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建都长安的原因及意义 政史系 083班11号 郝冯摘要:长安作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基础西汉时将其作为都城,更加提高了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的地位以后又有数个王朝定都于此本文着重从自然、人文两个方面分析西汉定都长安的原因,同时阐明西汉定都长安后对关中地区的发展所产生的意义关键词:西汉 建都 长安 原因 意义汉长安城是西汉王朝的首都,是西汉一代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张骞通西域后,又成为著名的国际城市,与西方的历史名城罗马并称为当时世界上东、西方两个大都会在古代中国,决定一个都城区位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地理位置、山川形势等自然因素,也包括经济、文化等人文因素本文将在这两个大的方面对西汉统治者选择长安作为都城进行简单的论述一、自然因素地理位置方面汉长安城位于渭河以南的关中平原上居于关中平原的中部,东有崤函天险,南有武关、西有散关、北有萧关,易守难攻,一旦东方出现变乱,便可以坐镇长安,进可攻,退可守在《史记》中记载着群臣大多数认为:“周王数百年,秦二世即亡。
洛阳东有成皋,西有殽、渑,倍河,乡伊、洛,其固亦足恃也良曰:“洛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1】由此可见,长安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特别是函谷关,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气候方面当时关中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大禹曾经把天下的土壤分为九等,称雍州的土壤为上上等《汉书》中描述“始皇之初,郑国穿渠,引泾水溉田,沃野千里,民以富饶汉兴,立都长安,徙齐诸田,楚昭、屈、景及诸功臣家于长陵2】这样就为汉初年的修养生息的政策提供了很好的承载能力百姓可以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耕种农业不断发展才有利于安定民心、巩固政权二、人文因素经济方面关中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地早在战国末年和秦时期,关中地区就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其南面为四川盆地,被称为”天府之国”而其周围地区的经济在当时也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史记》上曾有描述说:“夫关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然量其富,十居其六焉”3】特别是战国末期郑国渠的开凿,更是为关中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发展《汉书》中则记载关中地区可以“衣食京师,亿万之口”4】司马迁曾经列举出全国几大经济中心,关中位居首位。
经济的发展推动商业的发展在当时,首都长安也是全国的商业中心,汇集了来自于全国各地的货物,“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商贾云集,异常繁华中原政权方面在定都之前,刘邦在与项羽斗争的过程中主要依靠韩信等大将的力量,这样就不得不封他们为王到项羽势力灭亡以后,刘邦就逐一削弱这些异姓功臣,而代之以自己的子弟这样长安以东则多数分封给了同姓诸侯为了更好的巩固政权,选取一个可以很好的辐射到周围封臣领地的地区来作为政权的核心是非常重要的而长安由于其地理位置的险要,“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定都长安可以随时扑灭可能的叛乱如果将都城的选址定在洛阳,诸侯作乱时洛阳周围必然为战场,都城则有累卵之危汉朝初年的七国之乱,主战场就在河南东部一带,距离洛阳很近这样对中央政权则是很大的威胁少数民族的发展方面定都长安也和当时中原政权所面临的少数民族的威胁有关在汉朝初年时,北方的匈奴崛起成为一股强大的势力长安靠近边疆,是链接内地与西域的纽带,是经营西域、反击草原民族的重要基地西汉初年,汉高祖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把京城放在这里,可以加强对这些少数民族政权的防范历史优势方面。
长安以前作为周,秦的首都已经初具规模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西汉将秦朝的兴乐宫重加修饰并改名为长乐宫,将都城从栎阳迁于此萧何又主持修建了太仓和武库汉惠帝元年(前194)开始修建长安城墙将都城选择在长安,可以在汉朝初定天下,政权还不稳定的同时,减少人力、物力来建设长安这样不至于为了巩固政权,而引起百姓的反抗劳民伤财,引起大规模的起义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上因素既即为笔者分析刘邦定都长安的原因西汉定都长安城不仅对当时的政治局势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对以后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的都城建设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定都长安的意义主要表现为在政治和经济方面首先,有利于政治的稳定汉初最大的不稳定因素是异姓诸侯王的存在,他们时刻威胁着中央政权定都长安,占据了有利的地势,为平定诸侯的叛乱增加了一个很重要的砝码而且针对于当时匈奴的崛起,定都长安利用优越的地势,也有利于抵御匈奴的侵犯这样中央政权的稳定才能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实施其次,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定都之前,经过了三年的反秦战争和五年的刘项战争,人民流离失所,生产被破坏,国家处于经济十分困难的状态这一时期的统治者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则要以一个地区为中心,向四周扩散。
而这个地区的选择最重要的是土地、气候等各种条件都能适合人民生产,这样才会吸引百姓进行稳定的生产与生活而史书中所说的“膏腴之地,沃野千里”的长安正是具有这一优越条件的区域最后,定都长安对关中地区以及以后各个王朝都有的影响一个地域、一个国家政权稳定,在这样的大的背景之下就会促进经济的发展丝绸之路”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它是在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的形成在商品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将中国的瓷器与丝绸传播到西方,带动了欧亚贸易交流同时西方的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波菜等的传播为东亚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在文化方面也有重要的影响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纸制品开始在西域以及更远的地方出现而宗教也随着这条路线传入东亚、东南亚的各个地区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综上所述,西汉定都长安,是根据当时长安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在政治、经济形势所作出的正确决定定都长安,就控制了对外交往的主动权,便于对外进行经济、文化的交流,稳固统治,以此求得发展和强大而且对后世数王朝的都城的选址也有重要影响。
丝绸之路”的开通对后世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参考文献:【1】《史记·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2043页 中华书局【2】《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第八下 1642页 中华书局【3】《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第八下 1646页 中华书局【4】《汉书》卷二九《沟洫志》第九 1685页 中华书局【5】《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5期71页 《汉长安城的布局与结构》李毓芳【6】《中国史研究》2005年2月93页 《宋初迁都洛阳的考辨及其意义》 王永太 【7】《文博》1986年4月《汉长安城》 贺忠辉 【8】《考古学报》1994年10月 《汉长安城窑址发掘报告》 【9】《考古学报》 2004年第1期 《汉长安城长乐宫二号建筑遗址发掘报告》 李毓芳等 【10】《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03期 《论西汉定都长安与关中经济发展的新格局》王社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