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教案

创****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39KB
约3页
文档ID:295600206
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教案_第1页
1/3

课 程 名 称 自动控制原理学 生 专 业 及 年 级 9231/2/3,9531/2 主讲教师姓名及职称 卢京潮 教授 课程总学时数 96 本学期学时分配:本期总学时数 96 讲 课 84 本期上课周数 18 习 题 课 4 平均周学时数 4~6 实 验 课 8 平均每周 测 验 自学时数 教 学 日 历 2002 — 2003 学年第一学期周次月日顺序 讲 课习题课、课堂讨论及课堂练习、测验 实验课、教学实习制图作业、大型作业、课程设计学生必读的教科书讲义以及参考书的名称(注明每次起止页数) 备 注 内 容 (写明章节标题)上课学时数预复习时数 题 目(布置课外练习应注明题目 数量及完成日期或周数)上课学时数课外学时数 名 称(分组循环进行时, 应注明循环周期)上课学时数课外学时数 作 业 名 称(应注明图纸规格、数量、 说明书的要求,以及发题 交卷的日期或周次)预计课外时数1第一章: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1.1 引言 §1.2 自动控制的基本方式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1.4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41 — 1, 2, 31 — 4, 5教材:《自动控制原理》 (卢京潮主编)P 1—16 看电教片 (1小时)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 时域数学模型 复习拉氏变换有关知识21 — 10;2 — 2, 6P 20—29参考书:《自动控制原理》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 ——孙虎章《现代控制系统》英文版(第8版) ——R.C. Dorf《现代控制工程》——Katsuhiko Ogata 2 复习拉氏反变换有关知识 §2.2 传递函数的定义及其性质,22 — 3, 5, 9P 29—34 元部件传递函数,典型环节22 — 10, 11, 12; 13(选)P 34—39 §2.3 结构图及信号流图 结构图等效变换及化简22 — 14, 17, 18; 16(选)P 39—503 信号流图,梅逊增益公式22 — 19, 20, 21; 22(选)P 50—62 闭环系统传递函数,第2章小结2/P 62—64第三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3.1 系统响应的性能指标 §3.2 一阶系统时域分析 §3.3 二阶过阻尼系统时域分析23 — 1, 2 (1), 6P 71—77,85—87周次月日顺序 讲 课习题课、课堂讨论及课堂练习、测验实验课、教学实习制图作业、大型作业、课程设计学生必读书籍参考书 备 注 内 容上课课外 题 目 名 称上课课外 作 业 名 称课外4 二阶欠阻尼系统时域分析23 — 4, 7, 8(1,3)P 77—85,87—90 二阶系统性能的改善23 — 8(7), 9P 90—965 §3.4 高阶系统时域分析 §3.5 系统稳定性分析2实验二: 典型环节模拟23 — 12(3), 13, 14P 96—1116 §3.5 系统稳态误差计算,第3章小结41~3章习题课2实验三: 二阶系统特征参量 对过渡过程的影响23 — 15, 163 — 17, 18; 19(选)P 111—118P118—124第四章: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4.1 根轨迹方程24 — 1, 2P 128—1337 §4.2 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24 — 3, 4, 5, 6P 133—144 §4.3 广义根轨迹24 — 10, 12, 13, 14P 144—154 §4.4 系统性能的分析与估算, 第4章小结24 — 16, 19, 21, 23; 19.1, 22 (选)P 154—1648第五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5.1 引言 §5.2 频率特性 §5.3 典型环节和开环系统频率特性65 — 2, 3, 45 — 6, 75 — 9, 10P 168—175P 175—2029 §5.4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5.5 稳定裕度45 — 5, 13, 165 — 18(1,2,3,7,10), 19; 17(选)P 203—209P 209—212 §5.6 闭环频率特性25 — 20, 21, 22, 23(全部选作)P 212—22210 §5.7 系统时域指标估算 §5.8 传递函数的实验确定法 第5章小结2实验四:系统频率 特性的测定25 — 24(1,2)P 222—231第六章: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6.1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 §6.2 超前网络特性,串联超前校正26 — 1, 3P 239—249,259—262 §6.3 迟后网络特性,串联迟后校正26 — 7(1) 用迟后校正P 249—250,262—26411 §6.4 串联迟后–超前校正,三频段理论26 — 7(2), 8P 249—250,264—26712 §6.5 反馈校正,复合校正,第6章小结25~6章习题课26 — 4, 14, 16P 274—278,282—291周次月日顺序 讲 课习题课、课堂讨论及课堂练习、测验实验课、教学实习制图作业、大型作业、课程设计学生必读书籍参考书 备 注 内 容上课课外 题 目 名 称上课课外 作 业 名 称课外第七章: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 §7.1 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 §7.2 信号的采样与保持2/P 296—31713 §7.3 变换理论27 — 1, 3, 4, 5P317—330 §7.4 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27 — 8(1,2), 9, 10P 330—34814 §7.5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与稳态误差 §7.6 离散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47 — 15, 167 — 17, 18, 20P 348—357P 357—36715 §7.6 离散系统的数字校正,第7章小结27 — 22P 367—372第八章: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 §8.1 非线性控制系统概述 §8.2 常见非线性特性及对系统的影响2/P 384—39316 §8.3 相平面法简介28 — 3, 4(只确定奇点及类型), P 393—41917 §8.4 描述函数法48 — 13(3)8 — 14, 16, 18; 19, 20(选)P 419—429P 429—437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1)218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2)2辅助分析设计上机2课程总复习2 总 计8448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