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与人民的区别 第一,含义不同人民是相对于敌人而言的政治概念,或者说是一个具有阶级性的概念一 般地讲,所谓人民是指占人口绝大多数,在历史上起进步作用的人群,是相对于起反动作用 的敌人而言的人民的范围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是不同的如在我国的 抗日战争时期,不管是地主阶级还是官僚资产阶级,只要是拥护和支持抗日都属于人民的范 畴而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就成了革命的对象,即属于敌人的范畴 目前人民范畴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 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其中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人民的主体,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 基本力量我国现阶段,敌人的范畴主要是指各种刑事犯罪分子和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各种 敌对势力、敌对分子 公民是个的法律概念,它与外国人或无国籍人相对应,是指具有一定国籍的人这就是说, 一个人只要具有该国的国籍,那么他就是该国的公民我国宪法第 33 条规定:“凡是具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某国的公民,关键 是抓住这个人是否具有该国的国籍 第二,从上述各自的含义可以看出,公民的范围比人民的范围广。
公民包括这个国家的全体 社会成员,人民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敌对分子虽然属于公民,但不 属于人民的范畴换句话说,人民一定是公民,但公民不一定是人民 第三,从各自产生的时间来看,人民比公民产生的要早,它是伴随阶级社会的出现而产生的 而公民则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是随着近代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才出现的在专制社 会里是不存在公民概念的 第四,人民所表达的是群体的概念,是集合概念,一个单独的个体无法称为人民如:人民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中的“人 民”一词都是从群体角度讲的公民属于个体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可以落实到某个人的 身上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第五,人民还是一个具有强烈的感情和道义色彩的名词例如,我们常说“周总理永远活在 人民的心中” ,刘少奇也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而公民则是个中性 词,无感情色彩 第六,在实际运用中,人民一般和权力搭配,而公民一般和权利搭配如《政治生活》第 55 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教材第 8 页:“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民,宪法和法律规定了我们的权利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