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详细版(含期末试卷及答案2套)

wen****18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57MB
约57页
文档ID:33730086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详细版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 疆域一、优越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2)海陆位置:亚洲(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3)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4) 位置优点发展农业生产我国地域广大,南北、东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对外交往与合作东濒太平洋,多优良港湾,海上交通便利,有利于同海外各国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多国接壤,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发展海洋事业东临太平洋,沿海多优良港湾,便于开发各种海洋资源其它造就了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北国冰雪、南国热带风光二、海陆兼备的大国(1)陆地面积:960多万平方km,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国家2) 领土四至点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最西: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E);最南: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最北:黑龙江省漠河以北主航道的中心(53°N)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3)陆上疆界:2.2万多千米;海岸线:1.8万多千米4)陆上邻国(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不连续接壤:俄罗斯、印度)(越南、朝鲜也隔海相望)(5)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自北向南)(6)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渤海、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一一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一一舟山渔场.(7)半岛、岛屿:主要半岛一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舟山群岛——我国最大的群岛主要岛屿一一台湾岛(我国第一大岛)、海南岛三、行政区划(1)行政区划: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县级市)、乡(镇)三级.(2)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3)我国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自治区名称简称行政中心直辖市名称简称行政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北京市京北京西藏自治区藏拉萨天津市津天津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上海市沪上海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重庆市渝重庆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4)2个特别行政区、23个省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

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名称简称行政中心香港特别行政区港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黑龙江省黑哈尔滨陕西省陕或秦西安吉林省吉长春甘肃省甘或陇兰州辽宁省辽沈阳青海省青西宁河北省冀石家庄四川省川或蜀成都河南省豫郑州云南省云或滇昆明山东省鲁济南贵州省贵或黔贵阳山西省晋太原江苏省苏南京湖北省鄂武汉浙江省浙杭州湖南省湘长沙福建省闽福州安徽省皖合肥台湾省台台北江西省赣南昌广东省粤广州海南省琼海口(5) 特殊的省级行政区域①海南省:跨纬度最广、位置最南、纬度最低、岛屿最多、全部位于热带②内蒙古:跨经度最广、临省最多③黑龙江:位置最北和最东、纬度最高、最先看到日出④新疆:位置最西、邻国最多、陆地面积最大、最后送走夕阳⑤广东省:人口最多、大陆海岸线最长 沿海岛屿最多的是浙江省⑥澳门:人口最少、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⑦同时濒临黄海、渤海的是辽宁省、山东省⑧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6)在图中填入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和行政中心第二节 人口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数量: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3.40亿(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数),约占世界人口的1/5。

2)增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区力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迅速增长3)现状: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4)问题: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5)人口政策: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美.2016年从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二、人口东多西少(1)分界线: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胡焕庸线)2)分布特点:东多西少,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3)人口密度:2010年,我国为143人/千米2三、我国的人口分布的原因(1)我国东部地区,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形平坦,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大,降水丰沛,农业生产条件好,农业发达,生产的粮食多,因此历史上就是人口较多的地区.加上近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快,工商业发展迅速,城镇多,城镇人口集中,人口密度大2)我国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干早,大部分地区生产条件差,加上近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较慢,人口直较少第三节 民族一、中华民族大家庭1.民族构成: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55个2.民族人口:(1)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2)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广西),最少是珞巴族,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壮族、满族(东北)、回族(宁夏)、苗族、维吾尔族(新疆)、彝族、土家族、蒙古族(内蒙古)、藏族(西藏)。

3)少数民族种类的是云南省3.民族风情:各民族有独特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如:汉族的端午节、傣族(云南)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节、藏族的雪顿节、高山族(台湾)的丰收节、苗族的苗年、维吾尔族的开斋节、彝族的火把节、朝鲜族的长鼓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呼麦、藏族《格萨尔》史诗、侗族大歌二、民族分布特点1.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中部和东部2.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3.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4.少数民族集中的区域实行民族区城自治政策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一、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主要地形区(1)四大高原名称主要特点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海接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垠,是我国第二大高原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云贵高原地面崎岖,峰岭众多,石灰岩分布广泛,形成喀斯特地貌2)四大盆地名称主要特点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有我国最大沙漠一一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最大内流河塔里木河准噶尔盆地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盆地,第二大盆地,相对湿润柴达木盆地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四川盆地紫色盆地,土壤肥沃,西部是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誉(3)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华北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我国最完整的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著名的“鱼米之乡”4)主要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面积最大)2.主要山脉及走向(1)东西走向的三列北列:天山山脉一一阴山山脉 中列:昆仑山脉一一秦岭 南列:南岭(2)东北——西南走向的三列西列:大兴安岭一一太行山脉一一巫山一一雪峰山 中列:长白山脉一一武夷山脉 东列:台湾山脉(3)西北——东南走向的三列北列:阿尔泰山脉 中列:祁连山脉 南列:巴颜喀拉山脉(4)南北走向的三列北列:贺兰山 中列:六盘山 南列:横断山区(5)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86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是中国陆地最高点;中国陆地最低点为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海平面以下154.31米6)中国五岳: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河北)中岳嵩山(河南)3.山区面积广大(1)山区: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山地33%,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2)山区优势: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

3)山区不足: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4.山脉与地形区的位置关系(补充完整)山脉西侧东侧山脉北侧南侧大兴安岭秦岭太行山脉天山山脉巫山昆仑山脉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燕山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2)三级阶梯概况阶梯名称海拔高度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第一阶梯4000米以上高原、山地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阶梯1000~2000米高原、盆地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三阶梯500米以下平原、丘陵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3)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②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入海洋;河流从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阶梯交界处适宜建造水电站。

③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但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请写出下面图中山脉的名称,并标出主要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位置,另请写出36°N和32°N这两条纬线穿过的地形区和海洋第二节 气候一、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1.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由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 原因: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冬季风加剧了南北温度差异2.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只有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 原因: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同时,地形因素影响也较大3.温度带划分依据: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划分内容: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大寒、面积广大的青藏高原区其中甘肃省跨4个温度带4.我国冬季。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