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专题09《艾青诗选》梳理盘点-2023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考前梳理盘点-中考语文备考资料

旭***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732.72KB
约20页
文档ID:349465437
专题09《艾青诗选》梳理盘点-2023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考前梳理盘点-中考语文备考资料_第1页
1/20

九上名著阅读《艾青诗选》一、 知识梳理【作者简介】艾青,原名蒋正涵,1910年3月27日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文学家、诗人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生活背景】艾青出生的公元1910年还有一个年号,宣统二年此时距辛亥革命尚有一年时间,大清王朝及千年帝制的寿数已屈指可数艾青是难产的,被认为“克父母”,因此一到三岁被寄养在贫苦农妇“大堰河”家1928年考入国立西湖艺术院大学部绘画系该校即后来的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

1929年,在校长林风眠的鼓励下,艾青赴法国勤工俭学,主攻绘画学画之余,艾青接触到了文学,同时,艾青开始尝试着写诗1932年初,艾青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投身进步的文艺活动同年7月被上海法租界警务处逮捕,并以“共产党扰乱地方治安”罪名,移送当时的江苏高等法院第三分院入监的第二年即1933年,艾青写下了著名诗篇《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是1935年出狱的1936年11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我的保姆》茅盾、胡风等人撰写文章向读者力推1937年8月,艾青在“八一三淞沪抗战”的烈火中,写作诗歌《火的笑》12月在武汉,创作了又一篇著名长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2月在潼关渡过黄河,写作长诗《北方》4月其政治抒情长诗《向太阳》在武汉脱稿武汉沦陷后,艾青和一批艺术界救亡工作人员辗转到桂林11月写诗《我爱这土地》1941年艾青由重庆奔赴延安,任《诗刊》主编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内容简介】艾青的诗作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20世纪30年代主要作品及特征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诗歌作品风格: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而且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主要篇目: 《向太阳》《火把》,借助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2)1978 年以后主要作品及特征 1957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1978 年重返诗坛,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诗人“归来”,久被压抑的情感澎湃高涨,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作品风格: 这一时期的诗人,仍然继续着歌颂光明的主旋律还有一些哲理小诗,通过意象来反映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主要篇目: 《镜子》写镜子“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因为它真实、直率,从不掩饰,所以“有人喜欢它”,“有人躲避它” 《光的赞歌》赞美“光”这一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字里行间饱含着睿智哲思。

诗歌意象】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诗人因此被誉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诗人关注的中心始终是与中国土地合而为一的普通农民的命运他写出了“土地—农民”受蹂躏的痛苦;“土地—农民”的复活;写出了“土地—农民”的翻身与解放诗人通过对于土地的痛苦、复活与解放的描绘,真实地写出了中国农村现实的灵魂太阳”的意象表现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诗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这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题”作品风格】艾青的诗歌从风格上看:解放前,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解放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他的诗歌,以现实主义为主体,汲取了象征主义的养分,风格朴素清新、深沉隽永,明朗并不直露,时有含蓄也不晦涩,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艾青是自由体新诗的代表诗人内容导图】【佳作赏析】当黎明穿上了白衣艾 青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赏析】这首诗是写黎明时田野上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诗歌一开始,作者就精心选取了三个色彩词“紫蓝的”“青灰的”“绿的”,为读者勾勒了一幅鲜明、和谐的画面在以上静态描绘的基础上,又以“草原上流着”,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而用“乳液”来形容烟,将烟的清新、流动等描绘出来,可谓神来之笔于是,第二节开头,诗人似乎也忍不住,直抒胸臆地赞叹:“啊,当黎明穿上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结尾句“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蕴含深刻的哲理,“黎明”象征新生的力量,“灯光”象征衰落的力量,旧事物是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新事物的脚步的手推车在黄河流过的地域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手推车以唯一的轮子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穿过寒冷与静寂从这一个山脚到那一个山脚彻响着北国人民的悲哀在冰雪凝冻的日子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手推车以单独的轮子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穿过广阔与荒漠从这一条路到那一条路交织着北国人民的悲哀1938年初【赏析】1938年初,诗人从阴冷的武汉来到了战火日渐逼近的黄河岸边,写下了近十首质朴而凝重的小诗,《手推车》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只有短短的二十行,勾勒出一个真实的令人为之心碎的情境。

诗中的手推车是一种象征的意象它具有三种特色:其一,“手推车”的外形本身已包容某种意味,说明着贫穷、落后、艰难;其二,在”手推车”的背后及其深处,提示着北国农民经历过漫长的不安与悲苦的人生道路,载负过荒凉土地多少沉痛与寂寞的生命重压;其三,“手推车”孤独的外形与痉挛的尖音含有刺激性,它是我中华民族历史命运深重灾难的某个侧面的体现诗人借助手推车表现的“北国人民的悲哀”,也蕴涵着对保守呆板落后的生活方式的悲哀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赏析】这是一首广泛传诵的抒情名篇,诗中诗人化身为一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歌唱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度接着进一步描述鸟儿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诗的第二节,诗人笔锋一转,转而对“我”进行了一个近镜头的特写,“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静态的特写,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年代里一切爱国志士对祖国最真挚情感的告白失去的岁月不像丢失的包袱可以到失物招领处找得回来,失去的岁月甚至不知丢失在什么地方——有的是零零星星地消失的,有的丢失了十年二十年,有的丢失在喧闹的城市,有的丢失在遥远的荒原,有的是人潮汹涌的车站,有的是冷冷清清的小油灯下面;丢失了的不像是纸片,可以拣起来倒更像一碗水投到地面被晒干了,看不到一点影子;时间是流动的液体——用筛子、用网,都打捞不起;时间不可能变成固体,要成了化石就好了,即使几万年也能在岩层里找见;时间也像是气体,像急驰的列车头上冒出的烟!失去了的岁月好像一个朋友,断掉了联系,经受了一些苦难,忽然得到了消息:说他早已离开了人间赏析】诗人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被迫搁笔二十余年,1976年又重新执笔在这首诗中,他沉痛回顾了自己被流放“失去的二十多年的辛酸岁月”在诗歌里,他把时间比作失物,比作纸片,比作气体、液体、固体,最后更巧妙地把时间比作是朋友,当你想起他的时候,他已不在人间读者阅读这首诗,一方面触摸着作者内心的沉痛,另一方面也会激起“岁月匆匆,往日不再”的情愫,警醒自己珍惜时间,把握当下虎斑贝美丽的虎斑纹闪灼在你身上是什么把你磨得这样光是什么把你擦得这样亮比最好的瓷器细腻比洁白的宝石坚硬像鹅蛋似的椭圆滑润找不到针尖大的伤痕在绝望的海底多少年在万顷波涛中打滚一身是玉石的盔甲保护着最易受伤的生命要不是偶然的海浪把我卷带到沙滩上我从来没有想到能看见这么美好的阳光1979年12月17日,晨一时【赏析】一位女士送给艾青一枚虎斑贝,于是触发了诗人的情思。

这首诗前八行连用几个比喻描绘虎斑贝的外貌及质地,使人感受到了虎斑贝的形象,也感受到了它的质地后几句既是写虎斑贝的命运,也在写自己的命运 “在绝望的海底多少年/在万顷波涛中打滚/一身是玉石的盔甲/保护着最易受伤的生命//要不是偶然的海浪把我卷带到沙滩上/我从来没有想到能看见这么美好的阳光把诗人多少年的痛苦经历,以及后来重新回到阳光下的喜悦,全概括进去了比喻的巧妙运用,是整首诗的最大特色二、基础巩固练(一)填空题1.艾青 (1910-1996),原名 , 中国现代诗人成名作《 》,发表于1933 年,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的诗作《 》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答案:蒋正涵 大堰河——我的保姆 我爱这土地2. 艾青第一次用“艾青”这一笔名发表的长诗是《   》答案:大堰河——我的保姆  3.1985年,艾青获得 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这是中国诗人得到的第一个国外文学艺术的最高级大奖答案:法 4. 艾青的长诗《向太阳》《 》,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 ”的歌手。

答案:火把 太阳与火把 5.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 和 答案:土地 光明6.艾青于1910年阴历2月17日生于浙江金华的一个地主家庭由于家里不喜欢这个“克父母”的婴儿,就托付给乳母—— 收养,然而这个妇女却十分疼爱他 答案:大堰河7.“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 / 无数的 /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