之间进行选择,以满足自己效用最大化的愿望。

•闲暇是一种商品,对闲暇的需求受闲暇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以及消费者偏好的影响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二、偏好和无差异曲线•偏偏好好::代表了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相对其他商品的心理愿望强度•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指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或效用的所有闲暇和收入的组合点的轨迹 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无差异曲线特点:特点:具有负的斜率;凸向原点;离开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具有更高的效用;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不会相交;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来说,无差异曲线具有不同的形状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三、工资、收入和预算线•工资率、工作时数和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就是所谓的预算约束它表明在既定的市场工资率条件下,单个消费者所能够提供的收入和工作时数的各种组合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预算约束线的性质:其斜率为负;斜率等于负的工资率;当工资率变化时,预算线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当存在着非劳动收入时,预算线将沿着Y轴平行向上移动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四、均衡的工作时数•劳动者关于工作时数的决策是由偏好、工资率和收入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均衡点X,预算线的斜率等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劳动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化•MRSHY=W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五、工作时数与非劳动收入变化•下页图示考察非劳动收入变化对工作时数的影响:•非劳动收入增加,增加闲暇,减少工作时数。

•收入效应::在保持工资不变(W)的条件下,收入变动(△Y)所引起的工作时数变动(△H)的比例如果闲暇是正常品,收入效应的符号为负 收入效应=△H/△Y<0 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0DBACY2Y1H1H2闲暇工作时数ZXL1L2非劳动收入增加对工作时数的影响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六、工作时数与工资率变动 下页图示考察工资率变化对工作时数的影响: 工资率的变动既会产生收入效应又会产生替代效应工资增加时,工作时数实际上是增加还是减少依赖于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相对强度 •替代效应: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闲暇的相对价格(工资),当闲暇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对闲暇的需求应该下降,导致劳动者每周工作更多的工作时数 替代效应 = △H/△W > 0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七、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图形推导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八、个人劳动供给曲线•个人劳动供给曲线代表了工资率与个人供给市场的劳动时数之间的关系•在低工资率下,劳动者希望额外增加收入的愿望很大以至于替代效应超过了收入效应当工资率超过某一数值以后,劳动者的收入足够高以至于他对更高工资率采取的反映是愿意购买更多的闲暇而减少工作时数,即收入效应超过了替代效应。

个人劳动供给曲线是一条既包含有正斜率部分又包含有负斜率部分的曲线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0SW1W2W3H1H2H3H(劳动供给时间)W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九、市场劳动供给曲线•将所有单个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水平相加,即得到整个市场的劳动供给曲线 •一般来说,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因为,工资率变化的替代效应在每个劳动者身上都会发生,而收入效应可能在一些劳动者身上不起任何作用,如收入水平非常低或家庭负担重的人,对这些人而言,只要提高工资率,他们就愿意增加工作时间在一个社会中,富裕者总是少数,因此对劳动者总体而言,替代效应会大于收入效应,因而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总是表现为向右上倾斜的曲线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0劳动数量(L)工资率(W)W0L0SD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第四节 家庭生产、家庭联合劳动供给和生命周期理论•分析家庭的原因::劳动-闲暇模型存在不足:一、忽略了家庭背景,即劳动供给决策常常是丈夫和妻子在家庭联合做出的需要考虑某一家庭成员的工资率及收入对另一方劳动供给决策的影响二、实际上没有完全分析人们对时间资源使用上的分配决策,人们在时间使用上除了劳动和闲暇以外,还有参加家庭劳动。

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一、家庭生产、时间配置与个人劳动供给理论•经济学的传统看法是生产活动只是在企业进行,而消费活动在家庭进行•贝克尔的新家庭经济学认为,家庭起着双重作用,它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家庭实际上进行着大量的生产活动,家庭将时间和各种投入结合起来以生产“家庭商品”供自己使用,正是这种家庭生产商品才是家庭效用的最终源泉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家庭等产量曲线在生产同样家庭商品产量的家庭生产时间和购买物品的不同要素组合的轨迹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效用最大化、家庭生产与劳动供给•家庭生产的实质是要使整个家庭的效用最大化,投入物品和时间通过家庭生产商品而间接提供效用•假定只有一种家庭商品Z,它可以通过不同数量的物品G和时间T生产出来•增加一单位生产时间对家庭效用的影响:MVT=MPT×MUZ•增加一单位家庭生产物品对家庭效用的影响: MVG=MPG×MUZ•家庭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时间的边际价值MVT等于工资率W,物品的边际价值MVG等于其在产品市场上的价格P一般的情况下,MVT/W=MVG/P,即对时间和物品的选择都应该使效用价值与其价格成比例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工资对家庭所用时间和物品的影响高工资的人选择A点生产,使用较少的时间和较多的物品;低工资的人选择B点生产,即使用较为时间密集的技术生产家庭商品;高工资能使人们接受更多的时间和物品,因而高工资的人们会进入一条更高的等产量曲线,但仍使用更为物品密集的生产技术,如在C点生产。

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二、家庭联合劳动供给决策•1、非劳动收入变化对家庭时间配置的影响:•如果闲暇被假定是正常商品,家庭非劳动收入的增加将会导致负的收入效应,对于所有的或者部分家庭成员的工作时数下降 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2、家庭成员的工资率变化对每个家庭成员时间配置的影响:•1 1、、 妻子的工资率(Wi)变化将导致当事人自己工作时数(Hi)的正的替代效应; Wi的变化也将通过负的收入效应部分抵消了替代效应从而影响Hi•2、妻子工资的提高也导致第二个收入效应妻子收入的增加对丈夫的劳动供给也产生了负的收入效应•3 3、、“交叉替代效应” 衡量家庭成员i的工资率变化对家庭成员j的影响大小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三、劳动力供给的生命周期•劳动——闲暇模型和家庭生产模型的共同缺陷是,这些模型都是静态分析,而没有考察人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从事市场劳动、闲暇和非市场劳动的最优时间安排 •人们在生命周期的不同时期内,从事市场工作的生产率与从事家庭工作的生产率不同,因此人们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劳动市场供给的工作时数也不同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对“超过65岁以后人们很少从事市场工作”的分析 人们实际工资率的生命周期模式是一个典型的倒U形,实际工资率从生命周期的中期到后期迅速上升然后下降。

人们在生命周期的中期有强烈的动机运用市场工作替代闲暇,而在闲暇成本比较低的生命周期的后期来享受闲暇因为在生命周期的中期市场工作报酬是最大的,而在生命周期的后期闲暇的机会成本最低 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优时间是在一个人生命周期的早期”的分析 1、由于一个人年轻,因此将时间资源用来投资教育的机会成本是最低的 2、在一个人的生命周期中,其投资于教育的时间越早,则教育投资的收益就越大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第五节 劳动供给理论在政策上的应用•劳动力供给与福利制度•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一、劳动力供给与福利制度•举例:社会保险中的工伤保险补偿计划•假定:受工伤之后,工人只要未工作就可以获得与受伤前相等的工资如果工人找到工作,无论他工作多长时间都不再被认为是伤残,从而不能继续享受津贴•图示: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分分析析:AC段这个“钉子”造成了工作动机问题原因有两点:第一,处于C点(不工作点)的人重新工作时,发现因为工作其收入大幅度下降,工作产生的工资报酬将会被津贴的减少而抵消,造成负“净工资”,这一计划造成的替代效应显然妨碍人们工作第二,工人在C点比在f点境况更好,因为他处于无差异曲线U2而非U1上,这样,收益者不工作时的境况比工作时更好,产生了收入效应,阻碍收益人重返工作岗位。

•结结论论::略低于Ag的津贴既能保证最低的效用损失,又能促使受伤者在康复之后尽快返回工作岗位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二、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所得税的类型:比例税、累进税和累退税•边际税率是对个人最后增加一单位货币所征收的税率,适合于评价替代效应;平均税率是总税收与总收入的比率,适合于评估收入效应•多数税收变化既影响边际税率也影响平均税率,会同时导致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如果税收增加,替代效应减少劳动供给(闲暇比较便宜些);收入效应将增加劳动供给(因为比以前相对更穷了)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劳动力、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供给、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交叉替代弹性•二、问答题:•1、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有哪些?•2、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3、预算线及其特点•4、均衡工作时数是如何确定的?•5、利用图形说明工资率变化对工作时数的影响精品课件精品课件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