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话题,“贴着人物写” (沈从文) 人物都有其自身的生活逻辑和情感走向,做什么样的事说什么样的话,都是由人物的身份与性格决定的作家不能想当然地使唤人物,他要对笔下的人物有一定的理解,要站在人物的立场、处境来想问题、做事情只有尊重人物,体贴人物,才能把人物写好话题:人物,“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 小说中的人物各有性格,然而有的性格复杂,有的性格简单 英国小说家爱摩福斯特: 扁平人物:形式单纯,个性简单 圆形人物:性格复杂,多义多变 内涵更丰富,艺术性更强,性格中的矛盾会产生足够的张力话题:人物,“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 ”,所谓“扁平人物”,也“被称做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他们最单纯的形式,就是按照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征而被创造出来”圆形人物”性格较为复杂,往往都是多义与多变的人物福斯特认为“圆形人物”的艺术性要强于“扁平人物”因为前者内涵更丰富,性格中的矛盾会产生足够的张力圆形人物,圆型人物: 丰满复杂立体感强, 有一稳定的性格轴心, 同时呈现不同性格侧面多方面多层次的性格特征变化复杂 具有流动感圆形人物理论上充分考虑到人性的复杂性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汇集或集合了几种类型人的角色的多面性与人性的复杂性互为表里,角色与性格又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因而人在特定的时空、特定的人物关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林冲在公众场合是威风凛凛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在高衙内面前是他父亲手下的一个高级奴隶;在妻子面前,是情意绵绵的丈夫不同角色塑造了他烈性如火、柔肠似水而又忍辱负重的复杂性格因此当高衙内调戏他妻子时,不同的角色促使他作出不同的反应阿Q这个封闭落后农村的流浪汉,有农民的憨厚、质朴的一面,但更明显地具有偏狭、愚昧、盲目、无知、落后的一面其最突出的性格是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自我麻木的“精神胜利法”阿Q的精神胜利法,概括了极其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的弱点所以,阿Q又是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同时,由于人类各民族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类似的病态心理,因此,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是对人类的一种普遍的精神弱点的形象概括所以,阿Q这个人物身上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我们觉得他可怜,但是也很可恨,我们不能简单的把他界定成是好人还是坏人,他是一个复杂,多面的人物形象 所以说他圆形人物扁平人物,凸显某一性格特征其他性格特征淡化 性格始终如一, 稳定性极强,几乎无发展变化,例如秋天中的主人公菲利浦,他一生执着于他所谓的“政治追求”,陷入一种狂热的境界,为此,他失去了自己最爱的人玛利亚。
可以说他是一条道跑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固执的人这就是所谓的扁平人物 比如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电影所塑造的那些英雄,充满了无所畏惧的革命精神,拥有高度的爱国热忱,可以说是毫无缺点的比如电影中的连长张忠发,小兵张嘎中的嘎子熊圆形人物 ”和“扁平人物”在小说中有何作用?,一般的长篇小说中这两种人物往往是缺一不可 扁平人物能衬托圆形人物、推动情节发展;两种人物共同承担阐释主题的任务。