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 方 模 式优质水稻生产技术规程东方集团龙坤种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二 O 一 O 年二月东 方 模 式优质水稻生产技术规程一、基地选择1、基地选择选择远离工业和城镇生活污染,灌水源头植被好、且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地块平整,水源充足,排灌条件好的集中连片地块,做为优质水稻生产基地2、秧田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杂草少,土质肥沃疏松的中性、偏酸性园田地或旱田地做育苗田秧田长期固定,连年培肥,消灭杂草纯水田地区,可采用高台育苗3、秋打床秋备土秋整地、秋打床、秋施农肥,以便抢农时,早育苗每亩秧田备 20 立方米草炭土,打碎过筛装好盖严防雨、雪,放在背风向阳处备用4、秧本田比例大苗 1:120 中苗 1:1005、苗床规格做床质量要高,清除根茬,打碎坷垃,整平床面,大棚育苗规格为棚高 2-2.4 米,宽 8 米,长 20-30 米床宽 3-4 米,床高 8-10cm,步行道宽 30cm-40cm建议铺设水泥步道板便于操作二、育苗技术1、品种选择选择优质、抗病中晚熟的高产品种,五常市第一、二积温区选择"五优稻四号"(即稻花香二号) 、东方一号等优质品种种子质量要达到:纯度不低于 98%,发芽率不低于 85%,净度不低于 98%,含水量不高于 15%,种子每 2-3 年更新一次。
2、种子处理(1)晒种浸种前 3 月中下旬选晴暖天气中午晒种 1-2 天,每天轻轻翻动3-4 次2)选种用比重为 1.13 的盐水选种,即 40kg 水加 10kg 盐(可用鲜鸡蛋测定,鸡蛋在溶液中露出二分硬币大小即可) ,捞出秕谷,再用清水冲洗种子 2-3 遍3)浸种消毒把选好的种子用 1%的生石灰水浸泡 3 天,浸种期间上下搅拌几次,全面应用纳米 863 生物助长器处理水浸种(将纳米 863 生物助长器有孔面朝上放入水中,一浸到底) 4)催芽将浸泡好的种子,在 30-32℃条件下破胸,当种子 80%左右破胸时,将温度降到 25℃,控温催芽,要经常翻动当芽长 1-2mm 时降到 15-20℃,晾芽 6 小时左右,方可播种3、播种(1)播期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5-6℃时开始播种4 月 15 日前结束于播种前 20 天扣棚,增加土壤融化速度,提高棚内温度,适时早育苗)(2)配制苗床营养土及床土消毒每平方米配制营养土 30 斤(山地土或水田土 6 份,草炭土 3 份,腐熟猪粪 1 份,壮秧剂均匀混拌) ,平铺于床内 2.5 厘米水稻秧苗最适宜的土壤 PH 值为 4.5-5.5,使用有机类壮秧剂进行调酸,保证调酸效果在秧苗前期生长中床土 PH 值不能超过 6.0。
实现 施肥、调酸、消毒一次完成3)播量每平方米播芽种 250-300g计算好苗床面积和用种量,撒种要均匀一致4)压籽、覆土播种后用苕帚拍压种子,使种子三面入土然后用过筛无草籽的沃土盖严种子,覆土厚度 0.7-1cm5)封闭灭草在播种覆土后撒施毒土,每 20 平方米苗床秧苗田除草剂(丁扑合剂)250g 或每 100 平方米苗床用 60%新马歇特(含有安全剂)25-30mL 扑草净 5g 兑水均匀喷施6)平铺地膜 扣棚中棚实现三层覆盖播种覆土后在床面平铺地膜(出苗 30%-40%左右时,立即撤掉地膜) 用竹条再架一个简易拱棚,确保秧苗前期生长对温度的需要,以及提高夜间棚内温度,防霜冻出苗后小拱棚昼揭夜覆三、秧田管理1、温度管理(1)播种至出苗期,增加覆盖,密封保温2)出苗至一叶一心期,注意开始通风炼苗,棚内温度不超过28℃3)秧苗 1.5-2.5 叶期,逐步增加通风量,棚温控制在 20-25℃,注意夜间冻害,严防高温烧苗和秧苗徒长4)秧苗 2.5-3.0 叶期,做到昼揭夜盖,棚温控制在 20℃,最低气温 7℃以上时,昼夜通风5)遇到低温冻害时,要增加覆盖物,及时保温,遇高温大风天,采取遮荫通风。
2、水分管理(1)出苗前保湿不积水,如出现积水或干裂及时揭布晾床或浇水2)一叶一心期秧田不缺水不浇水,促进秧苗扎根3)二叶一心期以后,防止床面干裂(早晨叶尖不吐水珠)及时补水要选择早晚浇水,一次性浇足浇透4)揭膜后插秧前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但不能灌水上床3、苗床除草苗后茎叶处理:在水稻一叶一心期,每 100 平方米苗床用 16%的敌稗乳油 150-175m L 兑水 2.5 公斤均匀喷雾喷雾后立即盖膜,可提高防效;如阔叶杂草较多,可在水稻秧苗 3 叶期用 48%灭草松20-30/100 平方米兑水 205 公斤于早晚无露水时喷雾4、苗床追肥秧苗 2.5-3.5 叶期发现脱肥要及时补充生物有机肥或生物菌肥普遍喷施一次“秧病两天青”每袋 25g 兑水 8 公斤喷施 60 平方米)起秧前每平方米苗床施磷酸二铵 50-80g做水稻送嫁肥5、病虫害防止(1)预防立枯病、青枯病水稻苗床立枯病:发病中心用 90%恶霉灵每平方米 1-1.5g 加水2-3 千克,用喷壶均匀地浇撒苗床,其余部分可选用 45%恶.甲粉剂,每平方米用量 2.2-3.3g 进行喷雾发病较轻或发病初期可选用 30%恶.甲粉剂每平方米 1 毫升兑水 2-3 千克喷雾;预防苗床青枯病可用45%青枯灵 40-60g/100 平方米,兑水喷雾。
2)防治地下害虫骷髅用 5%锐劲特 10-20mL 兑水 6kg 喷雾 100 平方米苗床3)苗床防治潜叶蝇插秧起秧前 1-2 天,100 平方米苗床用艾美乐 6g 兑水 1.5 公斤叶面喷雾四、插秧技术1、整地(1)修整方条田池子面积以 700-1000 平方米为宜,减少池埂占地,便于机械作业2)秋翻地秋翻地土壤适宜含水量 25%-30%,深耕 15-18 厘米,有条件的可进行旋耕、翻旋结合,翻二旋一(连翻二年,旋耕一年)3)春翻地土壤化冻 l 5 厘米顶凌早翻,翻地深浅一致,无漏耕无大坷垃4)泡田四月未、五月初放水泡田,用好'桃花水"5)整地旱整地与水整地相结合,旋耕田只进行水整地旱整地要旱耙、旱平、整平堑沟,结合泡田打好池埂,水整地要在插秧前 3-5 天进行,整平耙细,做到池内高低差不过寸,整平耙细、无坷垃,肥水不排出2、插秧(1)插秧时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12-13℃时开始插秧,约 5 月 5 日开始,5月 20 日结束2)插秧规格及质量五优稻四号以 30cm×20cm(9×6 寸),33.3cm×20cm(10×6 寸)等超稀植为主,每穴插 2-3 株基本苗东方一号以30cm×16.7cm(9×5 寸)为主,每穴插 3-4 株基本苗。
拉线插秧,做到行直、穴匀、棵准,花达水不漂苗,插秧深度不超过 1.5cm,不宜过深,影响返青速度插后及时查田补苗五、本田管理1、施肥(1)总肥每公顷施农肥 45 立方米,每公顷按优质绿色水稻生产要求需化肥总量:纯氮 85-90kg,氮磷钾比例为 1:0.5:0.7,经测土配方提出以下施肥标准2)底肥应用 45%的水稻专用肥 280-300 公斤/公顷如应用其他含量的复合肥,视氮磷钾含量适当增减用肥量3)返青飞蘖肥插后 5-7 天,结合施药追施硫酸铵 100 公斤/公顷做返青肥,于插后 15-20 天追施硫酸铵 100 公斤/公顷做蘖肥,促进秧苗早生快发,增加有效分蘖4)穗肥7 月上旬每公顷施草木灰 500kg 左右作穗肥,或 7 月 15 日前后施硫酸钾 75-100kg7 月中旬孕穗前喷施一次“绿禾丰”叶面肥 1 公斤/公顷兑水1000 公斤进行喷雾根据东北农业大学最新研究成果,前氮后有明显的促早熟作用,无常地区建议使用万宝山套肥,每套肥 150 斤,包括底肥、返青肥和穗肥,使用面积为 3 亩2、水分管理(1)护苗水插秧后返青前灌苗高 2/3 的水层,扶苗护苗本田整个生育期用纳米 863 生物助长器处理灌溉用水(即将纳米 863 有孔面朝上放在入水口处) 。
2)分蘖水有效分蘖期(从插秧到 6 月 30 日前)灌 3-4cm 浅水,增温促蘖,早生快发,促进秧苗生长3)晒田有效分蘖终期前 3-5 天看苗、看地若长势过旺,叶色浓绿,排水晒田晒田达到池面有裂缝,地面见白根,叶挺色淡,晒 5-7 天,晒后先湿润灌溉,然后恢复正常水层超稀植栽培不进行晒田,继续浅灌水4)护胎水孕穗至抽穗前,灌 10cm 活水减数分裂期,即抽穗前 8-14 天遇到气温低于 17℃时灌 15-17cm 深水护胎5)扬花灌浆水抽穗扬花期灌 5-7cm 活水,灌浆到蜡熟期间歇灌水,干干湿湿,以湿为主6)黄熟初期开始排水即抽穗后 35 天,地下最大持水量降低到 80%以下,尽可能延长断水时间,洼地可适当提早排水、漏水地可以适当晚排一般 9 月5 日断水为宜3、除草(1)插秧前后两次用药封闭灭草中后期人工薅除插秧前 3-5 天用 60%新马歇特(含有安全剂)60-70 毫升/亩或用 30%阿罗津 30-50 毫升/亩封闭灭草插后 7-10 天应用“赛霸”(苯噻酰草胺类)复配剂,每公顷 20 袋,用毒土法或扮肥施用,水层3-5cm,保持 5-7 天2)灭三棱草三棱草严重地块,威农两次用药,即第一次用威农加杀稗剂后,间隔 12 天第二次单用威农 10-15g/亩。
三棱草 10cm 高左右时,每亩用太阳星 15g 兑水喷雾或 48%灭草松 150-200mL 兑水喷雾灭草3)防阔叶杂草防除阔叶型杂草使用 48%灭草松每亩 200 毫升6 月上旬人工拔除田间大草,割除池埂水渠杂草4、防治病虫害(1)防治潜叶蝇和负泥虫以农业防治为主,潜叶蝇危害严重地块,排水晒田;人工扫除防治负泥虫,或选用 10%大功臣每亩 30-40g,兑水喷雾灭虫2)防治二化螟二化螟幼虫危害初期在 6 月末或 7 月初,在此期间防除效果最好用高效低毒的杀虫剂“虫杀手”50g 每亩,兑水 15kg 叶面喷雾也可以利用性诱剂防除二化螟,每亩放置 3-4 个性诱剂糖醋盆,防除效果到底 90%以上3)防治稻瘟病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选择抗病品种的基础上,及时清理病稻草,搞好种子消毒,加强栽培管理,稀播育壮秧,适量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割净池埂和灌溉渠中的杂草,拿净田间稗草,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创造有利于水稻生长的环境药剂防治:预防用 75%丰登 20-27g/亩,兑水 20 公斤进行喷雾也可以用春雷霉素 75-100mL/亩兑水喷雾治疗用 25%咪酰胺 80-100mL/亩,兑水 30kg 进行叶面喷雾。
还可以用 40%富士 1 号兑水叶面喷雾4)防治稻曲病凡发生稻曲病的地块,7 月 23 日左右每亩用 43%好力克 12mL 兑水 30kg 或 DT 杀菌剂 125g 兑水 40kg 喷雾,池埂边重点喷雾六、收获1、收获时期出穗后 40-45 天,抽穗后积温达 750-800℃时,黄化完熟率达90%,青杆、绿叶、黄粒、活杆成熟2、收获质量割茬不高于 2cm,稻捆直径 25-30cm,选立码晾晒 3-4 天,基本晾干后再在池埂上码小趟(每趟 10-13 捆) ,封好码尖,防止漏雨雪,收获损失率不大于 2%3、脱谷及清洗稻谷含水率达 14-15%时脱谷,脱谷机转数为 550-600r/min,脱谷损失率不大于 3%,脱谷糙米率不大于 3%,破碎率不大于 0.5%,清洁率大于 97%4、包贮藏贮藏温度 0℃以下,水份 15%以下,湿度 70%附 1.绿色食品水稻生产对生态环境要求对土壤要求项目 总汞 镉 铅 总砷 铬 六六六 DDT标准值(mg/kg)≤0.5 ≤0.3 ≤250 ≤30 ≤250 ≤0.5 ≤0.5对大气要求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 标准来源总悬浮微粒 日平均任何一次0.15mg/m30.30mg/m3GB3095-82二氧化硫 日平均 0.0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