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高考 6464 篇情景式默写复习材料篇情景式默写复习材料 1 1、、 《《论语十则论语十则》》 1 1、、 《《论语十则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学习方法的语句是:中,阐述关于学习方法的语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说乎乎 2 2、阐述学习乐趣(、阐述学习乐趣(阐述了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阐述了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的句子:的句子:有朋自远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方来,不亦乐乐乎?乎? 3 3、表现个人修养,为人态度(、表现个人修养,为人态度(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的语句是:的语句是:人不知而不人不知而不愠愠,不亦君子乎,不亦君子乎 4 4、曾子强调君子应、曾子强调君子应如何进行自我反省如何进行自我反省::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乎??传不习乎传不习乎??5 5、、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学而不思则罔罔,思而不学则,思而不学则殆殆。
6 6、、孔子强调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诚实、谦逊学习态度要端正(诚实、谦逊),切莫不懂装懂(),切莫不懂装懂(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 的知识和本领,要的知识和本领,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句子是: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认为,聪明人应具备“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7 7、孔子强调要、孔子强调要虚心学习,以人为鉴,取长补短虚心学习,以人为鉴,取长补短::见贤思见贤思齐齐焉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也 8 8、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写与别人相处写与别人相处要扬长避短要扬长避短))的句子是:的句子是:择择其善者而从之,其善者而从之,其其不善者而改之不善者而改之 9 9、、《《论语十则论语十则》》中认为只有中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的人才能称为““士士””的句子是:的句子是:士士不可以不可以 不不弘毅弘毅,任重而道远任重而道远 1010、、《《论语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含有含有““路遥路遥 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或在污浊的社会,谁才是真正的君子或在污浊的社会,谁才是真正的君子))句子还是:句子还是:岁岁寒寒,然后知,然后知松松 柏柏之后凋之后凋也也。
1111、、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的句子是: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不欲,勿施于人 1212、、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论 语语》》中孔子的话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或同行相处的人身上,一定有值得学习的地;(或同行相处的人身上,一定有值得学习的地 方或告诉我们要做好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的准备)方或告诉我们要做好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的准备) 1313、强调、强调复习的重要性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414、选文中,、选文中,““士不可以不弘毅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的原因是 任重而道远任重而道远 ,,““重重””表现在表现在仁以为己任仁以为己任 ,, ““远远””表现在表现在 死而后已死而后已 151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凋也这句话说明品德高尚的人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这句话说明品德高尚的人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2、 《鱼我所欲也》 1 1、、 文中叙述孟子不愿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原因: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 得也得也 2、 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不辟辟也。
也 3 3、、 孟子认为人们会用尽方法保全生命的原因的句子:如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则凡可以 得生者何不用也?得生者何不用也? 4 4、、 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 不辟也 5、体现“性本善”思想(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非独贤者 有是心也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贤者能勿丧耳 6 6、孟子认为在什么情况下能做到舍生取义(表现生,不为苟得也;死“患有所不辟”的原因):是故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7、孟子认为人们会不择手段的躲避灾祸的原因的句子: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 辟患者辟患者何不为也?何不为也?28、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行道之人弗受; ;蹴蹴尔而与尔而与之,之, 乞人不屑也9、表明孟子必须接受钱财必须按礼义接受,否则没有意义的句子:万钟万钟则不辩礼义则不辩礼义而受而受 之,万钟之,万钟于于我何加焉我何加焉 10、不按礼义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我与11、 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12、 《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舍生而取义者也。
舍生而取义者也13、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了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同的人生追求的句子: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4、文中强调“一箪食,一豆羹”重要性的句子: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得之则生,弗得则死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 1、、作者列举舜等人的史实,得出了什么结论(本文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故天故天将降将降大任于大任于 是是人也人也 2 2、、指出了艰苦磨炼好处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所以动心忍性,曾曾益其所不能益其所不能 3 3、、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 4、、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入则无法家则无法家拂拂士士 ,, 出出则无敌国外则无敌国外 患患者者 5 5、、本文的中心论点: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6 6、、人处于困境才能奋发(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困于心困于心衡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 而后而后喻喻。
7 7、、体现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句子:人恒过然后能改人恒过然后能改4、 《曹刿论战》 1、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肉食者鄙鄙,未能远谋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或表明鲁庄公把取胜的表明鲁庄公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人民的拥护上或希望寄托在人民的拥护上或忠之属也忠之属也””在文中具体指在文中具体指)是什么?小大之狱狱,虽不能察,必 以情 3、曹刿断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4、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肉食者谋之,又何肉食者谋之,又何间间焉焉??5、《曹刿论战》中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夫战,勇气也夫战,勇气也6、《曹刿论战》中曹刿断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吾视其吾视其辙辙乱,望其旗乱,望其旗靡靡7、 《曹刿论战》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夫大国,难夫大国,难 测也,惧有伏焉测也,惧有伏焉 8 8、、 《曹刿论战》中作战后表现鲁庄公“鄙”的特点的句子是:既克,公问其故既克,公问其故9、叙述曹刿实地观察从而发现追击时机的句子是:下视其下视其辙辙,登,登轼轼而望之。
而望之5 5、、《《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 1、文中写邹忌相貌美的句子是:邹忌邹忌修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八尺有余,而形貌昳昳丽丽 2、文中表现邹忌的妻子对邹忌美貌看法的句子: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3、文中写邹忌看到徐公后,照看自己的样子,显露出惭愧心理的句子:窥镜而自视,又弗窥镜而自视,又弗3如远甚4 4、、 文中写邹忌对妻认为他美的看法的语句:吾妻之美我者,吾妻之美我者,私私我也我也 5、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的原因的句子是:“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 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5 5、、 文中体现齐王重视要当面指出错误的句子:群臣吏民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6 6、、 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初下的情景的语句:群臣群臣进进谏谏,门庭若市,门庭若市 7 7、、 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期年之后”的情况:虽欲言,无可虽欲言,无可进进者者 8、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中与“王之蔽甚矣”相照应的句子是: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 若市若市 9、、《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邹忌经过思索,找出妻、妾、客认为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的句 子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0、、《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最后收到了效果的句子是:燕、赵、韩、魏闻之,燕、赵、韩、魏闻之, 皆朝于齐皆朝于齐 1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齐王受邹忌启发,用悬赏的方法广泛征求臣民意见的句子是: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 之耳者,受下赏之耳者,受下赏1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能受下赏的条件:能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6、《《出师表出师表》》 1、 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当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菲薄,引喻失义引喻失义; 2、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陟罚臧否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 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论其刑 赏赏 3、 《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意思是不能有私心这与《出师表》中哪两句一致?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4、《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亲贤臣,远小人。
亲贤臣,远小人 5、诸葛亮认为如果宫中之事,不论大小,都向忠臣贤士咨询,能够取得什么效果:必能裨必能裨 补阙漏,有所广益补阙漏,有所广益 6、 《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如果营中之事,都问将军向宠咨询,会取得什么效果:必能使必能使 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7、《出师表》中表明作者人生志趣(无意于功名)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 诸侯 8、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的《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奉命于危难之间9、文中“则攸之、祎、允之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