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为生活而艺术

简****9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5.67MB
约75页
文档ID:99991061
为生活而艺术_第1页
1/75

为生活而艺术,““Art for Life“,主讲人:胡泊 中国人民大学美学博士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美术教育博士后 重庆中小学美术教育专委会秘书长 西南大学艺体美中心副主任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美国“为生活而艺术”教育体系中国市场部总监 E-mail:51144695@,,,意大利艺术家法比奥-毛里(Fabio Mauri)作品,,,,,,,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什么才是有价值的学习! 作者:戴维·帕金斯1、超越基础技能的综合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合作、领导 2、超越传统学科 3、超越彼此割裂学科——跨学科的主题和问题 4、超越区域性观念——全球化理念、问题与学习 5、超越对学术内容的掌握——学习思考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的现实世界 6、超越既定内容——提供多元学习选择如何应对?,21世纪必备综合能力:4C:沟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aoration)、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和创造力(Creativity).,什么是艺术?,导论:“艺术”界定何以问题重重? 1 柏拉图:艺术即模仿 2 亚里士多德:艺术即认识 3 大卫·休谟:艺术即品味的对象 4 伊曼努尔·康德:艺术即可传递的快感 5 亚瑟·叔本华:艺术即展现 6 G·W·F·黑格尔:艺术即理想 7 弗里德里希·尼采:艺术即救赎 8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艺术即情感交流 9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艺术即症候 10 克莱夫·贝尔:艺术即有意味的形式 11 R·G·科林伍德:艺术即表现. 12 约翰·杜威:艺术即经验 13 马丁·海德格尔:艺术即真理 14 瓦尔特·本雅明:艺术即灵晕 15 西奥多·阿多诺:艺术即自由 16 莫里斯·魏兹:艺术即无定义 17 纳尔逊·古德曼:艺术即范例 18 阿瑟·丹托:艺术即理论 19 乔治·狄基:艺术即习俗 20 门罗·C·比尔兹利:艺术即美感制作 27 肯代尔·沃顿:艺术即假扮 22 罗兰·巴特:艺术即文本 23 亚德里安·派柏:艺术即恋物 24 卡罗琳·科斯梅尔:女权主义艺术 25 皮埃尔·布迪厄:艺术即文化生产 26 狄利·杰格德:艺术即文脉 27 克瓦米·安东尼·阿皮亚:艺术即后殖民 28 道格拉斯·戴维斯:艺术即虚拟,(美)沃特伯格(Wartenberg),,,,,,,,1,2,3,“为生活而艺术”的教育观念和产生的时代背景,“为生活而艺术”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策略,基于艺术的教育研究者,,,目 录,4,结语,一,“为生活而艺术” 的教育观念和产生的时代背景,20世纪,50年代末,80年代初,21世纪,时代背景,二,,,,JamesA・Beane提出让课程综合为 a special kind of unity见《课程统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自己,人,-----------强调个体身心健康发展 -------强调自然与环境,强调社会与文化的结合----,社会文化,自然环境,十项基本能力,七大学习领域,九年一贯课程基本理念架构 (参考教育部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总纲刚要),人与自己 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三大面,七大学习领域,语文 健康与体育 社会 艺术与人文 数学 自然科技 综合活动,,,了解自我与发展潜力 欣赏表现与创新 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 表现沟通与分享 尊重开怀与团队合作 文化学习与国际了解 规划组织与实践 主动探索与研究 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 运用科技与资讯,十项基本能力,一,为生活而艺术的教育观念,“为生活而艺术”(art for life)在学科为中心的美术教育基础上增加了视觉文化、创造性和新的科技等方面,使美术教育以学生自身生活与体验为中心,借助美术来拓展对生活、对社会、世界的理解。

艺术作为一种教育,在任何地方都自然发生着,·家庭美术教育,·社会美术教育 (各种场馆),·学校美术教育 (课内、课外),01,02,03,美国学者克拉格(Krug)及苟亨伊朗(Cohen-Evron)从美术教育立场提出的四种统整课程作法:,二,“为生活而艺术” 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策略,,保留原有学科本位的美术教育:美术创作、美学、美术批评和美术史,同时又加入视觉文化、新技术以及创造力与批评思维,即以实际经验为根据、主题性的、适当学科间相交叉、以生活为中心的综合性美术教育教育思想,一,把理解艺术本身转移到通过艺术来理解生活与文化上强调经验,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 强调人文,注重营造学习的文化情境 强调综合,注重学科内容的多向联系 强调方式,注重体验艺术的过程方法 强调评价,注重改善和促进教学活动为生活而艺术”教学方式研究的价值取向……,,主题,内容,生活世界,自我世界,艺术世界,跨科综合,多科综合,单科综合,主题方向,综合方式,主题性教学策略,视觉研究和发展创作艺术的技能 对话和合作探索 对艺术和其背景的批评性分析 历史与背景的研究 自我反思及文化中艺术的意义和价值的反思 用艺术的自我表达、呈现 探索关联主题与价值等,教学策略,二,教学特点,三,1,2,3,4,使学生们参与高层次的认知或思考,引导学生进行实质性的围绕话题的交谈,推动社会对学生成就的支持,开放支持艺术课堂之外综合学习的教学主题,教学目的,,,,,艺术具有内在和外在的价值和意义,为了表达自我、发现生活的意义、价值和方式,学生既要独立又要合作来创作和研究艺术和视觉文化,艺术和视觉文化是生活与社会重要事件的视觉交流,艺术的形式、意义、用途和价值既能带来心理的美感,也具有社会的功用,“为生活而艺术”的目的是通过围绕艺术的教与学来帮助学生为学校及生活中的成功做好准备。

四,帮助学生把学习看做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带给他们身份、价值观念和建构性思维的开发过程与结果更多地结合,以至于内容成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为了生活的美术教育注重真实内容和以真实世界的方式进行的紧密联系教育宗旨,,,,五,,,,,三,基于艺术的教育研究者,,艺术为基础的教育研究方法尝试将大写的“艺术”即文学、舞蹈、音乐、戏剧以及视觉艺术引入到教育研究领域,利用这些艺术不同的材质与美学表现形式超越传统教育研究局限,力图拓展教育研究工具与视野,从而改变传统教育研究过于强调定量与技术理性的研究方法,向侧重人文情感关注的质性研究转变基于艺术的教育研究” (art based research education),一,文字的,非文字的,教育鉴赏和教育批评,基于艺术的教育研究的现有类型:,二,A/R/Tography,A代表艺术家、R代表研究者、T代表教师,,安格尔《泉》1856年,杜尚《泉》1917年,杜尚 (Marcel Duehamp 1887-1968),,西方现代艺术,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艺术,主要是沿着杜尚的思想轨迹行进的因此,了解杜尚是了解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关键《薄兰韦勒的风景》 1902 年,,杜尚《泉》1917年 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作品,杜尚的《泉》对传统艺术的冲击,安格尔《泉》1856年,杜尚《泉》1917年,杜尚对传统艺术的冲击,,1、艺术具有形象性?,——何来形象,2、艺术具有情感性?,——何来情感,3、艺术具有审美性?,——何来审美,4、艺术是手工制作,——机械大生产,杜尚作品《泉》的艺术意义何在?,艾布拉姆斯《镜与灯》,,艺术家,1、艺术品与世界的关系——模仿说:模仿的艺术。

2、艺术品与艺术家的关系——表现说:表现的艺术3、艺术品自身的形式结构——形式说:形式美的艺术4、观赏者与艺术品的关系——接受维度的艺术 世界——艺术家——作品——观者的转变,,艺术,艺术是一种再现和模仿,西方艺术从一开始就走着一条写实为特征的道路 古希腊雕塑(公元前6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14——16世纪) 新古典主义艺术 (18——19世纪),艺术是情感的表现,早在1878年,法国艺术理论家欧仁维龙就第一次提出“艺术是情感表现”的理论艺术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20世纪初的贝尔《艺术》和弗莱,杜尚《泉》——从观赏者的角度来开启我们思考艺术的新维度,把艺术从高高在上,重新拉回到生活之中,《泉》正是要弥补日常生活和艺术之间的界限让我们平常来对待艺术从而开启了艺术怎样来接受和思考的维度 1、观赏者是艺术品的真正完成,没有观者只是物品而已 2、观赏者在艺术品的观赏中具有参与和创造性艺术的神圣性不再是唯一的标准艺术的接受也是艺术创造和完成的一部分日常用品 艺术 波普艺术 (Popular Art ) 生活之美,杜尚《泉》的艺术意义,波普美术鼻祖:汉密尔顿 《我们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充满魅力》1956年,正如杜尚所说:“一件普通生活用具,予以它新的标题,使人们从新的角度去看它,这样它原有的实用意义就丧失殆尽,但却获得出了一个新内容。

日常事物——美术馆 独特的视角 “美”的事物,莫奈《睡莲》1893年,独特观念——美不再是惟一 走向艺术背后的精神观念 非架上艺术、观念艺术(Idea Art ),蔡国强(奥运会焰火导演)2006年《草船借箭》,,艺术与现实生活、社会、道德日益联系 艺术开始从美——走向社会和生活 促进公共艺术(public art):导向社会真善美,徐冰《凤凰》2010年,,,英国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主持的大型雕塑展《土地》,,,,,,,,,,,,,,,,杜尚的启发,杜尚把之前高高在上的一幅比如美术馆才能见到的艺术,拉回到日常生活,只要我们具有一颗审美的心,艺术就在我们身边 杜尚走出了传统艺术的框架,把艺术的视野扩展到了观者(公共)的层面,而且让我们明白只有当大多数人都关注艺术,参与艺术和享受艺术的时候,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现成的自行车轮》1913年,,,《断臂之前》 1915年,杜尚《带胡须的蒙娜丽莎 》 1919年,,,,开放的艺术观念: 艺术——不再单属于美术馆,生活之美 艺术——在我们身边,用美的眼光来发现 艺术——美不再是惟一,观念和思想 艺术——走向社会(公共美术):真善美,意义,杜尚走出了纯艺术的框架,把艺术的视野扩展到了更为广阔的领域,延伸到了过去人们并不视之为艺术的层面,以更新颖的观念,更丰富的视角和更多元化的方式探讨艺术,使艺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杜尚告诉人们:“我最好的作品就是我的生活”“我喜欢呼吸甚于喜欢工作”,这使人们明白了艺术不应该只是少数艺术家的特权,只有当大多数人都关注艺术,参与艺术和享受艺术的时候,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如果我们不是过分执着于传统艺术本质的限定,而是换一个角度、换一种眼光去看待上述的观念,那么在我们的面前也许就会展现一种新的艺术的和文化的视域既然现成品的艺术反对传统的美学和艺术观念的侵入,那我们能不能也可以超出纯美学、纯艺术、纯文化的领域去理解它,与它在一个共同的起点上进行对话和交流 什么是“艺术”这个问题就转换成了我们如何才可以说某个东西是“艺术”的问题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高度决定视野 角度改变观念 尺度把握人生,,,,,,结语,生活即艺术、艺术即生活用艺术来拓展自己生命的长度与宽度,用教育来帮助更好地感受生活与建构社会艺术与人生仿佛合二为一,人生亦是艺术,艺术亦是人生谢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