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包括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产业结构优化的对象、产业结构优化的措施或手段、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等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最终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从产业结构优化对象角度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供给结构的优化 2.需求结构的优化 3.国际贸易结构优化 4.国际投资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效应有哪些产业结构效应有哪些:产业结构效应是指产业结构变化的作用对经济增长所以产生的效果,即对经济增长发挥的一种特殊的作用产业结构效应有以下:产业关联效应、产业的扩散效应(1.回顾效应 2.旁侧效应 3.前侧效应) 周振华也分产业结构效应为结构关联效应、结构弹性效应、结构成长效应和结构开放效应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特征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特征:1.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第一、二、三产业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2.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分别占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3.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低附加价值产业向高附加价值产业方向演进4.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低加工度产业占优势地位向高加工度产业占优势地位方向演进。
主导产业的作用:主导产业的作用:1.依靠科学进步,获得新的生产函数2.形成持续高速度增长的增长率3.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有决定性的影响主导产业形成的条件:1.足够的资本积累 2.充足的市场需求 3.创新主导产业的实现形式主导产业的实现形式:1.市场自发调节 2.政府积极干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的标志是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的标志是: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本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国际分工的好处: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社会的生产、交换和分配顺畅进行,社会扩大再生产顺利发展;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社会需求得以实现;能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产业布局理论:产业布局理论:19 世纪初至世纪初至 20 世纪中叶是产业世纪中叶是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期布局理论的形成期1.杜能《孤立国》提出了孤立国同农业圈层理论孤立国六层农业圈:第一层为自由农作圈第二层为林业圈第三层为轮作农业圈第四层为谷草农业圈第五层为三圃农作圈以畜牧为重点第六层是荒野2.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运费是对工业局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工业的最优区位通常选择在运费最低点上劳动费和运费一样,也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聚集力也会对工业最优区位产生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生的布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生的布局理论的发展理论的发展1.成本学派理论 2. 市场学派理论3. 成本—市场学派理论 弗农产业生命周期论:第一、处于创业周期的产业属于技术密集产业一般分布在科研信息市场信息集中、人才较多、配套设施齐全、销售渠道畅通的发达城市第二、处于成熟期的产业会从个别点向全面上转移,出现波浪扩展效应第三、衰退期产业完全沦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需求逐渐饱和,生产发展潜力不大,开始从发达地区转向欠发达地区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在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者有创新力的企业在特定区域或者城市聚集,从而形成一种资本和技术高度集中,增长迅速并且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机制由于对其他邻近地区经济发展同时有强大的辐射作用,因此被称“增长极”影响产业布局因素:影响产业布局因素:一、地理位置因素二、自然因素三、人口因素四、社会经济因素五、科学技术因素产业政策: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各国在工业化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经济政策,任何有能力履行经济职能的国家都存在某种形态的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的构成要素包括:产业政策的构成要素包括:政策对象、政策手段与措施、政策实施机构,以及政策的决策程序与决策方式。
产业政策的分类:产业政策的分类: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产业政策做不同的分类根据功能定位的不同,产业政策可以分为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根据政策对象领域的不同,产业政策还可以分为农业政策、能源政策、对外贸易政策、金融政策、环保政策、中小企业政策;根据政策目标不同,还可以对产业政策进行细分,如产业结构政策就可以细分为战略产业扶植政策、衰退产业调整政策、新兴技术产业化政策等当代西方产业规制的三种模型当代西方产业规制的三种模型(一)民间主导型产业规制:是指企业、市场、政府三者关系中,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一种规制模式它突出强调的是保障企业作为微观经济活动主题的权利,保证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有效性,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一般较少直接干预企业的活动,而是通过市场引导企业政府的宏观活动主要通过各种市场可以容纳的手段与方法,将宏观计划意图转化为市场信号,通过改变市场秩序、市场环境和市场信号,来间接的影响企业的决策二)政府主导型产业规制:就是指企业、市场、政府三者关系中政府既调节市场,同时也直接引导企业,并将侧重点放在后者上的一种产业规制模型它突出强调的,是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协调,因为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往往直接伸向企业,宏观控制的受力点侧重于企业。
企业同时面对市场和政府两个调节者,企业决策受政府的直接影响,市场也在政府宏观调控的范围内,但其在政府与企业两个要素之间的中介地位并不明显三)政府民间平衡型产业规制:企业政府三者关系中政府保障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同时又以社会因素相保证的一种产业规制模型在这种规制模型下突出强调的是,市场按其内在的规律运行的重要性,寻求其自由与有效的保证,从而保护产业的运行环境,提高企业的微观效率它将宏观调控的重点放在保障市场自由与有效上,这与“民间主导型”将重点放在企业自由上有所不同这种模式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强调市场自由原则的同时,又突出强调了社会均衡原则,试图将这两个原则有效地结合起来其指导思想在于:市场的力量是社会进步的基础,而社会安定又使市场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成为可能并得到保证四)霍夫曼分类法(四)霍夫曼分类法v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研究工业化发展阶段时将产业分为:消费资料工业、资本资料工业和其他工业将产品用途有 75%以上属资本资料的产业划分为资本资料工业,难以用以上标准划分的产业则被列入其他工业这一划分界线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划分和量度,因而这一方法在特定条件下才有实际应用价值v 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的比例。
v“马歇尔冲突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有效竞争标准三分法有效竞争标准三分法市场结构标准 1 集中程度不太高 2 市场容易进入 3 没有极端的产品差别号市场行为标准 1 对于价格没有共谋 2 对产品没有共谋 3 对竞争者没有压制政策市场绩效标准 1 存在不断改变产品和生产过程的压力 2 随成本大幅下降产品价格能向下调整 3 企业与产品处于适宜规模4 销售费用在总费用中不存在过高的现象 5 不存在长期的过剩生产能力什么是契约人行为基本假设,什么是契约人行为基本假设,其特征是?其特征是?v 契约人行为的基本假定:有限理性、机会主义v 按照西蒙的定义,有限理性指主观上追求理性,但客观上只能有限地做到这一点 “契契约人约人”有限理性行为假定的意义有限理性行为假定的意义在于:在于:首先,它表明人们对交易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每种偶然事件进行考虑和订约是有代价的其次,事先没有考虑到的偶然事件会增加事后成本。
再次,由于预料到一定会有某些偶然事件事前没有想到,所以交易各方可能在初始合同中订立如何“善后”的具体措施,从而使交易成本增加v 这充分说明,现实生活中在可行的范围内所有的合同都是不完全的,这一点有着非常重要的经济意义v“契约人”行为的这两个基本假定的重要意义在于当二者同时存在时,严重的契约困难才会产生,从而使治理结构或经济组织的选择成为必要描述交易性质的三个维度描述交易性质的三个维度v 描述交易性质的三个维度:交易所涉及的资产专用性(当一项耐久性投资被用于支持某些特定交易时,所投入的资产就具有专用性) 、交易所涉及的不确定性、交易发生的频率东方企业的特征东方企业的特征(一)家庭风格与超血缘意识共存(二)企业目标与个人利益相融 (三)儒家伦理与制度理性并用市场结构市场结构市场结构的含义市场结构的含义产业市场结构是指企业市产业市场结构是指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市场关系:1.卖方(企业)之间的关系;2.买方(企业或消费者)之间的关系;3.买卖双方的关系;4.市场内现有的买方、卖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该市场的买方、卖方之间的关系 四种基本类型的市场结构四种基本类型的市场结构1.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特点是:(1)产业集中度很低 (2)产品同一性很高 (3)不存在任何进入与退出的壁垒 (4)完备信息 2.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特点是:(1)产业的绝对集中度为 100% 2)没有替代产品 3)进入壁垒非常高3.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4.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v 市场集中度 v 产品差别化 v进入和退出壁垒 v 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 v 市场需求的增长率v 短期成本结构进入壁垒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的两种定义:一是贝恩提出的,进入壁垒是“和潜在的进入者相比,市场中现有企业所享有的优势这些优势是通过现有企业可以持久地维持高于竞争水平的价格而没有导致新企业的进入反映出来的”进入壁垒的构成因素:绝对成本优势 、规模经济 、产品差异化 、政策法律制度 、阻止进入策略行为市场竞争行为市场竞争行为包括定价行为、广告行为和兼并行为古诺模型古诺模型:法国经济学家古诺在 1838 年提出了一个寡头模型这个模型的基本结构是各企业生产同一产品前提假定:假定各企业(通常使用双头模型)生产同一产品,并都以产量为决策变量并且假定,某企业在选择其产量时假定其他企业的产量不会因它的决策而变化。
需求函数为P=a-bQ,A、B 两个企业的边际成本是常数C1和C2,两个企业的固定成本为 0寡头垄断市场的模型结论:①对于双头垄断的古诺模型而言,古诺均衡产量为:q*=(a-c)/3b②如果推广到有 n 个相同企业的产业,该产业的古诺均衡产量为:q*=(a-c)/(n+1)b图略限制性定价及影响因素限制性定价又被称为“阻止进入定价”,它是指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卖主将价格定在足以获得经济利润、但又不致于引起新企业进入的水平上主要影响因素为市场进入壁垒的高低,经济规模兼并行为兼并行为企业兼并是指两个以上的企业在自愿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订立契约而结合成一个企业的组织调整行为动机主兼并企业的动机:获得规模经济的效益 、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支配力量 、降低市场进入壁垒 、减少资产经营风险 、 单纯扩大规模,提高经理人员的声望被兼企业的动机:减少资产经营风险、避免破产、回收资本卡特尔卡特尔在寡头垄断市场上,某一企业的利润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决策和行为,而且受到其他企业决策和行为的影响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使得追求企业利润的企业认识到他们可以通过结成同盟来避免竞争 若干个企业为达到稳固地垄断市场的目的而结成联盟,这样的组织就是卡特尔。
卡特尔的经济学分析——合作型的寡头垄断模型:MR(q1+q2)=MC1(q1)=MC2(q2)卡特尔成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一个稳定的卡特尔组织必须要在其成员对价格和生产水平达成协定并遵守该协定的基础上形成第二,取决于垄断势力的潜在可能3.X 非效率所谓 X 非效率,是指在垄断企业的大组织内部存在着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状态大企业内部普遍存在 X 非效率的主要原因是:(1)企业内不同集团的利益目标的不一致2)企业规模扩大导致组织层次增加、信息沟通的速度和质量下降,从而使企业的管理成本上升、效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