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1----5 BDABA 6----8 ADA 9. 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 10.制造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 一单元 课题1 1----5 DACDB 6----10 CBCDA 11.有新物质生成、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化学、物理 12.质软、密度比水小、熔点低、银白色固体,能与水反应,水 13.物理 14.ADACA 15.1.2.4, 3.5 16.1, 2, 3.5, 4, 6 17.颜色(物理性质),气味(物理性质),味道(物理性质), .,一单元 课题2,1—5 DCCCB 6.固、软、难、漂浮、小于 7. 三、 内焰、焰心、两端、外焰、焰心、 8.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二氧化碳 9.能 11.(1)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2)玻璃片上有水珠生成,燃烧后生成水(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 12. (1)收集气体(2)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深入两集气瓶中,木条燃烧的剧烈程度(3)向两集气瓶中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4)将干燥玻璃片置于空气中、向干燥玻璃片上哈气,玻璃片上有无水珠出现,一单元 课题3,一.1.C 2.D 3.B 4.D 5.B 6.C 7.A 8.D 9.C 10.B 11.B 12.B 13.D 14.C 二.15.(1)压破容器 (2)酒精燃烧而失火 (3)容器炸裂 (4)液体溅出伤人 16.(1)外壁 (2)灯芯 (3)石棉网 (4)稍向下倾斜 (5)冷水冲洗 三.17.e d a c f b 18. 砝码/g 50 20 20 10 5 取用情况 ↓↑ ↓ ↓↑ ↓ ↓ 在游码标尺1.8g处标上“∣” 19.(1)仰视读数, 实际量得液体体积偏小 (2)瓶塞倒放, 污染桌面和试剂 (3)试管内液体太多, 喷出伤人,第一单元综合练习题 一、1----5、BBDAB 6----10、DBCCB 11----15、CDABD 二、16.(1)导管 胶头滴管 量筒(合理即可) (2) 墨 水瓶(或药瓶)、棉线 17.(1) c (2)a (3)d (4)b 18. 0.1 4.6 19.(1)胶皮管 玻璃管(2)向着手心 (3)①防止引发火灾或爆炸 ② 用湿抹布盖灭③酒精灯内酒精 浓度过小不易点燃 灯芯烧焦不能点燃 ④ 2/3 1/4 燃着的酒精灯里 三、20.(1)胶头滴管 试管刷 (2)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向试管口夹,最后夹在距离试管口1/3的位置,手握长柄加热 (3)①量筒受热不均而炸裂 ②试管内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1/3, 且试管口对着人了 21.(1)a.试管b.胶头滴管 c.广口瓶 d.量筒 e.酒精灯 (2)A.仰视读数 读数偏小 B.固体垂直投入试管 击穿试管底部 C.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1/3 液体溅出 D.直接闻气味,使人中毒 E.胶头滴管伸进试管 污染试剂 四、22.(1)烧杯壁上出现水珠 (2)烧杯内壁上出现白色浑浊 (3)①: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②: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第二单元 课题一 空气 一、1—5 AAABC 6---10 CDABC 11---14 DDBA 二、15、氮气 氧气 4/5 1/5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水蒸气 16、(1)水蒸气(2)二氧化碳(3)氮气(4)氧气 17、①②③ 18、(1)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2)使用无铅汽油 尾气净化处理后在排放 19、汞+氧气 氧化汞 氧化汞 汞+氧气 20、粉尘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三、21、A-- c B--- b C---a D---d 四、22、氧气在水中溶解的量比氮气多 23、糖水:糖和水 空气:氧气、氮气等 24、不能,镁燃烧不仅消耗氧气 还要消耗氮气 25、污染源:(1)化石燃料的燃烧 (2)汽车尾气的排放 (3)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 污染物: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烟尘 措施:(1)加强空气质量检测 (2)使用清洁能源 (3)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26、用塑料袋装满空气,扎紧后不能轻易压缩 五、27、(1)使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反应 (2)难 不活泼 (3)红磷量不足 装置气密性不好 (4)不能 硫和碳燃烧产物为气体,,,加热,加热,,第二单元 课题2氧气 一、1—5CCDDC 6-10ADBBA 11-16CBBCC C 二、17.,18.(1)氧气(2)二氧化硫(3)五氧化二磷、氧化铝 (4)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19(1)硫+氧气 二氧化硫(化合反应)(2)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化合反应) (3)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 (化合反应),点燃,点燃,点燃,(4)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化合反应),点燃,,,,,20.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21.供给呼吸,支持然烧 22.比较活泼 氧化、 钢铁生锈 23.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化合反应 24.(1)② (2)②(3)③(4)② ④ (5)③ ⑹ ① 25.通入空气,补充氧气 不易溶于水,供给呼吸 26.(1)人和动物的呼吸(2)植物的光合作用 27.不能,因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为水果呼吸提供充足的氧气,从而加快腐烂的速率。
可以用氮气保鲜水果,因为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水果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且不能帮助水果进行呼吸 28.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甲: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乙: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点燃,点燃,,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 1-5 CABBB 6-7 DD 8. 分离液态空气 物理 化学 9. (1) 过氧化氢 水 +氧气(分解反应) (2)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 10. AB , D, AC , A 11. ①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② 此气体为装置内空气 ③ 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12.(1)①酒精灯 ②试管 ③铁架台 ④集气瓶 (2)距管口1/3处 略向下倾斜 (3)伸入集气瓶中 放在集气瓶口 C (4) A 过氧化氢 水 +氧气(催化) (5)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棉花,,二氧化锰,,加热,二氧化锰,,,加热,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1-5 BDBDA 6-10 BBDAC 11-14 DBDA 15.氮气,78% 氧气 21% 二氧化碳 16 (3)、(1)(2)(4)、(1)装置连好后先检验气密性(2)气泡连续放出时再开始收集 (4)集气瓶应正放在桌上 17 (1)防治水倒流炸裂试管(2)气泡连续放出时 (3)瓶口向上盖上毛玻璃片(4)防治水倒流炸裂试管 (5)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18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氧气 、水、 铁、 四氧化三铁、催化 、 催化 19 (1)过氧化钠+二氧化碳 碳酸钠 +氧气 (2)反应条件简单 、产物易分离,,20.略 (1)(2)(3)(4)、(5)(6)、(1)(2) (3)(4) 21.(1)甲、乙中木条均复燃 , 甲中木条燃烧更旺 (2)比度大于空气 、 支持燃烧 22、(1)冬季 冬季取暖,用煤量增加排放到空气的废气多(2)增加集体供暖,减少供暖锅炉废气排放 利用太阳取暖,工厂余热取暖 23、(1)A (2)将试管内的空气排净 (3)A、E或F 试管口没放棉花(4)G (5) a、b二氧化锰 24、(1)过氧化氢 水 +氧气 B C 氧气不宜溶于水 (2)没在试管口放棉花,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防治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3)氯酸钾 试管口不应向上倾斜,收集气体前未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集气瓶内未预先装满水,,二氧化锰,第三单元 课题1分子和原子 一.1—5 B C B C A 6—10 D B B A C 二. 11.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很小,运动的 ,间隔 ,相同,不同 12.分子, 液态, 气态 ,水分子, 分子, 化学, 分子 ,分子, 分子, 水分子 ,氧分子 ,化学性质 13.分子,原子,氧分子,汞原子 14.二氧化碳分子, 碳原子和氧原子,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 15. 原子, 原子 16. (1)相同, 因为都是氧气分子构成 ⑵酒精挥发:宏观:液态变气态,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酒精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酒精分子没有变成其他分子,是物理变化。
酒精燃烧:宏观:酒精燃烧生成新物质CO2和H2O 微观:酒精分子被破坏 ,分子种类发生变化,有新分子生成,是化学变化 17. (1)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⑵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变(3)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分子,18. (1)糖逐渐溶解,糖分子不断运动到水分子间 ⑵ 低,分子间有间隔 (3)混合物 水分子和蔗糖分子 (4)分子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 19.解:20个氨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为:20 × 3=60 氢分子的数目为:60÷2=30 个 答:20个氨分子和30个氢分子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一.1—5 A B B C D 6—10 B D C B A 二. 11.(1)分子、原子 ⑵ 原子(3)原子核、质子(4)分子、原子 中子 ⑸ 电子 ⑹ 质子、电子 ⑺ 原子核(或质子和中子) 12. 结构:= 、、 电性:中性、带正电、带负电 表示方法:Na Cl Na+ Cl- 相互转变:(上 )失电子、失电子 (下) 得电子 、得电子 13.1 ,7, 8, 2 ,离子, 钠离子 ,阳, 氯离子, 阴 14. 16, 6 ,16 ,3 15. (1)原子不是实心球体,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 ⑵原子核体积很小且带正电,少数α粒子经过原子核附近受斥力作用改变了运动方向(3)金原子核比α粒子质量大,α粒子正面轰击原子核被斥力作用弹回。
16. (1)质子,中子,核外电子,分子 ⑵①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②氢原子没有中子(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③质子数不同,原子种类不同 17. (1)55.85 , 63.55 (2)有办法,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和定义式可知:某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其相对原子质量就越大,即一个铜原子的质量大 (3)铁块含的原子更多一些 总质量相同,相对原子质量越小,原子的个数越多(4) m(Fe)=56 x 1.66 x 10-27 kg=9.296x 10-26 kg,第三单元 课题3元素 一.1—5 A B C A B 6—8 C C B 二.9.氧硅铝铁(或O、Si 、Al 、Fe)、氧碳氢氮(或O 、C、 H、 N) 氧10.⑴一个氧原子 氧元素 ⑵2个氢原子 11.P 、 C 、 2Ca 、nS 12. Al 、 氖Ne(或氮 N)、 碳 硅Si(或硫 S) Mn 氟F(或铁Fe) 13.活泼 、 不活泼 、 不一定 14. ⑴ ②③、 ⑤ 、 ③④⑤⑧和②⑦ ⑵ ③④⑤ 15.原子序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 16. ⑴ Na、 7 ⑵ 3F、 Na+ (3)金属 17. ⑴ 16 、32.06 ⑵ P 18. ⑴质子数 ⑵最外层电子数 (3)最外层电子数 (4)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19. ⑴质子数 ⑵不相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 一.1—5 D C D C D 6—10 D D C A D 11—15 B D C C C 16—17 C C 18.Na+ 和 Cl- 、CO2 分子、金原子 19.D、A、B BCD、具有 20.金属、38 、87.62、 Sr2+ 21.15 、5、 Al3+ 、最外层电子数从1递增到7(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 22.氖,Mg ,得到,第四单元课题一 爱护水资源,1--5 CACDB 6--10ACCCD 11.①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