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清单及技术参数名称单位数量千米单价总价GYXTW-4光 缆300GYXTW-6光 缆升90GYXTW-8光 缆升150GYXTW-12光 缆升150GYTS-16B光缆升60GYTS -20B 光缆升60GYTS -24B 光缆升60GYTS -28B 光缆升30GYTS -60B 光缆升30GYTS -144B 光缆升6皮线光缆(室内无钢丝)升100皮线光缆(室内带钢丝)升100皮线光缆(室外细钢丝)100本技术要求对招标人所用中心束管式全填充型、 层绞式2种光缆,分别从光纤技术要求、包装等四个方面进行规定投标商必须满足下列各项要求1. 光纤技术要求总则:光缆的核心部分是光纤的技术性能和光纤的质量,光缆中的光纤品牌建议采用:康宁,法尔胜,长飞,富通,藤仓,亨通,中天,通鼎,烽火或同级品牌光纤应为工作在波长为1310nm的二氧化硅系单模光纤即 G652D型光纤单模光纤特性应优于 ITU-TG.652、ITU-TG.653 的建议值并符合 GB/T9771-2008、YD/T769-2010 规定在光缆的制造长度上,光纤应是一个连续长度,不应包含连接点1.1 光纤的尺寸参数光缆所使用的单模光纤的尺寸参数应符合表1规定:项目单位技术指标模场直径(1310nm)pm(8.6 〜9.5 ) ±0.6芯同心度误差pm<0.6包层直径pm125 ±1包层不圆度%0 1.0表1光纤的尺寸参数1.2 光纤的传输特性和截止波长1.2.1 光纤的衰减、色散和截止波长应符合表 2的规定表2 光纤的传输特性和截止波长项目波长技术指标衰减系数1310nm1550nm& 0.35dB/kmw0.21dB/km零色散波长范围1300-1324nm零色散斜率最大值< 0.092 ps / (nm 2 km)截止波长入cc& 1260nm1550nm最大色散系数绝对值<18 ps / (nm km)偏振模色散偏振模色散应符合 GB/T 9771有美规定1.2.2用OTDR寸光纤从任一端进行检测时,在 1310nm波长,一根连续光纤长度上不应有超过0.1dB的不连续点,在 1550nm波长,一根连续光纤长度上不应有超过 0.05dB的不连续点。
同时,从光纤两端测得的衰减值之差不得超过 0.05dB/km1.3 光纤强度筛选水平成缆前每根光纤应受强度筛选试验 光缆用光纤全长强度筛选试验水平为 0.69Gpa (约1%勺应变),施力时间为1s1.4 1550nm波长弯曲损耗光纤在直径为30mm勺圆柱上复绕100圈后,A类光纤在1550波长上测得的附加衰减应 小于0.1dB, B类光纤在1625nm测得的宏弯损耗应不超过 0.1dB1.5 投标人应提供光缆所用光纤的典型折射率分布曲线图1.6 光纤色标应鲜明,光纤着色层应不迁染、不褪色,用丙酮或酒精擦拭亦同1.7 光纤应具有涂覆层并有效地保护光纤,涂覆层由硅树脂、丙烯酸盐树脂或其他材料涂制而成涂覆层与光纤包层表面紧密结合,以保持包层表面原有的完整性2. 中心束管式全填充型通信光缆2.1 中心束管式全填充型通信光缆的命名、结构按 YD/T769-2010 标准执行2.2 中心束管式通信光缆(包括下地和架空)采用:GYXTW金属加强构件、中心束管、填充式、夹带钢丝的钢 -聚乙烯粘结护层)2.3 光缆结构及材料2.3.1 中心束管式单模光纤的缆芯是一包括多芯充油单模光纤的松套管, 松套管中的单模光纤性能应符合光纤技术要求。
2.3.2 识别标志:按 YD/T769-2010 标准执行,光纤采用全色谱,其色谱排列为蓝、橙、绿、棕、灰、白、红、黑、黄、紫、粉红、青绿,若松套管中不足 12 芯时,色谱从左至右依次截取, 用于识别的色标应鲜明, 并不应迁移到相邻的其他光缆元件上 光纤采用全色谱标志时,在不影响识别的情况下,允许使用本色代替白色2.3.3 二次补覆松套管松套管的材料应采用 PB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脂)、聚丙烯塑料或其他合适的塑料,PBT和PP性能应符合 GB/T20186.1和GB/T20186.2规定松套管内壁与光纤之间应有足够空间,松套管应圆整、光滑,且外径均匀,松套管的厚度也应均匀,同心度好松套管的几何尺寸也可根据管内光纤芯数改变, 其外径标称值宜为 2.2-2.5 mm, 容差应不劣于± 0.1 mm;厚度应随外径增大,其标称值宜为 0.3-0.4 mm ,容差应不劣于± 0.05 mm2.3.4 填充油膏(纤膏)松套管中的填充油膏应对光纤不产生应力, 具有与其它材料相容性好的性能, 并使光纤的色标不变色、 不迁移, 不损害光纤传输特性且不影响光纤的使用寿命 松套管中应全部充满油膏,油膏应保证 -20 度时不固化, +70 度时不滴流。
2.3.5 松套管内光纤余长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使用要求, 规定光纤的余长控制在 0.1%左右 光纤在松套管中的余长应均匀稳定,以使光缆的拉伸性能和衰减温度特性符合本标准规定2.3.6 加强构件加强构件应在PE护层中或中心松套管外,可以是金属加强构件应具有足够的截面、杨氏模量和弹性应变范围金属加强构件应采用高强度单圆磷化钢丝, 其表面应圆整光滑钢丝的杨氏模量应不小于190Gpa在光缆制造长度内加强构件不允许接头2.3.7 护套光缆常用护套有夹带两根平行钢丝的钢-聚乙烯粘结护套(W护套)护套应采用黑色聚乙烯护套料, 同时,护套应紧密包覆在松套管和加强构件上或包覆在纵包钢带和加强构件上护套表面应光滑平整,无裂缝,无气泡,无砂眼和机械损伤等用于聚乙烯护套的原料应为新料,不允许回填料用电火花试验检验其完整性时,在表 3规定的试验电压下聚乙烯应不击穿表3 聚乙烯套电火花试验电压 KV电压类型直流交流试验电压(最小值)9t,最高256t ,最高15注1: t为聚乙烯套的标称厚度, mm注2:交流试验电压系有效值护套的绝缘及耐压性能:将光缆浸泡在水中 24小时后聚乙烯外套的电性能应符合:在直流电压 500V下对水绝缘应不小于 2000M QKM;耐电压水平应不低于在直流电压 15KV下2min不击穿。
粘结护套的钢带与聚乙烯套之间的剥离强度都应不小于 1.4N/mm,但在钢带下面采用填充或涂覆复合物阻水时,钢带搭接处剥离强度可不作数值要求聚乙烯套的机械物理特性应符合表 4规定表4 护套的机械物理特性聚乙烯种类热老化试验抗拉强度断裂伸率热收缩率耐环境应力开裂中密度MDPE热老化处理前最小值12.0 MPa最小值350%一耐环境应力开裂(50C, 96 h )失效数/试样数:0个/10个热老化前后变化率 TS最大值20%一一热老化处理后一最小值300%一热老化前后变化率1 EB |一最大值20%一热处理5%注1:抗拉强度、断裂伸率热老化处理温度 100 ±2 C;热老化处理时间 24X10h注2:热收缩率的热处理温度 115 i2 C;热处理时间4h光缆的外护套上应有识别标志, 识别标志应包括制造厂名、制造年月、 光缆型号、芯数和间隔为1米的长度记米数码记米数码误差不得超过 1%2.3.7.1 夹带钢丝的钢-聚乙烯粘结聚乙烯护套(W护套)W护套光缆在中心松套管外施加一层纵包搭接的钢塑复合带挡潮层, 再同时挤包一层夹带钢丝的黑色聚乙烯套 聚乙烯套与复合带之间、 以及复合带两边缘搭接处的带子之间应相互沾结为一体。
复合带采用不轧纹复合带或轧纹复合带, 其搭接的重迭宽度应不小于 5mm,或在缆芯直径小于 8.0mm时重叠宽度应不小于缆芯周长的 20%挡潮钢带上任何一点的厚度应不小于0.13mm钢塑复合带应符合 YD/T723.3规定的双面复合粘结剂薄膜钢带的要求 钢带标称厚度为0.13mm ,复合薄膜的标称厚度为 0.05mm在光缆制造长度上允许有少量复合带接头,接头间的距离应不少于 350m ,接头处应电气导通和恢复塑料的复合层含接头的复合带强度 应不低于不含接头的相邻段强度的 80%加强件外缘至聚乙烯套外缘的聚乙烯厚度标称值为 1.0 mm ,最小值应不小于 0.8 mm2.3.8 阻水层为保证光缆具有良好的抗渗水能力, 应在钢带与缆芯之间设有阻水层, 阻水层的材料是吸水膨胀的阻水材料并用阻水油膏填充2.4 光缆的技术要求2.4.1 光缆制造长度上的衰减系数和色散指标应符合前述规定2.4.2 粘结护套的金属带屏蔽层应保持电气导通2.4.3 光缆的机械物理特性应符合表 5的规定:表5 光缆的机械物理特性项目技术要求拉 伸受力情形短暂(敷设时)长期(工作时)缆中光纤允许应变, %<0.15<0.05允许拉力,N>1500 (3000)>600 (1000)压扁,允许压力, N/100mm>1000 (3000)>300 (1000)冲击重重 450g (1kg),冲锤落图 1m,对间隔 0.5m 的5个点进彳T冲击,每点5次。
反复弯曲负载为150NI (250N),弯曲次数 30次扭转轴向张力为150N(250N),受扭长度1m,扭转角度无 铠装光缆为士 180度,铠装光缆为士 90度,扭转次数 10次注:括号中数值为对直埋光缆要求在上述拉力测试下, 光缆中全部光纤都不断裂,护套应无目力可见的裂纹, 同时,光缆在静态弯曲(长期使用)中,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为光缆外径的 10倍;动态弯曲(安装时)中,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为光缆外径的 20倍2.4.4 光缆渗水性能在常温下,将1m高水柱的水头加到 3m长光缆的一端,24小时后,在另一端应无水渗出2.4.5 光缆滴流性能将 30cm 长光缆样品,竖直放在 70 度高温下 24 小时,不应有油滴下2.4.6 光缆整体稳定性:长期使用过程中,光缆护层与缆芯之间不应发生位移2.4.7 光缆使用寿命:光缆的使用寿命不小于 25 年2.4.8 光缆应具有在 -20 度低温下, 53 型光缆承受弯曲半径为 20倍缆径,外护套或 04型光缆承受弯曲半径为 15倍缆彳5的U形弯曲和耐冲击的能力,但水下光缆除外3. 层绞式光缆3.1 层绞式光缆的命名、结构按 YD/T901-2009 标准执行。
3.2 层绞式光缆采用:GYTS(金属加强构件、松套层绞填充式、钢 -聚乙烯粘结护套)3.3 层绞式光缆的结构应是全截面阻水结构,即水在缆芯和护层中都不能纵向横流层绞式光缆的每根松套管内的光纤数宜不超过 12 芯少量特殊的松套管数量、外径、厚度要求的光缆可在订单中提出投标应无条件满足3.4 层绞式光缆中的光纤识别标志按 YD/T901-2009 标准执行,光纤采用全色谱,其色谱排列为蓝、橙、绿、棕、灰、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