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万吨万吨/年聚醚多元醇项目年聚醚多元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文公示本)(全文公示本)建设单位:中化东大(泉州)有限公司环评单位:福建省金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Fujian Jinhuang Environmental SciTec Co.,Ltd二二三年十一月II目 录目 录1 概述.41.1 建设项目背景.41.2 项目概况.41.3 建设项目特点.41.4 评价工作过程.51.5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61.6 主要环境问题.71.7 主要结论.72 总则.92.1 编制依据.92.2 评价目的、重点及内容.122.3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和污染因子确定.132.4 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152.5 评价标准.212.6 环境敏感点和环境保护目标.293 工程概况.333.1 项目概况.333.2 总平面布置情况.393.3 储运工程.423.4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情况.444 工程分析.554.1 主体装置工艺流程及产排污分析.554.2 公辅及环保工程污染源分析.914.3 水平衡.1064.4 本项目 VOCS核算.1084.5 本项目污染源统计分析.1124.6 三废排放处理措施及达标分析.1204.7 非正常排放分析.1224.8 施工期污染源分析.1234.9 清洁生产分析.1264.10 与相关规划、政策符合性分析.1305 区域环境概况调查.1445.1 自然环境现状调查.1445.2 泉惠石化工业园区.1485.3 区域污染源调查.1506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526.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526.2 海洋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546.3 地下水水质现状调查与评价.1646.4 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706.5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717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777.1 施工期影响分析.1777.2 运营期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79III7.3 运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1837.4 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047.5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327.6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2387.7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2437.8生态影响评价.2487.9 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2498 环境风险评价.2558.1 概述.2558.2 风险调查.2568.3 风险识别.2678.4 风险预测.2798.5 风险管理及风险防范措施.3148.6 小结.3289 环保措施可行性分析.3309.1 施工期环保措施.3309.2 营运期环保措施可行性分析.3349.3 非正常工况下的污染控制措施.3539.4 环保投资估算.35510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35710.1 经济效益分析.35710.2 社会效益分析.35710.3 环境效益分析.35710.4 小结.35811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36011.1 环境管理.36011.2 污染物排放的管理要求.36611.3 环境监测.37212 评价结论.37712.1 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37712.2 环境质量现状.37812.3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8012.4 环境风险预测与评价.38312.5 与产业政策和规划的相符性分析.38412.6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38412.7 公众意见采纳情况.38412.8 总结论.38441概述概述1.1建设项目背景建设项目背景本项目建设单位为中化东大(泉州)有限公司,与本次土地出租方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同属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下属企业。
建设单位的母公司山东蓝星东大有限公司拥有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聚醚多元醇工程技术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大研发平台近年来,持续研发特种聚醚多元醇产品,满足客户多样性需求本次24万吨/年聚醚多元醇项目利用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生产的环氧丙烷、环氧乙烷、苯乙烯等作为主要原料,生产聚醚多元醇等化工新材料,对提升石化工业园石化产品深加工水平,延伸和完善石化产业链,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等都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做大做强东大品牌的聚醚多元醇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2项目概况项目概况中化东大(泉州)有限公司本次24万吨/年聚醚多元醇项目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东桥镇泉惠石化工业园,租用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现有红线范围内化工厂区西南角的预留用地进行建设,建设内容包括聚酰多元醇生产装置及配套公用工程,仓储物流设施,中央控制室等,同时,依托中化泉州石化项目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供水、排水、消防、压缩空气、仪表空气、污水处理等项目总投资XX万元,主要建筑面积48000m2,新增聚醚多元醇生产能力24万吨/年1.3建设项目特点建设项目特点(1)生产技术采用国内先进技术目前,由蓝星东大研发的新型高性能聚醚多元醇生产技术,已实现工业化生产,该装置在自控水平、安全性能和消耗指标等方面均达到了国内同类生产工艺的领先水准,生产出的产品品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满足替代进口的要求。
蓝星东大技术团队结合国内现有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形成了完整的工艺包本项目采用的就是蓝星东大自主开发的全新生产工艺包2)稳定的原料供应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可向本项目稳定供应生产需要的环氧乙烷、环氧丙烷、苯乙烯等主要生产原料,较大程度上降低了项目原料的采购、贮存和运输成本,具有明5显的成本优势3)公用辅助工程依托性好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泉州石化现有厂区预留地内,所需公用工程如道路、供水、排水、消防、压缩空气、仪表空气、污水处理等均可最大程度依托中化泉州现有设施,依托条件好1.4评价工作过程评价工作过程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的规定,项目类别“二十三、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644:基础化学原料制造261;农药制造263;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264;合成材料制造265;专用化学产品制造266;炸药、火工及焰火产品制造267全部(含研发中试;不含单纯物理分离、物理提纯、混合、分装的)编制环评报告书”本项目属于基础化学原料制造261,因此,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中化东大(泉州)有限公司于2023年9月委托我司承担24万吨/年聚醚多元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接受委托后,我司组织了现场踏勘,进行相关的环境现状调查和资料收集等工作建设单位于2023年9月21日在集团公司网站上(http:/)进行了第一次公示公示内容主要包括建设项目名称、选址、建设内容及基本概况;我司在开展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调查、监测与评价,进行详细的工程分析,确定各污染因素污染源强,对各环境要素进行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基础上,完成项目的征求意见稿,于2023年11月13日,集团公司网站上(http:/)和海峡网(http:/ 第736号),2021年3月1日施行;(22)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指导意见(试行)(环环评2021108号)(23)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环环评202145号);(24)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24号,2022年2月8日起施行;(25)关于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的通知(环办环评函2021346号);(26)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23号;(27)关于加强排污许可执法监管的指导意见(环执法202223号);(29)福建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22年3月30日通过);(30)福建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闽政20141号),2014年1月5日;(31)福建省环保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要求(试行)的通知,闽环保大气20179号;(32)福建省环保厅关于进一步明确排污权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闽环保财201722号);(33)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201825号;(34)福建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9年1月1日);(35)福建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22年5月;(36)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通知(闽政202012号;(37)福建省“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规划,(闽环保大气20222号);(38)福建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闽政办202159号);(39)泉州市“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泉环保202222号);11(40)泉州市“十四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泉环保202219号);(41)泉州市“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规划,(泉环保202214号);(42)泉州市“十四五”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计划,(泉环保202216号);(43)泉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泉政办201474号);(44)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通知(泉政文202150号);(45)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石化工业园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2019年4月12日)。
2.1.2评价技术规范评价技术规范(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3-2018);(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2.4-2021);(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 964-2018);(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8)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2017年9月);(9)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00-2010);(10)水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 2015-2012);(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HJ/T89-2003);(12)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 50934-2013);(13)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 准则(HJ884-2018);(14)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819-2017);(15)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石化工业(HJ853-2017)。
2.1.3相关规划相关规划(1)福建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环湄洲湾区域发展规划;(3)福建省湄洲湾(泉港、泉惠)石化基地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0);(4)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关于福建省湄洲湾(泉港、泉惠)石化基地总体发展规12划(2020-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闽环评函202115号)2.1.4其他相关资料其他相关资料(1)24万吨/年聚醚多元醇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中化东大(泉州)有限公司24万吨/年聚醚多元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3)建设项目业主提供的其他资料2.2评价目的、重点及内容评价目的、重点及内容2.2.1评价目的评价目的通过对本项目的生产工艺、污染因子的分析,确定工程主要污染物产生环节和污染物产生量,确定工程应采取的环保措施;分析本项目依托中化厂区供水、排水、消防、压缩空气、仪表空气、污水处理等工程,以及依托林德空分提供的氮气是否满足本项目的要求;在对环境空气、土壤、地下水、噪声等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及评价的基础上,预测新建项目投产后的环境影响,论证工程环保措施的技术可行性及经济合理性,提出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及减轻或防治污染的建议,为本工程环保设施的设计和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2.2.2评价重点评价重点根据抓主要矛盾,突出重点的原则,结合项目的污染特征及周围的环境特征,本次评价将以工程分析、环境空气影响评价、污染防治措施及环境风险评价等作为评价工作的重点具体内容如下:(1)本项目工艺分析及污染控制水平;(2)项目装置运行后大气污染物排放增量以及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分析;(3)本项目新建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依托中化泉州厂区的供水、排水、消防、氮气、压缩空气、仪表空气、污水处理等工程的可行性;(4)项目环境风险分析2.2.3主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