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文医德故事.doc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2KB
约7页
文档ID:94159234
古文医德故事.doc_第1页
1/7

2006-11-142.良医救人【原文】范公讳彬①,家世业医,事陈英王为判太医令②常揭家资以蓄良药,积米谷人有孤等疾病者寓之于家,以给毡粥③救疗……活千余人,名重当世后有人扣门急请曰:“家有妇人卒暴血崩如注④,面色稍青公闻之,遽往;出门而王使人至,曰:“宫中贵人⑥,有发寒热者,召公看之曰:、“此病不急,今人家命存顷刻,我且教彼,不久便来中使⑦怒曰:“人臣之礼安得如此!君⑧欲救他命,不教尔命耳阶”公曰:“我固有罪,亦无奈何!人若不救,死在顷刻,无所望也!小臣⑨之命,望在主上⑩,幸得免死,余罪甘当遂去救治,其人果活少顷,来见王王责之,免冠谢罪,敷析真心王喜曰:“汝真良医,既有善艺,又有仁心 以恤我赤子,诚副余望也!”(选自明·黎澄《南翁梦录》)【注释】①范公讳彬:即范彬公,对男子的尊称讳,古时对尊长不直称其名,故曰讳②太医令:医官职称掌管医药的行政长官事,侍奉③毡粥:稠粥④如注:好象流水⑤速往:急忙前去⑥贵人:妃嫔的称号,皇后之下即称贵人⑦中使:皇宫之中受役使的人,指宦官⑧君:对人的尊称⑨小臣:封建官吏和百姓对君主的谦卑自称⑩主上:主,指一国,或一家之主上,指皇上此指陈英王免冠:脱帽古人去冠表示谢罪。

敷析真心:解释心里的真实想法恤我赤子:怜悯我的黎民百姓诚副余望也:正符合我的希望啊6.徐灵胎恫瘝在抱【原文】徐灵胎①云:乌镇莫秀东患奇病,痛始于背,达于胸胁,昼则饮食如常,暮乃痛发,呼号切夜,邻里惨闻医治五年,家资荡尽秀东欲自缢②其母曰:“汝有子女之累,尚须冀③念我如我死,免闻哀号之声欲赴水,其戚怜之,引来就医余曰:“此病瘀血留带经络也……因留于家,用针灸熨榻④煎丸之法,无所不备,其痛渐轻亦渐短,一月而愈其人感谢不置⑸余曰:“我方欲谢子耳!凡病深者,须尽我之技,而后奏功今人必欲一剂见效,三剂不验,则易他医子独始终相信,我之知己也,能无感乎?”              (选自清·徐大椿《洄溪医案》)【注释】①徐灵胎(1693-1771年):名大椿,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江苏吴江县人治学渊博,一生批阅医书约千余种,堪称一代医学大师著有《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难经经释》、《伤寒论类方》、《兰台轨范》、《医学源流论》、《医贯砭》、《慎疾色言》、《洄溪医案》等②缢(益):吊死,勒死③冀:希望④熨(畏)搨(即拓字):药敷、按摩⑤不置:不停地⑥子:第一人称“你”,亦古时对男子的尊称,如孔子、老子。

9.大黄先生【原文】我邑唐介庵①先生,抱性慈厚②,于医学深究南阳之旨③,各家亦能探讨,中年后以用大黄著名凡士大夫④与穷巷僻乡⑥,遇有热结不解者,必延唐大黄焉,于是乎先生之字,竟为大黄之名掩矣先生遇表证则汗之,应则补之,寒则温之,亦何尝执大黄而疗人之疾哉?乃人遇欲下之证,延先生耳,非先生之偏用大黄也先生之品,堪师堪拜⑥遇贫苦有疾,邀一次,下日自来,数里之内不坐船尝佩纸笔墨砚暨一囊钱,诊视后,随取写方,不待假诸那也……尝见一家,深秋尚眠竹簟⑦,曰:“不宜,盍⑧勿易草席?”答言乏钱先生归,令一价⑨持席往又一邻人手艺营生,积银十两,常置卧所一日忽不见,遂病,医药终无效先生知其情,袖银如数,诊脉时潜里于枕席间⑩病人一旦复得,喜悦而病瘥后皆知先生所为,纠而还之,终无德色                 (选自黄退庵《友渔斋医话》)【注释】①唐介庵:今浙江省嘉善县人,清代乾、嘉年间名医因善用大黄,誉因“大黄先生”②抱性慈厚:胸怀仁慈,性情厚道③深究南阳之旨:精深研究张仲景《伤寒论》、《金匾要略》的医学宗旨南阳,系张仲景的籍贯,故以地名南阳为张仲景的代称④士大夫:古代对官僚阶层的泛称,也指有地位有声望的读书人。

⑤穷巷僻乡;僻巷及荒凉偏远的地方⑥堪师堪拜:既可为人之师,又应受人崇拜⑦竹簟(diàn店):竹席⑧盍(hé何):同“何”⑨价(jiè介):旧时被遣送东西或转达事情的人称“价”⑩潜置于枕席间:暗地放在枕头底下一旦:一天早晨终无德色:始终没有让人感恩报德的神色黄退庵:即黄凯钧(1750-?年),浙江省嘉善县人,生于乾隆十八年,十九岁时弃儒业医积四十年之经验,著《友渔斋医话》传世《友渔斋医话》:黄凯钧著,全书八卷目分一览延龄,橘旁杂论,上池涓滴,肘后偶抄,证治指南,药笼小品言简意赅,切合实用 10.梵僧施医【原文】永贞①年,有东市富翁王布知之女,年十四五,忠鼻孔各随②息肉,如皂芙子,其根细扣麻丝,长寸许,触之痛入心髓其父破钱数百万,治之不差忽一日,有梵僧③乞食,因问布知:“君女有异疾?吾能治之布喜,即就治僧随取白色药④吹鼻孔,少顷摘去之,出黄水,都无所苦:偿之百金,不受而去        (选自唐·段成式⑥《酉阳杂俎》⑥)【注释】①永贞:唐顺宗李诵的年号,公元805年,年号永贞②随:即坠③梵(fàn饭)僧:清静的和尚梵,清静之意④白色药:白色的药面。

古人治鼻息肉,有用白矾、硼砂二味研面者,其色白⑤段成式:(?-863年)唐·文学家,字柯古,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人,家于荆州,少藏书甚富,博文强记,撰有《酉阳杂俎》⑥《酉阳杂俎》:二十卷,续集十卷,或叙秘藏、或叙异事,分类记载,体例类似张华《博物志》12.狄梁公走马医赘沈【原文】狄梁公①性闲医药②,尤妙针术显庆⑧中,应制入关④路由华州⑥⑧之北,稠人广众,聚观如堵⑦狄梁公引髻遥望⑧,有巨牌大字云:“能疗此儿酬绢千匹”即就观之,有富室儿年可十四五,卧牌下,鼻端生赞⑨,大如拳石,根蒂缀鼻,才如食筋或触之,酸痛刻骨于是两眼为赘所缒,目睛翻白,痛楚危急,顷刻将绝恻然⑩久之,乃曰:“吾能为也其父母洎亲属叩颡祈请,即辇千绢置于坐侧公因令扶起,即于脑后针寸许,仍询病者曰:“针气已达病处乎?”病人颔之公速出针,而赘疣应手而落,双目登亦如初,曾无病痛其父母亲眷且泣且拜,则以缣物奉而公笑曰:“吾哀尔病之危逼,吾盖急病行志耳,吾非鬻技者也不顾而去焉            (选自唐·薛用弱《集异记》)【注释】①狄梁公:即狄仁杰(607-700年),字怀英,山西太原人初任并州都府法曹、大理承。

武则天时,任地官侍郎、行军副元帅、安抚大使,曾废除江南淫祠一千七百余所,只留夏禹、吴泰伯、季札、伍员四祠亦曾请天后还政,劝止造大佛像其为官廉正,威识过人,以不畏权势而著称②性闲医药:爱好研究医术方药闲,通娴③显庆:唐高宗李治的年号公元656-661年,年号显庆④应制入关:奉皇帝诏令前往函谷关制,制诏,即皇帝诏书关,指河南函谷关⑤华州:今陕西省东南部华县⑥ (huánhuì环会):环绕市区的围墙⑦如堵:象一堵墙⑧引辔遥望:牵住马的绮绳在远处观望⑨鼻端生赘(zhuì坠):在鼻尖正中生一赘疣⑩恻(cè侧)然:悲伤、伤痛的样子洎(jì记):及的意思叩颡(sǎng嗓):磕头,连续拜两次一说以手加额为叩颡辇(niǎn碾):车子颔之:点头嫌(jian兼):质地细密的丝绢急病行志:急人之病痛,行己之志愿吾非鬻(yù育)技者:我不是卖技术求钱的人⑩薛用弱:字仲胜,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唐代文学家,著有传奇小说《集异记》长庆(821-824年)年间,任光州刺使⑩《集异记》:薛用弱著,共十六则,多记隋唐两代奇闻轶事,间杂文人轶事14.良医风范【原文】李医者,忘其名,抚州①人,医道大行崇仁县②有富民病,诣郡③邀李治之。

约病愈当以钱五百贯④为谢,李拯疗⑤旬日不少差,乃渴⑥病者之子求去,谕⑦以别呼医且曰:“临川⑧他医不可用,独王生⑨可耳时王、李名相甲乙⑩,皆良医也病者家亦以李久留不效,喜其辞李归未半,道逢王医,李以曲折告王曰:“兄扰不能治,吾伎⑩出兄下远甚,今往无益,不如俱归李曰:“不然,吾得其脉甚精,处药甚当,然主人疾不愈者,自度运穷,不当得谢钱尔公但一往,吾所用药今尚有之,以与公,只以此治之必愈王素敬重李,如其戒,即具病悉用李药微易汤,使三日有瘳富家以五百缗谢遣之王不敢独擅,今进其半李力辞曰:“吾不应得此!故主人病不愈,今之所以愈,公力也,吾何功?公治疾,而吾受谢,必不可王不能强           (选自宋·洪迈《夷坚志》)【注释】①抚州:今称市,在江西省东北部②崇仁县:在江西省抚州市西南③诣郡:到城里诣(yì义),到郡,古代行政区域④五百贯:即五百吊或五百串铜制钱币此钱中有方孔备穿绳用,用绳穿一千文铜钱称为一贯古代穿钱的绳子也叫贯⑤拯疗:援救,治疗⑥谒(yè夜):进见此指告诉⑦谕(yo予):吩咐或告诉古时上告下称谕⑧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⑨生:旧指读书人。

⑩甲乙:次第相等曲折:指复杂的治疗过程伎:才能伎,同技自度运穷:自己估计运气不好戒:劝告即具病悉:于是了解全部病情疹(chōu抽):病愈缗(mín民):古代穿铜钱用的绳子一千文称为一缗擅:此指处理洪迈:洪迈(1123-1202年),字景庐,号野处,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绍兴举进士,官至端明殿大学士学识渊博,精通经史,医卜星算,尤熟宋代掌故撰《容斋随笔》五集、《夷坚志》、《唐人绝句》等《夷坚志》:同22.龙蟠橘井【原文】苏耽①,桂阳②人也,汉文帝⑧时得道,人称苏仙公早丧所怙④,乡里以仁孝著闻,宅在郡城东北,距县治百余里公与毋共食,母曰:“无⑤公即辍筯⑥,起身取钱而去须臾以至毋曰:“何所得来?”公曰:“县市母曰:“去县道往返百余里,项刻而至,汝欺我也!”公曰:买鲜时,见舅氏,约明日至次日,舅果至一日,云间仅卫降宅⑦公语母曰:一某受命仙篆⑧,当违色养⑨母日:“我何存活?”盘留母需饮食,扣小盘,需钱帛扣大盘,所需皆立至 又语毋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橘树能疗患疫者,与井水一升,橘叶一枚,饮之立愈后果然,求水叶者,远至千里,应手而愈 (选自汉·刘向⑩《列仙传》)【注释】 ①苏耽(dān丹):今湖南郴(chēn琛)州人,生于西汉文帝时期。

为人虔诚,品德高尚,孝敬母亲,后人誉为神仙因提出橘叶和井水治病,造成医学史上有名的“橘井泉香”这一典故现在郴州市内尚有橘井,是后人为纪念苏耽所建②桂阳:郡名,今湖南省郴州市一带,包括耒(lěi垒)阳以南和广东英德以北地区 ③汉文帝:汉高祖刘邦之子,名刘恒,公元前179-前157年在位 ④早丧所怙(hù户):早年死了父亲 ⑤(zhǎ眨):指经过腌制的鱼类食品 ⑥辍筯(chāo绰zhù住):放下筷子 ⑦云间仪卫降宅:天上的仪仗队从空中降落苏氏住宅 ⑧某受命仙篆:我接受了上天的命令,名字已载入神仙薄籍簿籍叫篆,记载天上官吏姓名的素书⑨当违色养:必将离开家庭,不能承欢奉养老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