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练习题 《钱塘湖春行 》是白居易 任杭州刺史时所作整理了《钱塘湖春行》练习题答案及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练习题 2.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起,到 终题目以 为着眼点,诗中写出了西湖_____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最后两句中的 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是颔联,颈联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诗歌 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4. 解释诗句 中加粗的词语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 ② 最爱湖东行不足( ) 5.下列对《钱塘湖春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用准确而极富表现力的词句,恰到好处地描绘了西湖春日美景,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B. 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
诗人善于选取典型景物,在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春的活力 C. 诗人很讲究炼字,在颈联中巧用乱迷没等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西湖暮春的盛景 D. 全诗在结构上很有特色,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回到点,章法变化,条理井然 6.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 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的春景 D.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 参考答案: 2.孤山寺;白沙堤;春;早春喜悦 三四对仗 3.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言之有理即可 4. ①向阳的树 ②不够5.C 6.D 22.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基样的思想感情?(3分) 23.请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2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答案网整理 22.抓住了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景物,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好风的喜爱之情。
23.示例: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湖早春的妩媚和生机:乱花、浅草分别表现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渐欲 《钱塘湖春行》赏析: 白居易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示出一种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ldquo;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ldquo;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
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前代诗人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受到激赏,正是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钱塘湖春行》以上两联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
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