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目录第1篇 导 言 第1章 宏观经济学科学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第2篇 古典理论:长期中的经济 第3章 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4章 货币系统:它是什么?如何起作用?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 通货膨胀:起因、影响和社会成本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6章 开放的经济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 失 业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第3篇 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 第8章 经济增长Ⅰ: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 经济增长Ⅱ:技术、经验和政策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第4篇 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 第10章 经济波动导论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1章 总需求Ⅰ:建立IS-LM模型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2章 总需求Ⅱ:应用IS-LM模型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3章 重访开放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汇率制度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 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14.1 复习笔记 14.2 课后习题详解第5篇 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专题 第15章 一个经济波动的动态模型 15.1 复习笔记 1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6章 关于稳定化政策的不同观点 16.1 复习笔记 1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7章 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 17.1 复习笔记 1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8章 金融系统:机会与危险 18.1 复习笔记 1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9章 消费和投资的微观基础 19.1 复习笔记 19.2 课后习题详解 附录 指定曼昆《宏观经济学》教材为考研参考书目的院校列表内容简介本书是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教材的学习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每章的复习笔记以曼昆所著的《宏观经济学》(第10版)为主,并结合国内外其他宏观经济学经典教材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国外教材的英文答案和相关资料对每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3)补充相关要点,强化专业知识一般来说,国外英文教材的中译本不太符合中国学生的思维习惯,有些语言的表述不清或条理性不强而给学习带来了不便,因此,对每章复习笔记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和一些习题的解答,我们在不违背原书原意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相关经典教材进行了必要的整理和分析内容)第1篇 导 言第1章 宏观经济学科学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考点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是现代经济理论的一种主要分析方法1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变量分为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内生变量是模型所解释的变量。
外生变量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变量,本身不能用模型解释通常模型的目的是说明外生变量的变动如何影响内生变量2市场出清模型市场出清模型是指一种产品或服务价格能够迅速调整使得该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状态市场出清模型的假设条件是价格具有弹性在长期,工资和价格有弹性,市场出清的假设才比较适用,但是在短期,工资和价格有黏性,市场很难快速出清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见表1-1)表1-1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4本书的安排本书共有5篇,内容安排如图1-1所示图1-1 宏观经济学的框架1.2 课后习题详解1、 概念题1. 宏观经济学答: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齐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共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20世纪30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
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息和货币通论》宏观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奠定基础,二战后逐步走向成熟并得到广泛立用,20世纪60年代后的“滞胀”问题使凯斯主义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并形成了货币主供给学派、理性预期等学派对立争论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又使国家干预思想占据主流在当代,宏观经济学是发展最为迅猛,应用最为广泛的学科,因而也最为重要的经济学学科2 实际GDP答:实际GDP指用以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它衡量在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产品产量变化,以相同的价格或不变金额来计算个时期所生产的所有产品的价值在国民收入账户中,以2010年的价格作为基期来计算实GDP,意味着在计算实际GDP时,用现期的产品产量乘以2010年的产品价格,便可得到以2010年价格出售的现期产出的价值3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答: (1)通货膨胀是指在一段时期内,一个经济中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持续显著地上涨它包含三层含义:①通货膨胀经济中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而不是个别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上涨;②通货膨胀是价格的持续上涨,而非一次性上涨;③通货膨胀是价格的显著上涨,而非某些微小的上升,例如每年上升0.5%,不能视为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一般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根据不同标准,可以把通货膨胀划分为不同类型根据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隐蔽型通货膨胀;根据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分为爬行式通货膨胀、奔式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根据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可分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混合型通货膨胀和结构型通货膨胀;根据通货膨胀是否被预期,可分为预期型通货膨胀和未预期型通货膨胀2)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概念,是指在一段时期内,一个经济体中一般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地下降通货紧缩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货币现象,它在实体经济中的根源是总需求对总供给的偏离或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当总需求持续小于总供给,或现实经济增长率持续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时,就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通货紧缩的特征是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这个物价水平,严格说来应包括资产价格如股票债券、房地产及商品和服务在内的价格指数,但碍于统计上的局限性,一般在国内用全国零售物价上涨率,在国外用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度量指标如果全国零售物价上涨率在零以下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人们通常理论上就将其界定为典型的通货紧缩通货紧缩也是一种实体经济现象。
它通常与经济衰退相伴,表现为投资机会相对减少和投资的边际收益下降,由此造成银行信用紧,货币供应量增长持续下降,信贷增长乏力,消费和投资需求减少,企业普遍开工不足,非自愿失业增加,收入增长速度持续放慢,各个市场普遍低迷4失业答: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失业是指某个年龄(中国为16周岁)及以上,在考察期内没有工作,但有工作能力,并且正在寻找工作的状态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取报酬而工作,且有获取工作的行动,但却没找到工作的情况,就被认为是失业失业按其原因可分成多种类型,主要包括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三类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者因为经济变动过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因为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而造成的失业周期性失业是由于整体经济的支出和产出水平下降,即经济的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5衰退答: 衰退是指实际GDP减少,但不严重的时期,一般的衡量标准是国民生产总值连续两个季度下降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在繁荣阶段,经济活动全面扩张,不断达到新的高峰;在衰阶段,经济在短时间保持均衡后出现紧缩的趋势在萧条阶段,经济出现急剧的收缩和下降,很快从活动量的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在复苏阶段,经济从最低点恢复并逐渐上升到先的活动量高度,进入繁荣。
6萧条答: 萧条是指实际GDP严重减少的时期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在繁荣阶段,经济活动全面扩张,不断达到新的高峰;在衰退阶段,经济在短时间保持均衡后出现紧缩的趋势;在萧条阶段,经济出现急剧的收缩和下降,很快从活动量的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在复苏阶段,经济从最低点恢复并逐渐上升到先前的活动量高度,进入繁荣7模型答: 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是现代经济理论的一种主要分析方法,也称为经济数学模型,指用数学形式所表述的经济过程或经济理论结构其特点是:以所要研究的问题为中心,从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概括出一些变量,设立某些假设前提,并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把这些变量列成一定的方程式或方程式体系,以表示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反映经济过程的运行情况,模拟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的行为,同时据以分析过去和现在并预测未来现实世界的情况是由各种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构成的,因而非常复杂,只有把次要因素排除在外,才能对经济运行进行严格的分析运用经济模型,事先作出某些假设,可以排除掉许多次要因素,从而建立起一定的模型,然后通过运用这一模型,可以对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作出极其简单的描述。
8内生变量答: 内生变量又称为非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内部由纯粹的经济因素所决定的,不为政策所左右的变量内生变量是“一种模型所要解释的变量”内生变量是由模型系统决定的,同时也对模型系统产生影响内生变量一般都是经济变量,如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利率、汇率等变量9外生变量答: 外生变量又称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中受外部因素主要是政策因素影响,而由非经济体系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这种变量通常能够由政策控制,并以之作为政府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变量从广义上讲,任何一个系统(或模型)中都存在许多变量,其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统称为内生变量,而作为给定条件存在的变量则称为外生变量,指不受自变量影响而受外部条件支配的变量外生变量一般是确定性变量,或者是具有临界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参数不是模型系统研究的元素外生变量影响系统,但本身不受系统的影响外生变量般是经济变量、条件变量、政策变量和虚拟变量在经济模型中,变量分为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外生变量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变量,本身不能由模型解释内生变量是一个模型要解释的变量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外生变量的变化会引起内生变量值的变化参数通常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参数也可以被看成是外生变量。
例如,在下面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中:Q和P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