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可弯曲金属导管安装技术课件

des****85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2.45MB
约31页
文档ID:293326695
可弯曲金属导管安装技术课件_第1页
1/31

一、主要技术内容2.3 可弯曲金属导管安装技术二、技术指标三、适用范围四、已应用典型工程五、习题解析可弯曲金属导管一、主要技术内容随着国内建筑业电气系统新型材料飞跃发展,可弯曲金属导管已成为我国建筑材料行业新型的一代电气导管,适用于1kV及以下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配线工程由于其具有集可挠性、防腐性、内绝缘层、抗拉、抗压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性,并具有重量轻、敷设连接方便、可靠等诸多优点,因此逐步广泛作为一种较理想的电线保护套管使用3一、主要技术内容可弯曲金属导管(旧称可挠(金属)电线保护套管),基本型KZ材质为外层热镀锌钢带绕制而成内壁特殊绝缘树脂层,防水型KV在基本型基础上外包塑软质聚氯乙烯,阻燃型KVZ在基本型基础上外包覆软质阻燃聚氯乙烯,用作电线、电缆、自动化仪表信号的电线电缆保护管,规格从3mm到130mm超小口径金属电线保护套管(内径3mm-25mm)主要用于精密光学尺之传感线路保护、工业传感器线路保护,具有良好的柔软性、耐蚀性、耐高温、耐磨损、抗拉性4一、主要技术内容可弯曲金属导管内层为热固性粉末涂料,粉末通过静电喷涂,均匀吸附在钢带上,经200高温加热液化再固化,形成质密又稳定的涂层,涂层自身具有绝缘、防腐、阻燃、耐磨损等特性,厚度为0.03mm。

可弯曲金属导管是我国建筑材料行业新一代电线电缆外保护材料,已被编入设计、施工与验收规范,大量应用于建筑电气工程的强电、弱电、消防系统,明敷和暗敷场所,逐步成为一种较理想的电线电缆外保护材料5一、主要技术内容(一)技术特点 1. 可弯曲度好 优质钢带绕制而成,用手即可弯曲定型,减少机械操作工艺;6一、主要技术内容(一)技术特点 2. 耐腐蚀性强 材质为热镀锌钢带,内壁喷附树脂层,双重防腐 3. 使用方便 裁剪、敷设快捷高效,可任意连接,管口及管材内壁平整光滑,无毛刺;7一、主要技术内容(一)技术特点 4. 内层绝缘 采用热固性粉末涂料,与钢带结合牢固且内壁绝缘 5. 搬运方便 圆盘状包装,质量为同米数传统管材的1/3,搬运方便8一、主要技术内容(一)技术特点 6. 机械性能 双扣螺旋结构,异形截面,抗压、抗拉伸性能达到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004 1.1 的分类代码4重型标准9一、主要技术内容(二)施工工艺 可弯曲金属导管基本型采用双扣螺旋结构、内层静电喷涂技术,防水型和阻燃型在基本型的基础上包覆防水、阻燃护套使用时徒手施以适当的力即可将可弯曲金属导管弯曲到需要的程度,连接附件使用简单工具即可将导管等连接可靠。

10一、主要技术内容(二)施工工艺 1. 明配的可弯曲金属导管固定点间距应均匀,管卡于设备、器具、弯头中点、管端等边缘的距离应小于0.3m;11一、主要技术内容(二)施工工艺 2. 暗配的可弯曲金属导管,应敷设在两层钢筋之间,并与钢筋绑扎牢固管子绑扎点间距不宜大于0.5m,绑扎点距盒(箱)不应大于0.3m12一、主要技术内容(三)施工过程 施工准备确定管线管道敷设管路固定地线连接封堵管口13一、主要技术内容(三)施工过程 1. 确定管线(1)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确定管路走向尽可能减少弯曲,达到走向合理,检修维护方便2)根据敷设的部位,环境条件,正确选用可弯曲金属电线护套管的规格型号及附件14一、主要技术内容(三)施工过程 2. 管道敷设(1)箱、盒测位:根据施工图纸确定箱、盒轴线位置,以土建弹出的水平线、轴线、50线为基准,挂线找平找位,线锤找正,标出箱、盒实际位置成排、成列的箱、盒位置,应挂通线或十字2)可弯曲金属电线管敷设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外径6倍暗敷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的管路,管路应敷设在两层钢筋中间垂直方向的管路宜沿同侧竖向钢筋敷设,水平方向的管路宜沿同侧横向钢筋敷设15一、主要技术内容(三)施工过程 2. 管道敷设(3)预制楼板上暗敷设时,应先找灯位盒后配管。

管路敷设后立即用强度不低于C10的水泥砂浆稳住保护4)开槽敷设时,应在槽两边先弹线,用开槽机开槽,槽宽及槽深均以比管径大5mm为宜开槽时,严禁开横向槽5)吊顶暗敷时,管路可敷设在主龙骨上单独吊挂的管路,其掉点不宜超出1000mm箱、盒两侧的管路固定点,不宜大于300mm16一、主要技术内容(三)施工过程 2. 管道敷设(6)进入箱、盒的管路,应排列整齐,应采用专用连接器锁紧,并安装好护口当进入落地式配电箱、屏的可挠金属线管,除应高出配电箱基础面不少于50mm外,还宜做排管的固定支架7)当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设置接线盒或拉线盒:1)管长每超过20m,有一个弯曲时;2)管长每超过15m,有两个弯曲时;3)管长每超过8m,有三个弯曲时;4)不同直径的管相连时17一、主要技术内容(三)施工过程 2. 管道敷设(8)垂直敷设的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在下列情况下,应设置固定导线用的拉线盒:1)管内导线截面积为50mm2及以下,长度每超过30m时;2)管内导线截面积为70mm295mm2,长度每超过20m时;3)管内导线截面积为120mm2240mm2,长度每超过18m时9)沉降缝或伸缩缝应作补偿处理。

10)明配时,可挠金属电线管弯曲,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径的3倍抱柱、梁弯曲时,可采用专用的30弯附件进行配接18一、主要技术内容(三)施工过程 3. 管路固定(1)敷设在钢筋混凝土中的管路,应与钢筋绑扎牢固,管子绑扎点间距不宜大于500mm,绑扎点距盒、箱不应大于300mm绑扎线可采用细铁丝2)砖墙或砌体开槽敷设的管路每隔不大于1000mm距离,利用细铅丝、铁钉固定3)吊顶内及护墙板内管路,每隔不大于1000mm的距离,采用专用卡子固定在与接线箱、盒连接处,固定点距离不应大于300mm4)预制板上的管路,可利用钉子、铅丝固定后再用砂浆保护19一、主要技术内容(三)施工过程 4. 地线接地(1)可挠金属电线管与管、箱盒等连接处,必须采用可挠金属电线管配套的接地夹子进行接地,其接地跨接线面不小于4mm2铜线可挠金属电线管不得采用熔焊连接接地线2)可挠金属电线管、盒、箱等均应连接一体可靠接地3)可挠金属电线管不得作为电气接地线交流50V,直流120V及以下配管可不跨接,接地线20一、主要技术内容(三)施工过程 5. 封堵管口(1)在配管时及配管后穿入导线之前,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的管口处应采取密封措施。

2)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管口及其各连接处均应密封严实21二、技术指标(一)主要性能1. 电气性能:导管及连接附件应具有可靠的导电连续性导管与相应附件连接,电阻不应超过0.05;10节导管与相应附件连接,总电阻不应超过0.1每节导管长度为100mm150mm2. 抗压性能:1250N压力下扁平率小于25%,可达到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20041.1分类代码4重型标准要求;3. 拉伸性能:1000N拉伸荷重下,重叠处不开口(或保护层无破损),可达到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20041.1分类代码4重型标准要求;22二、技术指标(一)主要性能4. 耐腐蚀性:将基本型导管在硫酸铜溶液中浸泡1min,经清水冲洗后,其外表面不应有铜覆层,内表面不应有起皮或脱落;5. 绝缘性能:导管内壁绝缘电阻值,不低于50M6. 弯曲性能:导管按规定的弯曲半径每次沿左右方向缓慢弯曲90,连续4次,保持弯曲状态5min,其外表面不应有裂痕,用量规检查导管内径,可顺利通过7. 耐浸透性能:将防水型导管弯曲成U形,浸在水中72h,导管内不应有渗水现象;8. 阻燃性能:将防水型导管的端部接触火源进行持续时间为30s的燃烧,对中部接触火源进行持续时间为60s多的燃烧,撤离火源30s内应自动熄灭。

23二、技术指标(二)技术标准u可挠金属电线保护套管JG/T3053u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20041.1u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22部分:可弯曲导管系统的特殊要求GB20041.22u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配线工程技术规范CECS87u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u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575u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u火灾自动报警系统GB50116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4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筑物室内外电气工程的强电、弱电、消防等系统的明敷和暗敷场所的电气配管及作为导线、电缆末端与电气设备、槽盒、托盘、梯架、器具等连接的电气配管25四、已应用典型工程沈阳桃仙机场T3航站楼26四、已应用典型工程杭州高德置地(七星级酒店)27四、已应用典型工程北京CBD(阳光保险金融中心、韩国三星总部大楼)28四、已应用典型工程北京丽泽商务区(中国铁物大厦、中国通用大厦)等机电安装工程29五、习题解析略30本节结束谢 谢31。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