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防毒通道内设有通风换气设备,在超压排风过程中使防毒通道不断通风换气,并将污秽空气不断排至室外 —— 密闭通道和防毒通道 密闭通道和防毒通道2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工程防护设备工程防护设备防毒通道防毒通道设置要求 ▪ 防毒通道的设置应与排风口相结合 ▪ 防毒通道内应设置能满足换气次数要求的通风换气设备,而且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宜缩小通道容积 ▪ 当主要出入口的防毒通道不止一道时,其中仅要求容积最小的防毒通道应满足换气次数要求 ▪ 设置在主要出入口的防毒通道通常与洗消间或简易洗消间配合设置—— 密闭通道和防毒通道 密闭通道和防毒通道2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工程防护设备工程防护设备 洗消间是战时专供染毒人员通过,并清除全身有害物的通道(房间)通常由脱衣室、淋浴室和穿衣检查室组成 洗消间设置要求: ▪ 洗消间应设置在防毒通道的一侧 ; ▪ 脱衣室的入口应设置在第一个防毒通道内(普通门),脱衣室与淋浴室之间应设置一道密闭门,淋浴室与检查穿衣室之间可设普通门,检查穿衣室的出口应设置在第二防毒通道内(普通门); ▪ 脱衣室、淋浴室、检查穿衣室的使用面积均宜按每个淋浴器3m2计; ▪ 淋浴器的布置应避免洗消人员的足迹交叉。
—— 洗消间与简易洗消间 洗消间与简易洗消间2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工程防护设备工程防护设备 简易洗消间宜与防毒通道合并布置,当带简易洗消的防毒通道不满足规定的换气次数要求时,设置单独的简易洗消间其设置要求如下: ▪ 简易洗消区面积不宜小于2.0m2; ▪ 简易洗消间面积不小于5.0m2; ▪ 简易洗消间与防毒通道设一道普通门,与清洁区之间应设一道密闭门—— 洗消间与简易洗消间 洗消间与简易洗消间2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工程防护设备工程防护设备 在遭受空袭后,当室外毒剂下降到允许浓度时,为了对主要出入口的通道进行清洗,在主要出入口的防护密闭门之外应设置污水集水坑,以便用来集存洗消出入口通道产生的污水,集水坑的容积以不小于0.50m3为宜—— 洗消污水集水坑 洗消污水集水坑2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本本 讲讲 总总 结结武器及次生灾害主体口 部出入口通风口化学武器围护结构密闭,有一定室内空间密闭门防毒通道洗消间密闭阀门滤毒器生物武器核武器放射性沾染早期核辐射有一定结构厚度顶板上方覆土通道拐弯通道长度密闭阀门热辐射城市火灾冲击波空气冲击波 结构抗力防护密闭门防爆波活门扩散室土中压缩波房屋倒塌出入口数量防倒塌棚架防塌风口防堵篦子常规武器防护单元抗爆单元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20052005版)-版)-版)-版)- ⅡⅡ工 程 兵 工 程 学 院 人 防 教 研 室地下空间研究中心主主 讲:讲:杨延军杨延军解解 放放 军军理工大学理工大学主要讲授内容主要讲授内容 1概述2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3口部设计4主体设计5平战功能转换措施6工程范例与设计审查要点3口部设计简述简述出入口防护设计出入口防护设计 出入口的分类 冲击波超压特性与出入口形式 出入口数量 倒塌范围与出入口设置 出入口尺寸指标 出入口防护措施通风口防护设计通风口防护设计 通风口与出入口关系 通风口防护措施口部综合布置设计口部综合布置设计3口部设计 口部是防护工程主体与地表面连接部分,是防护工程战时防护的关键环节,也是防护工程建筑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口部主要分为人员、设备出入口和进排风、排烟口,以及其他各种相关设备与地面的连接部分,如集水井、防爆波电缆井等简 述简 述人防工程组成人防工程组成主体主体口部口部出入口出入口通风口通风口其他设备其他设备管线口管线口—— 出入口分类 出入口分类出入口防护设计出入口防护设计3口部设计 按设置位置设置位置防空地下室出入口可分为: ▪ 室内出入口室内出入口:通道敞开段(即无顶盖段)位于防空地下室上部建筑范围以内的出入口,通常位于上部建筑的楼梯间 ▪ 室外出入口室外出入口:通道敞开段位于防空地下室上部建筑范围以外的出入口室外出入口一般用作主要出入口 ▪ 连通口连通口:人防工程(包括防空地下室)之间在地下相互连通的出入口防空地下室中防护单元之间的连通口又称单元连通口 按战时使用功能战时使用功能防空地下室出入口可分为 : ▪ 主要出入口:战时能保证人员或车辆不间断地进出,且使用较为方便的出入口 ▪ 次要出入口:主要供平时使用,战时可以不再使用的出入口 ▪ 备用出入口:平时一般不使用,战时在必要时(如其它出入口被破坏或被堵塞时)才被使用的出入口 —— 冲击波超压特性与出入口形式 冲击波超压特性与出入口形式出入口防护设计出入口防护设计3口部设计出入口形式按照平面方向划分为:直通式、单向式(拐弯)和穿廊式 按照垂直方向划分为:水平式、倾斜式和竖井式冲击波超压特性:冲击波超压特性: 既有超压也有负压 既有超压也有负压 遇孔即入并受削弱 遇孔即入并受削弱 遇障反射超压巨增 遇障反射超压巨增 平行而过可避反射 平行而过可避反射—— 冲击波超压特性与出入口形式 冲击波超压特性与出入口形式出入口防护设计出入口防护设计3口部设计 出入口形式的不同,防护 出入口形式的不同,防护密闭门上的冲击波超压也有不密闭门上的冲击波超压也有不同。
同6B6B级级6 6级级5 5级级4B4B级级4 4级级地面超压地面超压 穿廊或竖井式穿廊或竖井式0.10.150.30.40.6直通或单向式直通或单向式0.60.9单位:MPa—— 乙类防空地下室防护密闭门设计压力值 乙类防空地下室防护密闭门设计压力值出入口防护设计出入口防护设计3口部设计 考虑到常规武器的特点以 考虑到常规武器的特点以及规范的延续性及规范的延续性单位:MPa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常5级常6级室外出入口直通式通道长度≤15m0.300.15通道长度≥15m0.200.10单向式、穿廊式、楼梯式及竖井式室内出入口—— 出入口数量 出入口数量出入口防护设计出入口防护设计3口部设计出入口数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 防空地下室的每个防护单元不应少于两个出入口(不包括竖井式和连通口),其中至少有一个室外出入口,战时出入口设置在室外出入口 ▪ 消防车库、大型物资库(大于6000m2)和医疗救护工程应设置两个室外出入口 ▪ 两相邻单元,在满足下列条件时,防护密闭门外可共用一个室外出入口通道: 1 均为人员掩蔽;或一侧为人员掩蔽,另一侧为物资库 2 两单元均为物资库,且面积之和不大于6000m2—— 倒塌范围与出入口设置 倒塌范围与出入口设置出入口防护设计出入口防护设计3口部设计 战时作为主要出入口的室外出入口,其敞开段宜设置在地面建筑倒塌范围以外。
在倒塌范围以外的室外出入口口部建筑宜采用单层轻型建筑因受条件限制,室外出入口通道敞开段设置在地面建筑倒塌范围以内时,其口部建筑应采用防倒塌棚架 倒塌范围的取值防核武器抗力等级地面建筑结构类型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4、4B建筑高度建筑高度5、6、6B0.5倍建筑高度5m周围相邻建筑!周围相邻建筑!口部建筑设计口部建筑设计!—— 倒塌范围与出入口设置 倒塌范围与出入口设置出入口防护设计出入口防护设计3口部设计 电梯主要是为平时服务的,战时由于供电没有保证,而且在空袭中地面建筑又容易遭到破坏,故防空地下室战时不考虑使用电梯,如因平时使用需要,地面建筑的电梯直通地下室时,应将电梯间置于防护密闭区以外 乙类工程的特殊要求 当条件限制(满占红线),核6、6B级满足下列条件的不设置室外出入口: ▪ 与有可靠出入口的其他人防工程(抗力级别不低于本工程)相连通; ▪ 上部建筑为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 首层楼梯间直通室外地面,且地下室至首层的梯段上端与室外的距离不大于2米; ▪ 首层由梯段至通向室外的门洞之间,应设置与地面建筑结构脱开的防倒塌棚架; ▪ 首层楼梯间直通室外的门洞外侧上方,应设有挑出长度不小于1米的防倒塌挑檐;—— 出入口尺寸指标 出入口尺寸指标出入口防护设计出入口防护设计3口部设计 人员掩蔽工程战时出入口的门洞净宽之和,应按掩蔽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30m计算确定。
每樘门通过人数不应超过700人,出入口通道和楼梯的净宽不应小于门洞的净宽工程类别门洞净宽门洞净高通道净宽通道净高楼梯净宽人员掩蔽工程0.82.01.52.21.0医疗救护工程、专业队队员掩蔽工程1.02.01.52.21.2战时出入口最小尺寸—— 出入口防护措施 出入口防护措施出入口防护设计出入口防护设计3口部设计 按由外到内的顺序,设置防护密闭门、密闭门防护密闭门应向外开启,密闭门宜向外开启防护密闭门及密闭门设置数量人防门工程类别医疗救护工程、专业队掩蔽工程、一等人员掩蔽工程、加工车间、食品站二等人员掩蔽工程、电站控制室、物资库、区域供水站汽车库、电站机房主要口次要口防护密闭门1111密闭门2110—— 出入口防护措施 出入口防护措施出入口防护设计出入口防护设计3口部设计防毒通道、洗消设施及密闭通道的设置数量工程类别工程类别医疗救护工程、专业队掩蔽工程、一等人员掩蔽工程、加工车间、食品站二等人员掩蔽工程、电站控制室物资库、区域供水站主要口其它口主要口其它口各出入口密闭通道-1-11防毒通道2-1--洗消间1----简易洗消间--1--—— 通风口与出入口关系 通风口与出入口关系通风口防护设计通风口防护设计3口部设计▪ 尽量单独设置室外通风口 进风口设在出入口通道内,室内新风量不易保证;排风口设在出入口通道内,将会严重影响出入口通道的空气质量。
▪ 设洗消间的防空地下室 由于洗消间、简易洗消间和防毒通道都要利用通风超压通风换气,并把污秽空气及时排到室外,因而要求洗消间、简易洗消间和防毒通道要与排风口相结合 对于二等人员掩蔽的乙类和核5级、核6级和核6B级防空地下室,在室外确实没有单独设置进风口条件时,进风口允许设在室内出入口通道,但为了防止因倒塌物的堆积,影响活门悬板的开启,要求在防爆波活门的外侧采取防堵塞措施—— 通风口防护措施 通风口防护措施通风口防护设计通风口防护设计3口部设计通风口防护措施要求 ▪ 供战时使用的和平战两用的进风口、排风口应采取防倒塌、防堵塞以及防雨、防地表水等措施; ▪ 进风口与排风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 ▪ 进风口与柴油发电机排烟口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5m; ▪ 医疗、专业队、人员掩蔽等工程,其进风、排风排烟采用“防爆波活门+扩散室(扩散箱)”的消波措施; ▪ 物资库的通风口可采用“防护密闭门+密闭通道+密闭门”的消波措施; ▪ 人防车库的通风口可采用“防护密闭门+集气室+普通门(有气密要求)”的消波措施—— 通风口防护措施 通风口防护措施通风口防护设计通风口防护设计3口部设计排风口防护措施防爆波活门扩散室或扩散箱洗消间或简易洗消间排风机房防护密闭门密闭门防毒通道染毒区清洁区防爆波活门扩散室或扩散箱除尘滤毒室进风机房防护密闭门密闭门密闭通道染毒区清洁区防化值班进风口防护措施—— 主要出入口防护措施 主要出入口防护措施(与排风口结合)(与排风口结合)3口部设计口部综合布置防护设计口部综合布置防护设计—— 次要出入口防护措施 次要出入口防护措施(与进风口结合)(与进风口结合)口部综合布置防护设计口部综合布置防护设计3口部设计—— 次要出入口防护措施 次要出入口防护措施(无通风要求)(无通风要求)口部综合布置防护设计口部综合布置防护设计3口部设计4主体设计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主体尺寸指标 面积标准与净高 工程穿管限制防护分区防护分区 简介 防护单元与抗爆单元指标 防护单元要求及隔墙构造 抗爆隔墙与挡墙构造辅助房间设计辅助房间设计 人员掩蔽工程战时所需房间与指标4主体设计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人防工程与地面 人防工程与地面建筑相比,一个重要建筑相比,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对工程各的区别在于对工程各构件尺寸大小的选择构件尺寸大小的选择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静荷载、主要包括静荷载、爆爆炸动荷载炸动荷载、、覆土荷载覆土荷载、、倒塌荷载等,还有倒塌荷载等,还有早早期核辐射防护期核辐射防护、、防水防水保护层保护层等重要因素。
等重要因素—— 主体尺寸指标 主体尺寸指标4主体设计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早期核辐射防护的附加材料换算公式早期核辐射防护的附加材料换算公式 ht≥ ht≥((hs- d1 hs- d1 ))·ξZ·ξZ 式中:ht——附加材料最小厚度(m); hs——最小防护厚度(m); ξZ——材料换算系数,对覆土和石砌体、实心砖可取1.4,对空心砖可取2.5; dl——结构厚度(m)(顶板包括上部建筑底层混凝土地面厚度在内—— 主体尺寸指标 主体尺寸指标城市海拔(m)剂量限值(Gy)防核武器抗力等级6B 654B>200≤12000.1-5408600.22504307504主体设计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防空地下室顶板底面不宜高出室外地面 ,如高于室外地面必须满足相应条件,当上部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顶板底面不允许高出地面,上部建筑为砌体结构,其顶板底面可高出室外地面,但6B、6级防空地下室顶板底面高出室外地面的高度不得大于1.0m;5级不得大于0.5m,并要求在临战时覆土乙类不得大于高度的1/2。
—— 主体尺寸指标 主体尺寸指标工程埋深要求工程埋深要求4主体设计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人防专业队掩蔽工程和人员掩蔽工程的面积标准和室内净高应按下表要求采用,其它工程的室内净高不宜小于2.4m,战时作为各种用途的防空地下室其梁底或管底距地面不得小于2.0m—— 面积标准与净高 面积标准与净高项目名称项目名称面面 积积 标标 准准净净 高高装备装备轻型车轻型车40-50m40-50m2 2/ /台台(梁底或管底)≥≥车高车高+0.2m+0.2m防空专业队防空专业队中型车中型车50-80m50-80m2 2/ /台台队员队员3.0 m3.0 m2 2/ /人人室内净高室内净高≥2.4m≥2.4m人员掩蔽工程人员掩蔽工程1.0 m1.0 m2 2/ /人人4主体设计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 无关管道不宜穿越防空地下室围护结构;若必须穿越,只允许给水、采暖、空调冷却管道穿过,且其公称直径不得大于150mm ▪ 人防工程的管道,尽量不由顶板穿入,而以墙体穿入为宜 ▪ 对于上部建筑的生活污水管、雨水管、燃气管等不得进入防空地下室,一般采取适当集中,并设置单独的管道井,采用将其设于防护范围以外的办法来处理。
凡进入防空地下室的管道及其穿过的围护结构,均应采取防护密闭措施—— 工程穿管限制 工程穿管限制4主体设计防护分区防护分区 常5级以下的防空地下室不具备抗炸弹直接命中的能力,防空地下室主要通过划分防护单元缩小炸弹破坏的范围,划分抗爆单元来提高人员与物资的生存概率—— 简 介 简 介4主体设计防护分区防护分区 一般情况下按表的要求划分防护单元与抗爆单元:—— 防护单元与抗爆单元指标 防护单元与抗爆单元指标工程 类 别防护单元建筑面积(m2)抗爆单元建筑面积(m2 )医疗救护与防空专业队掩蔽工程人员掩蔽工程≤1000≤500装备掩蔽工程≤4000≤2000人员掩蔽工程≤2000≤500配套工程≤4000≤2000 ▪ 当防空地下室的上部建筑层数为十层或多于十层(不足十层或无建筑,但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时,可不划分防护单元与抗爆单元 ▪ 乙类或甲类的核5、6、6B级,当上下相邻楼层分别划分为不同的防护单元时,位于下层及以下各层可不再划分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4主体设计防护分区防护分区防护单元要求 ▪ 每个防护单元防护设施和设备应自成系统,其内不应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 ▪ 单元之间设置防护密闭隔墙(整体现浇的钢筋混凝土墙); ▪ 两相邻防护单元之间应至少设置一个连通口。
—— 防护单元要求及隔墙构造 防护单元要求及隔墙构造单墙设置连通口方式4主体设计防护分区防护分区—— 防护单元要求及隔墙构造 防护单元要求及隔墙构造双墙设置连通口方式既是防护单元连通口又是防火分区疏散口形式4主体设计防护分区防护分区—— 防护单元要求及隔墙构造 防护单元要求及隔墙构造上下层防护单元连通口示意4主体设计防护分区防护分区—— 防护单元要求及隔墙构造 防护单元要求及隔墙构造4主体设计防护分区防护分区—— 抗爆单元隔墙与档墙构造 抗爆单元隔墙与档墙构造 平时已砌筑的抗爆隔墙与挡墙要求: ▪ ≥12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墙 ▪ ≥250mm厚的混凝土墙 临战构筑的抗爆隔墙与挡墙要求: ▪ ≥120mm厚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墙 ▪ 砂袋堆垒,墙体断面为梯形,高度≥1.8m,最小处厚度≥ 500mm4主体设计辅助房间设计辅助房间设计—— 人员掩蔽工程战时所需房间与指标干厕所设置在排风口附近,男每40~50人一个,女每30~40人一个,建筑面积每个便桶1.0~1.4m2确定盥洗间临战时设置防化值班室设置在进风口附近,医疗救护、专业队、一等人员其使用面积为10~12m2;二等人员掩蔽工程为8~10m2确定。
生活饮用水库临战时设置,饮用水可以设置桶装纯净水等方式风机房战时可砌筑风机房,设置隔音套间和隔音防火门(外开)配电间每个防护单元临战设置,可与防化值班室合并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