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分享-检测实验室的标准物质知识

会****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49KB
约6页
文档ID:276427024
分享-检测实验室的标准物质知识_第1页
1/6

Word文档分享|检测实验室的标准物质知识标准物质是保证精确量值和量值溯源的计量标准,它广泛应用于校准测量仪器、评价测量方法、给予材料特性量值在质量管理、质量保证、技术仲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标准物质定义、分级、编号及量值的溯源体系 ⑴ 定义 有证标准物质是经权威部门认证的标准物质,其一种或多种特性量值通过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并可溯源到精确复现表示该特性量值的计量单位我国有证标准物质由国家标准计量主管部门批准、颁布并授权生产 ⑵ 分级 我国将标准物质分为一级和二级,它们都符合有证标准物质的定义 一级标准物质(Primary Reference Material)定值精确度高,主要用于评价标准方法、作仲裁分析的标准,为二级标准物质定值,是量值传递的依据 一级标准物质具备如下条件: ① 用肯定测量法或两种以上不同原理的精确牢靠的方法定值在只有一种方法的状况下,用多个试验室以同种精确牢靠的方法定值 ② 精确度具有国内最高水平,匀称性在精确度范围之内 ③ 稳定性在一年以上,或达到国际同类标准物质水平 ④ 包装形式符合标准物质技术规范要求 二级标准物质(Secondary Reference Material)主要特点是满意现场测量的需要,可作为工作标准直接使用,精确度能适应现场测量的需要。

二级标准物质具备如下条件: ① 用与一级标准物质进行比较测量的方法或一级标准物质定值方法定值 ② 精确度和匀称性未达到一级标准物质的水平,但能满意一般测量的需要 ③ 稳定性在半年以上,或能满意实际一级标准物质测量的需要 ④ 包装形式符合标准物质技术规范要求 ⑶编号 一级标准物质的编号是以标准物质"GBW'冠于编号前部,编号的前两位数是标准物质的大类号,第三位数是标准物质的小类号,第四、五位数是同一类标准物质的挨次号复制批号用英文小写字母表示,排于标准物质编号的最终一位 二级标准物质的编号是以二级标准物质"GBW(E)'冠于编号前部,编号的前两位数是标准物质的大类号,后四位数为该大类标准物质的挨次号复制批号用英文小写字母表示,排于标准物质编号的最终一位    ⑷ 量值的溯源体系 量值的溯源体系见下图 标准物质的作用 ⑴ 保存和传递特性量值,建立测量溯源性 标准物质是特性量精确、匀称性和稳定性良好的计量标准,具有在时间上保持特性量值,在空间上传递量值的功能通过使用标准物质,可以使实际测量结果获得量值溯源性    ⑵ 保证测量结果的全都性、可比性 通过校准测量仪器,评价测量过程,由标准物质将测量结果溯源到国家单位制(SI),保证测量结果的全都性、可比性,从而达到量值统一。

   ⑶ 讨论与评价测量方法 标准物质可作为特性量值已知的物质,用于讨论和评价测量这些成分或特性的方法,从而推断该方法的精确度和重复性,并通过验证和改进测量方法的精确度,评价检测方法在特定场合的适应性,促进测试技术的进展   ⑷ 建立测量系统的质量保证 检测机构通过使用标准物质进行质量掌握,实现质量保证,这是确保检测数据精确、牢靠,具有可比性的做好方法 标准物质使用与管理 ⑴ 标准物质统一选购,选购时应考虑使用的要求,如量值范围、基体组成和标准值的不确定度等; ⑵ 建立标准物质总帐,并实行领用登记制度标准物质总帐内容包括:名称、组成、供应商、批号、购入日期、有效日期、证书号、验收状况或结论、存放地点等信息; ⑶ 标准物质按证书或有关的贮存条件要求进行安全处置,指定专人保管,设特地存放区域存放区要标识明显,并有防污染措施,以确保标准物质处于标准状态,维持其有效性; ⑷ 使用国家或有关部门正式批准的有证标准物质,以便能溯源到国家基准、国家测量基准或国家标准物质基准对于使用未经正式批准的标准物质,必需经过分析、比对验证,证明符合要求方能使用; ⑸ 标准溶液的量值必需按规定的方法测试、核定、比对确定,能溯源到国家基准;无法溯源到国家基准的,要按标准测试的数据证明满意要求时方能使用,标准溶液的配制、定值、保管按有关规定执行; ⑹ 标准物质已超过其有效期限,或在有效期限内,但已消失特别状况,经测试分析已发生变化,由管理人员填写标准物质报废申请,经审批后,准时处理; ⑺ 属于剧毒化学品的标准物质及标准溶液按剧毒化学品的管理规定进行管理,对使用进行跟踪记录。

标准溶液配制管理要点 ⑴ 精确称(量)取溶质 对于固体试剂,要根据规定,先进行充分干燥,并冷却至室温后马上称重以供配制,称量时,精确称量至0.1mg对于液体试剂,应依据需要计算出所需体积后,直接量取标准溶液配制应使用合格的A级容量瓶    ⑵ 正确选择溶剂 选择溶剂的总原则是溶剂纯度要与试剂纯度等级大致相同必要时,应对溶剂质量进行检验,若其纯度不符合要求则应进行处理,以保证标准溶液的质量    ⑶ 掌握配制数量 应依据标准溶液的稳定性、浓度以及需要量进行配制浓度较高、稳定性较好的标准溶液一次可配制一个月左右的使用量,浓度较低、稳定性差的标准溶液则应分次少量配制    ⑷ 做好标定工作 应对标准溶液浓度进行定期标定,尤其是对浓度不稳定的标准溶液,最好每次使用前进行标定,确保精确无误 6。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