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罗江县县城总体规划说明书

20****03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23.50KB
约44页
文档ID:153619478
罗江县县城总体规划说明书_第1页
1/44

目目 录录 前言..................................................................- 1 - 第一章 罗江概况.......................................................- 1 - 第二章 规划编制背景...................................................- 3 - 第三章 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及期限.......................................- 5 - 第四章 区域战略地位和作用.............................................- 5 - 第五章 罗江城市发展 SWOT 分析..........................................- 6 - 第六章 县域产业发展规划...............................................- 7 - 第七章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9 - 第八章 城市战略定位及目标............................................- 19 - 第九章 城市性质及规模................................................- 20 - 第十章 城市结构与总体布局............................................- 22 - 第十一章 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 24 - 第十二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7 - 第十三章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8 - 第十四章 城市风貌规划...............................................- 31 - 第十五章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34 - 第十六章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36 - 第十七章 城市防灾规划...............................................- 38 - 第十八章 城市环境保护与环卫设施规划.................................- 39 - 第十九章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40 - 第二十章 城市规划区综合规划.........................................- 41 - 第二十一章 规划实施管理建议.........................................- 42 - 附表:...............................................................- 43 - 前言前言 2005 年 3 月,四川省新视野城乡规划研究设计有限公司受罗江县人民政府委托, 进行县城总体规划修编。

项目组于 3 月下旬进驻现场踏勘,在县建设局的具体组织下, 通过与县有关部门、驻县单位协调配合,充分听取各专业部门及公众意见,完成了本 次规划成果规划于 2007 年 1 月 25 日通过了四川省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评审,现根据 评审会议纪要修改完成了全套正式成果,报四川省人民政府审批 第一章第一章罗江概况罗江概况 一、县域概况一、县域概况 罗江位于四川盆地边缘,德阳市北部丘陵地区东北与绵阳市的涪城区相邻;西 北与绵竹、安县相邻;西南与德阳市的旌阳区接壤;东南与中江县接壤南北长约 24.6 公里,东西宽约 37.8 公里,全县幅员面积 447.88 平方公里全县辖 14 镇 1 乡,总 人口 24.2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4.5 万人,占总人口的 18.8%,人口密度平均 541 人/ 平方公里2005 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 21.00 亿元,工农业产值 16.86 亿元,是成都平 原经济区的组成部分 罗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雨充沛、日照较少常年平 均气温 16左右,常年降雨量为 813 毫米,无霜期 271 天,主导风向为东北风罗江 县地形呈浅丘地貌特征,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部坝区相对低洼平坦。

境内主 要水系为磊水河、秀(泞)水河及其汇流而成的凯江(又名汶江) ,另有都江堰水系灌 溉渠(人民渠)由北向南流经县境 罗江自然条件优越,农副产品丰富,劳动力资源充足,矿产资源相对贫乏但罗 江因其悠久的历史,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境内现存具有历史、艺术、科研价值 的文物点 200 余处,有保护价值的古建筑,历史纪念性建筑、古遗址、石窟及石刻 30 余处故在文化旅游资源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二、县城概况二、县城概况 县城地处县域中部凯江西岸的冲击台地上,有由磊水、秀(泞)水汇合而成的凯 江纵贯城区自古有“双江萦绕、环城皆山”之谓纵观其势:龙纹水合,龙池山开 西瞻鹿马雄关,两峰对峙,北接潼绵孔道,四达通冲;北望秦岭锁八百里连云,南临 益州开千里之沃野;东达遂州以纳川中,伸西北而控松茂;为三国险阻之区,实两川 咽喉之地 罗江初为汉涪县的潺亭晋末,移梓潼郡万安县治于此,南北朝时改万安为潺亭 县,西魏复名万安唐天宝元年(742 年)始置罗江县此后,建制县虽有兴废,但 县名沿用至今为川西重镇之一,1995 年审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罗江县县城位于万安镇,是全县的政治、文化中心现状建成区面积 5.3 平方公 里,总人口约 5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35538 人。

现辖 8 个社区居委会(川纤、景乐、 朝圣、富乐、翰林、奎星、黎明、鹿峰) ,1 个行政村,幅员面积 7.10 平方公里 罗江镇北距绵阳市区 37 公里,南距德阳市区 24 公里城市北接成绵高速公路, 西临宝成铁路,川陕路(G108)饶城而过,对外交通便利近几年,城市发展建设基 本按照“97 总规”实施现状城市基本布局在以宝成铁路与川陕路(G108)为界的象 限内东街、西街、万安路、鹿峰路和滨江路、景乐路等构成了城市路网的骨架城 区现有跨河公路大桥四座金雁桥、升平桥、太平桥、永平桥,此外还有铁路、高 速路、国道跨河桥 三、历次总规回顾三、历次总规回顾 罗江有 1700 余年的城建县治历史清代以前,城市沿凯江西岸发展,古城格局完 整,城墙、白马关、南塔寺等遗踪依稀可见 (一)(一)1959 年罗江县城总体规划年罗江县城总体规划 城市主要沿凯江西岸发展,不跨铁路凯江东岸布置了少量工业,古城格局得到 了保护 (二)(二)1988 年罗江镇规划年罗江镇规划 1、、 规划年限规划年限 近期 1992 年,远期 2000 年 2、、 规划区面积规划区面积 8 平方公里 3、、 规划城镇性质规划城镇性质 德阳市中区北部地区经济、文化、农村贸易中心,以发展轻化、建材、食品工业 为主的工业城镇。

4、、 城镇规模城镇规模 现状城镇人口 1.51 万人,用地规模 1.23 平方公里;2000 年人口 4 万,用地 3.07 平方公里 5、、 功能分区与布局结构功能分区与布局结构 以纹江河、宝成铁路为界,分片布局形成江东工业、居住、科研综合区;江西 行政、商贸、居住综合区;铁西工业、仓储综合区 (三)(三)1997 年罗江县城总体规划年罗江县城总体规划 1、发展战略、发展战略 以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和扩大吸纳剩余劳动力为中心,依托宝成铁路、成绵 高速公路及现有工业基础,建成化工、建材、食品为主的,富有山水园林特色的省级 历史文化名城 2、城市规划区面积、城市规划区面积 45.2 平方公里 3、城市性质、城市性质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化工、建材、食品为 主的城市 4、县城规模、县城规模 近期(2000 年)人口 4 万,用地 382.5 公顷;远期(2010 年)人口 8 万,用地 721 公顷 5、布局与功能分区、布局与功能分区 城市用地以旧城为依托,采取“东进南下”滚动发展,远景向南塔山以南地区发 展布局分片集中,以旧城为中心,凯江为轴线,凯江以西、宝成铁路以东、川陕公 路以北地区为商贸、居住用地;宝成铁路以西为仓储用地;川陕公路以南、凯江以西 为工业用地;凯江以东、玉京山以北为行政办公、教育科研用地。

城市绿地以凯江为 重点,沿江布置滨江绿地,南塔山、玉京山、云盖山为城市公园用地 6、道路交通、道路交通 对外交通由铁路、航空、公路组成火车站为客货运合一三级站,货站在铁路西 侧,客站在铁路东侧航空运输利用绵阳(37 公里) 、成都双流(88 公里)两个机场 公路以成绵高速和绵(竹)罗(江)桂(花)路构成一纵一横主干过境路由县城南 侧通过县城道路采取方格网与自由式相结合,三条南北主干与四条东西主干构成路 网骨架 7、评价、评价 “97 总规”对罗江的发展战略方向及城市性质的部署非常符合罗江当时的实际情 况总规批准实施以来,一直作为罗江县城市建设的指导蓝图,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 “97 总规”存在一些考虑欠妥的问题,具体概 括如下: ((1)铁西用地范围过大)铁西用地范围过大 铁西大部分为丘陵地势,用地条件恶劣,时至今日也未形成规模 ((2)江东布置居住组团,与东片区工业不相适应)江东布置居住组团,与东片区工业不相适应 罗江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在凯江以东地区已有两处污染较大的化工企业(川树公 司、川纤公司) ,对城市空气环境质量造成了巨大破坏因此,江东的居住区迟迟未能 形成。

((3)对地形条件评价不详,城市发展用地选择失误)对地形条件评价不详,城市发展用地选择失误 总规对凯江西岸用地采用连片发展模式,没有充分考虑现状丘陵的阻碍,特别是 天台山南塔寺所在位置,不可能夷为平地以发展城市,原规划的城南居住区因此未能 实施 ((4)古城风貌日渐消逝)古城风貌日渐消逝 规划对罗江的历史沿革没有进行充分考证,在古城范围内采用方格网式道路系统, 导致房地产开发对古城及传统街区的蚕食至今未停,对古城风貌造成了基本不可逆转 的破坏 第二章第二章规划编制背景规划编制背景 一、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新趋势一、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新趋势 (一)(一)全球化影响日益加深全球化影响日益加深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城市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 在国家和地区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明显地体现为城 市之间尤其是大城市、特大城市之间的竞争,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直接推动主 体,起作用越来越大不仅影响到全球经济的导向,而且会影响别国政府的行为方式 和决策导向 随着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的转移,中国正在成为亚太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经济实力 最强、经济潜能最大、经济活力最盛的地区之一,极有可能迎来一个国际投资的新高 潮和产业专业化的新高潮,全球性的产业转移主要是高新技术行业和一些生产服务 行业。

(二)市场化考验十分严峻(二)市场化考验十分严峻 当今世界,一个国家无论采取何种政治制度,经济的市场化取向都十分明显,中 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形成,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在计划体制的轨 道上行事,因此仍存在用计划的方式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