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MYZK-8800煤岩设备常见技术问题解答重点讲义汇总

des****85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014.50KB
约11页
文档ID:258326023
MYZK-8800煤岩设备常见技术问题解答重点讲义汇总_第1页
1/11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煤岩设备常见技术问题解答一、 蔡司ZEISS的显微镜真的比徕卡LEICA的好吗?两者质量本是相同,只不过蔡司宣传工作做的好,用户先入为主造成的错误印象其实徕卡与蔡司均为德国160年的老企业,光学显微镜均国际知名,一个在东德(蔡司),一个在西德(徕卡)两公司在全球范围竞争,因此产品序列均有对应,对应表如下:西德LEICA(徕卡)与东德ZEISS(蔡司)产品系列对应表序号产品技术等级西德(徕卡)东德(蔡司)的对应机型1低级750型LAB型2一般研究级DM2500PAxioskop 40 pol3一般研究级的升级款DM2700PAxio Scope A1 pol4高级款DM4PAxio imager A2 pol注意:评价时要看对应款才有可比性,比如:不能拿蔡司低端LA B机型去与徕卡中高端的DM2700P对比,没有可比性,二者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西价格差了一大块功能上LAB也无法与DM2700P相比,当然蔡司LAB也比徕卡DM2700P要便宜很多同类产品还有日本及国产的显微镜,其总体对比情况如下:国内外可用于煤岩检测各款显微镜对比品牌代表机型使用效果一般研究级升级款智能研究级徕卡DM2500PDM2700PDM4500P成像效果好,为精密齿轮减速,回位精确。

蔡司Axioskop 40 polAxio Scope A1 polAxio imager A2 pol成像效果好,但调焦机构为谐波齿减速,自动检测远程中存在打滑现象,无法精确回位尼康LV100成像效果一般奥林巴斯BX51-P成像效果一般国产奥特成像效果一般结论:目前最适用于煤岩自动检测的机型为徕卡DM2700P型成像清晰,回位精确,可配加高精密控焦系统从煤岩与焦炭检测实际使用角度讲:l 人工型煤岩检测对显微镜的要求仅仅就是成像清晰即可,过多地要求无实际意义而从这一点上讲,即使配上国产显微镜一样不影响观察与检测l 对自动检测来说,在保证一定清晰度的前提下,更关键地是调焦机构的准焦回位精确性否则虚焦误测带来的巨大结果偏差将使设备不可用l 在长时间连续运转工作的场合,比如:企业生产进厂原料煤监测则要求显微镜透镜耐卤素灯高温的寿命要长因此,各种显微镜用于煤岩检测,尤其是用于工厂环境下使用的对速度要求高的场合,徕卡DM2700P是最佳选择,原因有两点:1、 调焦打滑问题:DM2700P为精确齿轮回位,特别适合于自动快速回位对焦而蔡司A1.POL调焦轴存在打滑,不能自动准确回位所以蔡司的自动煤岩均使用数码变焦来逼近准确。

而数码变焦仅仅是通过计算机算法改变了图片的清晰度,实际还是在虚焦条件下检测的,所得反射率数值会降低很不准确2、 透镜长时间高温寿命问题:工厂一般是长时间连续检测,这一点蔡司的灯箱前透镜因材质问题,受不了卤素灯带来的热量,会开裂,从而导致整个光路已非真正的平行光路,杂光大量增多 当然,公正地说,蔡司显微镜也有它的一些优势的地方,比如:50倍油镜的数值孔径可做到1.0目镜视场要略大,物镜转换盘的孔数更多等,但这些在煤岩与焦炭实际观测中基本用不上,没有任何实质意义,并不是说达不到这几项参数就无法检测而且有的参数大了还起反作用,违反国家标准的规定详见下面二、 50倍油浸物镜的数值孔径1.0一定比0.85好吗?数值孔径NA究竟对观察有什么影响?1、 优点地方:NA增大,分辨率会提高比如:50倍油镜:蔡司NA1.0, 相当于分辨率大约在0.3微米;徕卡NA0.85, 相当于分辨率大约在0.35微米;结论:分辨率提高了0.05微米,实际观测中用不着看到这么小,一般最小的煤焦组分鉴别尺寸也在1微米以上因此对观测并无实质意义,对结果也毫无影响另外,包括国家标准制定单位——西安煤科院用的也是NA0.85老莱兹显微镜,如果必须要求NA到1.0,难道国标单位都不能测煤岩了?2、 缺点地方:增大数值孔径带来的问题。

l 会增加杂散光;l 会减少焦深,影响准焦造成自动检测中误测看看国家标准中是怎么规定的?三、 目镜视场数是否一定要23的问题?视场数究竟对观察有什么影响?定义:视场数是指目镜的视场光圈直径用mm表示的值1、 优点地方:视场数增大,可观察到范围会变略大比如:10倍目镜:蔡司10X/23;直径23MM徕卡10X/22, 直径22MM,相当于视野略小了1MM;国家标准中是怎么规定的?四、 物镜转换器的孔数是否一定要6个的问题?在煤与焦炭的显微观察检测中,实际只用2个镜头就够用了:一个为50倍油镜;一个为20倍干物镜;因此,配6孔的多余4个均空闲,还要堵住以免进灰尘影响观察所强调这一参数没有任何实质意义!徕卡DM2700P型显微镜配有5个物镜安装孔,用2个备3个已足够用了即使以后增加到5个以上物镜也是可以拧下更换使用的,不会影响五、 功能转盘孔个数是否一定要6个的问题?在煤与焦炭所有显微观察中,实际只能用到2个:一个为明场观察模块;一个为偏光模块;因此多余4个均空闲,强调这一参数也没有实质意义!徕卡显微镜尽管只有4个,用2个备2个已足够用了六、 全自动检测不符合国标?1、 首先说明一点,“全自动检测”压根儿就没有国标,所以根本就不存在“符不符合”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煤岩全自动检测用什么样技术路线实现的都有,评价其好不好的唯一标准就是:“哪种全自动检测出的结果与人工一致,哪种就是好的,是准确的”MYZK-8800系统全自动检测准确度接近100%2、 “准确的全自动功能”对生产企业具有重大意义它可解决人工检测速度慢(1-3样/天)!无法跟上生产的问题每天自动检测几十个煤样,全面监控进厂煤,有力稳定生产3、 如有供煤商“较真”说全自动不符合国标,那这时也可采用“半自动(人工)”方式检测的结果做依据,MYZK-8800系统同样完美具有,并完全符合国标而且,我们还有采用国际最新型硅基光电倍增管(SIPM)法的光度计煤岩设备,如果用户需要也可选配七、 MYZK-8800系统采用“工业照相机做检测器”,不符合国标?1、 首先说明一点,MYZK-8800系统采用的不是普通“民用数码相机用的CCD”,而是16位高精度“科学测量级矩阵CCD”,无论灵敏度、线性、稳定性等指标均全部优于国标,同时也可成像2、 国标从未规定“只有光电倍增管才能做光电转换器”恰恰相反,由于CCD类器件不使用高压,各方面性能全部优于光电倍增管,目前在国内外光测领域基本呈替代趋势3、 由于CCD器件既可实现幅面分析,又可实现高精度测量。

所以采用CCD器件实现自动化也是目前国内外煤岩自动测控领域公认唯一有前途的技术方法4、 我们也有类似传统光电倍增管型的型光度计,其性能比同类产品还要好很多呢!如果用户需要也可配上八、 500万像素CCD一定比140万像素的好吗? 在同样大的面积上,比如:CCD检测面均是2/3英寸500万个像素点均布在上面意味着每一个像素(即检测单元)面积要小很多相反的,140万像素的CCD分布在同样大的面积上,每个像元就要大很多,如果用于拍照片,当然是500万像素的要好,因为图像细腻而用于检测则恰恰相反,单个像元大的CCD在暗电流、信号质量稳定性、信噪比等方面要远优于像素多的CCD因为形象地说,140万像元的CCD检测器每一次检测都相当于500万像元的3.6个像素在取平均结果,所以更稳定所以,像素到底是多好?还是少好?要看用在什么地方?而且比较的前提一定得是在相同大小面积的CCD上对于检测煤镜质体反射率这种高精度的测量场合,如果尺寸同样是2/3英寸的CCD,那么140万像素比500万像素的要好,更适合于高精度的反射值检测换名话说:用于检测场合,大像素要好于多像素!九、 MYZK-8800系统没有测量光栏不符合国标? 1、 测量光栏是由于80-90年代采用光电倍增管类器件时,其检测单元尺寸较大,为缩小测量区而采用的一个“土办法”——在前面加装的一个小孔板,使“漏”过去的光斑直径满足国标要求的≤10微米。

2、 2000年后,新型更优的CCD类器件由于检测单元本身尺寸即微米级,已不再需要在前面加装小孔板换句话说:如果能生产出微米级直径的光电倍增管,那它也不再需要安装测量光栏而且,由于CCD器件不再需要另外加装“孔板”,因此还可同时实现光电倍增管器件无法实现的“软对中”等更方便功能,这也是技术上的一大进步3、 当然,我们提供的选配件—硅基光电倍增管型光度计因采用的是最新型的光电倍增管,因此前面也是有测量光栏的,直径4微米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小于10微米尺寸十、 传统光电倍增管检测方法与MYZK-8800系统 “多特征、高精度识取检测技术”的区别在哪里?1、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煤岩测控领域多采用光电倍增管作为光电转换器去检测点信号,精度只有12位(4096级)其最大缺点是无法准确识别所测“点位”是什么组分而另一种图像分析技术法确存在检测精度不够的缺陷,一般只有8位(256级)达不到国家标准的精度要求二者一直是一个矛盾2、 MYZK-8800系统彻底解决了此难题采用的是“多特征、智能化幅面分析与高精度检测”可同时实现的“二位一体”技术,并不是传统单一的分析图片办法完美解决了准确组分分析与高精度检测一直无法兼得的问题。

可“直读”底层16位精度(65536级)的RAW数据用于反射率检测,而且精度远远高于传统PMT或CPM类光电倍增管检测器和一般CCD阵列检测器属目前煤岩测控领域中最先进的顶尖技术十一、 MYZK-8800系统主要优势是什么?MYZK-8800系统实现了十个“目前唯一”,遥遥领先于同类产品::n 采用目前煤岩自动测控领域中最先进的“多特征智能识别技术”,对镜质组的识别准确率接近100%!目前唯一!(独有专利技术!专利号:ZL 2012 2 .2 )n 具备一遍扫描可同时提供镜质组反射率及分布和煤岩组成(活惰比)功能,整个过程全自动完成,无需人工干预,准确度高,可全面评价煤质;目前唯一!n 全自动扫描与快速制样相结合,可检15-50样/天(8小时),是目前唯一一款真正能满足监督大批量进厂煤需要的仪器!n 是目前唯一能单纯靠自动扫描即可检测出进厂煤中是否掺有褐煤及无烟煤的设备!有效杜绝“极差煤质”煤入厂n 测区控制可实现精确的“软对中”,替代了传统调节极不方便的“孔板限位——测量光栏”方式!测区小于2微米!测量镜质组更纯!目前唯一!n 块焦孔隙率测量实现了“动态识别切分技术”(独有专利技术!),彻底解决样品磨制及焦壁组成不同带来的干扰,结果准确,速度快(3-7min/样),目前唯一!n 创造性地采用直读16位(65536级)底层RAW数据技术,彻底解决传统光度计法精度够用但不能识别组分,图像法可以识别组分但精度又不够的矛盾。

将组分智能识别与高精度检测“一体”完美解决!目前唯一!可真正实现高准确度、高精度、全自动化的煤岩快速检测技术同时保留了严格符合国标的人工检测功能,且精度、稳定性等全部优于传统光度计n 自动检测全过程均有记录,以后任何时间均可通过“回溯”功能调出,方便后续审核提供虚焦区的回位重测、修正,重新统计出报告等功能尤其其快速回溯技术具有速度快,功能实用,属业内目前唯一!n 自动化程度最高(自动移动、自动智能对焦、自动智能分析、自动出报告),是真正的完全自动化。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