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中心水路标准 冷却水道 模具冷却水道分布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模具的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所以 在模具设计时就应考虑冷却水的分布及模具机构的协调,不同的模具有不 同的要求,如普通模具和精密模具在冷却方式上应有所差异,对于大批量 生产的普通模具,可采用快速冷却方式,以获得较短的循环注塑周期,而 精密制品因需要精确的尺寸公差和良好的力学性能,应采用缓冷方式,理 想的冷却效果能达到更加完美的产品质量,为了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冷 却水的水路长度不宜过长,一般采用路路通的方法,尽量减少多路循回连 接方式,冷却水道的直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往偏大方向靠,以满足 水路的快速畅通,冷却水道的洞壁和型腔壁的厚度,一般在15mm~25mm 为宜,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作适当的调整,为了有效地控制浇口温度,浇 口及流道外必须有冷却水道通过,以获得产品的稳定性,冷却水道连接处 一定要达到稳定的密封效果,模具安装好后,必须在100Pa的水压下进行 严格试验,在保证绝对密封的情况下方可出厂,在选择蜂窝式冷却流道的 情况下,隔水片应采用不锈钢片或耐热绝缘板密封件水管接头堵头等标 准件都统一由厂部采购 对于较复杂,冷却效果要求较高的制品,设计 者不能凭经验,一定要用CAE冷却效果分析结合经验拿出最有效方法。
1 设计中心水路标准 D MAX 25 A 25 PC 10-02 SPC 10-03 品名 1/4 3/8 规则 8~10 D 8~14 11.3~11.5 15.5 A 陶氏模具集团 铜 修改 5 4 1 M 螺纹 3 8 ~ 2005.6调换文件 87/150 页码 水嘴 水路堵头安装方法 水嘴要求: 大中型模具使用 3/8‘水嘴 小型模具使用1/4’水 嘴 客户要求需要沉孔的 需做需孔,没有要求 可以不做沉孔 水路尽可能从模具的 反操作者侧与地侧进 出水 水堵要求: 在模具外观面 严禁使用铜 堵,一定要用 螺纹堵头,在 模具的镶件内 可以使用铜堵 2 设计中心水路标准 说明: 进水口与出水口的水温差异不超过5°C 详见5/150页 冷却水路(3) 陶氏模具集团 61.5 8 10 12 14 1.5 2 2 2 t 进 冷却水路直径 D(mm) t(mm) 修改 52005.6 10 2X14 3X24 3X24 2.5X20 2.5X16 12 16 18 20 隔水片 O型圈 d(mm) O 型圈 出 调换 页码 文件 镶块 86/150 C0.50 铜塞 2005.6 铜塞尺寸(BRASS PLUG DIMENSION)=D1XL1 L1 10 11 12 14 18 19 20 冷却水路(2) 陶氏模具集团 D-0.10 +0.02 -0.10 +0.02 D1 8 10 12 16 20 25 30 8 10 12 16 20 25 30 修改 5 H(pith+L1) pitch 20 25 20 25 25 25 30 50 70 31 51 71 37 62 87 39 64 89 25 43 68 93 44 69 94 45 70 95 H pith L1 页码 文件 D 调换 85/150 d D D1 水井要求: 在直孔不容易通到而需 要冷却的位置,需做水 井加以冷却,有位置允 许的情况下水井尽可能 大。
隔水片要求: 出口与高端客户的模 具要求铜隔水片,自 投与低端客户的模具 用塑料隔水片 3 设计中心水路标准 修改 52005.6文件调换 陶氏模具集团 页码88/150上水孔及隔片 水井与制品的 距离的要求: 水井与制品的 间距在15mm- 20mm之内 4 设计中心水路标准 修改 52005.6文件调换 陶氏模具集团 8 S 8 S 页码91/150 ~~ ~~ 冷却水孔与制品的关系 水路与制品的关系: 大中型模具的水路 和产品面的间距要 求在20mm-25mm 之间 小型模具的水路和 产品面的间距要求 在10mm-15mm之 间 5 设计中心水路标准 冷却水路 注意事项: 进水口与出水口的水温差异不超过5°C 详见5/150页 冷却水路中 心位置直径 2D~3D B(mm) 冷却水路 陶氏模具集团 冷却水路 直径 12-14 10-12 D(mm) 壁厚 4-6 2-4 2 2 W(mm) 8-10 6 A(mm) 中心位置 距离 1.5D~2D B B A D W 92/150 调换修改 5 冷却水路 2005.6文件 页码 水路大小及水路间距: 大型模具水路要求尽 可能的大,直径可以 做到12-16mm,水路 间距应该做到80mm左 右,分布要均匀。
中型模具水路要求直 径可以做到8-12mm, 水路间距应该做到 55mm左右,分布要均 匀 小型模具水路直径可 以做到6-8mm,水路 间距应该做到35mm左 右,分布要均匀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